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搜林影寺
-
2 # 狂人阿穎講電影
一部極好電影應該是從各個方面都可以值得反覆推敲,那一部好電影則是至少有一個方面值得反覆推敲。
那我們推敲一部電影,應該從幾個方面進行呢?
可以先分為兩個大方面:內容與觀賞性。採取提問式的方法,我們一步步對電影進行評價。
內容內容可從故事、設定、內涵價值分析
故事
故事劇情是否完整?是否能使觀眾明白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故事節奏是否緊湊?整部劇情中是否有過多尿點或是使觀眾犯困?
故事是否符合邏輯?在推動劇情的開展中是否有不合理之處?
故事本身是否足夠好?故事本身是否有等大量無任何意義的內容?
故事三觀是否符合大眾?電影中是否出現了極度消極與嚴重誤導的內容?
故事足夠吸引觀眾嗎?是否在完成觀影后還對影片念念不忘?
設定
故事的背景設定合理嗎?如:一個現代影片,全程用了古代的元素。
人物的設定符合故事嗎?如:怪物是最強戰鬥力,人類戰鬥力約等於零,人類最後赤手空拳殺死了怪物。
場景的選擇符合背景設定嗎?演員的選擇符合人物設定嗎?在故事的講述中是否讓觀眾頻繁跳戲?
電影撐起了整個影片的設定了嗎?是否影片設定過於龐大而電影無法撐起?
內涵價值
電影是否從始至終都在貫徹一個主題思想?如:《小時代》表達了姐妹間的友誼還是物質下的關係???
在完成觀影后,能否讓觀眾瞭解電影想表達的中心思想?如:《霸王別姬》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無奈;《完美陌生人》人與人間的關係都是脆弱的。
除了電影明顯體現的主題思想,是否還有潛在資訊?如:《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除故事本身,1943年的法西斯戰爭帶來傷害的潛在資訊(但佩小姐除故事本身並沒有太多主題思想)。
電影對當下的時代是否有意義?如:《大聖歸來》國漫的崛起
觀賞性電影帶來的觀賞性,可從演員、畫面、配樂(音)以及其他元素進行分析
演員
電影選的演員符合角色設定嗎?如:讓鳳姐演四大美女(不包括惡搞)
演員演技是否能撐起電影?觀影過程中會不會因演員尷尬演技產生放棄觀影的想法?
演員是否敬業?是否有“數字演員”的表演模式?
畫面
電影畫面是否清晰?攝影是否有曝光、對焦和構圖是否頻頻出現問題?
畫面是否體現出美學?電影調色是否合理?如:《我不是潘金蓮》畫面的攝影(雖影片內容爭議較大,但對於攝影畫面幾乎零差評)
電影的剪下是否能讓故事內容分清輕重?電影的剪下是否對應了電影節奏?如:《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剪下成片後佩小姐全程打醬油
配樂(音)
配樂選的是否符合電影故事?是否在一個悲傷的故事中出現了逗逼的音樂?
配樂插入的時間是否合理?是否在一個合適的時間中插入了配樂使電影引向高潮?
配音是否與演員口型能對上?配音是否達到了開口跪的效果(太好或是太差)?
其他元素
電影中是否插入了其他元素使電影看起來更具觀賞性?如:昆汀的暴力美學,《第五元素》中外星人以及花腔,《如果愛》使用的音樂劇
-
3 # Tenczy
“好電影“在於傳達好思想的方式,如音樂。
一部好電影,不止在它所傳達的思想,也在於它傳達好思想的方式,劇情,音樂,場景等等。舉一個以音樂傳達的例子——《begin again》也譯作《音樂改變人生》。
《begin again》一部用音樂與歌聲譜寫靈魂的作品,動人心絃,卻又超乎想象。
一部激情而浪漫的音樂旅程,觀影過程中,跟著音樂不斷燃起!
一部讓你全程跟著音樂悲音樂喜的電影兩個故事,兩個人物主人公,面對彼此人生低谷時,卻因為音樂,而重新改變,重新譜寫命運。
因為音樂,一首獻給城市中那些孤寂的人兒,而相遇,兩個故事,兩顆星星開始碰撞。
每一首歌,便是電影中主人公的一個故事,是音樂,讓他們在各自的故事裡”begin again“,改變自己的人生,重新彼此人生的開始。
女主角,Greta,一個特立獨行,做自己,寫自己音樂的音樂人。
男主角,Dan,一個失意的音樂製作人,工作被炒,妻子劈腿而離異,女兒青春期叛逆,一切一切而心灰意冷。
音樂創造起女主角和她的男友的相遇,最終男友的音樂走向頂端時因為另一個女生和事業與女主角漸行漸遠。黑暗斑駁光線下的酒吧裡,一個失戀的女生在臺上吉他彈唱一首給孤寂的人的歌,也是給自己的歌。
而酒吧的另一端,男主角Dan事業失敗,失意落魄,懷著自殺念頭,卻因為這一首歌,而重新燃起音樂製作夢。
酒吧中的一個片段,是電影一開頭最神奇,也最美妙的一個片段。
女主Greta吉他彈唱,唱進男主Dan的心中,Dan在想象中,場景從獨唱便變成了角落旁無人問津樂器跟著一起組成奇妙的無形樂隊,無人揮動的小提琴,開始奏響,空白琴鍵上,恰似無形之手彈動……
最後一切迴歸獨唱,卻是人間最美樂曲。
男主Dan作為一個音樂製片人想簽下女主,帶著她找自己的合作人,但才華卻不被賞識。
於是,更加神奇的想法產生了。將紐約作為最大的錄音房,自由與夢想作為最大的音符。
混亂老舊街頭,
帝王大廈旁,
行色匆匆地鐵,舒緩的中央公園,再加上偶遇的各個鋼琴師,鼓手……
簡陋裝置,但有這麼一群歡樂的人,有紐約的熙熙攘攘,路邊野孩子的和聲,在和警察的追趕中,一切一切,便成了奇妙之歌。
一切一切,便開始了這隻“另類樂隊”的旅程。
因為這個“另類樂隊”,因為他們的音樂所“begin again”,一切一切便重新開始。
最後,因為音樂,彼此改變,男主Dan挽回了自己的家庭,女主Greta放下過去,重新逐夢。
音樂和希望的融合,音樂和夢想的碰撞,樂器和人聲的和諧,成了這一部電影。女主和男主,兩個人如同兩顆閃耀的星星,互相輝映,融化了觀影者的心。
音樂,改變了每個人,音樂讓故事相遇,又使夢想萌生,音樂更打開了他們勇敢追尋自我的窗戶。
這一部音樂串起的電影,讓你時刻在電影中燃燒起來。
有影評稱:影片音樂質量算的上2014最佳之一。凱拉寫下的曲子,都是英倫風格的現代民謠,很容易讓人想起羊毛衫樂隊的曲風,那種紮實的飄渺,像流水在滑動中忽被凍成冰流,乾淨清透,若鈴似蘭。凱拉本人的嗓音,有一點燒焦木頭混合雨水的味道,這種焦糖色的嗓音如同淬過火的糖,淡甜中帶一點焦苦,一點焦香,很多層次,但又是簡單的東西,非常美好。它不是愛情片,更不負責勵志,但看完了以後讓人心頭溫熱——它表達著對某種堅持的讚歎,對某種失敗的尊敬,讓人對世間純粹之物芳心暗許。
【真實的一部電影,發自內心的推薦。希望每一個觀影者在電影中都能有自己的觸碰點。】
【一部電影或是一個人生,或是一個世界】
【如果可以的話,也真心希望可以獲得你的一個贊,衷心感謝!】
-
4 # z葡萄樹
關於評價好電影必備的要素,我是一個非常不專業的人。 所以下回答均為我的個人觀點。 我覺得一個好電影的必備要素就是她必須會傳達一種思想。但並不代表傳達了好思想的電影就一定是好電影。 用看電影的時候不只是在看她的思想,只想都是我們在看完電影之後所悟出來的。 看電影時,我們更該關心點的畫質,電影的劇情,他的敘事過程,人物設定,科幻類電影我們還會關心它的特效處理,動畫片類電影們還會關心他的配音。 所以我認為一部好的電影,光有好的思想是遠遠不夠的。
-
5 # 妙影
首先:一部好的電影必須有個好的故事,這是前提和基礎,因為大部分觀眾看電影還是想得到一個好看的,足夠吸引人或發人深思的一個好故事,光有故事但講不好,講的我們都看不明白,這就真的很尷尬了!敘事線過多或者過於複雜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觀者的體驗。
再次,讓每個層次的人都可以從電影中,得到他想要的東西。你可以有一些明線暗線,隱喻諷刺。但是拜託不要隱藏的太深,深到要有很多的專業知識,才能夠看明白看懂。對於普通觀眾而言,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耐心。就像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普通觀眾得到的是一個少年和老虎漂流的故事,拍得非常非常唯美,現實的人看到的是一個比較殘忍而又現實的故事,而專業的人看到的是,第三個甚至是第四個故事。不賣弄技巧,不故作深沉,讓各個層次的觀眾都得到他們想要的,這才是一個好電影的一個基本要求。
最後,電影是有受眾群體的,我們不用覺得看完一個電影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就說他是一個爛片兒,因為我們不在這部電影的受眾群體之內,人家拍出來就不是給我們這個群體看的,我們反而還非揪著不放,說她是一個爛片兒,這樣未免也會有一點兒矯情。
總之,好的電影,受大眾喜歡的電影會在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後,烙印在這個時代裡,成為這個時代裡的一粒金子,而爛片兒也會在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後被大浪淘沙,被廣大的觀眾所遺忘。
一部電影,一個世界,一個人物,一種人生,享受電影帶給我們的積極,快樂,悲傷,把所有的爭議和罵戰都拋在腦後,你看的電影只屬於你一個人,開心就好!
我們在評價一些電影的時候,總會說電影表達出了什麼思想和道理,所以是部非常不錯的電影。那麼可不可以當做只要電影能傳達思想,那它就是一部好電影?
回覆列表
其實,電影如同講故事一樣,好的電影能夠很好地運用自己的語言,通過蒙太奇等手法將故事片段打碎、組裝,透過調動人的審美感覺、知覺、聯想、現象、情感、理解來營造氛圍,給人以視聽方面的享受,同時更重要的讓人對比自身經歷,得出可以推及生活的標準。因此,綜合各類因素,好電影應該具有生活性、情感性和思想性這三個標準。 一.生活性 首先,電影作為“第八藝術”本身來源於生活題材,生活是藝術不竭的來源,電影也不例外。好的電影總是離不開生活的影子,其題材、人物形象、背景設定,甚至於鏡頭一掃而過的微小細節,往往都是藝術化了的生活中的真實事件。電影可以在生活素材的基礎上加入適當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但電影的形象都是靠聲畫表現出來的,若與生活原型不符,就會"穿幫",讓人笑話,所以即使是細節也不能大意和含糊,一定要酷肖生活原型。而當電影中虛構的情節突然與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在不經意間碰撞的時候,電影就很自然地引發了我們的情感共鳴或深思。反之電影一旦脫離生活,胡編亂造,就失去了它的社會內容和社會作用,實際上是自絕於社會。 二.情感性 電影在加工處理時加入一些人為的理想元素,能夠讓我們看到現實生活和人類情感兩方面的結合。好的電影應該是能夠讓人看到製作人心底的那份對生活、對生命的誠心,這種誠意來源於對上天的感恩、對生活的熱戀、對生命的珍惜,這樣才能打動觀眾的心。吸引觀眾聯絡自身實際經歷,在心底觸發自己曾經的感情記憶,從而為故事所打動,與影片形成共鳴。 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之所以受到我們這一廣大青少年階層的青睞,就是因為相似的經歷,相同的情感帶給我們發自內心的感動和溫馨。兩部影片那種泛著青春味兒的甜蜜與酸楚表現的淋漓盡致,對於我們這些“正是人生四月天”的少年來說,這種情感幾乎是自己心路歷程的模子,這就是它們的成功之處。 每部電影都有自己感情內涵,不管是愛情、親情、友情。。。。。。情感是好電影能夠帶給人的一瓣心香。同時情感要有普適性和獨特的切入點。有時候可能身邊只有你個人對一部影片特帶感,因為引發了你自己的經歷,要不就是看別人感動得一塌糊塗自己不好意思說該影片不好。其實感不感人只是很小的一個部分。更過好電影可以來林影寺欣賞呀!成功的電影情感要有普適性,要具有大多數人的情感。除非非常獨特,否則肯定很難共通。 三.思想性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思想性是電影的深化,好的電影不僅能體現生活,促發情感,更能使人從中得到啟迪和領悟,從而獲取智慧。同時,每個人對電影思考的層面和角度都是不同的,從而得到的思想也是自由的。一部好電影是提供感受和想法,而不是下結論。一部電影之所以稱得上好,是它能給你新的視角和體驗。表達它而不是判斷它,好電影應該給你一個世界,而不是一個既定的世界觀。 電影是享受,也是啟發。例如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帶給人奇幻美麗的視覺享受的同時,更是能引發人們的聯想,雖然影片畫面唯美,卻明確的向觀眾用近乎瘋狂而又含蓄的手法講述了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對生活的悔悟、信仰的拷問,和人性的反思。真相是殘酷的,他卻選擇自己心中的童話。 思想性是該影片的一大靚點,對於主人公真正的行為,觀眾各有見解,批判也好,接受也好。重要的是它帶給了我們思考,讓我們對自己的是非評判標準進行調整,使他更加符合我們內心的深處認定事物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