-
1 # 公益與你常相隨
-
2 # 靈魂的感觸
歷史上造反的王爺不能說除了朱棣就沒有成功過的,像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禽獸王朝“北齊”就出現過幾次王爺造反成功的!但歷史上像這樣的例子確實不多!朱棣毫無疑問是非常成功的一個“造反王爺”,那麼他是怎樣成就霸業的呢?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朱元璋的自私朱元璋確實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但也是一個非常自私的皇帝!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他大肆屠殺功臣這一行為上,他屠殺功臣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穩固他朱家的江山,所以在沒了外姓人掌權的情況下,將許多的軍政大權都交到了自己的兒子手中,也許只有這樣他才放心!當時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多位親王開始擁兵自重,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小政權,特別是燕王朱棣的勢力最為強大!朱元璋自己在位之時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麼,畢竟都是自己的兒子,不過卻害苦了自己的繼位者,孫子朱允炆!
朱允炆根基不穩,涉世不深朱棣的成功絕對不是因為朱允炆是個昏庸無能之人,朱允炆在位期間也頗有佳績,只可惜他在位時間不長,威望不足,根基不穩,自己也涉世不深,在削藩的舉措上過於輕率,又對叔叔朱棣心存一念之仁,以致被朱棣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朱允炆1398年繼位,繼位幾月後便開始進行削藩,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便開始做這樣一件敏感之事,這給了朱棣可乘之機,1399年8月朱棣乘朱允炆初登大位,根基不穩,加之削藩引起諸王不滿,便開始起兵反叛,最終攻入南京,成功奪得了帝位。
朱棣有才能有雄心有機緣朱標是朱元璋兒子中最為賢德的一人,但朱棣卻是朱元璋兒子中,軍事才能最為卓著,也是最有雄心壯志(野心)的一人。朱棣就藩燕京時,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在北方軍隊中威信極高!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但前面的三哥哥都不幸早逝,朱棣成了當時家族尊序的諸王之首!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一切有利的條件都指向了朱棣,故最後憑藉自己卓越的才能,終於登上了帝位!
-
3 # 背影看世界
凡事預則立,這是對朱棣造反成功的最好註解!
大家都知道別說農民軍起義造反難成功,就算你是體制內的王爺,有資源優勢,又有很多門道和內應,造反一樣難成功。大家可以先看以前的資料吧:
古往今來,就算把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這些小朝代也算在內,王爺能夠造反成功的,扳指頭就可以數的出來,估計還不用腳趾。如果把範圍再縮小一點,只統計類似唐宋元明清這樣的大一統時代,那麼今天我們講的這位主人公就會發現,這個記錄到目前為止為零,然而命運之神還是偏向了他,給了他這個機會,這個創造奇蹟的機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位傳奇人物。那麼,你肯定就會問朱棣為什麼能成功呢?是的,我也想知道呢。
首先,提前瞭解情報。大家都知道,不管幹什麼情報最重要,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有了第一手情報也就意味著能掌握制勝先機。那麼朱棣在之方面是相當敏感的,這就叫有頭腦對不對?別人開始弄你了,你還不知道,只是刀來了,再使勁囔囔,豈不晚了?
朱允炆接位後,經過一段時間準備,就要對自己的皇叔輩們動手了。朱棣的封地北平(今北京),朱允炆令北平布政使張昺,北平都指揮使司謝貴、張信,趕緊過去要控制北平。隨後,黃子澄和齊泰又密敕張信逮捕朱棣,然而張信曾是朱棣舊部,感情深厚,此前,問他媽媽要不要逮捕朱棣,在張信母親的說服下,遂向朱棣報告朱允炆已經要實實在在的搞他了。這就是情報吧。但是最關鍵的這個情報,人家朱棣也是有準備的,提前買通了張信,否則,到時你是張信,你會報告嗎?感情是靠之前的,對吧?
其次,朱棣一聽情報,馬上謀劃好就開幹。時間不等人呀,於是他在準備妥當後,坐等笨蛋來送死。而後張昺、謝貴真來逮捕,被隻身騙進燕王府殺掉,因為那兩個笨蛋哪知道朱棣事先知道呢?隨即朱棣立即控制北平九門,然後肅清內部,完成了對北平城的掌控。
第三,抓緊讓底下謀士研究一個造反能得到響應的理由和口號。你不能拿起刀就要和皇上侄子幹,哪肯定送死,沒人支援呀。對麼?所以,隨後經過腦細胞的大量死亡後,終於,他和道衍(大謀士)翻遍大明法條規定,終於找到一條,說朝中有奸臣(黃子澄,齊泰),要出兵“靖難”。於是,他踏上了造反的道路。這理由好吧,其它王爺也是反對消藩的不是?這不就爭取了大量的支援了。
第四,謀劃奪取造反成功的第一桶金。首先,他想辦法設計把北平的2萬守軍搞到手,這無外乎就是準備黃金買通守將的下屬,然後派人把守將幹掉,有了2萬守軍後,朱棣馬不停蹄找到同是王爺的兄弟寧王,開始喝酒聊天,最後,趁他喝醉後,綁架,威逼利誘,逼其就犯一同走上造反,允諾搞到江山一起坐,一下又從寧王那弄到了10萬守軍。要不後來,寧王的後代朱宸豪能造反嗎?根本就沒兌現呀!
第五,朱棣從小就練就帶兵打仗的本事。從小就封在北邊,讓他抗擊蒙古軍隊,他也不偷懶,親自提著腦袋上去幹,戰功赫赫的,這回也都派上用造反用場了。
總之,天幫忙,人努力!所以,還就造反成功了!
回覆列表
縱觀中國古代史,王爺(藩王)為爭奪皇位造反事例時有發生,從漢初的“七國叛亂”到西晉“八王之亂”均設有成攻,唯有明朝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成功了。這是為什麼呢?且看下面分析:一是,秦朝以來各朝代均建立皇帝統治下的中央集權制度,掌管國家各級軍政大權,分散於各地的藩王(王爺)要想造反奪權談何容易,失敗是大機率的事情;二是,王爺起兵造反,犯上作亂有違常理,是大逆不道的行為,稍有不慎,會惹來殺身之禍,故歷史上諸多王爺謀反往往會被消滅在萌芽之中。三是,燕王朱棣“造反”成功,有其偶然性與必然性。首先,明太祖在位時廣殺武將功臣,推行子孫帶職封王,並掌控地方軍政大權,客觀上削弱了中央集權軍事指揮力量,使平亂時,建文帝無得力大將可用。其次,朱允汶剛即位,在根基未牢固下就大力推進削藩運動,剝奪各地藩王的既得利益,助推了藩王們造反的步伐;尤其是那個野心勃勃、窺視皇權已久的四叔朱棣,便迫不及待起兵反擊。再是,建文帝高估了自己,而不把藩王放在眼裡。當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靖難”旗號,從北平率兵數萬聲勢浩大的一路南行,而我們的小皇帝朱允炆竟下了個“勿傷吾叔”,令人不解的命令。這樣更給了朱棣通暢進攻的機會,平亂明軍處處捱打,主力部隊接二連三被殲滅,就連平亂統帥李景隆也大開城門迎接燕王,導致建文帝在皇宮火災後生死下落不明,為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取勝而告終,1403年朱棣即位後,改元永樂,史稱明成祖永樂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