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目前網路上口碑很差啊?這個節目問題出在哪呢
54
回覆列表
  • 1 # 功昌燕賓

    《天賜的聲音》目前已經在網路平臺播出了,這是一檔音樂真人秀節目,由胡海泉作為音樂推薦人,張韶涵,王力宏,胡彥斌,蘇有朋擔任音樂合夥人,與飛行嘉賓兩兩成組,最後合作一首歌曲,讓音樂點評人選擇出推薦金曲。

    在之前這檔節目官宣之後,很多人都認為這檔節目的質量很高,堪比《歌手》這個節目,甚至可以超越《歌手》,因為這裡面的四位音樂合夥人都是國內樂壇響噹噹的人物,節目自然是很有看頭的。但是在第一期播出之後,《天賜的聲音》口碑不佳,豆瓣全是一星評價,與《歌手》差距太大。

    在第一期中,《天賜的聲音》並沒有展現出專業的音樂水準,特別是王力宏和薩頂頂的歌曲《緣分一道橋》,是這一期最難聽的一個首歌曲,薩頂頂真的不適合這首歌曲,感覺就是在清唱,王力宏的發揮比較穩,但是兩個人真的不搭,成為了本場最失敗的一個作品。

    張韶涵和炎亞綸的表演算得上是中規中矩,個人覺得炎亞綸的發揮很不穩,完全沒有汪蘇瀧的實力好。不知道為什麼張韶涵沒有選擇汪蘇瀧,而是選擇了炎亞綸,按唱功的話,肯定是汪蘇瀧的唱功好一點,炎亞綸跟不上張韶涵的節奏,感覺挺怪的,算是一個比較普通的作品。

    蘇有朋和好妹妹樂隊的演唱,只能說蘇有朋太壓著好妹妹樂隊了,當然,好妹妹樂隊也唱得好,但是蘇有朋在舞臺上的氣場太強,所有人只注意到蘇有朋的演出,很少去關注好妹妹樂隊的演唱。雖然雙方能夠託著對方一點,想必這個作品還是很不錯的。蘇有朋和好妹妹樂隊的這首《都挺好》算是本場第二名的歌曲吧。

    胡彥斌和黃齡的演唱是本場最佳,兩個人不愧是師兄妹,在一起合作天衣無縫,一首《還是要幸福》驚豔四座,胡彥兵的編曲確實是厲害,而且唱功也是很厲害,再加上黃齡這樣一位實力唱將,兩個人合作出來的作品太棒了,不愧是這一期的推薦金曲。

    然而,整場下來,這個節目的四位音樂合夥人並沒有達到觀眾們的高度期望,特別是質量,真的沒有《歌手》高,還出現了疑似“炒作”的橋段。音樂點評人丁太升直言薩頂頂歌曲矯揉造作,不是真實的聲音,和張韶涵,王力宏一起出現了爭吵,直接把這個節目弄上了熱搜。說真的,這個橋段很像是劇本,就是為了炒作這個節目,不然一個小小的音樂點評人不可能去得罪一位知名度那麼高的明星歌手,炒作手段太明顯,拉低了這個節目的檔次。

    這個節目真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本來這麼好的陣容,就被一個音樂點評人毀了,就不能好好唱歌嗎?非要製造這些“炒作”橋段來博眼球,說實話,即使不炒作,這個節目也可以火,畢竟王力宏,胡彥斌,蘇有朋,張韶涵這四位可是人氣歌手,願意看這個節目的人很多,只要好好唱歌,拿出專業水準來,節目火爆指日可待。

    從第一期的節目來看,《天賜的聲音》與《歌手》的差別還是太大了,完全沒有《歌手》專業,還是希望《天賜的聲音》能夠多下功夫在唱歌上面,給觀眾們帶來精彩的演出,這才是一個節目的初心

  • 2 # 夜道電影

    《天賜的聲音》是浙江衛視推出的音樂節目,由浙江衛視節目中心製作,由胡海泉擔任聲音推薦人。

    該節目由四位音樂合夥人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張韶涵尋找自己惺惺相惜的音樂夥伴,而飛行合夥人們則用自己的聲音證明對音樂的熱愛。

    《天賜的聲音》每期節目有六組飛行合夥人,兩兩分組合作演唱,其中一組有機會與四位音樂合夥人王力宏、蘇有朋、胡彥斌、張韶涵合作,共同演繹一首由他們帶來的金曲,並最終由音樂點評人合議選出一首推薦金曲。

    節目組釋出坐姿版海報,四位音樂合夥人、聲音推薦人以及十四位飛行合夥人以不同的姿態,等待著“推薦金曲爭奪戰”的開啟。該海報中,音樂合夥人、聲音推薦人和飛行合夥人都坐在以各種樂器打造的水晶寶座之上,神色各異。其中,王力宏與蘇有朋以放鬆的姿態,等待著享受美妙的音樂;胡彥斌身體稍向前傾,眼神凌厲顯現對專業的要求;張韶涵上半身挺直,雙手放在扶手之上,高貴優雅;而胡海泉一隻手輕放在大腿上,展現滿滿的期待。

    此外,各位飛行合夥人在海報中的不同坐姿也十分耐人尋味。炎亞綸翹起腳尖頗具挑釁意味;汪蘇瀧和於文文則雙手緊握置於身前略顯保守;科班出身的王晰平視前方莊重端坐;“小帥虎”陳志朋向前張開的雙手,更像是擺著舞蹈動作;姚琛則雙腿大張,彰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質。而嫵媚的黃齡、霸氣的薩頂頂、優雅的婁藝瀟、大氣的周蕙則呈現了不同的女性風貌;至於同為組合的至上勵合張遠和馬雪陽、好妹妹秦昊和張小厚,均有一人身體前傾,一人靠著椅背,彷彿是各自團隊的進攻擔當和防守擔當。

    有些綜藝節目裡,似乎總要有那麼一個“毒舌”角色存在。《天賜的聲音》中的丁太升,令觀眾不由得想起了《演員請就位》中的李成儒,《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中的姜思達。在《天賜的聲音》中,丁太升臺前幕後的觀點,的確道出當下文藝評論的某種弊端:人情評論、紅包評論氾濫,把文藝批評變成圈內人的人情戲。敢講不同的觀點,敢於直面問題、發出不同聲音的獨立藝評人,似乎成了難能可貴的存在。同質化綜藝節目越來越多,《天賜的聲音》融合了《中國好聲音》《歌手》的不同元素,既有搶人環節,又有競演、合作部分。但無論外在形式如何創新,人就是這麼些人,作品就是這麼些作品,無非A節目的選手,成了B節目的導師,在大眾審美日趨疲勞的情況下,想要博出位,“毒舌”點評顯然是最快的捷徑。敢於提出問題的“毒舌”批評,是推動行業發展所需要的。在綜藝節目中,難免存在為了可看性而進行的剪裁,但需要被放大的和裁出的,是切中行業痛點的觀點和提升大眾審美能力的毒舌點評,而不是懟人和抬槓的能力。

    節目在製作中也會出現相應的爭議,比如:2020年2月15日,在第一期節目中,歌手薩頂頂和黃齡在演唱完畢,在“音樂合夥人”以肯定鼓勵為主的點評環節結束後,丁太升立刻搶過話筒說:“在薩頂頂的表演中,我看到了僵硬,矯揉造作,她是不生動的……”一番犀利點評,把節目送上熱搜,也陷入爭議。面對網友的“毒舌”指責,2月15日,丁太升發微博辯解,“專業鑑賞團”不是“誇誇團”,“綜藝舞臺上,人們習慣了一團和氣,習慣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稍微說幾句真話,果然就有人受不了了”。

  • 3 # 兩節課影視

    浙江衛視一檔音樂節目橫空出世——《天賜的聲音》。 若不是湖南衛視頂著“雲錄製”的壓力製作的《歌手》搶了一杯羹,這檔打著“春節前錄製”標識的節目,定是獨佔了特殊時期電視音樂節目的“鰲頭”。 不過,圍繞著該節目內容的爭論早已在微博、抖音和快手等新媒體平臺上,形成了眾說紛紜的態勢。 憑藉“尋找音樂合夥人,共同創造經典金曲”新穎的節目形式,《天賜的聲音》斬獲不斷攀升的點選量和收視率。 “尋找的過程”和“合作的結果”,是觀眾朋友的觀看焦點,也是這檔節目的賣點。 但是,在所謂初出茅廬的節目形式的背後,這檔節目是否突破了已有電視音樂節目的創作窠臼呢? 創“形式”的新 顯然,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部分。 《天賜的聲音》以“大型音樂勵志節目”自稱,目的是讓音樂合夥人聯手創造新的經典金曲。 “創造”,即改編原作歌曲,使其成為經典。 參與這一波“創造”的主創團隊當真陣容強大: 總導演吳彤,是《演員的誕生》《王牌對王牌》的製片人、總導演,也曾經參與過《越跳越美麗》《掌聲響起來》《中國好聲音》《我看你有戲》等多檔綜藝節目的製作。 胡海泉,這位前“羽泉”樂隊成員、《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冠軍、《中國新聲代》《最美和聲》的音樂導師,在本檔節目中擔任主持人。 讓觀眾倍增親切之感。 常駐音樂合夥人,張韶涵、胡彥斌、蘇有朋和王力宏,他們其實擔任著“音樂導師”的職責。 飛行音樂合夥人,角逐Teana之音的參賽選手,期期邀請不同的歌手,進行兩兩合唱比拼。 由七位資深音樂企劃組成的音樂鑑賞團和音樂評論官王治平構成龐大的評論團成員。 “主持人+音樂導師+評論團”,這樣的配比是不是很常規? 當然! 《最美和聲》《演員請就位》皆是如此,再加上“棚拍+紀實+採訪”的拍攝手法,更顯得稀鬆平常。 不過,由於專業音樂製作人王治平的加入,讓評審內容更顯專業性,也讓完全沒有樂理知識的觀眾,粗略地涉及音樂知識,不至於恍恍惚惚地看過去、圖樂兒而已。 再從節目流程上來看,設定上、下半場,這一點比較符合一般競技型節目的規範流程。

  • 4 # 十三盤娛樂

    《天賜的聲音》是一檔歌唱類的綜藝,開播至今已經第六期了。作為一檔歌唱綜藝,卻甚少因為歌曲好聽而上熱搜榜,相反,節目中的樂評人的毒舌評價卻屢屢製造熱點,似乎成了節目的賣點,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

    雖然節目的名字叫《天賜的聲音》,但是坦率地說,時至今日,也沒看到這個節目為大家找來任何一個有驚喜的真正的天賜的聲音,不過還是那些來來去去的熟面孔炒冷飯罷了。

    其次,節目依靠惡評製造人氣,更是敗光了不少的路人緣,惹人生厭。按我說,這檔節目就應該改個名字,要不就叫《找個人來合唱》,要不就叫《歌手大批鬥》,可能後者更加,這檔節目的宣傳裡幾乎都是滿滿的負能量。

    胡夏被說像商演,還有樂評人模仿他唱歌駝背,疑似人身攻擊

    就在最新一期節目,胡夏和火箭101的李紫婷合唱了一首《遺憾》,就被樂評人郝雷批為像商演的表演。還有一位連名字都不清楚的樂評人居然直接說胡夏唱歌駝背,還模仿他的姿勢,實在可惡至極。

    這一下成為當晚熱搜榜的榜首,許多網友為胡夏抱不平,並不是你不能說胡夏唱得不好聽,有事兒說事兒,歌哪裡唱得不好,都可以說,但是人身攻擊和主觀臆斷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比如說人家表演像商演,什麼是商演?商演就是商業表演,請問臺上只要拿了勞務費哪個人不是在商演?樂評人沒有工資嗎?樂評人說話也是在商演好嗎。

    其次說人家駝背,這個完全是人身攻擊,再說我覺得胡夏的唱歌姿勢完全沒有問題,他只是低頭而已,並沒有駝背。

    為此胡夏還發文迴應,自嘲要找個正骨醫生矯正駝背。但是其實裡面有一句話,胡夏說,那一刻站在舞臺上被批評,感覺尷尬到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真的太讓人心疼了。

    其實胡夏不是第一個被槓難堪的選手,毒舌惡評其實就是這檔節目的賣點

    在胡夏之前,最熱的一次惡評就是丁太升槓薩頂頂那期,直接把薩頂頂說哭了。也許就是從那一期開始,節目組發現這個方式可以製造熱度,比其他宣傳都容易,打那以後,樂評人變得越來越犀利,啥都敢說,語不驚人死不休。

    隨後被槓的還有龔琳娜,樂評人丁薇說她唱的《流浪地球》沒有劉歡原版的好,說其中處理有點凌亂,最後在龔琳娜和霍尊之間,龔琳娜落選。

    最新一期節目裡,李泉居然也上了節目,和蘇運瑩一起PK,結果丁太升直接說李泉不會唱歌,李泉也非常謙虛地說自己確實不行,還讓丁太升幫他做唱片。這些都是客套話罷了,李泉不會唱歌?感情他在歌手上大放異彩,大家都聽得很陶醉都是幻覺?只有丁太升會聽歌,我們都是“聾”的傳人?

    惡評可以,但是觀眾想看的是真正專業的點評,而不是主觀臆斷

    這檔節目的樂評人遭人恨,並不是因為他們所謂對歌手的“嚴格”,而是這種“嚴格”是裝出來的標籤而已,不專業的,也沒有公信力的,主要體現在兩點:

    1、樂評人的專業度和權威度問題

    你會發現節目的樂評人席位裡的人經常在換,一點都不尊重歌手,張大大也做過樂評人,專業和公信力都有嚴重問題。

    再比如這期評胡夏的郝雷,查了一下資料,也就三四首代表作,大家能記住的估計也就陳坤的《月半彎》和楊坤的《Wrangler》,都是陳年往事了。

    2、點評的內容過於主觀

    樂評人對歌手的評價都是主觀性的,和專業幾乎沒有關係,比如都是如下一類的形容:

    沒有創新,不鹹不淡

    處理有點混亂

    走路駝背

    矯揉造作

    道德綁架

    結論

    作為一檔歌唱類的節目,其實只想多聽一些好歌而已,結果每一期節目都能接受到滿滿的負能量,實在不喜。對於這種節目靠樂評人點評造熱度的做法,大部分人覺得非常討厭,但是其實也不乏部分人支援,你站哪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說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如何驗證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