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蜻蜓音樂
-
2 # 做吃貨我是認真的
首先,我是在用一加三的,14年買的一加一剛剛550元在閒魚賣了。
12年初我是搶到第一批小米的,然後魅族m8、魅族MX2,華為,然後一加。
用了一加後我漸漸擱置了自己一直在用的iphone系列。
說這麼多,一加手機硬體效能在這個價位,確實是最好的選擇,當然,軟體bug還是不少。
我身邊一堆鬼佬,跟他們打交道多了,就知道,在中國天天營銷,水軍,但是東西不好用,不管是手機還是其它,鬼佬就不認。
另外,國外主流媒體是不接受賣手機的自己花錢然後轟炸式的廣告,人家都是主動的關注熱點,東西好了有人氣有熱點才會去做測評。
-
3 # 我願成為你的眼
我可以說下我自己的感受麼。
我第一個手機是高考完之後買的3000多的三星的手機,當時還是機皇,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三星手機的缺點就暴露無遺,首先是卡,越到後來開啟一個QQ都能花費20秒;其次,太不禁摔,這個可能是手機的通病;第三,好多功能根本用不上,看見很高大上,沒有一點卵用。
反觀一加,我現在差不多使用了倆年了,現在也沒有三星表現的那麼明顯的卡,我有一次看到學長也在用這個,他使用了三年了,我問他卡不卡,他說不怎麼卡,就有一點延遲,光這一點,我就認為是很好的了。
第二,整個的介面和系統雖然和OPPO的一樣,但是確實好用,實用,尤其是好多快捷的功能。
第三,我當時知道這個一加手機還是國民岳父韓寒的微博上,一加,當時就被這個名字所吸引。
再次,我們的中國產機能拿的出手的就是華為、OPPO/VIVO、魅族、小米、錘子等等,華為已經走向了世界,小米還在低端向高階走,錘子也經歷了涅槃,而VIVO主要佈局的是國內,從各大綜藝的廣告就可以看出來,那麼魅族現在也是魅族魅藍說不清楚,那麼相對來說一加相對於其他國內廠商,在國際市場上出名也就不奇怪了。
-
4 # 綠點數碼
一加三用了4個月了。當初在網上看到這手機配置真的讓人滿意,6g大運存,ufs2.0真的沒得說,價效比十足。從外觀先說,正面正中的中國產臉,好幾款機型都這樣的,比如魅族,OPPO,vivo。前面板的2.5D玻璃雖說弧度不是很大,但是過渡自然,圓潤,邊框,黑邊也是比較小。上下巴再小點就好了。側面的機身按鍵反饋清晰,手感好。邊緣收窄,拿在手裡顯得很薄,這側面做得精緻,我每次裸機都怕摔了。背面過渡到側面不是圓角,也不是金屬切邊,這風格硬朗而不割手,實在太好了!上下面有點弧度,非常棒。背面簡潔大方,攝像頭確實激凸了,而且太硬朗,沒有三星s7e那種好看。一加logo確實好看,比起小米,魅族,這種字母式簡直一個天一個地。天線條不是很寬,而且是奈米注塑的,感覺還不錯,直的,符合一加硬朗的風格語言。很多人吐槽一加的系統,氫OS2.0時代的確實不怎麼好,一排3個圖示確實太大了,系統簡潔,沒有什麼花哨的功能,很多東西都不完善。氫2.5開始,功能自定義的就多了一點,而且好看了很多。直到現在,國外的氧OS7.0都已經出來了,我已經刷了,流暢性沒得說。相對於6.0也省電。三排的大圖示可以修改了,DPI也可以修改。系統還是簡潔,沒有什麼花哨的功能。喜歡簡潔,流暢的朋友真的可以入手,兩千五價位真的吊打其他品牌,高價位的不敢說,到了明年也不敢說。喜歡刷機的朋友,一加三的刷機包挺多,7.0,7.1都有,一加三的效能很好,都說安兔兔是雷軍養的,但是小米手機跑分卻沒有一加高。我喜歡打王者榮耀,真的流暢,全程28幀以上,很多人說這手機斷流,反正我的沒有,820機子裡面我相信哪一款都有人吐槽過這種無聊的問題,一般都是是自己本身網路的問題,或者系統升級出現的bug。一加系統,我最喜歡的一個功能就是雙擊電源鍵開啟相機,真的非常實用,我不知道別的手機有沒有。很多人說一加的螢幕刺眼,很鮮豔,我覺得還好,很多機型用的也是三星的螢幕,卻沒聽說。這種問題通常都是有個人說了,人云亦云就多了。如果當初沒第一個人說,說不定就沒有。清晰度相對於LCD的來說確實不夠好。但是旗艦的螢幕總不會比千元機差吧,反正我是可以接受的。很多人吐槽一加三的續航差,其實一般般,通常的問題就是系統升級帶來的bug,異常耗電,在系統電量排行榜明顯看得出來的,系統喚醒異常,導致發熱耗電。對於小白使用者來說,還看不出什麼原因。其實恢復出廠設定就行了。我自己刷機刷了3年,用的幾款手機刷機包也是比較多,系統出現的一些小問題很容易解決。一加三,日常使用可以亮屏5,6個小時,室內使用。去到室外,高亮度,續航確實不如意。快充充電很快,邊衝邊玩都很快,高通qc方案的快充沒有dash閃充快,特別是亮屏充電。最後總結一下,2500價位的一加三價效比不如釋出那時候那麼高了,但是淘寶上我看到2400左右已經可以入手全新的。閒魚上2000以內,我同學1700收購了一臺,價效比很高,但是沒有原裝充電器,自行購買了一個OPPO的,通用。以上截圖就是我在用的氧7.0
-
5 # joygator
你的問題本身就是假的,在國外根本就沒這回事,完全是假新聞。說是搶不到,如果你只供應100臺,200個人搶就會有至少一半人搶不到,100臺手機的銷量算銷量嗎,雖然不是真的只是100這個數字,但是就是這個意思。
想想要是真的那麼好,在哪都會一樣有人搶,不論國內國外,你見過身邊有人搶嗎?完全就是個噱頭,學習小米沒學好。
-
6 # 棲身你的岸
《紐約時報》稱一加手機是期待多年的低價優質精品手機
但一加手機卻做到了這一點,而且還不止一次。《紐約時報》網站以《低價格、高期望的一加手機》為標題,報道了這家手機廠商的產品,其中不乏諸多溢美之詞,“全球科技達人一直渴望的一款夢幻般的低價手機”(a fantastic low-price phone that tech enthusiasts across the globe have been lusting after for months),“用過的最好智慧手機之一”(one of the best smartphones I’ve ever used)。
而且,這也不是我第一次在美國主流媒體看到高度評價一加手機了。“最水軍”的評價來自於同樣老牌的《時代週刊》,標題導語更加赤裸地吹捧:《一加手機評測:夢想的手機》(Phone of Dreams)。“對安卓極客來說,很難想象還有比這更好的手機了”(It"s hard to imagine a better phone for Android geeks. )
《時代週刊》稱一加手機是“夢想手機”
如果再搜尋下TheVerge、Techcrunch等其他主流科技媒體的報道,你會發現在美國媒體給予一加手機的好評甚至過於慷慨。“一加手機比三星S5或LG G2好看”(Better looking than the Galaxy S5 or LG G2)。“如果你打算買400美元以下的智慧手機,沒有比一加更好的選擇了,哪怕谷歌的Nexus 5。”(If you"re looking to buy a smartphone for under $400, I can"t think of a better option than the OnePlus One, and that includes Google"s Nexus 5.)
此前一加美國曾經搞過女性機主自拍分享照片便可獲得邀請碼的推廣活動,雖然這種方式在國內很常見,但在美國卻引發了疑似歧視的爭議與批評。一加美國官網很快就結束了這一活動。在這次爭議中,原先對一加推崇有加的美國媒體也批評的直言不諱,公正客觀性可見一斑。
話說回來。在國內市場,一加只是智慧手機紅海競爭中的一支新軍,品牌知名度與媒體曝光度並不高;但在美國市場,一加卻是罕見的來自中國的品牌寵兒,得到科技與主流媒體的一致讚譽。如果用“牆裡開花牆外香”來形容這種現象,到是非常適合。
為什麼美國媒體會如此欣賞讚譽一加手機?先排除陰謀論,美國媒體無比愛惜自己的羽毛,這些主流媒體不會有軟文出現。國內的那一套基本在美國只有吃閉門羹的結果,搞不好還會被媒體曝光搞得臭名遠揚。一加能夠獲得美國媒體青睞,自己大致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純主觀分析,未聯絡一加置評):
首先,主動的公關舉措是必要的。要讓美國媒體發表積極評價和正面評測,首先得讓他們知道並願意試用產品。媒體的時間精力很寶貴,有太多產品可以試用,但只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進行評測。在這一方面,一加的國際公關顯然做的相當成功。很多中國硬體公司在美國的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都是在這個環節遭遇到了障礙。
我不知道一加具體怎麼做的國際公關,但聽說他們只是在深圳有專門人員負責海外,而沒有像很多國內公司那樣直接在美國設立辦公室。但有個背景可以分析下,一加創始人劉作虎此前是OPPO藍光部門的多年主管,成功地將OPPO產品推向美國市場,他顯然在打造國際品牌方面有著自己的經驗心得。
從實際成效來看,建議那些想在美國打造品牌的國內公司向一加取取經,如何聯絡和打動美國主流媒體,把自己的產品推銷給媒體進行試用評測。讓美國媒體願意花時間來用產品,這是成功的第一步,剩下的就看產品自己的實力了。
其次,CM是一加在美國成功的軟體王牌。和小米的發展道路不同,一加並沒有打造自己的ROM,而是選擇了現有的最適合自己的軟體系統。與其全新打造新的軟體社群和使用者基礎,不如直接用已經被市場所接受的、並有著廣泛使用者基礎的成功ROM。對於一加這樣的創業公司來說,這算是一條比較容易打造知名度和使用者忠誠度的捷徑。
一加手機在國內使用的是ColorOS,在美國銷售的是CyanogenMod版。ColorOS是OPPO深度定製的,而一加和OPPO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最早與CM合作的國內廠商也是OPPO。而CM或許是目前最好用也是最受歡迎的第三方深度定製Android Rom,在美國Android玩家中尤其受到推崇。
不難想象,一個直接採用CM的精品智慧手機是多麼對Android玩家的口味。所以,AndroidPolice等諸多垂直媒體會不斷報道CM版一加手機,TheVerge這樣的權威科技媒體會給出很高評價,連《紐約時報》編輯都願意試用報道。因為這些記者編輯本身就是Android的死忠。
也是因為採用了CM軟體,一加手機才能在美國官網打造一個活躍的玩家論壇。單是CM 11S這一個分討論區,就有5000多條討論和12萬條訊息。很多使用者正是因為CM才被吸引到一加官網,又被一加手機本身所吸引。在商務合作方面,一加也是走的精品路線,包括即將和知名耳機品牌JBL的新品釋出會。
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經驗或許只適合走精品小眾路線的國內手機廠商,並不適合華為、聯想或者小米這目前實力最強的中國產三巨頭。這三巨頭要麼有著相對出色的ROM,要麼就對自己的UI抱有很強的自信;他們不太可能放棄自家的UI去轉用CM平臺。
再次,設計與硬體是一加自身的實力體現。如果自身產品不過硬,一加是絕無可能爭取到與CM合作的機會。如果沒有出色的設計與硬體,一加也不會得到美國媒體的讚譽。無論是《紐約時報》還是TheVerge,美國媒體稱讚一加手機的主要原因包括:流暢的CM體驗、出色的工業設計、一流的引數配置和極高的價效比。
工業設計是吸引使用者和媒體的第一印象。一加手機的機身設計和材質手感都是主要賣點。除了輕薄的機身,流線的弧線和金屬的邊框之外,其砂岩黑和竹木背板兩種特殊材質也非常吸引眼球。在摩托羅拉之外,一加是第二家在手機上採用竹木材質的廠商。即便是再挑剔的美國媒體,也很難對一加套用中國手機原先的那種粗糙模仿的標籤。一加在TheVerge的評分中得到了8.0分的高分,這在中國產手機中是極其罕見的。
硬體引數要和價格結合起來看。一加手機在美國的售價是16GB版本299美元,64GB版本349美元。這一定價不僅遠遠低於蘋果與三星的16GB版本649美元,甚至低於一直以業界良心定價的Nexus系列(16GB版本349美元)。在這一定價上,一加的硬體配置帶來了極高的價效比(高通801晶片2.5GHz四核晶片,5.5寸1080P屏,3GB RAM,1300萬畫素與500萬畫素攝像頭),當然高性價比一直是中國產手機的特點。
一加還沒有在美國開放銷售,具體的銷量資料也不得而知。但這是第一款得到美國媒體普遍正面評價的中國中國產手機。中國手機廠商走出去的路還很長,中國硬體公司的美國拓展也才剛剛開始,一加的成功或許可以提供一些經驗。
後記:作為中國科技媒體人,誇獎中國產的手機品牌反而是有風險的,因為很容易被質疑為“水軍無疑”或是“收錢了吧”,可能還會被痛斥“小編傻X不解釋”。但難得看到中國產手機在美國獲得高度肯定,還沒有被打上抄襲山寨的貶義標籤,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冒險分析下為什麼美國媒體會推崇一加手機。請不喜歡一加的讀者直接寫郵件給上述外媒投訴。
-
7 # 阿米亮62979504
我是使用過一加三手機的,京東購入,我感覺手機配置高,系統簡潔流暢,但是說實話這是一臺沒有缺點也沒有特色的手機,不是很好玩。
-
8 # 德國足球現場Tatort
這個問題有點無厘頭。的確見過《圖片報》推過一加的一個型號,認為很有價效比。德國的電子期刊也評測過,但華為也出現過。沒看出一加至少在德國活在哪裡。德華人知道這牌子的很少,用的就更少了。我知道的,只能在線訂購。
-
9 # 小小魚拉拉
一加3 薄荷金 飄過 我用了幾個月了 這手機真的很好用 可能很多人對手機的需求不同 會對手機好用有不同理解 對於我來說 我就喜歡手機效能強 能玩大型遊戲 什麼拍照 音質 我不在乎 一加3滿足了我 玩王者榮耀特效全開 沒任何問題 流暢至極 大型3d遊戲也是 特效全開 無壓力 這麼好的手機價格也實惠 確實很棒
-
10 # 風與影1
為什麼在國外這麼火,我來回答,其實一點都不火,國外蘋果手機最火,其次是三星,然後谷歌手機,華為等,一加好多國際友人都沒聽說過,都是軟文炒起來的,關鍵是軟文,讓國內群眾誤以為一加國外火,這是大實話
-
11 # 學學IT
我覺得原因有三個
安卓陣營中頂級的硬體,最新最強的驍龍處理器,最大的記憶體系統極度簡潔,接近於原生安卓系統,這個外華人比較喜歡,像原生安卓和ios系統都比較簡潔,要用什麼功能就下什麼軟體當然手機的質量要過關,做工要精緻
“在美國其實很難看到有一箇中國品牌的產品能夠獲得這麼大的關注和認可。”美國著名科技產品測評家Walt Mossberg(業內人稱“莫博士”)說,“這是最有矽谷味的中國公司。”
一加手機成立不過三年,怎麼在國際市場建立了那麼高的品牌聲勢,受到國外一眾高階、極客人士的熱捧?
回覆列表
1、優秀的品質與頂級硬體是基礎
作為一款優秀的手機,擁有高品質設計以及高硬體水平是最基礎的部分。沒有過硬的產品的一加顯然無法支撐住這麼高的讚譽。以最新的一加3為例,一加3採用了一體化金屬機身,雖然背面看上去和某些手機有些相像,但真實上手卻並非如此,因為一加3在細節上的打磨做的非常精緻,例如在平面背蓋的整潔乾淨與弧面背蓋手感優秀之間做到了很好的平衡。配置更不用多說,一加3搭載了基於Android 6.0.1的氫OS系統精簡但卻實用。處理器為驍龍820,記憶體組合為6GB+64GB,同時配有800萬畫素+1600萬畫素的前後攝像頭組合,電池容量為3000mAh。更有20W快速閃充、NFC。整體硬體配置不可謂不強大。且在這強大配置和頂級的工藝下,竟還有著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所以,熱銷也在情理之中。
2、優秀的系統基礎
不同於小米的發展道路,一加早期並沒有打造自己的ROM,而是選擇了現有的最適合自己的定製系統。打造一個新的系統必須營造全新的軟體社群和粉絲基礎,在美國這樣一個新的市場,對於一加這樣的新興公司顯然是很有難度的。於是,一加非常聰明的在美國市場推出了CyanogenMod版一加手機,直接使用已經被市場接受並有著廣泛使用者基礎的成功OS顯然非常有效,並且容易打造知名度和使用者忠誠度,AndroidPolice等諸多垂直媒體會不斷報道CM版一加手機,其他權威媒體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在構建了良好的使用者基礎與口碑後,一加也順利的推出了自己打造的ROM—氧OS。
3、出色的公關營銷
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此前是OPPO藍光事業部總經理,帶領團隊在歐美銷售OPPO產品,成功將OPPO產品推向美國市場,顯然在公關營銷方面,劉作虎非常有心得。他認為產品才是最好的公關,做好產品後,口碑傳播就自然而然的形成。另外,讓美國媒體發表積極評價和正面評測也是一個難度非常大的任務,在這一方面,一加的國際公關顯然做的相當成功,其他中國產手機不妨可以向一加取取經。在獲得了消費者以及媒體的口碑後,熱銷當然水到渠成。
在國外,一加手機是一個小清新的小眾產品,工藝上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與設計語言,在魅力的背後還有著強大的硬體。美國媒體大多單純,高品質手機無論知名與否都會被認可,加上劉作虎在海外深耕多年的經驗,最終成就瞭如今一加手機在海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