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四面楚歌聲

    公元1712年,此時距離清王朝入關已經68年了,而清王朝入關的第二位皇帝康熙,也登基了51年之久。

    此時的清王朝距離“胡人無百年國運”咒語也只剩下了22年,這咒語猶如達摩克里斯之劍懸掛在康熙帝的頭頂。

    康熙清晰的記得,那個幾乎征服全世界的蒙古帝國,在這一片土地上也只存活了97年,差三年就能突破那個滲人的詛咒,但還是倒在了一百年之前。

    所以,留給康熙的時間不多了。

    康熙明白,在大清帝國海清河晏的表面背後,卻有著無數因土地兼併而無地可耕的流民。

    他們的遷徙不僅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而且也是社會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於是為了解決這一盛世之下的危機,就在1712年,康熙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永不加賦”。

    為何康熙會如此大膽提出“永不加賦”的政策?

    據《東華錄》記載:“朕(康熙)欲知人丁之實數,不在加增錢糧也。”由此得知康熙所謂永不加賦,實際上是想知道全華人口總數。

    此時的大清帝國雖然正步入經濟增長的正軌,但是在這盛世之下,卻有著大量的自耕農為了逃避繁重的稅賦而選擇稱為“黑戶”,這些黑戶沒有戶口、沒有身份。

    他們只能在這盛世之下“打黑工”以養家。

    這就造成了社會兩極分化的局面, 一方面許多土地無人耕種,另一方面則是大量的“黑戶”無地可耕。

    同時一些既得利益集團即仗著自己的資本瘋狂斂地和利用“黑戶”所提供的廉價勞動力進行生產,又憑藉自己人口稀少的優勢而少繳一大部分稅。

    “黑戶”的增加與利益集團的合理避稅,使得國家財政少了一大筆收入。有鑑於此康熙決心來一場徹底的人口普查,以摸清人口的家底。

    所以康熙承諾,以現有的人口為標準核定錢糧稅額,從今以後若是人口增加,不會加稅。但他唯一的要求就是現有和新增人口必須如實稟報。

    為了避免官員徇私舞弊,康熙甚至暗中派遣專員調查,以督促官員們認真負責的完成人口統計工作。

    於是“永不加賦”這場惠及所有農民的運動拉開了帷幕,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永不加賦”這個政策看上去如此偉大,但是任何理想化的政策,實施起來往往都是雞飛蛋打。“永不加賦”的基本國策在經過大清官僚系統的運作之後,開始走向了“仁政”的對立面。

    其中主要原因還是,“永不加賦”政策下官吏們收稅時的操作問題。

    如“永不加賦”的稅額是依據當時人口核對總數來定,經過層層分攤,在具體將稅額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由此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人到底該負擔多少稅?

    由於人數的變動,所以這一問題就給了胥吏們很大的操作空間。

    同時,清政府的定額稅賦都是會分配到具體每“甲”當中(十戶為一甲),承擔賦稅的則是每“甲”當中16-60歲的男丁。

    這些納稅人當中,每年都會有人超過60歲或者死亡,這些人則會被剔除,同時又要將年滿16歲的男丁納入稅收體系當中。

    如果頂補人數大於原先的應納稅人數,那麼平均賦稅就會減少,相反,如果人數不足,則分攤到個人的賦稅則會增多。

    為了真實記錄徵稅額,基層政府每年都會編撰“實徵冊”來計算和確定每“甲”當中的人均稅賦,這些制定稅額權力下放給了胥吏,則是如羊入虎口。

    很快,“永不加賦”政策在具體執行過程當中被極度扭曲,農民們“地無立錐”,而富人們則是“田連阡陌”。

  • 2 # 情感私語Show

    查閱資料,康熙51年清朝規定全國徵收丁銀的總數以康熙50年為準,總數固定不變,此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康朝末年和雍正時期發展成為攤丁入畝。清朝初期仍然推行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但仍需要徵收人頭稅,在實際徵收過程中,地主總會少報或者瞞報他們實際佔有的土地面積,沒有土地的窮苦農民經常成為流民,數量難以確定統計。康熙年間政治局面比較穩定,人口開始快速增長,丁銀給無地農民造成了巨大壓力,經常出現貧苦農民交不起丁銀成為流民。康熙51年清朝決定按照康熙50年的丁銀總數為標準,此後增加的人口不再另外徵收丁銀,這稱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經過康熙、雍正年間的改革所形成的攤丁入畝制度,減輕了無地或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地主的負擔加重。

  • 3 # 社會生活博覽

    康熙是一個愛面子的人,為了博一個仁政愛民的美名,他頒佈了“永不加賦”的政策。可以說,這是清代最引人注目的“善政”舉措。

    “永不加賦”這條政策,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宣佈的。當時康熙皇帝下詔宣佈:“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顧名思議此項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老百姓們的經濟負擔,以鼓勵人口增長,並有利於農業生產的長遠發展。另外,他還下令將全國的“丁銀”總額固定,這樣可使那些為了躲避“丁稅”,而逃亡的人員大大減少,從而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但是,康熙實行了“永不加賦”的政策之後,老百姓的負擔並未減輕,甚至還加重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清朝的八旗貴族們及一些不幹活的富人,都需要漢人養活。而皇族人口逐年膨脹,自然需要大量的經濟財物,這樣一來,就肯定要多收銀子,老百姓的負擔自然就輕不了。比如,官吏開始施行“稅外收費”:據記載,一位叫陸世儀的官員曾經說過:“朝廷歲漕江南四百萬石,而江南則歲出一千四百萬石。四百萬石未必盡歸朝 廷,而一千萬石常供官、旗及諸色蠹惡之口腹。”也就是說,國家“漕糧”的正式稅額是400萬石,但老百姓們要負擔的竟然是1400萬石,可見“稅外費”之多;而這多負擔的1000萬石,而且遠遠高出正式稅額為,而且還不能算是納稅,只能算是“加賦”而已。

    可見,羊毛出在羊身上,康熙想減輕百姓負擔,實際反而加重了老百姓們負擔,這可能是他事先想不到的,但官吏開始施行“稅外費”的時候,他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不然,這種“稅外費”也不會越來越重。

    並且,清朝稅率雖然不是很高,其原因卻不是因為清政府太仁慈,而不繳稅收,一個真正的原因則是老百姓生產的大量財富不是徵給了政府,而是給了當時地主富豪們,據說,清朝的一些窮男丁,只要租種了富豪的田地,那麼他就永世翻不了身。因為一個富豪們那一套“驢打滾”式的壓榨方法,便會導致窮人負債越來越多,越來起越窮。

    可以說,康熙了做明君,除了指責前朝不能善待老百姓,而自己向百姓承諾要“永不加賦”策略,實際上卻是開出了一張空頭支票。所以,這類言辭不過是為爭天下而製造輿論,是一種爭取民心的統戰技巧罷了。

    康熙後期,從朝廷到地方,貪官遍地,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遇到災荒的時候,年輕人只得背井離鄉逃荒,老弱病殘之人只能等死……國家已經有些混亂。到了雍正繼位之後,“火耗歸公”的改革,不再聽任地方官員們在“稅收”上胡作非為,而是限制徵收額,同時改費為稅,才使情況有了好轉。

    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與名聲,可以說康熙寧願看著百姓們沉淪在痛苦的深淵之中。然而,好名者必被名聲所累!他的“好名”顯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不仁義的,並且也不是長久的!

  • 4 # 大頭雨傘我都有

    這個政令是康熙頒佈的“盛世茲丁 永不加賦”詔。金庸老爺子在《鹿鼎記》說是順治帝給他兒子康熙皇帝的建議。這個明顯有美化滿清的意思了。順治帝要有這覺悟,哪來的遍地屠城、圈地運動、“留髮不留頭”這些野蠻政策?這些政策嚴重傷害了漢族情感,奴化百姓。

    此詔是康熙50年頒佈的。康熙當皇帝當了六十年,這是執政末期的政令了。康熙執政期間,平定三蕃、收臺灣、平定葛爾丹叛亂耗費巨繁。使百姓民眾揹負沉重負擔。土地兼併嚴重,各地豪強地主瞞報土地數量,逃避賦稅。使大量底層百姓,揹負沉重賦稅,苦不堪言。甚至舉家逃難 流離失所。社會極不穩定。如果億兆百姓反了,趕走滿清八旗也是分分鐘的事兒。康熙老爺子也明白其中道理。必須休養生息 減輕百姓負擔。所以頒佈此詔。

    此詔意思就是說:時逢盛世,應該增加人口。減輕賦稅,使百姓安居樂業。自詔書頒佈起,此後出生的人不交人頭稅了。希望以此減輕百姓負擔。看似完美,其實換湯不換藥,一種統治手法而已。此種稅法自古有之。大明就是田稅、雜稅、丁稅一起收的。滿清恢復了而已。

    事實上百姓負擔減輕了麼?真的是永遠不增加賦稅了麼?

    幾十萬八旗子弟,就像社會蛀蟲。不勞動卻有田有屋,有吃有喝。還不用繳稅。這些負擔全部附加在漢族百姓頭上。後來雍正推行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效果有所改善。

    而盛世茲丁使人口暴增,落後的封建小農經濟根本無力承擔如此多大人口。加之清後期,戰敗、割地賠款。賦稅也是一增再增。百姓負擔簡直無以復加。康熙老爺子的後人也沒做到永不加賦。

  • 5 # 北洋海軍炮手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指的是清朝對稅收制度的調整,主要包括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以及耗羨歸公三大部分。我個人觀點,稅收制度只不過是政治上的調整,實際上這和清朝經濟結構有關,同時也涉及到了清初的經濟政策。

    清初由於戰爭導致民生凋敝,所以在國內基本穩定之後,康熙朝的重點工作就是恢復社會經濟生產,提高生產力。只不過,清朝和之前的難兄難弟一樣,都是農業帝國,所以農業發展就成了清帝國的重要工作。

    康熙親政後,為了提高生產力、調動老百姓勞動積極性,不僅鼓勵老百姓開墾荒地以及拋荒的無主地,還將沒收的前朝王莊官田退還給老百姓耕種,也就是更名田,老百姓有了土地,自然就有了勞動積極性。

    再者,為了緩解社會矛盾,清帝國還廢除了明朝的依附農制度。依附農即農奴,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奴隸買賣,一個是農民投充到勳貴、大戶名下,以躲避賦稅。這兩個來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生產資料的轉移以及建立人身依附關係。所以,明朝勳貴以及士紳普遍都有大量的農奴,史書裡甚至有僮僕數千這種說法,同時,由於奴隸主和農奴之間的矛盾激化,最終掀起了席捲全國的奴變。

    清朝入關後平定了奴變,為了緩解社會矛盾以及增加朝廷財政收入,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禁止大戶採買農奴以及大戶同農民建立人身依附關係,並且推行改僕為佃,使之成為佃農。所以,清朝歷史檔案中,對於農民反抗的描述,就從明朝的惡奴、奴弒其主變為奸民、頑佃了。所以,不論怎麼說,這都是清朝的進步。

    這也是清帝國早期的經濟政策,同時也引出了後面的一系列政策。

    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納糧應該放在一起,因為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丁稅,即人頭稅,歷朝歷代為了穩定稅源就必須要控制人口流動,畢竟是農業國家,所以收人頭稅就成了控制人口流動的方法。

    但是,丁稅的收取因為按人頭算,所以地主階級負擔小,而農民負擔則變大,因為地主階級家大業大,不在乎那點人頭稅,而農民收入本來就不高,再收人頭稅只能激化社會矛盾。所以攤丁入畝就是透過把丁稅攤入田賦並將其固定,廢除了人頭稅,緩解了老百姓的經濟壓力。而且,廢除人頭稅也等於放開了人口流動,老百姓可以自由遷徙,客觀上促進了工商也的發展。

    官紳一體納糧就是廢除勳Quest紳不納稅不納糧的特權,使之和農民一樣繳稅。這其實就是打擊土地兼併的手段,因為土地兼併之所以會激化社會矛盾、釀成農民反抗的原因就是歷朝歷代勳貴、士紳都有不納稅的特權,反而窮鬼卻需要負擔高額賦稅。

    而清朝則不一樣,官紳一體納糧以及攤丁入畝表示清帝國只向土地要稅,誰家地多就多收稅,誰家地少就少收稅,沒地的還不用收稅,雖然清朝佃農一戶可以耕種多達40畝的耕地。

    耗羨歸公則是把火耗從老百姓身上轉移到國家,火耗是地方官徵收錢稅時,會以耗損為由,多徵錢銀。而且火耗其實是官員斂財的工具,因為自明朝開始官員俸祿低,所以火耗也是官員彌補俸祿不足的工具。另外火耗沒有定額,完全按照地方官心情、品德決定,當然歷朝歷代都有不收火耗的清官,但是也有徵收高額火耗的貪官,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

    而且,火耗還成為貪官孝敬長官、賄賂上級的工具,所以火耗導致老百姓負擔巨大,豐年還算好點,但是荒年絕對導致民變。所以,耗羨歸公是清帝國放棄把火耗轉移到老百姓頭上,改由帝國負擔。同時,為了防止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清帝國給官員漲工資,也就是養廉銀,畢竟不能指望個人的道德素養。

    同時,清帝國田賦還非常低,只在2%到4%這一區間。而且,清帝國還非常重視民生張目工程,比如治理河患、興修水利,以保障民生。更何況,清帝國還有一套完善的備荒救災制度。所以,清帝國這一系列政策提高了社會經濟生產力,緩解了社會矛盾,帝國財政收入還大幅增加。

    我們可以引用民國初年一位雲南農民對清帝國稅收的評價:

    清代田賦,徵率極輕,名雖本諸古代什一之徵,實則不及百分之五。全國田賦徵率,在比較上,三江、兩湖較重,若西南各省,實只徵至二十分之一也。雲南田賦更輕而又輕,吾家有田十畝,年僅納一兩二三錢銀,尚是包括一切附徵款項及平色票費種種陋規在內。與今之徵實、徵購、徵借等項合併其數而相較,實有霄壤之殊。

    所以,這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同時,這也為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因為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能吃飽穿暖,也就是溫飽,所以老百姓能溫飽就已經算是盛世了。

    可是,清帝國的盛世,老百姓也不僅僅是溫飽了。康乾盛世期間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新的奢侈標準,甚至很多窮省家家戶戶都有餘糧,生活也能得到保障。否則,清帝國怎麼會出現古典時代唯一一次人口爆炸。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清帝國被推崇的一個原因之一。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ba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