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7950730763
-
2 # Nova30166791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該病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目前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餘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與該病發病有關:
1.家族史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屬成員中患同樣疾病者高於一般人群,此外還發現先天愚型患病危險性增加。進一步的遺傳學研究證實,該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所致。最近透過基因定位研究,發現腦內澱粉樣蛋白的病理基因位於第21對染色體。可見痴呆與遺傳有關是比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該病類似病理改變,DS如活到成人發生該病機率約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於21號染色體,乃引起對該病遺傳學研究極大興趣。但該病遺傳學研究難度大,多數研究者發現患者家庭成員患該病危險率比一般人群約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複習了該病家系研究資料,發現家庭成員患該病的危險,父母為14.4%;同胞為3.8%~13.9%。用壽命統計分析,FAD一級親屬患該病的危險率高達50%,而對照組僅10%,這些資料支援部分發病早的FAD,是一組與年齡相關的顯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文獻有一篇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見可排除X-連鎖遺傳,而多數散發病例可能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與AD有關的遺傳學位點,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個:早髮型AD基因座分別位於2l、14、1號染色體。相應的可能致病基因為APP、S182和STM-2基因。遲髮型AD基因座位於19號染色體,可能致病基因為載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軀體疾病
如甲狀腺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癲癇等,曾被作為該病的危險因素研究。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史者,患該病的相對危險度高。該病發病前有癲癇發作史較多。偏頭痛或嚴重頭痛史與該病無關。不少研究發現抑鬱症史,特別是老年期抑鬱症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最近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認為,除抑鬱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和偏執性精神病也有關。曾經作為該病危險因素研究的化學物質有重金屬鹽、有機溶劑、殺蟲劑、藥品等。鋁的作用一直令人關注,因為動物實驗顯示鋁鹽對學習和記憶有影響;流行病學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與飲水中鋁的含量有關。可能由於鋁或矽等神經毒素在體內的蓄積,加速了衰老過程。
3.頭部外傷
4.其他
免疫系統的進行性衰竭、機體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喪偶、獨居、經濟困難、生活顛簸等社會心理因素可成為發病誘因。
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複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儘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複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徵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併發症。
-
3 # h219314859
其實就是老年痴呆,我爺爺就是,要發現的早,早點治療,會延緩病情,得了這個病其實就會像小孩子一樣,沒有自理能力,現在的事情會記憶力不好,很久很久以前的,年輕時事情記得很清楚。脾氣也像小孩子一樣。嚴重的會忘了親人,認不出來。
-
4 # 泰州小金哥
阿爾茲海默症,是老年痴呆的一種,是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臨床主要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覺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能力損害等……
目前,該病病因尚不明確,主要與環境和遺傳因素相關,也無法治癒,綜合治療可減輕疫情,延緩發展!
-
5 # 正德中醫課堂
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回覆列表
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組織病理學改變為腦內的澱粉樣蛋白沉積和神經元纖維纏結,目前有多種學說試圖解釋這一改變,包括β-澱粉樣蛋白( β-amyloid,Aβ)瀑布學說、tau蛋白學說、神經血管假說等。最終,患者腦內的神經細胞“默默”萎縮甚至死亡,或是細胞間訊號傳遞出現了異常,導致了記憶、語言、計算、行為等認知功能障礙。
以下危險因素雖不會直接誘發阿爾茨海默病,但會增加患病風險:
風險因素
年齡
年齡增長是阿爾茨海默病已知的最大危險因素。阿爾茨海默病不是正常衰老的表現,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機率逐年增加。
陽性家族史
如果一級親屬(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患此病的風險增高。
唐氏綜合徵
許多患有唐氏綜合徵的人會同時罹患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和體徵在唐氏綜合症患者身上出現的時間往往比普通人群早10~20年。
性別
男性和女性的患病風險差異不明顯,但總體而言,女性患者更多,可能與女性壽命通常比男性較長,和閉經後激素水平的變化有關。
輕度認知障礙
輕度認知障礙是指一個人記憶力或其他思維能力的衰退程度大於其年齡預期,患者尚可正常社交或工作。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的人進展為痴呆的風險顯著增加。
當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主要受損認知能力是記憶力時,更有可能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
既往頭部外傷
頭部受過嚴重創傷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更大。
慢性病
高血壓、高膽固醇、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