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長應該怎麼做,能夠讓孩子學會主動,培養孩子的內在動機?
6
回覆列表
  • 1 # 思雨yp

    一則小故事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如果用獎勵會強化行為來解釋上面這個小故事,很難解釋得通。畢竟,孩子一開始什麼錢也得不到嬉鬧得還挺開心,第三天每人有2美分的獎勵大家卻氣地不想玩了!

    那怎麼解釋呢?

    這時不能不提到對當代動機理論有重大影響的兩位心理學家德西Deci(右)和瑞恩Ryan(左)。他們創立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對內在動機的闡釋最為深入。

    三個基本心理需要和一個模型

    自我決定論認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勝任感(competence)。如果三種心理需要得到滿足,就能促進兒童的內在動機形成。

    一、歸屬感:孩子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

    想象一下,你小時候參加興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愛你,完成不好就被他們嫌棄,你對興趣班還興趣得起來嗎?

    如何增進孩子的歸屬感?可以參考我的講座稿 如何建立親密的親子聯結,讓孩子的心離你更近?(上) 和(下) - 積極教養 - 知乎專欄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為可以由自己決定。

    兒子2歲多時,我從一個巧克力罐裡拿出一個給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巧克力罐裡摸啊摸啊,最後心滿意足地挑了一個出來。罐子裡巧克力雖多,(在我看來)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哪一個比其它的更大,他摸個什麼勁呢?因為有選擇,是他自己決定的,爽啊!(身為心理學工作者,後來明白過來了)。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體現。

    挑巧克力這樣的小事還好,其它事可能就讓家長頗感困擾了,例如孩子彈琴坐姿和動作錯了,當場糾正孩子往往不高興,彷彿被挑錯被強迫改正似的(缺少自主感和勝任感),怎麼辦?我在彈琴也可以快樂些 - 積極教養 - 知乎專欄寫了一段:

    有時彈琴小鴻身體歪歪扭扭,媽媽多提醒幾次他也不高興。媽媽就用手機拍攝他彈琴,彈一遍,讓他自己看一遍,平時讓他坐正,他還嫌煩,有了錄影,他也想在鏡頭前面好好表現,多彈幾次,他也發現,坐得歪歪扭扭的時候彈得不如坐正時好聽,下次再讓他坐正,他也不會不高興了。

    小鴻同時用左右手彈新曲子的時候,常常忘了換手,彈錯音,自己還沒發現,媽媽忍不住馬上糾正,他嚷道說“彈琴又要看譜,換手很難,我都彈了好幾遍還不會”,媽媽說“剛學換手彈曲子是有點難,你還記得剛開始彈琴時你手勢常常錯嗎?後來練小貓跳躍的樣子,就學會了,彈得挺好”。媽媽和鋼琴老師商量了下,下次學琴時錄下了老師的示範彈奏,彈之前讓小鴻重聽一邊,一聽到音不對馬上可以停下來;一起看譜,在要換手的地方,讓小鴻自己畫上個記號;小鴻喜歡唱歌,媽媽找了很多首好聽的歌曲,比如《一閃一閃小星星》,在彈熟悉曲子的時候,他就能自己邊彈邊唱,彈錯了,慢慢再找回正確的音,媽媽也不干預只是在旁邊錄影,回看彈琴錄影的時候,他們還把找不到音因而唱走調的地方當做搞笑的橋段。

    家長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和做法,滿足了孩子心理需要,孩子行為的配合度就提高了。所謂教育,正在於這些難為之處吧。給孩子多一些的自主感,並非放任不管由著孩子,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讓孩子有可以選擇決定的感覺。

    家長用監視的方法(例如有的父母動輒走到門口監督孩子彈琴的狀況。孩子經常能感到身後那雙銳利的眼睛)、設定期限(”幾點彈完,我會來檢查效果的!“ ),社會比較(”你怎麼總是彈的不如鄰居家的小明!“)威脅(你要不好好彈琴,等你爸爸回來我告訴他,看他怎麼懲罰你!)等做法也都有損於孩子的自主感。而孩子是否在活動中體會到自主感和勝任感對內在動機的形成至關重要。

    三、勝任感:孩子覺得他能做到。例如「我會畫水粉」「我能滑輪滑」「我能和夥伴合作搭樂高大樓」「班級春遊時我能當好小隊長」等。這部分內容很多,也得另文詳述。

    例如,孩子玩網頁小遊戲大部分是輸,為什麼還愛玩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遊戲提供了及時的反饋,即便結果可能輸了但孩子看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上次玩580分,這次得了800分!勝任感提高了)

    那麼,怎麼來解釋篇首的故事呢?

    孩子原來是為自己玩(自主感,嬉鬧既是過程也是目的);甚至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老人出來制止他們:“別吵了!”孩子們很可能會心想“偏不!你憑什麼啊“,說不定玩得更帶勁了。然而他們一旦心滿意足地接受了老人每人10美分的獎勵,內心的部分就逆轉了,他們第二天為了拿獎勵(為了外部獎賞)來嬉鬧的,自主感減少,嬉鬧就成了某種表演(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而表演是為了獲得報酬。這時就變為了外在動機了。自然,為別人表演很累,而對方居然連續兩天任意降低“酬勞”,難怪孩子們要發怒了:

    “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自我決定論的深刻之處在於它不僅考察獎勵與否,還考察獎勵是否滿足了孩子的內在心理需要,從而促進或阻礙了內在動機的形成。

    物質獎勵是否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在故事裡,老人的物質獎勵反而削弱了孩子的內在動機,那麼物質獎勵是否一定會減弱內在動機呢?有可能,但不一定!自我決定論認為關鍵要看物質獎勵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如果對孩子來說,獎勵意味著家長的某種操控,”只有你……才可以……“,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受控感增加了,的確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但如果物質獎勵代表著某種榮譽或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勝任感),是資訊性的,即便是物質獎勵(例如參加學校航模比賽得到獎金800元),也不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家長怎麼做能避開獎勵的”陷阱“,更有助於孩子形成內在動機呢?

    任何可以滿足孩子基本心理需要的做法,都有助於促進孩子的內在動機。下面介紹一些做法:

    1,描述性的鼓勵比籠統的稱讚或獎勵提供了更多的成就資訊(勝任感)。

    不太理想的做法: a. “不錯!” 或“ 棒!”(籠統的表揚很容易失效。)b. “你作文如果多寫50個字爸爸獎勵你2元。”(很可能孩子會為了賺錢而湊字數,並沒有提高作文質量。培養的是”外在動機“)比較好的做法:”恩,我第一次看到你作文裡用媽媽和孩子來比喻地球和繞著地球轉的月亮,我覺得很生動呢“。2,慎用”如果……那麼……”“只有……才……”,如果用也要儘量減少操控的語氣。相反,增加孩子的理解、認可和親子情感聯結是有益的。例子:孩子有時早上起不來,去幼兒園會遲到……不好的做法:”如果你起早點,準時到幼兒園,那麼媽媽晚上就多給你講一個故事。如果還遲到,媽媽一個故事都不給你講了!”(操控性的表達,“如果……就……”)比較好的做法:

    “你早點起床,準時到幼兒園,媽媽也能更早點買菜回家做飯。這樣多出來的時間,媽媽晚上可以給你多講一個故事呢“ (孩子早點起床,讓媽媽有了多出的時間,合情合理)

    3,當孩子做到的時候,可以用慶祝的方式給予孩子正面反饋。慶祝的好處是意料之外的驚喜,孩子卻不會以為他下次做到了,自然還有獎勵(避免了“ 如果……就……”)

    接上面的例子:”這一週你起得很早,都能準時到校,連林老師也很驚訝呢。這週六正好有部不錯的動畫片,我們去看慶祝一下。“4,孩子如果參與了約定和協商(被尊重,也體會到自主感),也有助於形成內在動機。5,孩子如果提出自己的建議,用了自己想的方法(自主感),也透過自己的努力做的比原計劃更好(勝任感),自然會更有助於形成內在動機。

    例如12歲的孩子參加了10公里的馬拉松,按照約定可以獎勵他一部普通山地車。孩子說,“我能不能先不要呢,過兩個月如果我能跑下21公里多一點的半程馬拉松,你們獎勵我一部**品牌的山地車可以嗎?” 行! 為什麼不呢?!!孩子自己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願意去超越自己,獲得一個更大的物質獎勵。很好啊。6,自然,如同篇首小故事裡呈現的,如果孩子對某項活動已經有內在動機,不必刻意進行物質獎勵。物質獎勵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來自網路分享

  • 2 # 阿娥你好

    我朋友的女兒,從小學到高中,成績一直倒數,朋友評價女兒常說的一句話,***不笨,就是欠主動,多年觀察,小姑娘“不主動”的根源在於她媽媽常常“正話反說”,看見女兒認真學習一會兒,媽媽會說“早這麼學,成績早就提上去了”;看見女兒拖延時間,遲遲不肯學習,媽媽又說“一點兒也不知道用功,你看人家***,多給她媽省心”,諸如此類的情景天天上演。

    孩子在未經歷某件事前,本來是沒什麼感覺的,既不會憑白主動,也不會無故拒絕,更多的是好奇,觀望和試探,上學、聽課、寫作業一系列的事,從過程到結果都必須遵守一種既定規則,對於孩子來說,新鮮勁兒很快就會過去,剩下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學,至於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的學習,即使師長們給出理由,以孩子的認知能力一時半會兒也理解不了,於是疲憊、厭倦、逃避的心態就產生了。

    那麼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讓孩子一直保持向學的主動性呢?我個人有如下經驗。

    首先,在學習這件事上,家長要保持好心平氣和的態度。動輒疾言厲色真的很可怕,孩子嚇懵了,腦子都不轉了,畏畏縮縮、唯唯諾諾,內驅力嚇去爪哇國了。

    其次,學習內驅力始於動機,成於堅持。只要冷靜下來想想人為什麼容易沉溺遊戲,就會得出人人都需要成就感,任何人都喜歡被看見,被認可,被欣賞,也就是馬斯洛所說的“自我實現”。

    學習是領悟知識和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有一定難度的,不像遊戲是提前設定好的程式,只要完成規定任務就立馬會有相應獎勵,學習的獎勵是延遲滿足式的,進階的難度是層層加碼式的,小升初,初中課本難度加大;升入高中,難度又加大了;考上大學,難度繼續加大,總之,就是學無止境,想保持內驅力,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自我鼓勵。

    最後總結個我個人的小竅門,女兒常說她在學習上走的最多的路,就是我的套路。她形容自己像個不知疲倦的小豬,而我經常把鮮嫩欲滴的胡蘿蔔掛在離她不遠的地方,引誘她一路狂追,其實所謂“新鮮的胡蘿蔔”就是“踮踮腳能夠得著的美好”,就是距離“舒適區”不遠不近的小目標。

    父母能設計出合理小目標源於對孩子的瞭解,學生自己設計出合理小目標基於對自己的瞭解,心態穩定+目標合理+自我激勵是養成主動學習心態的三要素。

  • 3 # 親子成長手冊

    現在陪孩子寫作業都成為了家族害怕的一件事情了,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學習,激發孩子學習的內在動機呢。

    1、讓孩子發現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於學習上癮的話,那麼估計孩子就會開啟自我的小馬達,開始一步一步的激發自我的內部動機。家長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導工作,給孩子機會去嘗試,給孩子去展示知識的魅力和趣味,很多的時候不要一上來就要求孩子考多少分,如果考不到100分就受到懲罰這類的,這樣的話孩子就很難發現學習的樂趣。

    2、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記錄孩子的成長,很多的時候孩子喜歡和外人比,喜歡看排名一方面是家長的原因,另外一方面是孩子沒有記錄自己進步的習慣,習慣建立成功日記,讓自己每天看到自己在進步,在一步步的朝著更美好的未來前進,讓他們意識到努力的重要性,努力可以促使自己更加的進步,那麼他們就願意自己探索。

    3、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

    給孩子權力,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娛樂時間,不要家長一味的安排的滿滿的,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變得很被動,沒有機會自己選擇和自己做主的話,孩子就不願意學習,很多的孩子不願意儘快的寫完作業是因為寫完這個學校佈置的作業之外,還有家長另外佈置的,所以就習慣磨蹭,這樣就會惡行迴圈了。

  • 4 # 妮兒的老父親

    啟動一個人主動做事的內在動機,無外乎以下三個要素:興趣、成就感、獲利性。對於一個孩子的培養,也只能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先說興趣。我只能說不好意思,這個很難很難,學習是痛苦的過程,沒有人願意學習,還把學習當成興趣。別說孩子,成年又有幾個可以做到呢?透過迂迴興趣引導轉化成學習興趣。比如喜歡汽車,可以引導到數學、物理,美術,化學等等。

    第二,成就感。孩子的成就感更多的來自於家長,老師,同學等其他人的認可、喜愛以及發自於內心的滿足感。這是培養孩子主動學習主要著手段。對於孩子需要更多的是外部因素進行驅動。比如幫助孩子制定目標,透過努力達成。

    第三,獲利性。這個不太贊成在孩子身上使用,除非是精神滿足,但精神滿足更像是成就感的內容。比如對孩子說,好好學習,這次考好了,給你買啥啥啥,帶你去哪哪玩等。這種方式的培養,只會讓孩子養成無利不起早的性格。

    因此,孩子內在學習動因的啟動是需要我們家長、老師以及之間的配合,做好外部引導。單純的內在動機,以我十年教育從業經驗來看,不可能。

  • 5 # 北京吃喝君

    自我決定論認為,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勝任感(competence)。

    如果得到滿足,內在動機就提高了

    一、歸屬感:孩子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

    想象一下,你小時候參加興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愛你,完成不好就被他們嫌棄,你對興趣班還興趣得起來嗎?

    二、自主感:孩子感到行為可以由自己決定。

    2歲多時,我從一個巧克力罐裡拿出一個給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巧克力罐裡摸啊摸啊,最後心滿意足地挑了一個出來。罐子裡巧克力雖多,但(在我看來)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哪一個比其它的更大,他摸個什麼勁呢?因為有選擇,是他自己決定的,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體現。

    家長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和做法,滿足了孩子心理需要,孩子行為的配合度就提高了。所謂教育,正在於這些難為之處吧。給孩子多一些的自主感,並非放任不管由著孩子,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讓孩子有可以選擇決定的感覺。

    孩子是否在活動中體會到自主感和勝任感對內在動機的形成至關重要。

    三、勝任感:孩子覺得他能做到。例如「我會畫水粉」「我能滑輪滑」「我能和夥伴合作搭樂高大樓」等。這部分內容很多,也得另文詳述。

    例如,孩子玩網頁小遊戲大部分是輸,為什麼還愛玩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遊戲提供了及時的反饋,讓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高!(上次玩580分,這次得了800分!勝任感提高了)

    自我決定論認為: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滿足,會促進孩子從外在動機向內在動機轉化(從左往右) 。圖示如下,反之,若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滿足,特別是自主感得不到滿足,原有的內在動機也可能會轉為外在動機。

    自我決定論的深刻之處在於它不僅考察獎勵與否,還考察獎勵是否滿足了孩子的內在心理需要,從而促進或阻礙內在動機的形成。

    物質獎勵是否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有可能,但不一定!自我決定論認為關鍵要看外部獎勵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如果對孩子來說,獎勵意味著家長的某種操控,”只有你……才可以……“,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受控感增加了,的確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但如果物質獎勵代表著某種榮譽或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勝任感),是資訊性的,即便是物質獎勵(例如參加學校航模比賽得到獎金800元),也不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家長怎麼做能避開獎勵的”陷阱“,更有助於孩子形成內在動機呢?

    1,描述性的鼓勵比籠統的稱讚或獎勵提供了更多的成就資訊(勝任感)。

    不太理想的做法: a. 不錯! 或 棒!(很容易失效,即便是好話聽多了也沒感覺)b. 你作文如果多寫50個字爸爸獎勵你2元。(很可能孩子會為了賺錢而湊字數,並沒有提高作文質量。培養的是”外在動機“)比較好的做法:”恩,我第一次看到你作文裡用媽媽和孩子來比喻地球和繞著地球轉的月亮,我覺得很生動呢“。

    2,慎用”如果……那麼……”“只有……才……”,如果用也要儘量減少操控的語氣。相反,增加孩子的理解、認可和親子情感聯結是有益的。比較:孩子有時早上起不來,會遲到……不好的做法:”如果你起早點,準時到幼兒園,那麼媽媽就多給你講一個故事。如果還遲到,媽媽一個故事都不給你講了!”比較好的做法:

    “你早點起床,準時到幼兒園,媽媽也能更早點買菜回家做飯。這樣多出來的時間,媽媽可以給你多講一個故事呢“ (孩子早點起床,讓媽媽有了多出的時間)

    3,當孩子做到的時候,可以用慶祝的方式給予了孩子正面反饋,避免了負面作用。慶祝的好處是意外的驚喜,孩子卻不會以為他下次做到了,自然還有獎勵(避免了“ 如果……就……”)接上面的例子:”這一週你起得很早,準時到校,林老師也很驚訝呢。我們今晚去看場動畫片慶祝一下。“

    4,孩子如果參與了約定和協商(被尊重,也體會到自主感),也有助於形成內在動機。

    5,孩子如果提出自己的建議,用了自己想的方法(自主感),也透過自己的努力做的比原計劃更好(勝任感),自然會更有助於形成內在動機。例如12歲的孩子參加了10公里的馬拉松,按照約定可以獎勵他一部普通山地車。孩子說,“我能不能先不要呢,過兩個月如果我能跑下21公里多一點的半程馬拉松,你們獎勵我一部**品牌的山地車可以嗎?” 行! 為什麼不呢?!!孩子自己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願意去超越自己,獲得一個更大的物質獎勵。很好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現在的餐飲越來越難做,照此說餐飲要怎麼做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