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狸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張愛玲

    沒想到,古裝劇《清平樂》圍繞著宋仁宗的感情生活,也上線了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套路。

    只不過,宋仁宗身為一國皇帝,為了子嗣綿延,他擁有後宮佳麗三千,可以共同擁有白玫瑰與紅玫瑰。

    《清平樂》VIP更新到第18集,觀眾一眼就看出來,曹丹姝是白玫瑰,而張妃晗是紅玫瑰了。

    按理說,曹丹姝的各方面條件都比舞娘張妼晗好,怎麼就不得宋仁宗的喜歡呢?反過來問,張妼晗是出身卑微的舞娘,她又憑什麼深得宋仁宗的喜歡呢?

    真正的區別在於戀愛商。

    01曹丹姝過於理智了

    論家世,曹丹姝的家族非常了不起,爺爺曹彬是宋朝開國功勳,四伯的生前取得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諡號“武穆”。

    還有,曹丹姝頂著哥哥的名字在應天府讀書時,她的授業恩師正是天下士子的精神領袖范仲淹。

    如此強大的資源,加上曹丹姝本人清麗的容顏,大氣雍容,敏銳聰慧。這麼好的一個女孩子,太監張茂則見了都動心了,宋仁宗初見時也動心了,可是怎麼就喜歡不起來呢?

    因為,曹丹姝過於理智了。

    換句話說,曹丹姝的戀愛商太低了,讓人喜歡不起來。

    《清平樂》第14集,趙徽柔的百日宴上,宋仁宗失儀了,傷了曹皇后的面子了。曹皇后的做法是引經據典地證明,宋仁宗做錯了。結果,兩人不歡而散。

    因為宋仁宗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主動來坤寧殿找曹皇后,這已經主動賠罪的一種方式了。可是,曹皇后擺了一張冷臉,正義凜然地斥責宋仁宗的失儀,他心裡當然不高興了,一走了之。

    宋朝再怎麼開放,也是一個男權社會,女人最不能傷的是男人的尊嚴。何況,宋仁宗還是一國之帝呢。

    相比之下,宋仁宗的老師晏殊勸誡的方式值得大家學習,態度溫和委婉的,話語是一針見血,而不是像曹皇后態度堅決、長篇大論。

    一段感情裡,如果每一件事一定要分對錯,爭對錯,結果一定是兩敗俱傷。

    曹丹姝已經錯了一步,但她還繼續錯第二步。

    在《清平樂》第16集裡,太監張茂則說,曹皇后與別的娘子爭風吃醋不一樣,別的娘子是哭鬧、發脾氣爭吵,曹皇后則拿那些堂而皇之的大道理丟給官家,左不過是發洩委屈而已。

    張茂則是旁觀者,所以他看得比宋仁宗清透。

    張茂則是曹皇后的仰慕者,總能站在她這一邊,體諒她的心情,所以他比宋仁宗更摸得透曹皇后的性格。

    可是,對於宋仁宗這樣心軟情長的人來說,他有強大的共情能力,你要是委屈了,你說出來,我哄哄你就好了。但是,你要是拿一堆道理包裝自己,那就會讓他看不清了,不清楚你真正想要表達什麼了。

    所以,宋仁宗也說了,曹皇后用禮節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這句話的意思是他也很難走進曹皇后的內心。

    曹丹姝皇后強大的管理能力,讓宋仁宗十分敬畏,甚至從她身上看到章獻太后劉娥的影子。這是一個不好的訊號:

    當一個女人讓男人想起母親的強大時,只有敬,很難有愛了。

    說實在,看到曹丹姝皇后在竹林舞劍落淚的一幕,很多人替她叫屈。可是,用現在的話說,曹丹姝皇后就是一個“直女”,出身武將世家,性格剛烈,偏偏又理智過人。

    曹丹姝,就像一朵長在深谷裡,正在吐露芬芳的白玫瑰。

    02張妼晗,愛得起的女子

    彈幕說,只要看到張妼晗上線,就趕緊快進。

    的確,張妼晗這個小妮子性格囂張、心氣大,還有點被愛衝昏了頭腦。難能可貴的是,她很真實和坦率。

    初次見到官家時,她的小兔子死了,官家安慰她兔子到了天上月宮當差了,她說死了就死了,你們大人幹嘛老是騙人。這是直麵人生的真實感,也是她將個人喜怒哀樂全部表達出來的寫照。

    對於性情中人的宋仁宗來說,朝堂的壓抑,心中的憤懣可以在她這裡得到情緒的共鳴和宣洩。

    張妼晗之所以能獲得宋仁宗的喜愛,除了美麗的容顏、婀娜的舞姿外,最重要的是,她敢於表達喜歡和愛。

    教習找人打點了,帶她到福寧殿見宋仁宗,她就當面表白官家了。

    張妼晗追求愛情的方式,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就像梁詠琪在歌裡唱的:“既然愛了就要愛得起/懦弱會讓自己看不起/燃燒了心/只為盡興/豁出去愛才有意義。”

    張妼晗,一朵開在宋仁宗眼裡,正在綻放又熱辣的紅玫瑰。

    03學習愛

    《清平樂》第16集裡,權相夏竦和情人賈玉蘭私會時,他說:“

    這天下間最不能用才智定奪的,便是男女之愛夫妻之情了。”

    曹丹姝聰智過人,但說到宋仁宗的心頭愛,還是活潑莽撞的張妼晗。

    曹丹姝熟讀《論語》三百遍,可她到底還是沒了解,《論語》裡講授的是修身養性治理國家之道,而沒有教授女子如何談戀愛和夫妻和睦相處之道啊。

    子曰:過猶不及。

    曹丹姝皇后,太理智而缺乏情感,令人生厭。

    她想要走出不被宋仁宗愛的困境,出路就是學會收斂自己的理性,發展自己人格中的感性部分,學習談戀愛,學會正面、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俗話說,關起門來是夫妻。

    在人前,她是理智的皇后。當只剩下她和宋仁宗時,她就是女子曹丹姝,一個正在努力提高戀愛商的女孩子。

    如此一來,以她的優秀,收穫的便是豐盛的人生了!

  • 2 # V思維視覺

    《清平樂》中曹丹姝作為女一號,她出身名門,祖父曹彬是北宋開國大將,家世顯赫。古代名門望族其實是極注重對女兒家學識、眼界的培養。正因如此,丹姝才得以文武雙全,秀外慧中。閨中密友也常誇讚她為奇女子。入主中宮後,論才情、論相貌,更是無出其右。

    但就是這樣一位集才情與相貌,學識和武功於一身的名門貴女,卻並不得皇帝的寵愛。

    受家中父兄的影響,丹姝不止侷限於閨中女兒的情思和煩惱,她更有著為國報效的遠大志向,卻苦於自己是女兒身無法施展。

    她冒名頂替了哥哥去書院讀書,也關心國家大事。正是從范仲淹等老師的日常談論中,丹姝知道了當今大宋的官家是一位體恤百姓的仁愛之君。或許,她對趙禎的好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的吧。

    趙禎真正進入丹姝內心,只因她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跟隨母親覲見太后,偶遇趙禎。只那一眼,便註定了她這一生不可能再如以往那般了無牽掛,快意人生了。

    她本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嫁給心裡的那個他,卻不料喜從天降,在文武百官的一致推選下,她成了趙禎的第二任皇后。

    得知訊息的那天,她喜不自勝,甚至不敢相信訊息的真實。原來,自己即將嫁給的夫君就是自己心心念念之人。

    她早已嫁過一次。在決定和離的那一刻,她早就想清楚了未來的去路。她不怕未來的夫君看輕了自己,她心裡清楚,若那個人因自己嫁過一次就嫌棄自己,只能說明是對方眼界太窄。可當她知道對方正是自己心裡的那個人時,她卻開始有點擔心了。是啊,他可是皇帝,是自己心心念唸的那個人。

    一場婚禮,極盡奢華,卻也抹不掉丹姝新婚之夜的心碎。皇后寶座,何其尊貴,卻也擋不住丹姝內心的悲傷。新婚之夜,春宵一刻值千金。可自己的夫婿卻不肯來看自己一眼。即便有了小廝們的百般勸解,可聰慧如她,怎會猜不出其中真實的緣由呢?什麼國事繁忙、前朝急政,左不過自己是百官硬塞給皇帝的皇后,自己也只是他各種麻煩政事中的一件罷了。

    看清了這點,丹姝的心情從九霄雲外瞬間跌落到谷底。她想就此收好自己的感情,只做一個大宋的國母,官家的好皇后。

    丹姝的內心又是驕傲的。她容不得對方輕視了自己,所以當官家第二天清早過來看她時,她禮貌又客氣地將對方“攆走”。她更容不得自己是他人的替身,所以官家一提到那個懂機械的女子陳熙春時,她因一個“也”字便生了氣。

    她深愛著皇帝,卻無法在確定皇帝心意前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她總認為,官家若想要留下,自會開口,不說便是不願留。可她不知道,對方是何等高貴之人,更有著他自己的傲嬌和不甘。皇帝自認為想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怎會勉強她呢?他不願勉強,更不甘心只是勉強得來。

    丹姝是驕傲的。她有驕傲的資本——顯赫的家世,傾城的相貌,不俗的才情,廣闊的眼界,所有這些都註定了她不可能忍受一個平庸的丈夫,只做一個普通的女人。可她的愛又是卑微的,卑微到塵埃裡。

    她愛趙禎,那個俊朗的青年,那個因黎民百姓之苦而罪己的國君,但她從來不敢輕易地表露。他挽著她的手,教她寫飛白書,告訴她只要有心,慢慢練習,假以時日,自然可以成功。丹姝以為這是夫妻兩人甜蜜恩愛的開始。她轉過身望著自己的丈夫,如少女般眼神裡充滿了期待和幸福。只要心裡的那個人願意教自己寫飛白書,與自己談論國家大事,將自己視為知己,她就心滿意足,願意耐心地等候,等著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

    可她的皇后身份註定了她無法跟其他妃嬪一樣爭奪皇帝的寵愛,也無法像普通女子一樣與丈夫享受魚水之歡。當她開始憧憬著往後的甜蜜恩愛時,皇后的枷鎖就開始套牢了她。所以丹姝眼中的光只出現了一瞬,立馬就消失。她只能後退一步,身子一福,告訴官家自己失禮了。

    每每受到委屈和誤解,丹姝不能透過哭鬧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只能用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壓倒官家。只有如此,才符合她皇后的身份,她才能做一個完美的、完全正確的國母。

    可皇帝從小就被劉太后嚴加管教,成年後也常常剋制自己的慾望。他內心對於祖宗家法、規矩禮儀是心存抵制的,奈何自己身為皇帝,註定無法衝破束縛。所以,趙禎更喜歡如張妼晗、陳熙春那種活潑開朗、肆意瀟灑的女子。

    所有這些,丹姝不是不懂,只是不能去做。她在閨閣中也曾是個性鮮明,活潑豔麗的女子,騎馬射箭、遊歷山河,所有這些男子做過的事情她一件都沒落下。可時移世易,現在的丹姝,早已不再是曹家女兒,而是大宋的皇后。這注定了她只能成為一個刻板、教條、無趣的女人。祖宗家法、規矩禮儀她必須帶頭遵守,否則無法統領後宮,讓其他嬪妃臣服。

    對於後宮生活的空洞貧乏,丹姝也覺得壓抑無趣。但平日裡有趙禎的信任和關注,只要他願意教自己寫飛白,願意與自己談論國家大事,丹姝就覺心滿意足,有了留下來的動力與理由。可隨著兩個人誤會的加深,就連這點點說服自己的理由都不復存在,丹姝壓抑的內心終於爆發了。她選擇在深夜無人時,穿上伯父給自己的軍衣,拿起刀劍,肆意發洩著,揮舞著。她甚至想過請求皇帝廢后,以普通軍人的身份跟隨伯父上戰場。可一覺醒來,才感夢畢竟是夢,那個馳騁沙場的曹丹姝始終是一個夢而已,自己終要面對的是皇宮裡高高的圍牆。

    可正是由於丹姝的太過正確,規行矩步,毫無差錯才讓趙禎望而卻步。一個完美的人是不真實的,只能令人望而生畏。趙禎也曾抱怨,自己在皇后宮中戰戰兢兢,生怕自己說錯了一句話,做錯了一件事,皇后會拿規矩來教訓他。他怕皇后。如此,丹姝更像趙禎的長輩,像趙禎的母親,卻從來沒做過趙禎的妻子。

    丹姝的確有與劉太后相似的地方。那天在皇帝宮中,突發地震,趙禎本想保護丹姝,卻不料丹姝之剛強,完全不需要趙禎的庇護。她立馬站起身來,大喊護駕。地震後對於宮中各處的排查和安撫工作,也都在丹姝周密的安排下有序地開展。篝火之下,趙禎甚至有過一瞬間的遲疑,他想起了先皇駕崩時,劉皇后毫無慌張無助,鎮定自若地處理後事,與大臣們交代一切。這與眼前的丹姝太過相似了。

    若丈夫對妻子只有敬,只有畏,何來的愛呢?沒有了親密,就不能稱之為愛了。

    丹姝從來沒在趙禎面前表現過軟弱。她不是沒有軟弱的時候。新婚之夜夫君不見,她哭過;被皇帝誤會嫉妒苗娘子升位分,她覺得委屈,卻只讓眼淚在眼眶打轉;被心愛之人冷落,厭倦,她覺得壓抑難忍,卻只偷偷練劍發洩。她所有的軟弱和眼淚都只在沒有皇帝的地方表現過。因為她是皇后,不能在官家面前失了禮儀。

    文武雙全,才學樣貌出眾的丹姝為何遲遲得不到官家的寵愛?她傲嬌,看似不願接受不愛自己的丈夫,實則自卑,無法在確定對方心意之前主動大膽宣告自己的愛意。她只講規矩,不講人情,因皇后的身份困住了自己的本心。她剛強,從不願意在心愛的人面前表現出軟弱。所有這些,都是導致她不受寵的原因。

  • 3 # 饅頭Sisi

    我真的對娘娘喜歡不起來。(並不討厭)

    曹丹姝的角色設定太過完美了。

    未入宮之前,給曹丹姝的每一個鏡頭都在極致展現她的優點,她的聰明、美麗、活潑和端莊等等。

    在入宮之前,我就已經看到了她的大部分優點。這時候給我的感覺是眼前一亮。

    可是入宮以後,她的這些有點有的被繼續強調和放大,有的因為她自己的剋制被淡化藏了起來,反正,都是優點。

    曹丹姝做了後宮之主以後,六閣歸心,除了張妼晗跟她作對,幾乎沒有人不愛戴她。而且,不只是正常的禮節上的敬服,是真正心裡都向著她。

    張茂則對她一眼萬年,鐐子和懷吉也幫著她。徽柔和宗實這些小孩子也喜歡她。苗娘子還和她抵足而眠,認真聽她教導。新出現的秋和也忠心於她。

    最新一集只出現一小會兒的繯兒,也是為了證明曹丹姝當年的決斷是多麼正確多麼有遠見,真是可憐被說成失心瘋才喜歡上的鐐子。

    所以,曹丹姝這個角色每一次出現的時候,幾乎沒有變化,她的出現每一次都凝聚著各種閃光點。一成不變的完美真的讓人視覺感覺都很疲勞。

    她就是太好了,成了一個主角符號,而不是一個有明亮有陰暗有血有肉的人。故而並不能十分吸引我。

    關於她和官家的感情,官家是愛她的,這是給曹丹姝的又一份主角光環。

    但曹丹姝為什麼若即若離呢?

    因為娘娘自己說,對愛人的感情要用禮來剋制,才不會傷人傷己,所以她一直是這麼做的。

    除此以外,她自己以為官家不喜歡她,對於自尊心極強的她,是不會主動過分親近不喜歡自己的人。

    當然最大的原因,其實就是新婚當晚被冷落。

    這相當於把之前的美夢全部打碎,本來在新房等待的時候,曹丹姝是把那個將到來的人當成自己的夫君,但是他沒來。

    所以,從此不知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在她心裡重新把官家當成夫君了,這其中有不敢亦有不願。

  • 4 # 葉偉

    但也正是因為她自身的十全十美,對自己的嚴格自律,做事過於理性,才導致她對官家的若即若離。她對於心愛的官家只是默默的在內心暗戀,寧可幫他輔佐政務,為他的每一個良好政績點贊,也不敢將[愛]真實表達,不敢為愛向前邁一步,最終落得孤獨一生,靠點滴回憶過完此生。這才是女神最大的悲哀。

    首先,定位不準,行為偏頗。

    從一開始她對官家的一見鍾情、一往情深,到知道自己是大臣們硬塞給官家的皇后,她開始重新尋找定位,有原來想相夫教子的[妻子]定位,變為宋朝執掌六宮的皇后定位。

    理性佔據了上風,剛強佔據了內心。她不會示弱,更不會撒嬌,她只是在自己認定的皇后定位上自嗨。讓官家從敬重到畏懼,在她身上官家又看到了劉皇后的影子,更讓他在政務繁忙中找到了能夠互聊、對飲、解憂的依賴。

    其次,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出生豪門的丹姝,自小便受各方教育,有良好的教養與眼界,更有與常人不同的胸懷與大度。她身上有帝王之氣,更有將相之才。在家與國之間,她選擇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

    當她看到官家是一位心繫黎明百姓的好皇帝時,她為這樣的好官家叫好,更不願意為卿卿我我、兒女情長而去糾纏官家,她選擇讓官家有更多的時間去治理國家,為民造福。

    最後,性格剛硬,不懂示弱。

    淵博的知識,睿智的大腦,讓她做事更理性,更自信。而這種自信表現出來的就是性格的剛硬,說話的中規中矩和對官家的若即若離。

    性格決定命運。不懂示弱,不會表達愛,沒有柔軟度的剛烈女子又怎麼能夠獲得官家的愛?這種若即若離是她做事的原則,更是她做事的邊界和強大的自律決定的。

    【總結】總之,曹丹姝是一個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完美的無可挑剔,完美的讓人不敢觸碰,而優點往往正是自己的缺點,也正是官家敬而遠之的關鍵所在。定位不準,讓她沒有去研究官家的喜好與興趣所在,更不懂官家需要什麼樣的妻子;心繫國家,讓她沒有心思研究兒女情長,家長裡短;性格剛烈,做事理性,缺乏女性的柔美,更不懂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所有這一切註定了她悲慘的一生。從她身上,也應引起我們現代女性對幸福婚姻家庭的反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懷舊服,黑金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