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幫你分析一下
一個人在這樣的境遇之下,應當開始明白一個道理:
困境是相對的。之所以我們面臨困境,是因為我們受到了一定的規則的約束,在當前的規則約束下,沒有更好的行動方式。
在你陷入絕境的時候,你需要仔細梳理面前的各個事件要素,看哪些規則可以打破,或者可以放棄,對未來的損害更小一些。
你現在的模型是這樣的:
你--爸爸--媽媽的三角關係模型。
爸爸:
(1)一直聲稱欠錢,具體情況不明。
(2)一直要求妻子和孩子幫自己借錢,籌錢。不滿足則冷暴力。
(3)固執到神經病的程度,有一定的家暴傾向。
媽媽:
(1)一直幫助爸爸籌錢,具體地找同事借了八萬,並且每月工資都拿來還錢。
(2)出現了焦慮或者抑鬱的症狀。
(3)有被家暴的可能性。
你:
(1)作為學生,擔保幫助爸爸媽媽借款七萬。
(2)出現了焦慮或者習得性無助的症狀。
毫無疑問,全家現在每個人都千瘡百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你爸爸是直接壓力(也許是賭債,也許真的是弟弟的欠款,也許是別的什麼原因),他在負債的時候希望償清債務,所以一直揹負著籌款的壓力。
你和你媽媽遭受的是間接壓力,你們一直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保護家人,所以一直揹負籌款的壓力。
因此,你們受到的規則影響包括:
(1)欠債還錢。
(2)家人之間要不惜代價互相幫助。
你們有兩條路:
(1)你爸賴皮,不還錢,不管自己清償債務的義務。
(2)你和你媽媽賴皮,不管爸爸的壓力。
否則就只有繼續承受壓力。
我來幫你分析一下
一個人在這樣的境遇之下,應當開始明白一個道理:
困境是相對的。之所以我們面臨困境,是因為我們受到了一定的規則的約束,在當前的規則約束下,沒有更好的行動方式。
在你陷入絕境的時候,你需要仔細梳理面前的各個事件要素,看哪些規則可以打破,或者可以放棄,對未來的損害更小一些。
你現在的模型是這樣的:
你--爸爸--媽媽的三角關係模型。
爸爸:
(1)一直聲稱欠錢,具體情況不明。
(2)一直要求妻子和孩子幫自己借錢,籌錢。不滿足則冷暴力。
(3)固執到神經病的程度,有一定的家暴傾向。
媽媽:
(1)一直幫助爸爸籌錢,具體地找同事借了八萬,並且每月工資都拿來還錢。
(2)出現了焦慮或者抑鬱的症狀。
(3)有被家暴的可能性。
你:
(1)作為學生,擔保幫助爸爸媽媽借款七萬。
(2)出現了焦慮或者習得性無助的症狀。
毫無疑問,全家現在每個人都千瘡百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你爸爸是直接壓力(也許是賭債,也許真的是弟弟的欠款,也許是別的什麼原因),他在負債的時候希望償清債務,所以一直揹負著籌款的壓力。
你和你媽媽遭受的是間接壓力,你們一直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保護家人,所以一直揹負籌款的壓力。
因此,你們受到的規則影響包括:
(1)欠債還錢。
(2)家人之間要不惜代價互相幫助。
你們有兩條路:
(1)你爸賴皮,不還錢,不管自己清償債務的義務。
(2)你和你媽媽賴皮,不管爸爸的壓力。
否則就只有繼續承受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