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同事的鄰居家孩子,6歲了,去別人家玩,很喜歡佔點小便宜,看到喜歡的就開口要,但自己的東西就管得很緊,一點都不想給別的小朋友玩。家長也特別頭疼這事。怎麼樣就能更好的引導孩子不佔人便宜,懂得分享呢?
12
回覆列表
  • 1 # 羽媽-明會

    身教重於言教,如果家長一邊在教育孩子不要貪小便宜,一邊自己做著貪小便宜的事情,那肯定是教不好孩子的。教好孩子需要家長用智慧,不是幾句話就可以改變的過來的。可以講故事,然後用故事裡的話去實踐,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以後也會樂於分享的。孩子還小,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自私的標籤,多鼓勵表揚。

    對於題主舉的這個例子,應該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這樣的孩子不愛分享還有一個可能是因為他自身沒有充盈所以還做不到分享。比如一個飢餓的人很難把食物分給其他人。也許那個孩子缺的不是物品,而是認同感。

  • 2 # 積木育兒

    作為父母,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是孩子接觸到的最直觀的模仿物件,大人的行為無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自身保持“大氣”風範,用豁達、磊落的行為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然後還可以試試以下辦法:

    物權教育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喜歡說“我的”,什麼都想變成“我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開始著手孩子的物權教育了。所謂的物權教育,不但是要讓孩子明確“有些東西是他的,他可以隨意支配”,更重要的還要告訴他們,“有些東西不屬於他的,他不能隨意支配,也不能隨便拿”。比如,我們要告訴孩子,公共財物是屬於大家的,絕對不能佔為己有;別人的東西是別人所有,沒經別人同意是絕對不能擅自拿回家。有時候父母們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親戚家做客,會和小夥伴發生掙搶的情況。父母可以在出發前就提醒孩子,若玩玩具應當先徵求朋友的同意,若是同意了就一起玩,若是不同意可以找其他玩具玩。別人的東西不能佔為己有,更不能去搶、去損壞,這些行為是錯的、是不受人歡迎的。

    讓孩子換位思考

    教育孩子不能順手牽羊,若是自己的孩子喜歡親戚小朋友的玩具,並且想要帶走,這個時候就要引導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比如可以和孩子說,“如果你最愛的小汽車被人拿走了,你會多難過,你還會和那個拿走你汽車的人做朋友嗎?”讓孩子知道這種愛佔小便宜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會受到別人的冷落和排斥,教育孩子以後不可以這樣。

    給予適當滿足

    心理學的需求理論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基本的、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轉移成不合理的需求。比如,孩子都喜歡吃零食,如果爸爸媽媽從來不給孩子吃零食,孩子可能就會在別人家表現出對零食的狂愛和佔有慾,玩具也同理。在合理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滿足,即使不能滿足的,也要跟孩子講清原因,讓孩子明白為什麼。

  • 3 # 十三阪

    懂得不佔便宜和人情往來的父母,自身的行為和教養本就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教育著孩子。沒有教養的父母,壓根就沒有這樣的認知,所以說要教育孩子,更需要教育的是這樣的父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碰到一幫穩如老狗的隊友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