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朝文DMU
-
2 # 甲申十七年
張玉被朱棣評為是靖難第一人,追封榮國公,也是靖難六國公之首。
張玉被追封為榮國公,他的兒子張輔,因功封英國公,後死於土木堡之變。末代英國公叫張世澤,1643年被李自成所殺。
朱能被封為成國公,其爵位一直世襲到明朝末年,最後一任成國公叫朱純臣,1644年三月他獻朝陽門,開城投降,隨後與陳演一起勸進李自成,被李自成殺死。
從他們兩家後代的表現來開,張玉的後代也是要比朱能的後代更忠於大明。
-
3 # 花都十號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靖難: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統治階級內部爭奪帝位的戰爭。張玉和朱能都是靖難之役的功臣,下邊詳細介紹一下他們。
張玉,字世美,河南開封人,明朝靖難名將。張玉原是燕王朱棣麾下的燕山左護衛千戶,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難,丘福與朱能、張玉一同奪取北平九門,控制了北平城。之後,升任都指揮僉事,並擔任燕軍前鋒,大敗南軍主帥耿炳文。後為燕軍中軍主將,兩次擊敗李景隆。建文二年,在東昌之戰中,張玉勇闖敵陣救朱棣,力竭戰死。靖難成功後,追封榮國公,諡忠顯,後追進河間王,改諡忠武。
朱能,字仕弘,安微懷遠人,明朝靖難名將。朱能原是朱棣的燕軍中護衛副千戶,建文元年,朱棣起兵靖難,丘福與朱能、張玉一同奪取北平九門,控制了北平城。朱能先後擊敗耿炳文、李景隆,在安微宿州俘虜南軍10多萬人,還生擒主將將平安。靖難成功後,累功升至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加太子太傅。永樂四年(,朱能擔任徵夷大將軍,征討安南,不幸病死軍中。追封東平王,諡忠烈。
望採納。
-
4 # 一貳一橙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將跟隨著父親朱棣起兵靖難的四大功臣編入成祖太廟,這是作為臣子最大的榮譽,從官方認證,將這四人定為了“靖難功勞最大的功臣”:
洪熙元年,加封河間王,改諡忠武,與東平王朱能、金鄉侯王真、榮國公姚廣孝並侑享成祖廟廷。一、作為靖難功臣,張玉和朱能二人在朱棣起兵前期的功勞確實很難說誰大誰小,不過張玉因為死得早,所以論戰功這塊,張玉是比不過朱能的這兩人都在燕王朱棣手下做過事,是燕王府的將領,但張玉原先是元朝人,後面才歸降了大明,參加過捕魚兒海戰等重大戰役,之後才被封為燕王府指揮僉事,論其政治背景比不上朱能那樣清白,和誠意伯劉伯溫一樣,都是“貳臣”。
而朱能的父親朱亮,早在朱元璋建立基業的時候就跟隨著,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山中護衛副千戶,協助燕王朱棣駐守北平,為大明建立起一座禦敵城堡,防禦蒙古捲土重來。而此時的朱能不過二十四歲,而張玉入燕王府已經四十九歲了,這兩人雖然被並稱為朱棣的左右手,有“張玉善謀,朱能善戰”之語,可從年紀、政治屬性來是說,朱棣還是比較偏向於朱能的。
(朱)能於諸將中最年少,善戰,張玉善謀,帝倚為左右手。到了靖難之役前夕,在朱允炆所派來監視者的眼皮底下,張玉和朱能暗中招募了八百死士,偷偷進入燕王府保護朱棣,後面朱棣在三日之內就迅速拿下北平城,靠得就是張玉、朱能和這八百死士。在這段時間裡,張玉和朱能的功勞大抵相當。
之後兩人跟著朱棣進入了戰場,朱能幾乎參加了靖難之役的所有戰事,可張玉運氣不好,在東昌之戰為救援朱棣而被大軍包圍,最後戰死沙場。在聽聞張玉戰死之後,朱棣悲痛萬分:
這是自靖難之役開始後第一個戰死的大將,還是朱棣身邊最重用的一個,因為張玉之死而導致了士氣大減,朱棣更是不得不班師回北平休整;朱棣對請罪的諸將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只是可惜失去了張玉”,這話頗有曹操哭郭嘉的味道,難免有作秀的嫌疑;張玉跟隨朱棣足足十年,可是從靖難之役開始(1399年)到張玉戰死(1400年),這短短的兩年不到的時間,張玉的戰功自然比不上把靖難從頭打到尾的朱能了。也就是因為這樣,《明太宗實錄》中說朱能是“以能功最”,也就是說朱能在靖難中立的功勞最大,超過了張玉、王真等人。朱棣繼位後,封朱能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成國公,永樂二年進太子太傅,從一品,日後太子朱高熾繼位就是位列三公的情況,可見此時的朱能因為年輕(不過才三十四歲),朱棣是把他當作託孤大臣來安排的。
二、雖然張玉在戰場上的功勞比不過朱能,可他確實實實在在地為朱棣賺到了第一桶金,所以《明史紀事本末》稱“論靖難功,當以張玉為第一”朱棣剛起兵時,自身只有北平城裡的數萬軍隊,面對著朝廷調集而來的大軍,朱棣一時沒了主意,這時候善謀的張玉就力勸朱棣出兵,先拿下薊州城(位於今天津市薊州區,為明初九邊重鎮之一,也是兩宋幽雲十六州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保北平後翼無事),此時建文帝派來控制朱棣的朝廷都指揮使馬宣,就駐守在此,是一顆插在朱棣腹心的釘子。
張玉的建議給了朱棣一盞指路明燈,於是他派張玉、朱能率兵強奪薊州,斬殺馬宣,薊州指揮毛遂投降,張玉收服薊州士卒錢糧後,又馬不停蹄地奔向遵化(今河北遵化市,為燕山山脈包圍,東北為五峰山,南邊有靈山、龍門峽,東有灤河,西南有梨河,北為喜峰口、馬蘭峪、松亭關,是大明防備蒙元的前沿陣地,地勢險要,關卡眾多,有重兵把守),張玉奇襲遵化,趁夜以死士入城,遵化衛蔣玉、密雲衛鄭亨、永平衛陳旭全部投降。
衛所制度是朱元璋時期設立的,一般為5600人為一衛,由於負有把守邊關的重任,故基本是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的精兵;由於張玉火速搶佔了薊州、遵化、密雲、永平等衛所,奪取其精兵,朱棣實力得到了增強,士氣大增;而且因為把守住了各個關口,後面宋忠攻居庸關、卜萬出喜峰口攻遵化都吃了虧,而燕軍徐忠攻灤河、朱棣破懷來,開平、龍門、上谷、雲中各衛所守將皆降,後面朱棣能強奪朵顏三衛,將其編入自己的戰隊,就是因為張玉奪下了薊州、遵化,打通了燕國和寧國之間的道路,讓寧王朱權無用武之地。朱棣一開始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全佔燕地,還能把手伸向寧王朱權駐守的山西,這都是因為張玉的正確建議,幫助朱棣賺了第一桶金,被任命為都指揮僉事。當時,朱棣起兵後任命了三個都指揮僉事掌管軍隊:張玉、朱能、邱福,張玉是最先任命的一個,朱能的任命還要到擊敗耿炳文之後。
之後老將耿炳文率三十萬大軍北上,張玉作為先鋒,先擊破雄縣,再擊退前來救援的潘忠、楊松等部,接著建議朱棣乘勝追擊,真定之戰大破明朝勳將耿炳文,而朱能在此戰中的表現也很耀眼,以三十人強行渡河,大敗耿炳文,俘獲朝廷軍隊三千多人。從真定之戰來看,張玉是屬於文武雙全的帥級人物,而朱能最多算是一員虎將,張玉能獨領一軍,可朱能因為作戰經驗不足,只能跟隨著朱棣。
三、靖難之役中,張玉和朱能都有功勞,可要論起到底誰才是靖難第一人,則必須從朱棣身上來看了《明太宗實錄》中,朱棣是明確說明朱能功冠諸將的,在建立永樂政權,三位功勞最大的都指揮僉事分別被任命為:張玉已死,故封右柱國、榮國公,諡號忠顯,任命朱能為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食祿二千二百石,邱福任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國公,食祿二千五百石。
五軍都督府是由朱元璋設立的大都督府分化而來,原先有著掌管中外諸軍事大權,朱元璋分權之後,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各自具有統兵權和調兵權,五軍互不管轄,直接向兵部負責,職責是分領在京諸衛所(除了錦衣衛)以及邊關各都司衛軍的,相當於五個太尉各自為政。本來這五軍是不分高低的,可五軍各設左右斷事一人,中軍都督府斷事官為五軍斷事官,地位高於其餘四軍,主管軍法,可見邱福的地位還是要比朱能要高一點的。
論食祿來看,邱福的俸祿也要比朱能高,這大概也是因為邱福的年紀比朱能要大得多(永樂元年,朱能三十四歲,邱福六十歲),朱棣雖然和朱能有過命的恩情(東昌之戰,張玉和朱能救援被困的在)朱棣,張玉戰死,朱能救了朱棣逃離戰場),可也不敢貿然把朱能位列在邱福之上,只能在暗中提拔朱能的地位。永樂二年,加封邱福為太子太師,朱能為太子太傅,各加歲祿一千石,以朱能的年紀,能緊追於邱福後面,待遇、官職相差還不是很大。
可惜朱能的運氣也在靖難之役用光了,永樂四年,朱棣命朱能為徵夷將軍,與西平侯沐晟和新城侯張輔(張玉之子),率領二十萬大軍南征安南,結果走到安南邊境,朱能就病逝了,享年三十七歲。朱棣本想以朱能頂上邱福的位置,讓他建立不世之功,以鞏固太子朱高熾的地位,結果天命不允,朱能還沒嘗過做主將的滋味就去世了,朱能死後,被追封為東平王,諡號武烈。從爵位來看,可見在朱棣眼中,朱能是當之無愧的靖難第一功臣。
總結:靖難之役時,朱能立下的戰功最多,而張玉由於戰死,無法得到像朱能一樣的殊榮,可是張玉的功勞也不容忽視,朱棣能在北平站穩腳跟、強迫寧王造反、朱高熾能堅守住北平,這些都可以說是張玉的功勞,後面朱高熾將其追封為河間王,諡號忠武,位列於朱棣太廟四人之首,可以看出朱高熾是很認可張玉的張玉更像是一個戰略規劃家,而不是一個馳騁沙場的先鋒,這從東昌一戰就足以看出了,畢竟他當年也老了,衝鋒陷陣的事本來就不是他應該做的,而朱能是個了不起的先鋒大將,卻不能歸入一個合格的戰略家之列(僅從靖難之役來看),所以總的來看,雖然朱棣一直傾心於朱能,但靖難第一功臣之位,我認為還是張玉比較適合坐。
-
5 # 四點半walkon
張玉
師還,與諸將語,每及東昌事,曰:“自失張玉,吾至今寢食不安。”遂涕下不已,諸將皆泣。後舉報功之典,謂侍臣曰:“論靖難功,當以張玉為第一。” -
6 # 胡家小胡
靖難之戰,是朱元璋的兒子和他的孫子爭奪中國大地上的控制權的戰爭,朱元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可謂人才氾濫,能人輩出,奇人異士一抓一大把,簡直是星光熠熠。從這些人裡按功勞分個三六九等,朱元璋可是沒少費了心思,分封完了也有許多人心有不服。靖難的過程中也有很多的傑出將領和謀士,朱棣封張玉為靖難“第一功臣”,沒有誰不服,為什麼呢?因為,第一功臣只能是-張玉。
張玉的功勞確實是很大,沒跟朱棣混之前就立過很多戰功,跟了朱棣後和朱能被視為朱棣的左膀右臂。靖難的前半段,作戰前朱棣都是和他商量,可以看出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也說明他很有謀略。靖難之初,張玉率兵沒費什麼勁就奪取了北平九門,讓朱棣有了自己的大後方。善於防守的耿炳文擺好陣勢,張玉卻視之為土雞瓦犬,大破耿炳文的鐵桶陣,大大的鼓舞了北軍計程車氣,靖難第一戰就旗開得勝,“張玉善謀”可不是浪得虛名,朱棣就說“我倚玉足濟大事”。
之後,張玉屢破南軍,打的李景隆落荒而逃,後來,盛庸於東昌設下埋伏,朱棣中伏而被困亂軍之中,張玉為救朱棣而身陷重圍,力戰不支而亡。可以看出,靖難初期朱棣的北軍之所以能所向披靡,得益於張玉的有勇有謀,可惜天不假年。
朱能是一員虎將,也是一員福將,整個靖難之役他都積極的並且拼盡全力的參與了。他能率領幾十個騎兵追著耿炳文的幾萬大軍窮追猛打,也是猛的不能再猛了。東昌之戰,朱棣被困包圍圈裡,是朱能殺開一條血路,救出了朱棣,如果不是朱能,朱棣早就去領盒飯了。由於盛庸和鐵泫的頑強抵抗,朱棣苦於遲遲拿不下山東,決定繞道山東,直取南京。
朱棣在前面跑,盛庸他們在後面追,好不容易打敗了盛庸,打敗了平安,大舅哥徐輝祖帶領生力軍又堵住了去路,手下將領們不幹了,鬧起了罷工,是朱能說服了大家,一鼓作氣,攻進了南京。要說朱能是靖難第一功臣,相信很多人也沒有意見,甚至是舉雙手贊成。因為人家不但猛還很忠心,軍心渙散的關鍵時刻正是他的努力換來了最後的勝利。
以上可以看出,張玉和朱能兩個人的功勞都很大,朱能還打滿了全場,為什麼第一功臣不是朱能呢?朱棣說“張玉才備智勇,論靖難功當第一”,為什麼呢?原因有二,第一,為別人樹立楷模。靖難靖難,甭給自己戴高帽了,造反是實,靖難那是沒有的事。這是一場不義的戰爭,雖然取得了勝利,萬一以後有人也學我怎麼辦呢,就給你們樹立個“忠君”的楷模吧,為了君連命都可以不要,張玉同志就是你們學習的榜樣。
第二,為自己正名。朱棣同志坐上了皇位,可是,這皇位來的有點不義啊,其實大家也都這麼覺得。我連有過功勞的死人都能封為第一功臣,說明咱不是忘恩負義的人,雖然和自己的親侄子打了一架,大家跟我好好幹,我是個公平而且不會忘記別人功勞的好人。
-
7 # 壹都歷史
首先得了解一下兩人。
張玉張玉本元將,後投明。先隨大軍打到捕魚兒海(今呼倫貝爾草原西南部邊緣),後隨燕王朱棣徵黑松林,被認為是燕軍第一大將。
起兵靖難,三天控制北平城,攻克薊州、遵化,大敗耿炳文。後擊敗江陰侯吳高,襲取大寧城。朱棣於會州整編軍隊,分立前後左右中五軍,以張玉領中軍,為五軍之首。
東昌決戰,燕王朱棣攻盛庸東側,不料進入伏擊圈,燕師死傷數萬人,突圍中被盛庸包圍。張玉、朱能率親兵衝陣救主,朱能負責救朱棣;張玉負責引開敵軍。後朱棣會合朱能死戰得脫,逃離戰場。張玉則遭南軍包圍,力竭而死。
朱能朱能世襲千戶郎,隸屬於燕王朱棣麾下,後隨朱棣北征,降服元朝 太尉乃兒不花。
起兵靖難,與張玉一同控制北平,攻克薊州、遵化。隨朱棣攻破雄縣。大敗耿炳文,李景隆。襲取大寧城,破廣昌,蔚州。東昌決戰,掩護朱棣突圍。
後攻破彰德、 定州,生擒指揮賈榮。隨軍南下,擊敗平安銀牌軍,又擊敗前來救援的都督陳暉,並在靈璧生擒平安等南軍名將。奪取泗州。渡過淮河,擊敗盛庸,又攻破盱眙、 揚州。
永樂四年,明成祖任命朱能為徵夷將軍,率左副將軍西平侯沐晟征討安南。 同年十月,朱能病逝于軍中。
看完之後發現不好比較。因為兩人的長度不一樣。誰能知道張玉之後會是什麼樣。但就東昌決戰前來說,張玉比之朱能還是強上一些。
回覆列表
當然是朱能,朱能是“靖難之役”第一人
明朝最著名的"靖難之役",指的是明朝初年(1399年~1402年)燕王(後為明成組)朱棣與建文帝朱允炆之間為爭奪皇位而發生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最後的結果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朱棣遷都北京,從此,北京一直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直至今日。促成這一歷史格局形成的第一功臣,就是懷遠人朱能。
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懷遠人。父朱亮,與朱元璋是半個老鄉,元朝末年,天下大亂,朱亮組織義兵保衛鄉里,後率部整體投入朱元璋起義軍。
明朝建立後不久被調往北平,任燕山中護衛副千戶,主要負責保衛當時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能襲任燕山中護衛副千戶,曾經參與朱棣主持的北伐,活捉了元朝太尉朵兒不花。
英雄出少年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是為建文帝。燕王朱棣早就對朱元璋不立自己為繼承人不滿,於是密謀反叛。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在北平起兵靖難。時年二十八歲的朱能是他的三個主要助手之一,另外二個是謀士姚廣孝和大將張玉。
朱棣在朱能等人的協助下,誘殺了中央派來監視自己的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迅速佔領北平九門,首先平定了北平,朱能因功晉升指揮同知。為解除後患,朱能首先引兵東功薊州,擊敗都指揮馬宣。
進而攻佔遵化、永平(今河北盧龍)等州縣,掃平了北平的外圍,排除了後顧之憂,便於從容對付朝廷的問罪之師。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宿將,朝廷已經沒有大將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倖存老將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30萬伐燕。
八月,南軍進至河北滹沱河地區。朱棣軍在中秋之夜發動突然襲擊,突破雄縣,盡克南軍的先頭部隊。朱能在此戰中率先攻破雄縣東門,並追擊到月漾橋,活捉南軍大將都督楊松、潘忠等,繼而一鼓作氣追趕南軍到莫州,斬獲無算。
當時耿炳文大軍尚有數萬,而且已經於滹沱河北岸擺開陣勢,明顯是敵眾我寡。朱能見南軍連敗,士氣低落,於是冒險率領30多個敢死軍士,躍馬疾呼,衝入敵陣,南軍氣餒,紛紛後退,自相踐踏,損失慘重。
打敗長興侯耿炳文後,建文二年(1400年),朱能率兵攻打濟南,兵至鏵山下,被盛鏞、鐵玄所圍,朱能率周長等兵,竭力奮戰,突圍而出。次年,朱能率兵進戰夾河,生擒張安。後又連戰順德、大名、彰德、衛輝等地,緊接著又戰西嘉山,破定州。
《明史》載:諸將中,朱能最為年少善戰,功勞卓著。
建文三年(1401年)十月,攻下蠡南後,朱能升任都督指揮同知,成為朱棣麾下最年輕的主將。時年朱能三十一歲。
一語定乾坤
建文二年(1400年)十二月,燕軍進至山東臨清、館陶、大名、汶上、濟寧一帶。盛庸率南軍於東昌(今山東聊城),嚴陣以待。
燕軍屢勝輕敵,被南軍打敗,大將張玉死於戰陣,朱棣自己也被包圍,朱能率小股部隊殊死迎戰,保護朱棣衝出重圍。
東昌戰役是雙方交戰以來,南軍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
由於建文皇帝不願意承擔殺死叔父的罪名,致使南軍不敢致朱棣於死地,朱棣才得以逃跑,朱能也因此立下救主大功,晉升都指揮同知。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朱能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攻克東阿、東平,盡破汶上諸寨,進至淝河。朱能在淝河設伏兵,大敗十餘萬南軍。四月,燕軍進抵宿州,與跟蹤襲擊的南軍大戰於齊眉山(今安徽靈璧縣境),燕軍大敗。
燕軍奪得的城池雖多,但往往得而復失,不能鞏固。此戰失利後,燕軍士氣低落,很多將領建議撤軍。
朱能勸阻朱棣說:"兵家勝敗是常事,怎能因為一時的小挫折就氣餒呢?當年劉邦屢戰屢敗,項羽屢戰屢勝,可最終的勝利者是劉邦。殿下您舉兵以來獲勝很多,此次失敗不足多慮。還是應該以江山社稷為重。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只能整兵前進,怎麼可能撤回繼續作臣子呢?"
朱棣同意,整兵進攻靈璧。
《明史》詳細的記載了這段歷史:克東阿、東平,盡破汶上諸寨。既而王真戰死淝河,燕軍屢敗。諸將議旋師,能獨按劍曰:"漢高十戰九敗,終有天下。今舉事連得勝。小挫輒歸,更能北面事人耶!" 成祖亦叱諸將曰:"任公等所之!" 諸將乃不敢言。遂引兵南,敗平安銀牌軍。
在這次決戰的關鍵時刻,唯朱能力排眾議,對整個戰爭的勝敗,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並徹底改寫了明朝乃至以後幾百年的歷史格局。
1403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進入南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靖難諸將中,張玉和朱能最為重要。
張玉在東昌戰死,朱能成為第一功臣。論功封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成國公。永樂二年(1404年),兼太子太傅。
地下猶護主
永樂四年(1406年)七月,外兵侵犯邊境,朱能被任命為總兵,徵夷大將軍,率兵80萬討伐安南。大軍進至廣西龍州,朱能因病於十月初二日去世,年僅37歲。
朱棣聽說後非常痛苦,下令停止上朝五天,表示哀悼,並親自撰寫了祭文。下令葬於昌平州北澤山(今屬懷柔)。後來又追封為東平郡王,諡武烈,並贈上三代均為王爵。仁宗繼位,下令將朱能作為配祭人,立牌位於成祖的太廟中,享受後人的祭祀。
在懷柔北宅村北澤山將軍頂下有一片明代陵墓遺蹟,石人石馬散落在田間地頭或農家牆、院內,當地人稱之為"小十三陵",理由是北澤山與昌平十三陵屬於一個山系,十三陵是龍頭,北澤山是龍尾,而且這裡恰恰埋葬著13位武將。
論氣派,顯然沒有十三陵宏大排場。但此處三面群山環抱,就像一堵天然的圍牆,一面平地開闊平坦,山上的流水從北向南而流,將平地整個環抱起來,與明代福建派的風水選址觀點完全吻合。是誰有此資格與朱家皇帝埋在一條山下呢?
原來這裡埋葬的是成國公朱能一家。朱能的陵墓與成祖的長陵大約同時修建,暗含有在地下繼續為朱家天下守衛的含義。
朱能為朱明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勳,其子孫世襲成國公,共傳九世十二代,最後一位成國公朱純臣在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被李自成所殺。朱氏陵園建國初期儲存尚好,"文革"中石人石馬等建築被炸燬殆盡,只剩下一些殘餘扔在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