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0後姑娘楊蓓對於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非常痴情,曾經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的她,為了全身心設計製作“國民校服”,乾脆辭職一心一意進行構思和創作,由她設計的“國民校服”系列一經推出,便受到了許多學生、家長以及老師的點贊,最自己喜歡的事是一件很酷的事,對此,你想說些什麼?
9
回覆列表
  • 1 # 果子日跡

    挺好的,有自己的興趣。

    2016年,在國內一場大型的創意博覽會上,楊蓓正式推出“友言笑”國民校服系列。

    “從現場觀眾的反應來看,還是讓人眼前一亮的。”籌備這場演出,楊蓓用了2個月的時間,籌備作品,楊蓓花了將近2年的時間。

    有人很好奇,做旗袍的楊蓓為什麼要做開始做校服,這是不是有點“不搭界”?

    楊蓓的出發點,除了為人母的關愛,更多的還有對於中國傳統服飾的情懷。

    於是,他把兒子作為“友言笑”的第一位客戶和代言人,給兒子開發了正裝和運動裝兩個系列的校服。

    “友言笑”,是楊蓓的緣楊旗袍的童裝品牌,也稱“國民校服”,其名字取《詩經-衛風-氓》中的一句“總角之宴,言笑晏晏”而得名。楊蓓說,希望大家看到這個校服,就能會心一笑吧。

    目前,楊蓓的國民校服設計了幼兒版,小學版,中學版的正裝和運動裝,共6個款式,設計理念是參考漢服、褙子等傳統華夏服飾,再結合現代審美及實用而產生。

    比如:漢服版運動系列校服,面料選用銅氨絲(新型綠色環保面料),此種面料對肌膚的摩擦刺激少,具有很好的放溼性,冬暖夏涼,被稱為“呼吸型纖維”。款式則選用寬鬆版,利於運動,便於穿脫,設計結合了傳統的右衽交領等元素,中西結合。

    從商業角度來看,楊蓓的國民校服,並不是個可以實現盈利的專案,甚至還可能面臨虧損。而在推廣中,她更是常常面臨不少壁壘,家長審美的差異,政策的不支援都是她無法逃避的現實。

    但楊蓓認為,她的努力應該放在更長的時間裡來評價。

    她想透過“國民校服”系列,來傳遞和推廣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這就是她堅定的投入民國校服的信仰。

    好在,現在已經有不少幼兒園和楊蓓下了訂單。楊蓓說:如果訂單量足夠大,她願意壓縮自己的利潤,也要讓孩子們有機會了解傳統服飾和文化。

  • 2 # 橙子渣渣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位於蘇州平江路上的緣楊裁縫鋪內,80後姑娘楊蓓正在精心設計一款新版“國民校服”,這位來自四川自貢的女子,對於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非常痴情,曾經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的她,為了全身心設計製作“國民校服”,乾脆辭職一心一意進行構思和創作,由她設計的“國民校服”系列一經推出,便受到了許多學生、家長以及老師的點贊,孩子穿上後顯得精氣神十足,家長對此也讚不絕口。最近,楊蓓親自設計的“國民校服”夏裝正式亮相,一套關於“國民校服”的設計製作標準也正在制定中,旨在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穿上“國民校服”。

    靈感源於兒女平時穿的小中裝和小旗袍

      楊蓓從四川一所師範學校畢業後,來到蘇州工業園區一所高校從事教師職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了蘇州平江路歷史文化街區,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原汁原味的水鄉生活,讓這個生長在四川的姑娘一下子就愛上了這裡,她覺得這裡的生活環境是自己一直夢寐以求的。於是,楊蓓便決定在蘇州成家立業。2009年,楊蓓攜手知心人走入婚姻的的殿堂。婚後,她時常身著自己製作的旗袍,和愛人漫步在蘇州的大街小巷,一起經營著甜蜜的婚姻。2010年,兒子“楊楊”出生了,初為人母的楊蓓,內心充滿了喜悅。2013年,女兒“園園”順利降生,兒女雙全的她在倍感幸福甜蜜的同時,生活也變得更加忙碌。楊蓓告訴記者,“國民校服”的靈感來源於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平時穿的小中裝和小旗袍,隨著兒子“楊楊”進入幼兒園,開始有了統一的校服,楊蓓突然回憶起自己上學時穿的校服,似乎回憶沒那麼美好。於是,她把兒子作為“國民校服”的第一位客戶和代言人,給兒子開發了正裝和運動裝兩個系列的校服。可愛的一雙兒女每天穿上媽媽親手設計的“國民校服”上學,經常會引來別的學生羨慕的目光。當兒子所在的幼兒園進行活動演出時,許多孩子家長便決定統一採用楊蓓設計的“國民校服”作為演出服飾。另外,“國民校服”也開始在蘇州的一些外國語學校流行起來。

    辭去高校教師職位專心設計“國民校服”

      因為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熱愛及對“國民校服”的痴心,楊蓓放棄了大學老師的職位,決定在古樸清幽的平江路開設一家裁縫鋪。記者看到,不同於舊時的裁縫鋪裡掛滿了布料,楊蓓的裁縫鋪擺放著的是各種款式的旗袍。而這些旗袍基本不用於零售,僅用於展示,顧客可以試穿,試穿滿意後由老師傅再給顧客量身定製。據介紹,做一身旗袍要測量26個尺寸,因為純手工製作,一般定製之後一個月才能拿到衣服。顧客有特殊定製需求,楊蓓也會根據需求給客戶重新設計,打樣再製作。楊蓓設計的眾多旗袍系列裡,有一個古法系列旗袍,從款式、面料到剪裁、縫製方法,全方位復原民國旗袍的樣子。在媽媽的薰陶和培養之下,女兒“園園”已經變成了平江路上的“旗袍小美女”,為這條古樸的老街增添了新生的氣息。為了設計製作出更適合學生穿的“國民校服”,楊蓓不僅在面料上花了很多心思,跑了許多地方尋找適合的面料,而且在裁剪、縫製方面特別用心。記者瞭解到,楊蓓在“國民校服”系列上可謂下足了功夫,歷經三年多時間的構思和設計,光是“國民校服”的設計圖稿就有數十套。

    幼兒版運動裝

    幼兒版正裝

    “國民校服”系列更適合孩子們穿著

      據介紹,由楊蓓設計製作的“國民校服”系列分三個年齡階段,分別是幼兒版、小學版、中學版,另外還有各個年齡段的運動版,設計理念方面參考漢服、褙子等傳統華夏服飾,再結合現代審美及實用而產生。“國民校服”幼兒版面料採用竹節麻面料,使用純天然染料,“國民校服”小學版面料則採用毛料和錦緞,這樣看上去顯得筆挺有型,真絲質感絲質柔滑,穿起來非常舒適。“國民校服”中學版面料為毛料和宋錦,宋錦選用真絲與人造絲進行機器交織,這樣面料成本會比較低。“國民校服”運動版面料則採用新型環保材料銅氨絲和織錦,穿起來非常透氣,此種面料對肌膚的摩擦刺激少,冬暖夏涼。設計上採用寬鬆的款式,比較利於孩子們運動,也便於穿脫。據瞭解,這樣的“國民校服”製作成本並不高,幾乎與普通校服差不多。為了讓“國民校服”更適合孩子們穿著,楊蓓針對家長和學生專門進行了調研,廣泛徵求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楊蓓表示,“國民校服”最初的設計理念來源於她的復古情節,她很想透過服裝的設計,來傳遞和推廣自己對中國傳統服飾和文化的熱愛。而且她認為,作為優秀文化的一部分,傳統的服飾文化理應被傳承和發揚,這也是她設計“國民校服”的初衷。去年,楊蓓設計製作的“國民校服”在第五屆蘇州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亮相,孩子們穿著“國民校服”系列以一種情景劇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帶來一場別具匠心的走秀,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小學版正裝

    小學版運動裝

    透過“國民校服”推廣傳統服飾文化

      談起校服,許多學生以及家長就會開啟吐槽模式:肥大的款式、單調的色彩、尼龍化纖的材質……留給它的評價,有點不留情面:醜。與國內的校服截然不同的是,日本、南韓甚至歐美學生或傳統、或英倫風的校服,顯得青春洋溢,活力滿滿。近幾年來,國內不少小學、中學都開始模仿日本、南韓的校服,但也被許多人所詬病,認為一味的模仿國外風格,放棄中國自己的服飾特色,實在是不應該。校服不僅是一種校園服飾文化,而且還展現著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學生需要個性化發展,需要體現出天真爛漫和多姿多彩的朝氣一面,校服就是一個載體。所以,如何利用好這個載體來展現青少年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與和諧的校園環境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目前,運動服幾乎成為校服的代名詞。教育界人士認為,校服這種單一面孔嚴重抑制了學生對美的追求,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讓孩子們能穿上合體、精神、有朝氣的校服是學校和家長所關心和期待的。首先,改革創新校服的設計理念,緊跟時代發展,樣式多樣化,滿足學生所需,積極徵求聽取學生和家長對校服的要求和意見。其次,在製作過程中結合學生活動強度大等特點,採用適合青少年穿的面料和工藝以保證校服的質量,使校服穿著舒服、易於活動、質量可靠。而楊蓓為孩子們設計的“國民校服”系列剛好符合學生們統一著裝的要求,不僅耐髒,而且穿著舒適,別具風格。有學生表示:“這樣的‘國民校服’,我願意每天都穿。”“國民校服”系列推出後,讓許多經常光顧裁縫鋪的顧客都非常驚訝。有人很好奇,一直做旗袍的楊蓓為什麼要開始做校服,這是不是有點“不搭界”?楊蓓的出發點,除了為人母的關愛,更多的還有對於中國傳統服飾的情懷。楊蓓告訴記者,從商業角度來看,自己設計製作的“國民校服”,目前來說並不是個盈利的專案,甚至還可能面臨虧損。而在推廣中,自己更是常常面臨不少壁壘,家長審美的差異,學校相關政策的不支援都是她無法逃避的現實。但楊蓓堅信,她的努力應該放在更長的時間裡來評價,目前,一套關於“國民校服”的設計製作標準也正在制定中,透過孩子們來傳遞和推廣中國傳統服飾文化。

  • 3 # VvXw巴

    我覺得挺好的,遵從自己的內心

    所謂人活一世,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在為自己而活呢?又或是真正為自己活過嗎?

    我現在就讀的一所鐵路學院,因為跟我們國家的特殊原因(一般鐵路都是國企),所以在我們學校就讀的大部分同學都是奔著鐵路方面的行當去的。

    什麼廣鐵啊、廣地啊、深地啊啊。等等

    站務員

    要問他們為什麼會那麼想去這些企業上班呢?

    要麼答:“爸媽覺得這些企業號”

    要麼答:“國企嘛,待遇肯定好呀”

    偶爾說笑談談自己的想法,要麼就說沒想過,或者說“就是想去,待遇多好啊”

    那你瞭解過嗎?

    “還真沒有,你知道嗎?分享一下唄”等等

    我想信,大部分人都對這方面沒什麼瞭解。到了我們大學,也就是人云亦云的跟著、擠著、埋著頭的去應聘。就是懷著一種“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進去”

    先不說站務員的工作是否幸苦,單單對於這種思想,是不是能夠愛崗敬業呢?

    從事這些基礎工作,如果你那天不喜歡了厭了之後,你在社會又有什麼競爭力呢?

    說這麼多,我只想說一句。一個人連自己的想法都沒有,只是像機器一樣重複著去做一些事情,你有能夠走多遠呢?

    我覺得這位老師的做法值得讚賞,甚至是晚了一些。

  • 4 # 全能選手

    每個人都有一個民族身份,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民族服裝,以表達各自的民族身份和文化歸屬,民族服裝是每個人民族身份的體現,遺失了民族傳統服飾等於遺失了民族交往中的“名片”。

    傳統服裝是一種文化,與民族的歷史和生活緊密相聯。因為族源、早期生產方式、地理環境等因素,各民族有各自特定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個性。民族服裝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因此民族服裝還要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應不斷嘗試設計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時代民族正裝,這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文化的瀕危最明顯的標識是語言文字的瀕危,其次便是傳統服裝的瀕危,不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服裝的生命力也就淡化,文化的瀕危也就成為必然。

    因此,呼籲全體同胞關注本民族的服飾文化,鼓勵並希望在民族傳統節日時大家都能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展示我們民族所引以為豪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個性,保持我們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魅力!

    錫伯族美女傳統服飾

    鄂倫春族美女傳統服飾

    鄂溫克族美女傳統服飾

    達斡爾族美女傳統服飾

    滿族美女傳統服飾

    蒙古族美女傳統服飾

    土族美女傳統服飾

    赫哲族美女傳統服飾

    阿昌族美女傳統服飾

    白族美女傳統服飾

    保安族美女傳統服飾

    布朗族美女傳統服飾

    布依族美女傳統服飾

    藏族美女傳統服飾

    哈薩克族美女傳統服飾

    漢族美女傳統服飾

    回族美女傳統服飾

    基諾族美女傳統服飾

    京族美女傳統服飾

    景頗族美女傳統服飾

    柯爾克孜族美女傳統服飾

    拉祜族美女傳統服飾

    東鄉族美女傳統服飾

    侗族美女傳統服飾

    拉祜族美女傳統服飾

    黎族美女傳統服飾

    珞巴族美女傳統服飾

    毛南族美女傳統服飾

    門巴族美女傳統服飾

    苗族美女傳統服飾

    仫佬族美女傳統服飾

    納西族美女傳統服飾

    怒族美女傳統服飾

    普米族美女傳統服飾

    羌族美女傳統服飾

    撒拉族美女傳統服飾

    畲族美女傳統服飾

    水族美女傳統服飾

    僳僳族美女傳統服飾

    塔吉克族美女傳統服飾

    塔塔爾族美女傳統服飾

    土家族美女傳統服飾

    佤族美女傳統服飾

    維吾爾族美女傳統服飾

    烏孜別克族美女傳統服飾

    瑤族美女傳統服飾

    仡佬族美女傳統服飾

    裕固族美女傳統服飾

    壯族美女傳統服飾

  • 5 # 笑要漏齒呀

    我認為她這樣做是對的。在大學裡隨便學一門專業,從事一份自己並不喜歡的工作,和一個你不愛的人結婚。

    你的人生那麼短暫,你真的要就這麼隨隨便便地過完一生?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那個當初辭職信上寫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那個女老師嗎?她不願意整日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活,她決定出去,她是這麼想的,她也這麼做了。她有了自己的愛人,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以後她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目前的她很幸福。

    你要過的是你自己想過的人生,而不是父母,老師,朋友,任何你身邊人覺得你該過什麼樣的生活。

    爸媽認為女孩子就應該當老師,當護士。因為他們認為這是鐵飯碗,有保障。於是很多女孩子就當了老師,學了護理。可是,安穩的有保障的生活就是你想要的嗎?你真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嗎?你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文章中這位小學老師為了做旗袍,願意放棄教師一職,只因熱愛

    。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不需要旁人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對錯的。真正的喜歡,不需要去問別人這樣做到底行不行。他們不是你,無法理解你的那份熱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有興趣,就會全情投人,整個過程都會很愉悅。我相信,這位女老師若是全情投入旗袍,必會有一番大作為,說不定能將中國風帶向世界,引領世界潮流。

  • 6 # 萌小貓的娛樂日記

    蘇州80後女教師辭職開裁縫鋪設計“國民校服”

    最近復古的服裝也越來越流行,從最開始誰要是穿了漢服,就會有人注意指指點點嘰嘰喳喳,到現在大家不僅樂意接受,甚至很多人也想要買一套漢服,國民服裝來穿。

    80後女教師辭職開裁縫鋪設計“國民校服”,不僅有了對國民衣服的熱愛,更有自身的才華,追求自我價值的理想。

    位於蘇州平江路上的緣楊裁縫鋪內,80後姑娘楊蓓正在精心設計一款新版“國民校服”,這位來自四川自貢的女子,對於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非常痴情,曾經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的她,為了全身心設計製作“國民校服”,乾脆辭職一心一意進行構思和創作,由她設計的“國民校服”系列一經推出,便受到了許多學生、家長以及老師的點贊,孩子穿上後顯得精氣神十足,家長對此也讚不絕口。最近,楊蓓親自設計的“國民校服”夏裝正式亮相,一套關於“國民校服”的設計製作標準也正在制定中,旨在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穿上“國民校服”。

    有自己的夢想,並將自己的夢想變為現實,真是難能可貴!

  • 7 # 義生圖文

    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實一件很酷的事

    這句話說的實在是太對了,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一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位80後姑娘是好樣的,放棄了曾經教師的職業,全身心得投入自己喜歡的行業來,正是因為世界上有他們那這中人存在,世界在會有怎麼多的發明,加油,姑娘,做自己喜歡的,哪怕沒有人支援也要一心的走下去

  • 8 # 曉風向暖

    當今社會上的很多人幹著不喜歡的工作,將自己最初的夢想擱置一旁,或許沒有想過或許缺乏堅持自己夢想的勇氣,永遠過著沒有生氣的生活而不自知,這才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最大的悲哀,該女教師為我們點燃了希望,讓平庸的我們看到了應該行駛的方向,而不是漫無目的的行走。

    卸下教師的重任,擔當起“國民校服”的設計師,少了一位好教師,卻為中國的校服增添一抹亮色,將原本單板生硬的校服改變為負有國民特色的服裝,讓我們不再厭惡穿校服,這是一大進步。

  • 9 # 左岸繁花

    人生最大的幸福,愛著自己喜歡的人,從事著自己熱愛的事,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若能如此,又有何求!

    畢竟,這只是別人的生活,我們再多意見終究只是徒勞!這些意見並不能影響他們生活分毫!並且,這在我看來,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們就應該予以祝福和鼓勵!因為,我也希望有一天,我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時候,大家給予我的是善意和祝福!

    並且,這件事,也鼓勵了我們,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勇敢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從事自己熱愛的事,不要被大家眼裡所謂的穩定所阻攔,畢竟生活是自己的!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也祝福大家都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被他們的眼光所困擾!

    當教師,是教書育人,當裁縫,是創造美麗的服飾,都是挺好的工作,做哪個都好,反正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和滿足!不要拘泥於別人的眼光,畢竟生活是自己的!同樣的,我們也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拘泥別人,多美好的事物,存一份善意,保留一份祝福之心!

  • 10 # 感情寄託於音樂

    人各有志,我很喜歡她對生活的態度,這樣堅持自己的道路,我想很值得人們借鑑。

    她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熱愛及對“國民校服”的痴心,很好的傳承了中國的文化,這樣不僅很好的儲存了老祖宗的文化,而且也能自力更生,很好的把傳承與生存結合在一起。

    而且她對工藝的要求也很嚴格,因為純手工製作,一般定製之後一個月才能拿到衣服。顧客有特殊定製需求,楊蓓也會根據需求給客戶重新設計,打樣再製作。楊蓓設計的眾多旗袍系列裡,有一個古法系列旗袍,從款式、面料到剪裁、縫製方法,全方位復原民國旗袍的樣子。在媽媽的薰陶和培養之下,女兒“園園”也已經變成了平江路上的“旗袍小美女”,為這條古樸的老街增添了新生的氣息。為了設計製作出更適合學生穿的“國民校服”,楊蓓不僅在面料上花了很多心思,跑了許多地方尋找適合的面料,而且在裁剪、縫製方面特別用心。

    就楊蓓在“國民校服”系列上下足了功夫的心思,歷經三年多時間的構思和設計,就知道她是真的想發展中國裁縫這個傳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北瓜這種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