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伯牙子期

    後來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攻打匈奴,被圍於白登,史稱“白登之圍”。

    漢朝後來就是漢武帝了。東漢時,光武帝也親征過。

    此後中原大亂,也就沒時間打外族了。 一直到大唐,唐太宗親率大軍打突厥,俘獲頡利可汗,以及後來親征高麗。此後唐朝不是盛世就是亂世,盛世之時,沒有仗打;亂世沒有實力打。

    一直到宋朝,宋太宗打契丹,也就有了楊家將的故事。宋真宗時親征攻打契丹,寇準力勸皇帝親政,也去了。後來宋朝也就跨了,實力不濟,只會打內戰。北宋最後兩位皇帝還被金人虜走了。

    元朝前期,幾乎每次打仗皇帝都去,忽必烈之後就好多了。

    明朝時打瓦剌,明英宗被也先虜走,後來才被放回。就有了北京保衛戰。

    清朝時,康熙親征東北,打敗俄羅斯人,奪回雅克薩城。 親征幾乎如此,後來有親征機會,清朝皇帝都沒去。

  • 2 # 南北鎮撫司

    成祖北伐徹底斷掉了黃金家族復國夢,但是沒有消除北方的威脅,宣宗也曾打擊過蒙古,還有武宗--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鎮國公朱壽。還有就是深受電視編劇喜愛的黑胖子英宗皇帝。再往後就是康熙二徵準格爾了。明朝之前宋太祖太宗都親征過,還有真宗被逼著親征了一回儃州。隋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煬帝親征高句麗。

  • 3 # 趙燕雲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多次派大將北伐將元朝殘餘勢力趕到蒙古高原,史稱北元。後來分為韃靼和瓦剌兩大部分。

    韃靼位於蒙古高原東部,也稱東部蒙古、中央蒙古。韃靼部又分為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含永謝布部)、鄂爾多斯、阿速(奧塞梯人)等部。韃靼人自稱蒙古正統,1388年北元后主脫古斯帖木兒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害後,去大元國號稱蒙古(一說1402年,鬼力赤殺死坤帖木兒,自立為大汗,後去國號)明朝稱其為韃靼。衛拉特人稱其為達延(意為“大元”)。

    這個韃靼與歐洲人所稱的“韃靼”無關。

    瓦剌(讀音wala)是西部蒙古族,元朝時稱斡亦剌惕、明朝稱瓦剌、清朝稱衛拉特、漠西蒙古等,意即居大漠(戈壁沙漠)以西。

    歷史上蒙古民族是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的。古代兩分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裡牙惕)。

    “瓦剌”的意思是“森林之民”或“鄰近者”。瓦剌分為四大部:綽羅斯(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另有輝特等小部。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區(今葉尼塞河的八條支流地區)。人數眾多,統治若干部落,各有自己的名稱。元時開始南下,定居於阿爾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廣闊草原的西北部,並改狩獵經濟為畜牧經濟,兼營部分農業。

    蒙元時期,斡亦刺貴族與成吉思汗系建立世代通婚關係,男尚公主,女適皇胄,權勢顯赫。14世紀時,隨著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機擴大實力,積極參與各派系紛爭。

    後期為爭奪蒙古汗位,瓦剌與韃靼部頻繁爭戰,勢力此消彼長。

    洪武年間朱元璋對北元多次打擊,蒙古勢力已基本退出了漠南。朱棣即位後,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從公元1410年(永樂八年)開始,五次(有的書算六次)親率大軍對蒙古勢力進行討伐。

    第一次北伐在永樂八年,他親自帶領2萬騎兵帶20天的乾糧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冒險突襲位於現在俄羅斯境內鄂嫩河邊的韃靼大寨。隨後又在飛雲山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迫使韃靼大汗嚮明軍稱臣納貢,表示屈服。公元1413年(永樂十一年),永樂帝封韃靼大汗阿魯臺為和寧王。隨後明軍一直深入到擒狐山(此山今天未能明確位置),並在巨石上刻字為碑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風塵,永清沙漠”。

    一般都是將上述兩次算一次。

    第二次北伐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永樂帝統兵北征西部蒙古,與瓦剌戰於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瓦剌敗嚮明朝內附稱臣。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受明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

    第三次北伐在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永樂帝率大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臺所部。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臺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臺,順帶將其擊敗。

    第四次北伐在公元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永樂帝再次親征阿魯臺。但途中聽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大軍遂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幹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

    第五次北伐在公元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韃靼進犯邊關,永樂帝不顧年紀已老,對韃靼進行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最後病死在第五次親征得勝回朝途中。

    五次北伐深入漠北,勞師遠征,後勤補給比較困難,只宜速決,不利持久作戰。明軍在北伐前均作了比較充分的兵力和物資準備,如事先徵集重兵,在兵力對比上形成絕對優勢。在糧餉上,製造武鋼車,提前作好進退的全域性準備。

    朱棣在邊關守邊多年,深諳兵略,善於利用敵人內部矛盾,使其互相牽制,以利各個擊破。且知人善任,他創立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五軍營制以及專門使用火器的部隊---神機營;還設定傳令紀功官和督陣官。

    阿魯臺也深知與明軍相比力量眾寡懸殊。因而韃靼利用遊牧軍隊長於騎馳的特點,採取機動避戰的軍事策略,與明軍周旋,不輕易與明軍決戰。避免了在戰場上遭受明軍重大打擊。

    韃靼在永樂帝的多次打擊下衰落,瓦剌趁機活躍在蒙古高原上。到也先時,其勢力所及,西起中亞,東接北韓,北連西伯利亞南端,南臨明邊,致使“漠北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

    朱棣五次親征最大意義莫過於沉重打擊了盤據在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韃靼、瓦剌及兀良哈,有效地解決了明朝前期的北方問題,尤其是韃靼,在明軍打擊下逐漸走向衰落。五次北伐使明帝國成了瓦剌和韃靼的宗主國。同時遏制了蒙古貴族勢力對明帝國邊境的侵擾破壞,保障了邊境的安寧,致使蒙古勢力逐步削弱,進一步鞏固了明帝國作為中央政權的統治地位。

    同時多次用兵也使明帝國國力受到很大透支。朱棣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親自率領大軍深入漠北討伐胡人的漢族皇帝。

    其他御駕親征的皇帝一般多為開國或想有作為的帝王。如漢高祖劉邦,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周世宗柴榮,宋太宗趙匡義,宋真宗趙桓,元世祖忽必烈,明英宗朱祁鎮,清聖祖康熙。其他還有前秦苻堅,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曹魏文帝曹丕等也都搞過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有的是被形勢所逼,不得已上場,如宋真宗,有的是被宦官忽悠,如明英宗。尤其明英宗,竟然被瓦剌擒獲,大失明帝國臉面。

      

  • 4 # 一壺濁酒半盞茶

    朱棣北伐或者說五次御駕親征與他從小的出生環境造就的性格人生經歷有很大關係,朱棣從小廝混于軍中,耳濡目染就是戰爭陰謀殺戮,縱觀朱棣的一生是血與火的一生,是陰謀殺戮的一生。而他也確實特別喜歡征戰殺伐,稱他為戰爭狂人也不為過。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就多次派大將北伐,希望徹底解決蒙古問題。而最終也是隻能將元朝殘餘勢力趕到山海關以外,蒙古高原,史稱北元。後來分為韃靼和瓦剌兩大部分。

    韃靼位於蒙古高原東部,也稱東部蒙古、中央蒙古。韃靼部又分為察哈爾、土默特、科爾沁(含永謝布部)、鄂爾多斯、阿速(奧塞梯人)等部。韃靼人自稱蒙古正統,1388年北元后主脫古斯帖木兒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害後,去大元國號稱蒙古(一說1402年,鬼力赤殺死坤帖木兒,自立為大汗,後去國號)明朝稱其為韃靼。衛拉特人稱其為達延(意為“大元”)。

    這個韃靼與歐洲人所稱的“韃靼”無關。

    瓦剌(讀音wala)是西部蒙古族,元朝時稱斡亦剌惕、明朝稱瓦剌、清朝稱衛拉特、漠西蒙古等,意即居大漠(戈壁沙漠)以西。

    歷史上蒙古民族是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的。古代兩分為“草原百姓”和“林中百姓”(斡亦剌惕、不裡牙惕)。

    “瓦剌”的意思是“森林之民”或“鄰近者”。瓦剌分為四大部:綽羅斯(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另有輝特等小部。最初居住在八河地區(今葉尼塞河的八條支流地區)。人數眾多,統治若干部落,各有自己的名稱。元時開始南下,定居於阿爾泰山麓至色楞格河下游的廣闊草原的西北部,並改狩獵經濟為畜牧經濟,兼營部分農業。

    蒙元時期,斡亦刺貴族與成吉思汗系建立世代通婚關係,男尚公主,女適皇胄,權勢顯赫。14世紀時,隨著元朝皇室衰微,瓦剌遂乘機擴大實力,積極參與各派系紛爭。

    後期為爭奪蒙古汗位,瓦剌與韃靼部頻繁爭戰,勢力此消彼長。

    洪武年間朱元璋對北元多次打擊,蒙古勢力已基本退出了漠南。朱棣即位後,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從公元1410年(永樂八年)開始,五次(有的書算六次)親率大軍對蒙古勢力進行討伐。

    第一次北伐在永樂八年,他親自帶領2萬騎兵帶20天的乾糧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冒險突襲位於現在俄羅斯境內鄂嫩河邊的韃靼大寨。隨後又在飛雲山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迫使韃靼大汗嚮明軍稱臣納貢,表示屈服。公元1413年(永樂十一年),永樂帝封韃靼大汗阿魯臺為和寧王。隨後明軍一直深入到擒狐山(此山今天未能明確位置),並在巨石上刻字為碑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一掃風塵,永清沙漠”。

    一般都是將上述兩次算一次。

    第二次北伐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永樂帝統兵北征西部蒙古,與瓦剌戰於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瓦剌敗嚮明朝內附稱臣。其首領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分受明封為順寧王、賢義王、安樂王。

    第三次北伐在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永樂帝率大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臺所部。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臺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臺,順帶將其擊敗。

    第四次北伐在公元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永樂帝再次親征阿魯臺。但途中聽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大軍遂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幹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

    第五次北伐在公元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韃靼進犯邊關,永樂帝不顧年紀已老,對韃靼進行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最後病死在第五次親征得勝回朝途中。

    五次北伐深入漠北,勞師遠征,後勤補給比較困難,只宜速決,不利持久作戰。明軍在北伐前均作了比較充分的兵力和物資準備,如事先徵集重兵,在兵力對比上形成絕對優勢。在糧餉上,製造武鋼車,提前作好進退的全域性準備。

    朱棣在邊關守邊多年,深諳兵略,善於利用敵人內部矛盾,使其互相牽制,以利各個擊破。且知人善任,他創立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五軍營制以及專門使用火器的部隊---神機營;還設定傳令紀功官和督陣官。

    阿魯臺也深知與明軍相比力量眾寡懸殊。因而韃靼利用遊牧軍隊長於騎馳的特點,採取機動避戰的軍事策略,與明軍周旋,不輕易與明軍決戰。避免了在戰場上遭受明軍重大打擊。

    韃靼在永樂帝的多次打擊下衰落,瓦剌趁機活躍在蒙古高原上。到也先時,其勢力所及,西起中亞,東接北韓,北連西伯利亞南端,南臨明邊,致使“漠北東西萬里,無敢與之抗者”。

    朱棣五次親征最大意義莫過於沉重打擊了盤據在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韃靼、瓦剌及兀良哈,有效地解決了明朝前期的北方問題,尤其是韃靼,在明軍打擊下逐漸走向衰落。五次北伐使明朝成了少數蒙古部落名義上的宗主國。暫時遏制了蒙古貴族勢力對明帝國邊境的侵擾破壞,保障了邊境的安寧,進一步鞏固了明朝作為中央政權的統治地位。

    同時多次用兵也使明朝國力受到很大透支。朱棣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親自率領大軍深入漠北討伐胡人的漢族皇帝。

    其他御駕親征的皇帝一般多為開國或大有作為的帝王。如漢高祖劉邦,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周世宗柴榮,宋太宗趙匡義,宋真宗趙桓,元世祖忽必烈,明英宗朱祁鎮,清聖祖康熙。其他還有前秦苻堅,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曹魏文帝曹丕等也都搞過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有的是被形勢嚴峻,刻不容緩。不得已上場,如清聖祖。有的是純粹不學無術,荒誕不經,如明英宗。土木堡五十萬大軍損失殆盡,並被瓦剌擒獲,大失明帝國臉面。

    客觀公正的說朱棣北伐遠遠沒有達到他預期希望得到的效果,並且戰績有大有小,始終沒能徹底解決蒙古問題。終明一朝蒙古人始終對明保持劫掠。但明朝在永樂時期確實達到了明朝的巔峰,領土600多萬將近700萬但有大部分都是羈糜,這是明朝領土最大的時期,永樂之後一直保持300萬左右。

  • 5 # 提筆仗劍聊歷史

    他生於戰亂,死於征途,興於兵戈,沒于軍旅,一生戎馬倥傯,半世雄才大略!

    五次北伐,肅清大漠,堪稱一代雄主!

    就個人看的而言,未稱帝和未當皇帝時的征戰不算,御駕親征的皇帝大概有:漢高祖、漢光武帝、隋煬帝、唐太宗、宋太宗、宋真宗、元世祖、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武宗、清太宗、清聖祖

  • 6 # 柯文楨

    朱棣,他是朱元璋的四皇子,在朱元璋的眾多皇子中,他可能不是最優秀的,但,卻是最鐵血的!他繼承了朱元璋霸氣的一面,是眾多皇子中最驍勇善戰的。

    他長於行伍,常年與徐達,常遇春,湯和,李文忠等名將為伴。在這些名將逐漸消逝之後,他成長了起來,接替他們,鎮守帝國的北疆,對付北元這些殘兵可謂戰無不勝。也正是因為此,他成為朱元璋最得力的皇子,受封燕王!

    他骨子裡和別的帝王就有所不同!他是唯一一位謀反成功的皇子。在他的治下,明帝國蒸蒸日上,任何敢於嚮明帝國亮劍的人,都被他打的滿地找牙。正是因為他五徵蒙古,邊疆才得以安定。也正是因為他的鐵血,明帝國才能萬邦來朝。

    對待敵人,從來不需要什麼道義。直接打過去就是了。

    他是死在戰場上的皇帝!他對待敵人雖然殘暴,可是對待百姓有如春風一樣和煦,大明王朝正是因為他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才有了永樂盛世!

    至於御駕親征的皇帝,有隋煬帝楊廣,有漢高祖劉邦,還有魏武帝曹丕,宋太宗趙光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蒙古國有什麼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