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吊蘭十三寨

    中藥材種植成為農業的新風口。

    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疫情再次引起了中央高層高度重視,迅速出臺了全面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實施方案,為中醫藥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指明瞭方向。《意見》提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合作,創新人文交流方式,支援中華醫藥、中華烹飪、中華武術、中華典籍等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專案走出去。鼓勵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2, 中醫藥在疫情控制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的作用,迅速在華人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對中醫藥的信任。疫情過後,中藥製劑、中藥養生的需求必然促進和刺激中藥材的種植。

    3、 農業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迫切需要發展適合農村的高附加值產業,而中藥材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中國中藥資源基本上是由藥用植物、藥用動物和藥用礦物三大類構成的,中藥資源以自然資源為物質基礎,極為廣博。物種間的形體構造、生理機能以及生態環境千差萬別,中藥資源種類有12807種,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氣候和土壤為不同的中藥材品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4、擁有豐富的種植經驗。中藥作為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中國早在唐代就已開始了中藥材的栽培種植實踐,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中藥材開始進行多品種大規模種植,大多數農民種植經驗十分豐富。

    5、中藥種植面積總體回升,但供需矛盾突出。

    進入新世紀以來,尤其是2010年以後中國中藥種植面積呈波動趨勢,2015年以前整體呈下降趨勢。國家城市程序化加快,農村主要勞力向城鎮轉移,農村藥材生產缺少勞力;各地快速發展地方經濟,修路、建廠、建房、開礦等舉措佔用大量的農村土地,中國中藥家種面積整體縮減。2015年以後,隨著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國家對中藥材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增強,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出現增長。商務部發布的《中藥材流通市場分析報告2017》中提出,2017年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較2016年增長3.5%,種植面積達到3466.89萬畝。同時,各地推動落實《中藥材保護和發展實施方案(2016-2020年)》和《中藥材產業扶貧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中藥材的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張,商務部預計到2020年中國中藥材種植面積將超過6620萬畝(含林地種植面積),種植品種供應量或將進一步激增。

  • 2 # 雲天霧裡

    種中藥材的前景是非常有前途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由於濫採濫挖嚴重,導致生態環境惡化。目前,國家在限制採挖野生中藥材的同時,鼓勵大力發展種植緊缺中藥材,其發展前景為十分廣闊。種植中藥材不能盲目發展,應該合理搭配,週期長短結合,面積大小結合。一般來說生產週期長,技術要求高的品種,效益也很高:一年生的品種受市場供求影響較大,也較容易被囤積者操縱,所以風險較大:多年生的品種市場相對穩定,但價格變化較明顯,持續時間較長,生產恢復需要時間較長:野生變家種的過渡品種,市場一直看好;大宗藥材品種發展起來較穩定,價格較平穩;看漲的品種應在合適的價位應及時出手。

  • 3 # 竺小波

    中藥是中國的國粹,肯定是很有前景的。現在人們都開始儘量的少用西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服用中藥,因為那是純天然的,副作用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合夥企業沒有法人資格怎樣對外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