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平時看的電視劇或者電影都是後期剪輯而成的,那真正拍戲的時候又是按什麼順序去拍的呢?特別對於那種在不同地方,甚至跨國取景(像最近熱播的《衝上雲霄》),我想肯定不可能食按照劇本劇情的順序來拍的,估計是同一場景就一次過把拍完。大家覺得呢?
8
回覆列表
  • 1 # Summer2H

    在知乎看到一個特別好的答案,順手轉大神(駱鳴)的回答啦:大部分的影視作品,的確不是按照劇本的順序拍攝的。 從電影的商品屬性來看,歸根結底是為了省錢。電影其實和其他產品一樣,是需要節省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來獲得更低的成本,這樣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

    例如國內現在數字電影(90分鐘左右的)的製作週期一般都是15-20天,有的可能只有兩週。一部90分鐘的電影一般都會有110場左右的戲。所以,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拍攝出長片,如何安排拍攝是很重要的。具體來說,這個問題是由劇組當中,製片部門中的統籌這個角色來完成。統籌會根據場景、演員、天氣、裝置等因素在拍攝之前做一個拍攝計劃,根據每天的拍攝進度,隨時微調各種拍攝細節。​現在來具體說一下什麼因素會影響到影片的拍攝順序:一、搶場景你想啊,劇本的場景肯定是天馬行空的。棚拍、實景、外景等等。很多場景都是需要花錢租的。比如一個五星級酒店、一個大廣場,可能一天的租金就要好幾萬,或者是人情(那就更加考慮到不能耽誤人家的正常營業了)。所以,統籌一定會考慮到這些比較耗成本的場景集中安排在一段時間進行拍攝。最大化的節約場地租賃的成本。好了,或許有人會說,如果這個場景,比如某個辦公室,就是我自家的公司,我愛怎麼用怎麼用,怎麼辦?所以這又必須考慮到跟場景相關的另一個大成本——交通成本。即便是一個比較線性敘事的一個故事,也會有很多的場景切換。比如第十場在日租房,第十一場在辦公室,第十二場又回到日租房了。那麼如果按照順序拍,豈不是要把劇組幾十號人甚至上百號人來回折騰的運?司機要瘋、製片要罵娘——劇組人員很開心(可以在車上睡覺偷懶咯)。所以負責控制預算的製片主任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如果有些故事的結構是跳脫的,比如諾蘭的大部分電影《盜夢空間》、《失眠症》,有些場景要到北美接近極晝的地方去拍,有些又要回紐約拍,如果按照劇本敘事來順場拍,那來回折騰的機票錢都可以再拍一部片子了!其他一些細微的因素,比如場景的租賃在淡季肯定要更便宜,或者場景涵蓋了整個泱泱大國,從海口拍到漠河,一定是從南拍到北或者反過來。所以,牛逼的統籌或者製片,一定會按照場景的成本來考慮拍攝的順序。​二、搶演員演員的檔期、片酬都會影響到拍攝的順序。片酬自然不必多言,大牌的明星肯定要把他們的戲集中起來拍,否則多拍一天沒準就頂整個劇組其他人員的工資了。還有檔期,比如這個演員現在正在另外一部戲上,但我們這部戲已經要開拍了!導演又鐵了心要用這個還在戲上的演員,那麼就需要先拍不帶這個演員的戲。或者這個演員早就定下來中間馬上又有別的戲要接了!導演還是鐵了心要用這個演員。遇到這種情況,統籌就會“搶演員”。就是按照這個演員的安排集中先拍了帶有這個演員的戲。還有群演啊!千軍萬馬、校園比賽、集會遊行,這種戲,幾百上千號演員,肯定是這些群戲一口氣拍完省錢啊!這些戲往往都很短,一天可以拍好幾場。如果按照劇本順序來,隔三差五的找這一幫群演,統籌要是做了這樣的安排,製片主任第二天可能就把他給fire了!如果不差錢,接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狀態。這幫群演四處流竄,隔了幾天這些群演都換了一撥了,戲還怎麼接呢?所以,牛逼的統籌或者製片,一定會從演員的角度來指定拍攝的計劃。​三、搶天氣天馬行空的導演想了一個牛逼的場景——愛在晚秋。慘了,葉子肯定得要掉光,演員還不能穿的太多。現在馬上就要入冬了,那咱是不是得馬上先把這種天氣的戲給拍了呢?如果涉及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賽德克巴萊》,魏德聖寫了一本書《跟自己的名字賽跑》,其中就講到了天氣對於這部戲的重大影響。拍這部戲的時候,魏德聖的一個吐槽點就是天氣不順著他的意思來。很多場景他都需要霧天,表現一種壓抑、沉悶的氛圍。但是魏德聖慘遭老天爺的羞辱,他要霧天,偏偏來個大晴天。最後在河邊的殺戮戲,他要表現原住民的霸氣、血性,需要烈日高照。結果老天又總給他大霧天。​四、搶裝置電影是需要一個製造幻象的東西。比如雨戲——需要灑水車。到山上去拍,需要發電車和吊車——做個人工的月光出來。如果考慮到鏡頭的需要,有的還要用到伸縮炮。這些個東西都是要大花錢的啊!比如電子伸縮炮的租金就是3萬一天。這部戲總共就用到3次,恰好又是不同的場次裡邊的。要是統籌老師心血來潮把伸縮炮分成3次來用!那就變成九萬啦!製片主任第二天肯定會把他給fire的!當然也有反過來的,製片主任要跟出品方要跟多的錢啊!怎麼辦,說我這電子炮用三次就是九萬,你得加預算了!但是具體拍還是一天就拍完,省下的錢不就可以用到劇組的其他耗費上去了嗎?所以,如果有大成本的裝置,牛逼的統籌或者製片肯定會把它們集中起來呼叫的!所以,拍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些場景都是亂序拍的,就更需要導演考慮到演員的情緒連線、道具等細節的安排。所以劇組裡面會有場記、執行導演等職務幫助導演來考慮這些場景的連線。如果亂序拍,導演就更需要頭腦清楚。

  • 2 # 樸羅圈

      以下是詳細的電影製作流程(從前期到發行)。基本上已經涵蓋一個電影從開始到發行的全部過程。

      前期

      1. 會見導演,其他製片人和其他行政人員

      2. 會見關鍵人員,包括電影公司相關要員,律師,各部門經理等

      3. 統籌整個拍攝計劃 (Schedule the film production)

      4. 為整個拍攝列出預算

      5. 監督劇本修改

      6. 處理工會或者其他協會事務(如果可行)

      7. 處理核心演員相關事務(根據他們得計劃表設計拍攝計劃)

      8. 建立公司(LLC),建立辦公室和辦公地點

      9. 僱傭核心工作人員,如攝影指導(DP),美術(Production Designer),服裝設計(Costume Designer),編輯(Editor)等

      10. 處理與電影協會的合同和其他相關事務

      11. 會見政府相關部門要員以及其他行政要員

      12. 尋找拍攝場地

      13. 研究拍攝場地氣候條件

      14. 與公關公司協調電影宣傳事宜

      15. 協調工作人員薪水

      16. 協調裝置佣金

      17. 協調酒店與機票開銷

      18. 鎖定地點,簽約合同

      19. 建立服裝庫

      20. 為影片挑選演員(Casting),包括替身,臨時演員,動物等

      21. 測試全部相關服裝,髮型,化妝和其他關鍵道具

      22. 選擇車輛

      24. 建立通訊錄,拍攝報告

      25. 舉行拍攝會議

      26. 演員排練

      27. 建立編輯室,放映室

      拍攝期

      1. 開始依照計劃表拍攝

      2. 每日舉行拍攝會議

      3. 每日提交財政報告

      5. 分析之前的,監督現在的,準備未來的

      6. 監視劇本修改

      7. 調整拍攝計劃(如需要)

      8. 調整預算(如需要)

      9. 預覽特效

      10. 完成拍攝

      後期

      1. 後期製作開始

      2. 檢視最終賬單

      3. 打包所有道具和服裝

      4. 歸還所有租借器材;賣掉或儲存所有購買品(在補拍之後)

      5. 關閉拍攝辦公室

      6. 檢視與分析粗剪

      7. 補拍(如果需要)

      8. 新增聲效

      9. 新增視覺特效

      10. 為影片作曲

      11. 新增配音

      12. 放映導演剪輯版給核心工作人員(內部審片)

      13. 參照修改意見進行修改

      14. 放映導演剪輯版給製片廠(領導審片)

      15. 放映影片給所有工作人員

      16. 放映導演剪輯版給部分內部觀眾進行測試

      18. 滿足所有制片廠提出的修改意見

      19. 製作預告片

      20. 準備慶功宴

      21. 統籌發行時間和所有發行事宜

      22. 點映影片

      23. 發行影片

      24. 販售海外發行權,電視播放權,等

      25. 市場化影片​

  • 3 # 施者方人也

    來橫店就不需要搶了,橫店影視城提供一條龍服務,而且不收場租費,製片方只要帶著劇本來,就可以帶走影視作品。。。

  • 4 # 娛樂盤點

    我們平時看的電視劇或者電影都是後期剪輯而成的,那真正拍戲的時候又是按什麼順序去拍的呢?特別對於那種在不同地方,甚至跨國取景(像最近熱播的《衝上雲霄》),我想肯定不可能食按照劇本劇情的順序來拍的,估計是同一場景就一次過把拍完。

    那我就很好奇了,這個對演員的要求不就很高咯,比如說,通常男女主角都是從互相認識,慢慢了解再到最後相愛完滿結局。可能在同一場景一會兒要拍他們剛認識,

    一會兒又要拍他們誤會吵架 ,一會兒又要拍他們熱戀。然後去到下個地方取景,可能又變回他們剛認識的片段,那演員怎麼把握這個過程中的度啊?會很崩潰吧?做過電影的群眾演員。拍攝的先決條件上面說的很多了,我來說下拍攝流程。

    1. 首先有劇本,全部劇本按場景編號,然後制訂計劃,每天拍哪幾個場景。一般同一個場景的戲會放在一天拍。比如在室內喝茶的戲,可能第八集,第十八集 都有,劇裡時間相隔幾個月,但實際是同一天拍攝完成的。

    2.然後是一張 場景表,好像稱之為通告,這個很多演員的微博有po出來,格式幾乎是統一的。記錄上場景編號、地點、演員列表、導演、燈光、服裝、道具……

    3.拍攝當天,召集今天拍攝進度表中需要的所有人,開始拍。先試戲,走位。差不多導演覺得可以了之後,再實拍。一般實拍會拍攝好幾條,留給剪輯備用。拍攝時 一般要求全片場靜音,不允許手機鈴聲、高聲說話,不允許鏡頭前有人出沒,但是鏡頭外實際是有好多人圍觀的。

    4.第一天開拍要拜佛,這個很多娛樂新聞都有;午餐時間是固定的,但是午餐經常沒有地方坐下來吃,所以沒有桌子你就找個地方蹲著吧!中午盒飯劇組會預定,全部人吃的是一樣的。

    5.戲是一場一場的拍,所以有你的戲就上,沒你的戲就等。主要演員全程跟組(一般),有專門的跟組演員,還有就是當地群演。對於次要演員來說,最多的時間,就是等等等。就算沒你的戲也要等,免得導演找人找不到!

  • 5 # 陳紀依納

    我就是做影視的,從前期弄劇本,一遍遍的修改,再到搭班子,定演員,找場景,安排食宿行,開機拍攝,殺青,後期製作,發行,工作量很大哎

  • 6 # 草原上的白球鞋

    做過電影的群眾演員。拍攝的先決條件上面說的很多了,我來說下拍攝流程。

    首先有劇本,全部劇本按場景編號,然後制訂計劃,每天拍哪幾個場景。一般同一個場景的戲會放在一天拍。比如在室內喝茶的戲,可能第八集,第十八集 都有,劇裡時間相隔幾個月,但實際是同一天拍攝完成的。

    2.然後是一張 場景表,好像稱之為通告,這個很多演員的微博有po出來,格式幾乎是統一的。記錄上場景編號、地點、演員列表、導演、燈光、服裝、道具……

    3.拍攝當天,召集今天拍攝進度表中需要的所有人,開始拍。先試戲,走位。差不多導演覺得可以了之後,再實拍。一般實拍會拍攝好幾條,留給剪輯備用。拍攝時 一般要求全片場靜音,不允許手機鈴聲、高聲說話,不允許鏡頭前有人出沒,但是鏡頭外實際是有好多人圍觀的。

    4.第一天開拍要拜佛,這個很多娛樂新聞都有;午餐時間是固定的,但是午餐經常沒有地方坐下來吃,所以沒有桌子你就找個地方蹲著吧!中午盒飯劇組會預定,全部人吃的是一樣的。

    5.戲是一場一場的拍,所以有你的戲就上,沒你的戲就等。主要演員全程跟組(一般),有專門的跟組演員,還有就是當地群演。對於次要演員來說,最多的時間,就是等等等。就算沒你的戲也要等,免得導演找人找不到!

  • 7 # 好片兩部半

    對,一般在一個地方的戲拍完。我跟過劇組,不過不是電視劇,而是商業片的劇組。

    劇組的開銷是很大的,會按照演員、地點、佈景、機器等一些因素,製片進行場景的排程。所以也就會出現,在一個地方把開頭和結尾一起拍掉的這種情況。對於演員來說,很正常,演戲就是他們的職業,不會因為先拍後拍而過多的影響演技。

    有些明星比較大牌,不容易請,那麼就要安排他們在同一段時間裡把他們所有的戲拍完。有些地方的佈景比較複雜,投入的成本較高,可能也會安排把這個地方涉及的戲都拍掉,或者留到最後拍。

    所有這些演員的拍攝,都由製片根據經費、檔期等因素來安排。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甚至天氣,不按劇情順序拍攝是很正常的。

  • 8 # 缺口45

    大部分的影視作品,並不是按照劇本的順序拍攝的。從電影的商品屬性來看,其實和其他產品一樣,是需要節省時間成本、人力成本來獲得更多的利潤。

    1.搶場景 一部戲裡有 很多場景,去往不同的場景和場景的佈置話費都是很大的。

    2.搶演員 演員的檔期、片酬都會影響到拍攝的順序。片酬自然不必多言,大牌的明星肯定要把他們的戲集中起來拍,否則多拍一天沒準就頂整個劇組其他人員的工資了。

    3.搶天氣 很多場景他都需要霧天,表現一種壓抑、沉悶的氛圍。但是魏德聖慘遭老天爺的羞辱,他要霧天,偏偏來個大晴天。最後在河邊的殺戮戲,他要表現原住民的霸氣、血性,需要烈日高照。結果老天又總給他大霧天。魏德聖一定在片場喊了無數聲

    4.搶裝置 所以,如果有大成本的裝置,牛逼的統籌或者製片肯定會把它們集中起來呼叫的!

  • 9 # 一嘟嚕一嘟嚕的八月呦

    首先有製片公司找劇本或找投資,或者他們投資或者他們找投資,有先找投資後找劇本的,也有先找劇本然後再拿著劇本找投資的。也有找企業,企業願意投資拍電影,他們再找編劇寫劇本的。

    然後公司再找執行製片人,就是具體幫助老闆負責這個專案的人。製片人再根據故事題材,風格找導演,搭建主創班子。

    主創班子由導演,執行導演,演員副導演,製片主人,外聯製片等人員組成。

    也有獨立製片人或獨立導演他們自己能找錢,自己找劇本。找來錢後自己導演,或自己找導演的。這樣的劇組一般比較黑,就給給地主家幹活差不多。他們看不得你閒著,沒事也會給你找事做。

    主創班子成立後就是各司其職,導演負責修改劇本,演員副導演負責找演員。外聯製片負責找拍攝場地。製片主人或導演負責找拍攝裝置和人員,攝像師,燈光師,錄音師,化妝師,美術師等。

    這裡說下外聯找場地的事,拍攝場地基本是哪了給錢但哪裡拍攝。然後再根據場地修改劇本。如果找不到給錢了地方就選擇最近或最方便的地方拍攝。小劇組是這樣,大劇組有錢,想去哪裡拍就去哪裡拍攝。

    然後就是拍攝。90分鐘的片子一般要求15天拍攝完成。120分鐘的片子根據投資大小,就不一定了。

    拍攝完成後就進去後期剪輯調色,配音,配樂階段。

    再之後就進去宣傳發行階段了。發行完成後就等著播放或公映了。

  • 10 # 雲爺說劇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首先來說劇組老大是誰?

    1、如果是大劇組,一般有製片公司。

    製片公司找劇本,然後他們投資拍攝。

    製片公司的老闆就是最老大——通常稱總製片人。

    或者製片公司他們了劇本,然後找投資公司,那麼投資公司花了錢,為了利益,有權干涉拍攝專案,有一定話語權,分量大小主要看具體關係。

    (也有獨立製片人或獨立導演他們自己能找錢,自己找劇本。找來錢後自己導演,或自己找導演的,這類最後就是誰花錢誰是老大)

    製片公司有了劇本和投資資金之後,接下來就從公司裡找執行製片人,就是具體幫助老闆負責這個專案的人,跟專案經理差不多。

    2、執行製片人再根據故事題材,風格找導演,搭建主創班子。

    主創班子由導演,總編劇,執行導演,演員副導演,製片主任,統籌,外聯製片等人員組成。(具體這些人怎麼找,這個跟製片公司的人脈有關係,每個劇組用人制度不一樣)

    3、主創班子成立後就是各司其職:

    總編輯和導演主要負責修改劇本以及選定主角色明星演員,

    演員副導演負責找角色演員,特約演員,群演群特之類。

    外聯製片負責找拍攝場地。

    製片主任或導演負責找拍攝裝置和人員,攝像師,燈光師,錄音師,化妝師,美術師等。每個小組都是有各自部門老大來協助管理安排以及相關招人。

    二,關於劇組如何安排拍攝以及流程。

    大部分的影視作品,不是按照劇本的順序拍攝的。

    有了劇本之後,總導演與編劇會劇本進行解剖,全部劇本按場景編號,然後制訂計劃,每天拍哪幾個場景。一般同一個場景的戲會放在一天拍。比如在室內喝茶的戲,可能第八集,第十八集 都有,劇裡時間相隔幾個月,但實際是同一天拍攝完成的。

    例如國內現在數字電影(90分鐘左右的)的製作週期一般都是15-20天,有的可能只有兩週。一部90分鐘的電影一般都會有110場左右的戲。所以,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拍攝出長片,如何安排拍攝是很重要的。具體來說,這個問題是由劇組當中,製片部門中的統籌這個角色來完成。統籌會根據場景、演員、天氣、裝置等因素在拍攝之前做一個拍攝計劃,根據每天的拍攝進度,隨時微調各種拍攝細節。

    現在來具體說一下什麼因素會影響到影片的拍攝順序:

    一、搶場景

    你想啊,劇本的場景肯定是天馬行空的。棚拍、實景、外景等等。很多場景都是需要花錢租的。比如一個五星級酒店、一個大廣場,可能一天的租金就要好幾萬,或者是人情(那就更加考慮到不能耽誤人家的正常營業了)。所以,統籌一定會考慮到這些比較耗成本的場景集中安排在一段時間進行拍攝。最大化的節約場地租賃的成本。

    好了,或許有人會說,如果這個場景,比如某個辦公室,就是我自家的公司,我愛怎麼用怎麼用,怎麼辦?所以這又必須考慮到跟場景相關的另一個大成本——交通成本。即便是一個比較線性敘事的一個故事,也會有很多的場景切換。比如第十場在日租房,第十一場在辦公室,第十二場又回到日租房了。那麼如果按照順序拍,豈不是要把劇組幾十號人甚至上百號人來回折騰的運?司機要瘋、製片要罵娘——劇組人員很開心(可以在車上睡覺偷懶咯)。所以負責控制預算的製片主任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如果有些故事的結構是跳脫的,比如諾蘭的大部分電影《盜夢空間》、《失眠症》,有些場景要到北美接近極晝的地方去拍,有些又要回紐約拍,如果按照劇本敘事來順場拍,那來回折騰的機票錢都可以再拍一部片子了!

    其他一些細微的因素,比如場景的租賃在淡季肯定要更便宜,或者場景涵蓋了整個泱泱大國,從海口拍到漠河,一定是從南拍到北或者反過來。所以,牛逼的統籌或者製片,一定會按照場景的成本來考慮拍攝的順序。

    二、搶演員

    演員的檔期、片酬都會影響到拍攝的順序。片酬自然不必多言,大牌的明星肯定要把他們的戲集中起來拍,否則多拍一天沒準就頂整個劇組其他人員的工資了。

    還有檔期,比如這個演員現在正在另外一部戲上,但我們這部戲已經要開拍了!導演又鐵了心要用這個還在戲上的演員,那麼就需要先拍不帶這個演員的戲。或者這個演員早就定下來中間馬上又有別的戲要接了!導演還是鐵了心要用這個演員。遇到這種情況,統籌就會“搶演員”。就是按照這個演員的安排集中先拍了帶有這個演員的戲。

    還有群演啊!千軍萬馬、校園比賽、集會遊行,這種戲,幾百上千號演員,肯定是這些群戲一口氣拍完省錢啊!這些戲往往都很短,一天可以拍好幾場。如果按照劇本順序來,隔三差五的找這一幫群演,統籌要是做了這樣的安排,製片主任第二天可能就把他給fire了!如果不差錢,接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狀態。這幫群演四處流竄,隔了幾天這些群演都換了一撥了,戲還怎麼接呢?

    所以,牛逼的統籌或者製片,一定會從演員的角度來指定拍攝的計劃。

    通常拍攝前幾天,會安排副導演通告下去了,找好當天用到的演員,召集今天拍攝進度表中需要的所有人,開始拍。先試戲,走位。差不多導演覺得可以了之後,再實拍。一般實拍會拍攝好幾條,留給剪輯備用。拍攝時 一般要求全片場靜音,不允許手機鈴聲、高聲說話,不允許鏡頭前有人出沒,但是鏡頭外實際是有好多人圍觀的。

    三、搶天氣

    天馬行空的導演想了一個牛逼的場景——愛在晚秋。慘了,葉子肯定得要掉光,演員還不能穿的太多。現在馬上就要入冬了,那咱是不是得馬上先把這種天氣的戲給拍了呢?如果涉及到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賽德克巴萊》,魏德聖寫了一本書《跟自己的名字賽跑》,其中就講到了天氣對於這部戲的重大影響。拍這部戲的時候,魏德聖的一個吐槽點就是天氣不順著他的意思來。很多場景他都需要霧天,表現一種壓抑、沉悶的氛圍。但是魏德聖慘遭老天爺的羞辱,他要霧天,偏偏來個大晴天。最後在河邊的殺戮戲,他要表現原住民的霸氣、血性,需要烈日高照。結果老天又總給他大霧天。

    四、搶裝置

    電影是需要一個製造幻象的東西。比如雨戲——需要灑水車。到山上去拍,需要發電車和吊車——做個人工的月光出來。如果考慮到鏡頭的需要,有的還要用到伸縮炮。這些個東西都是要大花錢的啊!比如電子伸縮炮的租金就是3萬一天。這部戲總共就用到3次,恰好又是不同的場次裡邊的。要是統籌老師心血來潮把伸縮炮分成3次來用!那就變成九萬啦!製片主任第二天肯定會把他給fire的!當然也有反過來的,製片主任要跟出品方要跟多的錢啊!怎麼辦,說我這電子炮用三次就是九萬,你得加預算了!但是具體拍還是一天就拍完,省下的錢不就可以用到劇組的其他耗費上去了嗎?

    所以,如果有大成本的裝置,牛逼的統籌或者製片肯定會把它們集中起來呼叫的!

    所以,拍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些場景都是亂序拍的,就更需要導演考慮到演員的情緒連線、道具等細節的安排。所以劇組裡面會有場記、執行導演等職務幫助導演來考慮這些場景的連線。如果亂序拍,導演就更需要頭腦清楚。

    目前北京京跑群演,特約,角色演員主要門路有:

    一,認識圈內靠譜的副導演,群頭,領隊等人員,他們主要是給劇組籌備演員,他們手裡有拍戲具體用人通告,每天會根據劇組拍戲程序和用人需求在圈內通告拍戲資訊,作為演員,基本是每天去接他們拍戲通告!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鄭源為何最近不發新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