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晨四點的名宿
-
2 # 生活在國外
這個問題得具體細化:
2 運動強度,是衡量運動有效性的關鍵指標,對有氧無氧都很重要,建議一定要達到自己的極限。
Ps:有氧強度看心率;無氧強度看是否徹底力竭。
3 運動時長,不建議妄加堅持,建議有氧訓練(不包含熱身拉伸等)控制在40分鐘內,力量+有氧控制在1小時內。
比如:極點和極限
1、極點
人由靜止轉為運動狀態,身體因為惰性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不能及時地把氧輸送給肌肉和帶走大量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謝物,造成機體缺氧和代謝產物堆積,因而使機體產生“極點”現象。
長跑中出現“極點”現象時,應堅持下去,不要停止運動,必要時可適當降低運動強度,注意控制呼吸頻率和增進呼吸深度,延緩呼氣,都有助於消除“極點”現象或縮短它的持續時間。
2、極限
極限是身體運動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比如跑馬拉松,當體內血糖即將耗盡時,人體出於自我保護,防止低血糖會身體別的器官產生影響而發出的警告訊號。如噁心,視力模糊,思維混亂等現象
-
3 # 大衛侃球
1、關乎榮譽問題。比如比賽中,運動員有必要為了榮譽而戰。足球比賽中,很多球員都是拼到直到腿抽筋直到無法繼續堅持才要求換下場。
2、如果是自己運動,建議還是量力而行,畢竟我們不是專業運動員,挑戰極限,容易讓身體受傷,不過,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下運動力度,須循漸進的增加運動量。
-
4 # 代古龍侃球
謝邀!這個分身份來看待。專業運動員為了競技榮譽,基本會堅持到最後,要知道各項賽事幾年才那麼一次,除非是遇到傷病。如果你是普通鍛鍊者,我是覺得這個極限難以定義清楚,如果出現頭昏腦漲眩暈啥的,果斷放棄堅持的想法吧。相對來說,運動場上因為運動極限出現死亡的主要是馬拉松。像足球啥的,都是身體有問題。跑步健身,教練都是說適量就好,畢竟是鍛鍊,不是比賽。感覺到很累了,就慢慢放鬆運動量進入休息階段,切記立馬就暫停,有個緩衝階段。(代古龍)
-
5 # 籃球史官
是否是應該堅持要分情況而看,有的人體質問題,劇烈運動可能會出現生命問題,不能逞一時之強而不顧及健康問題。
另外就是看個人毅力和平時的鍛鍊了,運動競技中環境和個人意志力尤為重要,能夠展示給大家最棒的自己。
個人跑步到達極限可以透過對路程的分段,潛意識中激勵自己分段完成。也可以想一些其他的事情緩解極限條件下的身體疲憊。
在極限條件下直接停止也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身體感覺更加疲憊。
因此,在極限條件下,結合個人的狀態,選擇方式。
-
6 # 全能體育柳號
這就要因人而異。
如果是年輕人,身體沒有什麼疾病,當然可以挑戰自我、挑戰極限。而對於上了一定年齡,或者說人到中年以後,還儘量量力而行。
這裡先說說什麼叫極限。極限是身體運動時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比如跑馬拉松,當體內血糖即將耗盡時,人體出於自我保護,防止低血糖會身體別的器官產生影響而發出的警告訊號。如噁心,視力模糊,思維混亂等現象。
還有一個概念就是“極點”。人由靜止轉為運動狀態,身體因為惰性導致工作效率不高,不能及時地把氧輸送給肌肉和帶走大量二氧化碳、乳酸等代謝物,造成機體缺氧和代謝產物堆積,因而使機體產生“極點”現象。
長跑中出現“極點”現象時,應堅持下去,不要停止運動,必要時可適當降低運動強度,注意控制呼吸頻率和增進呼吸深度,延緩呼氣,都有助於消除“極點”現象或縮短它的持續時間。
如果是出於鍛鍊身體或者是減肥的目的,就應該量力而行。很多朋友們都感覺要想更好的減肥,必須跑的時間越久越好,其實要想跑步減肥效果好,強度比時間更關鍵。事實上,只要保證足夠的強度,1小時的跑步,已經能讓你累到不行不行的。
為保證更好的訓練效果,建議不要訓練過久,以免身體疲勞,更容易受傷。有氧慢跑建議每次30~40分鐘(不包括熱身、拉伸等);健身房綜合訓練時,力量訓練+有氧不超過1小時為宜。
-
7 # 91健身
對於剛開始鍛鍊健身的朋友們來說,與其關心運動過量或者運動極限,你更應該關心的是自己有沒有達到該有的強度。
動到極限,怎麼看“極限”?
1. 有氧抗阻,高強度才有高保障!
從訓練強度看
為保證更好訓練效果,建議保證強度,堅持到極限
有氧訓練:
高強度保持在80-95%HRmax(最大心率)
力量訓練:
採用半程組、TMF訓練法,堅持到徹底力竭
事實上,比起運動強度太大,大多數人碰到的真實情況是,訓練強度根本不夠!
2.力量訓練,極限狀態怎麼看?
力量訓練和有氧不同,極限狀態相對更好判斷,一般就是你不能再姿勢標準地多做完一個動作。很多人以為,力量訓練的極限就是“力竭狀態”,不過大多數時候,你以為的力竭,很可能只是舉不起同樣重量了,而不是相關肌肉完全疲勞。而真正的極限狀態,是肌肉內的供能系統都極限,肌肉也接近完全疲勞的狀態。
力量訓練的極限狀態
不僅是之前的訓練重量做不起來,連減低負荷都舉不起來,甚至在動作頂點都無法定住、放不下來了……也就是“TMF狀態”
所以我們說運動到極限,也就是運動量爆棚。而運動量,一般由兩方面組成,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長。
1、運動強度
研究發現,用心率估算出的日常活動消耗能量,與透過間接熱量測量計所測出的結果,相關度為0.87。心率應該算是有氧運動強度的日常最佳監測手段了。要使用心率來評估我們的運動負荷,必須先知道最大心率(HRmax)。
心率:有氧訓練的強度判斷指標!
心率(Heart Rate, 縮寫HR):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是用來描述心動週期的專業術語,也是用來衡量運動強度的一個常見引數。
最大心率(HRmax)的幾種計算公式
最大心率公式(普通人)
HRmax=208-0.7*年齡
最大心率公式(肥胖人群)
HRmax=200-0.5*年齡
一般來講,在HRmax90%以下的時候,運動強度和心率都是線性增長的。也就是說,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心率也會相應增加。另外,研究表示,強度過小的有氧運動,對健康基本沒什麼增益。比如健康人群的最小有氧鍛鍊強度是45%HRmax⑤,低於這值,運動可就沒什麼用了哦~目前認為,適宜健康人群的中等強度運動心率大約是60%-90%的HRmax⑥,HIIT在高強度階段的心率變化最高為80-95%HRmax。
2、運動時長
為保證更好的訓練效果,建議不要訓練過久,以免身體疲勞,更容易受傷!
有氧訓練<40分鐘(不包括熱身、拉伸等工作);
綜合訓練:力量訓練+有氧<1小時。
與運動強度相反,很多人的運動時間,卻都過長了……而這卻是最不應該妄加堅持的情況。
回覆列表
如果你是在進行無氧訓練,且想要增肌或塑造優美的肌肉線條,那確實可以把強度控制在你的極限附近,但也不要急功近利,且保證方法科學以及身邊有專人為你做保護。因為增肌需要你使肌肉組織破裂,而這個過程就要比較高強度的訓練和刺激,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增肌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如果沒有毅力就無法讓肌肉長期處於近乎極限的狀態。當然,訓練後的休息和營養補充也是十分重要。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句:切記急功近利,無論是有氧還是無氧,都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能對身體產生有益的影響和變化,希望你能享受運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