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濟州運河印象
-
2 # 品質醫聲
疫情期間,如何為孩子挑選口罩?
N95口罩密閉性較強,兒童缺乏行為能力,佩戴N95口罩有窒息的風險,棉布、紗布口罩阻隔性欠佳,也不推薦給兒童使用,家長們可選擇市面上在售的防飛沫口罩。但針對1歲以下的孩子,專家建議主要以被動防護為主,家長應自覺戴好口罩,儘量減少外出;
市面上常見在售的幾類口罩1歲以上的孩子:
①口罩大小要適宜,一定要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和臉型選擇適合的口罩。
②口罩顏色深為外側,淺色面為內側,有鼻夾的在上方,切記不可戴反。口罩必須完全罩住鼻、口及下巴,保持口罩與面部緊密貼合,佩戴好後用雙手食指壓緊鼻樑兩側鼻夾,確保貼合面板,不漏氣。
④注意更換口罩,外科醫用口罩建議4小時更換,醫用防護口罩6-8小時更換。
⑤口罩內外不能交替使用,戴過的口罩,外層會積聚很多灰塵、細菌,而裡層阻攔著撥出的細菌、唾液,因此口罩兩面不宜交替使用。
霧霾的“旺季”悄然襲來,備戰霧霾,成了爸媽們的頭等大計。咳嗽、氣管炎、過敏……霧霾威脅下,每個字眼都拉響了高危警報,讓爸媽們避之不及……
為什麼孩子對汙染更敏感?
對於柔弱的孩子,霧霾的危害要遠大於成人。上週舉行的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年會上,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申昆玲教授介紹,兒童吸入PM2.5,不僅會引起哮喘、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疾病,還可能影響神經功能和大腦發育。
為什麼孩子比成人對汙染更敏感呢?
這是因為:孩子1、身高矮,地面泛起的顆粒物更易被吸入肺中;2、呼吸頻率比成人快,單位時間內吸入的汙染物較多;3、呼吸道發育不全,屏障功能和免疫力弱 ,吸入汙染物更易引起呼吸道感染。
孩子在汙染天氣最好減少或停止戶外活動。如果必須要外出,需要戴上防護口罩,減少與顆粒物和有害物質的接觸。
不過,給孩子選口罩,也是一門技術活,可難倒了一大片爹媽……
孩子死活不肯戴口罩?戴了口罩還是咳嗽連連?……相信這些問題,讓許多家長都備受困擾。結合各路實踐經驗,以下幾招或許能幫到你。
♦ 及時發現孩子的“黃燈”訊號孩子的呼吸道較成人更脆弱,如口罩佩戴不當,極易產生不適。家長應留意觀察,孩子戴口罩時如出現以下情況,可能說明口罩不合適或無效,建議及時更換口罩。
♦ 選擇適合孩子臉型的尺寸口罩的防護效果好壞,取決於口罩與孩子的面部是否貼合。申教授介紹,如果口罩不夠貼合,細菌、PM2.5等汙染物容易從邊緣或鼻翼兩側的間隙進入口罩,破壞過濾效果。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臉型大小,選擇兒童專用的N95口罩,不要和爸爸媽媽混用。
♦ 如何確認口罩是否貼合緊密呢?
方法很簡單:給孩子戴上口罩,調校好鼻樑條,讓孩子雙手捂著口罩吹氣,如果邊緣有漏氣現象,說明口罩未能良好貼合面部。
♦ 過濾效率至少在95%以上孩子對空氣汙染物比成人更加敏感,在汙染天氣外出,一定要選擇防護效率高的抗汙染口罩。
在國際上,美國、歐盟標準是判斷過濾效率的主要標杆。N95標準,表示“過濾非油性顆粒物的效率至少達到95%”。歐盟標準則更加嚴格,它將口罩分為FFP1/2/3三類,要求同時過濾油性和非油性顆粒物,過濾率分別是≥80%、94%、99%。
媽媽們要格外注意的是,孩子面對的威脅不單有PM2.5,也包括空氣中漂浮的細菌、花粉等汙染物,孩子佩戴的口罩最好能同時過濾多種汙染物。
♦ 呼吸阻力低,佩戴更安全申教授介紹,孩子的呼吸力量弱,為了確保安全呼吸,一定要選擇呼吸阻力低的口罩。
許多防護口罩雖然過濾效率高,但呼吸阻力大,佩戴過於憋悶,易引起呼吸不暢。此外,口罩內積聚大量CO2,會使血液中CO2濃度增高,引起頭疼、呼吸困難、視覺功能變化、易怒性增加等不利反應。
口罩過於憋悶,孩子也可能自行把口罩挑松,無法堅持佩戴,這同樣會減損防護效果。
理想的兒童口罩應在高效過濾汙染物的同時,減低呼吸阻力,以及熱氣、溼氣和二氧化碳的積聚,讓孩子戴著口罩也能順暢呼吸。
♦ 呵護孩子,細節也很加分兒童口罩的保護作用首先以安全和舒適為前提,除了過濾效率、呼吸阻力這些“硬技能”,細節的處理也很重要。
許多成人口罩上有金屬鼻夾、訂書釘等元素,孩子使用可能發生劃傷,因此不適合給孩子佩戴。家長可以給孩子選用質地柔軟的面料,以及更加安全的鼻墊、頭帶等設計。
家長在孩子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力求完美,在防霾這等大事面前更加不能懈怠。我們躲不開霧霾,但大可為孩子和家人挑一款安全舒適的抗霾口罩,保護他們安度霧霾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