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可以把兩個小時的有氧運動減少為半小時了,因為配合無氧運動後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足夠了,過多的有氧對你接下來減肥的幫助不是那麼大了。
無氧訓練建議還是主要做力量訓練為主,在這個階段增加力量訓練才能讓你的身材看上去更加苗條有型。
在我們評價一個計劃的好壞時,其實是有7大基本原則來作為參考的。當然了,這些“原則”並非永遠適用,也不僅限於這7個,它們只是一個衡量計劃的工具。這7大原則不是我的發明創造,而是長達60餘年科學和經驗的總結。
本文我將一一為大家說明,並教你如何實際運用。你若是覺得它們太過基礎,那其實是你理解得不夠深入。
#1:超負荷原則
練力量的都很熟悉這點:想要提升運動表現,那就得不斷增加負荷,訓練難度、訓練量、強度、頻率都應隨著時間逐漸增長。另外,一個安排妥當的計劃不應造成太多恢復問題,因為你的自我修復能力也應不斷加強。
恢復遇到障礙的情況只有兩個:1. 你做了超出自身水平的計劃2. 你的水平太高以至於身體跟不上訓練需求。記住,第2點極為罕見,切莫高估自己。
#2:超量恢復/ 代償原則
該原則的意思是:受壓+恢復=比之前更強的能力。力量訓練之後,我們的身體會做出超量恢復,以保正身體能更“輕易”地應對訓練。
假設你的1RM是350,那麼用90%的極限重量 (315)訓練,你的身體會覺得壓力山大。透過訓練和恢復,你的1RM升至355,這時,之前的315就變成了極限的88%,即對你來說更“輕鬆”了一些。這條原則是和超負荷緊密關聯的,因為此時此刻,你必須增加訓練負荷以取得進一步的提升。
#3:用進廢退原則
俗話說,“練則進,不練則退”,一個非常簡單而重要的道理。無論是肌肉維度、力量還是技術,想要保持和提升那就得不斷苦練。
#4:針對性原則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擅長跑步那就狂奔,別靠騎車;想碾壓重量那就狂舉,別靠有氧。
如此簡單的道理,但很多訓練者其實並未落實。記住,想硬拉強那就練硬拉,別老想著深蹲或背屈伸。你的身體只會愈發掌握你練習過的技能。
#5:專項特異性適應原則
又稱SAID (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s) 原則,此點與針對性原則密切相關,只不過SAID更注重生理結構層面。也就是說,你想要爆發力,那就練得更具爆發性,讓你的細胞適應並變得更具爆發力。無論是有氧耐力、極限力量還是其它身體素質都是如此。
#6:一般適應綜合症原則
又稱GAS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原則,源於Hans Selye的壓力與適應學說,他發現人體對壓力的迴應有三個階段。初始階段為預警,身體機能短時間內下降;隨後是抵抗,即身體對壓力源做出抵抗;最後,如果壓力源仍沒有消除,那麼身體就會衰竭乃至死亡。
這在力量訓練中是一個道理,訓練是壓力源,之後必須減壓以求恢復,否則我們就會超出反抗的極限,造成訓練過度。
#7:個體差異原則
該原則是指每個人對訓練程序的反應各不相同。張三認為的高訓練量,李四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成。這正是RTS訓練系統的專職——為個體差異性服務,用系統的工具量化差異,量身定做最優的訓練內容。
有了以上7個原則,你就可以檢驗你最喜歡的計劃,看它到底靠不靠譜。你的計劃針對性夠嗎?遵循專項特異性適應原則嗎?一般適應綜合症原則呢?......如果是的話,這開了個好頭,你可以進一步學習更高階的概念並加以檢驗,比如收益遞減、週期性、可持續發展性等。不過要記住,在7大原則沒有做穩的情況下討論高階概念是沒有意義的。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可以把兩個小時的有氧運動減少為半小時了,因為配合無氧運動後一個半小時的時間足夠了,過多的有氧對你接下來減肥的幫助不是那麼大了。
無氧訓練建議還是主要做力量訓練為主,在這個階段增加力量訓練才能讓你的身材看上去更加苗條有型。
在我們評價一個計劃的好壞時,其實是有7大基本原則來作為參考的。當然了,這些“原則”並非永遠適用,也不僅限於這7個,它們只是一個衡量計劃的工具。這7大原則不是我的發明創造,而是長達60餘年科學和經驗的總結。
本文我將一一為大家說明,並教你如何實際運用。你若是覺得它們太過基礎,那其實是你理解得不夠深入。
#1:超負荷原則
練力量的都很熟悉這點:想要提升運動表現,那就得不斷增加負荷,訓練難度、訓練量、強度、頻率都應隨著時間逐漸增長。另外,一個安排妥當的計劃不應造成太多恢復問題,因為你的自我修復能力也應不斷加強。
恢復遇到障礙的情況只有兩個:1. 你做了超出自身水平的計劃2. 你的水平太高以至於身體跟不上訓練需求。記住,第2點極為罕見,切莫高估自己。
#2:超量恢復/ 代償原則
該原則的意思是:受壓+恢復=比之前更強的能力。力量訓練之後,我們的身體會做出超量恢復,以保正身體能更“輕易”地應對訓練。
假設你的1RM是350,那麼用90%的極限重量 (315)訓練,你的身體會覺得壓力山大。透過訓練和恢復,你的1RM升至355,這時,之前的315就變成了極限的88%,即對你來說更“輕鬆”了一些。這條原則是和超負荷緊密關聯的,因為此時此刻,你必須增加訓練負荷以取得進一步的提升。
#3:用進廢退原則
俗話說,“練則進,不練則退”,一個非常簡單而重要的道理。無論是肌肉維度、力量還是技術,想要保持和提升那就得不斷苦練。
#4:針對性原則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擅長跑步那就狂奔,別靠騎車;想碾壓重量那就狂舉,別靠有氧。
如此簡單的道理,但很多訓練者其實並未落實。記住,想硬拉強那就練硬拉,別老想著深蹲或背屈伸。你的身體只會愈發掌握你練習過的技能。
#5:專項特異性適應原則
又稱SAID (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s) 原則,此點與針對性原則密切相關,只不過SAID更注重生理結構層面。也就是說,你想要爆發力,那就練得更具爆發性,讓你的細胞適應並變得更具爆發力。無論是有氧耐力、極限力量還是其它身體素質都是如此。
#6:一般適應綜合症原則
又稱GAS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原則,源於Hans Selye的壓力與適應學說,他發現人體對壓力的迴應有三個階段。初始階段為預警,身體機能短時間內下降;隨後是抵抗,即身體對壓力源做出抵抗;最後,如果壓力源仍沒有消除,那麼身體就會衰竭乃至死亡。
這在力量訓練中是一個道理,訓練是壓力源,之後必須減壓以求恢復,否則我們就會超出反抗的極限,造成訓練過度。
#7:個體差異原則
該原則是指每個人對訓練程序的反應各不相同。張三認為的高訓練量,李四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成。這正是RTS訓練系統的專職——為個體差異性服務,用系統的工具量化差異,量身定做最優的訓練內容。
有了以上7個原則,你就可以檢驗你最喜歡的計劃,看它到底靠不靠譜。你的計劃針對性夠嗎?遵循專項特異性適應原則嗎?一般適應綜合症原則呢?......如果是的話,這開了個好頭,你可以進一步學習更高階的概念並加以檢驗,比如收益遞減、週期性、可持續發展性等。不過要記住,在7大原則沒有做穩的情況下討論高階概念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