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北網俠

    當孩子沉浸在失敗的情緒當中時,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

    1

    共情和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

    孩子哭了,我們可以抱緊他;孩子憤怒,我們可以默默的陪伴他;孩子沮喪,我們可以做個好的傾聽者。總之,是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告訴他:“一點挫折都經不起,算什麼男子漢”或“一點小事就哭鼻子,太嬌氣”。

    不如這樣迴應孩子的失敗情緒:“我很愛你,我知道你感到有點沮喪/失落/傷心/憤怒……,我也很……。別擔心,不管你是成功還是失敗了,我都會和你在一起。”

    2

    跟孩子說說父母曾經失敗的經歷

    孩子的各種情緒可能源自對於失敗和未知的恐懼,告訴孩子失敗並不可怕,爸爸媽媽也曾經失敗過,當時我有怎樣的感受和情緒,我是怎樣度過的等等,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將來再次面對失敗時的經驗。

    並且認識到失敗並是什麼難堪的事情,連自己心中的偶像(爸爸媽媽)都曾經失敗過,這不算什麼。孩子也會因此和父母的心更加貼近,以後遇到的挫折才更願意和父母傾訴。

    3

    多誇孩子的行為過程和努力

    不要只去關注孩子最後成功與否。無論孩子做什麼事,都爭取看到孩子過程中的努力,和具體成功的點。

    把一個事情開展的過程中,孩子付出的努力,堅持,積極的解決問題的態度,以及所達成的效果等,作為父母的關注和認可物件,並具體地跟孩子描述出來:“你剛才做……的時候,認真的樣子真帥!”“雖然中間你有點累,但你還是堅持下來了!”“這個東西雖然沒做好,但是剛才你這個地方的想法真棒!”……

    以上摘自網路,覺得很不錯,希望幫到你。

  • 2 # 山人自有妙計教兒

    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不能吃苦,不能承受失敗,所以要多給孩子挫折教育。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在面對困難時能表現出堅韌不拔的品格,但透過什麼來培養這種品格卻值得探索。

    有一位朋友曾對我說過這樣的話,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媽是挫折教育的堅定實施者,這也是她30多年來一直津津樂道的育兒良方。她的所謂挫折教育就是人為給孩子製造些障礙,嚴厲對待,極少表揚和肯定,永遠在批判孩子。這就是我這30多年一直飽受心理折磨,做不到自我肯定,對自己極其沒自信的根源所在。”

    可見她所經歷的“挫折教育”不但沒有讓她內心更有力量,反而給她造成了童年陰影。

    到底什麼是正確的挫折教育?年輕的父母們在孩子面對挫折時,應該怎麼做才能對孩子起到幫助?以下提供幾條建議:

    首先,要明確一點——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製造挫折而是和孩子一同面對挫折。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他情感上、認知上、思維方式上的全方位支援,不讓孩子去打毫無準備的仗,透過父母的支援、引導,形成抗挫折能力。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其次,面對挫折一定要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援——認同、疏導情緒。在遇到困難或者出錯的時候,誰都難免會難過、沮喪。所以父母需要在情感上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或者完全消極。

    父母在情感上的支援,就是讓孩子感受到“不管你有沒有到達目標,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當然我們希望你達成目標,不過人無完人,沒有達到目標的時候,如果你需要幫助,我們可以隨時幫助你”。這個不是說出來的,而是透過無數次小事做出來的。

    當孩子對父母產生信任,他並不一定每次都需要父母的幫助,但他能從父母那裡獲得安全感,他隨時有一個安全基地。在孩子出現父母情緒時,父母要學會認同這些情緒,不要讓孩子因為這些情緒感到慚愧。我常常看見有些父母會說:“什麼了不起的事啊,值得你這麼難過嗎?”或者,“一個男孩子還哭,羞不羞啊?”否定孩子的情緒不能幫助他真正排解情緒,反而會讓孩子有“我有這些感受不應該”的羞愧感。

    情緒是一個人的主觀體驗,沒有哪一個人可以霸道地替別人決定“你應該這樣感受”。我們指出孩子的情緒,目的是讓他們明白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人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很正常。如果覺得自己還無法很好地替孩子說出感受,那就先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明白我們的心意。

    另外有個小妙招,父母可以分享自己在碰到類似的挫折時有什麼樣的心情,是怎麼走出來的。簡而言之,在情感上支援孩子就是允許他們有情緒,並且幫他們學會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並以合適的方式宣洩出去。

    第三,讓孩子認識到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父母只在情感上表示支援有時候是不夠的,特別是小孩子。因為他們管理情緒的能力尚未發展完善,同時他們評估自己、判斷事物、權衡利弊、決策的能力也遠遠沒有成熟,需要家長的進一步引導。

    父母還需要在認知上給予孩子支援,讓他明白,失敗和錯誤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失望和傷心也是我們經常經歷的情感,關鍵是怎麼去對待。怎麼對待失敗,父母的態度很重要。有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害怕錯誤,害怕失敗,往往是在5-9歲期間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害怕失敗,那麼孩子往往也害怕失敗;如果父母經常讓孩子完成一些他能力尚達不到的事情,孩子往往會懼怕失敗。

    爸爸媽媽可以試著先改變自己現有的觀念和言行。我們常常不由自主地去糾正孩子的錯誤,一看到孩子做錯了,就迫不及待地直接指出來。這裡面傳遞了一個資訊:錯誤是不好的事情,父母對錯誤無法容忍。孩子會從中學到:錯誤是可恥的,犯了錯是可怕的。一旦對錯誤或失敗有這樣的認知,孩子就會無法面對挫折和失敗。

    很多父母有這樣的感覺:我的孩子怎麼說不得?有個媽媽說,她的孩子5歲了,和小朋友一起寫字時寫錯了,她告訴了孩子,結果孩子立刻把紙給撕了。她告訴孩子不要洩氣,重新來,他又把紙撕了。

    到底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其實5歲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很正常,也就是說,孩子正在遭遇挫折。這個時候恰恰是我們的教育時機,也是孩子的成長時機。

    上面那種類似的情況我也遇到過,有一次,我幫著哥嫂看孩子,嫂子讓我檢查小侄子的作業。他做練習的時候如果寫錯了,我都不說你這裡寫錯了,而是委婉地說,這裡咱們再看一下再檢查一下。他一聽就跑了,真的是說不得。後來我只好換了一種說法,這個題目還挺有挑戰的,我來做做看,你在這裡看著,如果我不會,你幫幫我好不好?然後他終於不跑了,看我讀題做題。漸漸地他就明白了:哦,檢查是這麼回事,也沒什麼可怕的。所以他後來會主動說,我們來檢查一下。

    孩子都是透過觀察來學習的。父母在認知上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給予寬容和理解,讓孩子知道我們對錯誤是怎麼看,態度是什麼,這決定了他面對挫敗會產生怎樣的情緒和之後會採取怎樣的行動。

    如果一個人認為錯誤不可饒恕,那他就很難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也很難有積極的行動;如果一個人認為錯誤和挫折不可怕,關鍵是他還能從中學習、取得進步,那麼,他就能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並且積極地行動起來。

    最後,父母需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如果孩子排解了情緒,在父母的鼓勵下繼續挑戰,但是對目標和自身能力沒有做出正確評估,就不能解決問題,這很可能會導致屢戰屢敗,最終打擊他的信心。

    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不同的看問題的視角,讓他們變通思路,不鑽牛角尖。

    比如,一個孩子參加英語比賽,進了地區決賽,但沒有進入全國總決賽。不成熟的孩子會很崩潰,覺得自己不夠好,很失敗。成熟的孩子會想,雖然我沒有進全國總決賽,但是我進入了地區決賽,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甚至,他還會思考自己的長項和弱點,及時彌補不足。剛開始孩子可能需要父母的提醒,學會將注意力從“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轉移到“思考怎麼解決問題”。經過長期的潛移默化,孩子就能自己思考了。

    凡事最終要落在“解決問題”上,這樣的思維方式很重要。在孩子的生活裡,不需要額外的挫折,他們有足夠多的各種不順心:和別的小朋友沒玩到一起;丟了心愛的橡皮;自己會的題目沒做對,等等。很多成人眼裡的小事,都是進行“如何應對挫折”的教育良機。可以讓孩子想一想:“我從這次經歷中學到了什麼?接下來,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當孩子及時解決了問題,父母可以及時指出他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讓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並讓他明白成功需要哪些品質和行動。

    綜上所述,要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父母必須提供全方面的支援——情感支援、認知支援、思維方式的支援,在實際生活中,必須整合起來運用。作為父母,多觀察、有耐心、有正確的方法,就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成長中的困難,相信你能做到。

  • 3 # 孩教圈

    一位美國總統的母親說過:“人生要經過很多磨難,特別是要成就大事業。如果只能享福,不能受苦,這樣的人將不能立足於社會,更不能為社會現身、為他人造福。”生活中,孩子難免會遇到挫折,應該放手讓寶寶想辦法解決,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一旦闖過去,就會增加很多自信。一個人只有充滿自信,才會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怕困難,不畏挫折,使個人的才能充分發揮。因此,家長一定要培養寶寶的堅強毅力和獨立的意識。

    具體做法是:

    1、家長不能一味地縱容、溺愛孩子。

    2、孩子犯了錯誤,該批評的就要批評,不能縱容孩子的壞習慣,要讓孩子明白,做事要有一定的規矩的,不能任其所為。

    3、只有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才給予幫助。

    4、家庭裡不要總是把寶寶的一切放在首位,以免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你們的一切都得讓著我。有時也要忽略孩子的需要。

  • 4 # 未說育兒

    作為一位母親,我認為孩子的抗壓能力太差,跟父母平時的表平時在家裡的表現有關。俗話說:“孩子就是我們的翻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經常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或者遇到挫折就發脾氣,脾氣暴躁。這給了孩子切身的實體教育,讓孩子在無意中學習父母在處理挫折時的處理方法。

    當我們對孩子越是沒有耐心,對他做出厭煩的行為時,孩子也對自己沒有了信心。他們此刻也開始煩躁不安,當做一件事情,嘗試幾次都做不好的時候,他就會發在潛意識裡激發自己的憤怒,學習家長一樣發脾氣,或者是摔東西等處理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人始終是對自己熟悉和喜愛的東西會特別專注和有信心。有專家曾經做過一組實驗,對一40名成績優異小孩進行測試,專家對其中20名小孩但對談話,暗示他們將來會成為優秀且成功的人。而那些沒有被單獨點名談話的人,長大後,都資質平平,幹著混日子的工作,普遍沒有被點名單獨談話的小孩長大後更有成就,無論是在思想還是在工作上都比如他們。

    所以,面對孩子的抗壓能力弱,父母首先應該拒絕溺愛孩子,第二步,以身作則,作為他們的好榜樣,三,多鼓勵和誇獎孩子,讓他們明白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有人欣賞和誇讚他們,這樣他們才有了前進的動力。

  • 5 # 虎爸育兒師

    近期發生了多起孩子輕生的事件,出事原因令人唏噓:“因為爸爸不讓看電視”“因為沒按時完成作業”“因為老師沒收了手機”.......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我的心情總是很沉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朵花在本應爭芳吐豔之時卻過早凋零?也許是因為親子溝通不暢,也許是壓力無法排解......

      但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容忽視,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學上將之稱為抗挫商太低。

      1

      饒雪漫的小說《離歌》中,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男孩子,名字叫毛北。

      他深得父母寵愛,從小學到高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前夕他發誓:“我毛北將來一定要考入北大,離開這裡!”

      語文考試前因為有點感冒,毛北起床稍微晚了一些,匆匆趕往考場後卻發現忘記帶准考證了。他當即就慌了,大汗淋漓,連忙跑回家拿準考證,再回來已遲到半個小時,無法再入考場了。

      他一路痛哭回家,將自己鎖在臥室裡,接下來的幾場考試,毛北都拒絕參加:“都丟了一整門的分數了,還考什麼考!”高考結束的當天晚上,毛北從臥室陽臺上跳了下去,留下遺書:“我是個失敗者。”

    挫折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考驗,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困難總會不期而至,如果你不能戰勝它,就無法成為生活的強者,從而深陷人生的低谷停滯不前,甚至被它無情地徹底碾碎。

    2

      俞敏洪曾表示,父母給孩子傳遞逆商,比要求他考好大學要重要得多。因為孩子的命運是由多層因素組成的,想清楚了這一點,你就會關注到,你的孩子有沒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擊,打擊以後還能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更重要。

      他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其實我的命挺不好的,第一年因為當時中國整體上英語水平比較差,所以大專錄取分數定在了40分,但是我考了33分,第二年大專錄取分數線提高到60分,但是我考了55分,總是差那麼幾分。這樣很痛苦,但我還是去考第三年,因為我認為在農村待下去一輩子就完蛋了。

      其次,我覺得我看到了我的進步,33分、55分,第三年就是77分,77分無論如何就能進大專了。我當時目標就是進大專,把農村戶口轉成城鎮戶口,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小小的理想,但是沒想到第三年英語分數出來,我考了95分,所以我就進入北大了。

      你有受挫折的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話,你就會走到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高度。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怯步不前;而對於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生活中的挫折,往往就是人生的分水嶺。如果你能勇敢跨過去,就會攀登到新的高度,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只有輸得起的人,才能贏得漂亮。

     3

      “抗挫商”又叫逆商,是白宮商業顧問、美國培訓大師保羅·斯托茨提出來的。它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英文叫Adversity Quotient,簡稱AQ。

      有專家說,100%的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和抗挫折商。

      那麼,一個人的抗挫商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保羅·斯托茨歸結為四點:

      1、控制。風浪來臨時,你能否將其有效控制;

      2、歸因。能否正面挫折,找出失敗原因並承擔後果;

      3、延伸。能否有效控制自己的壞情緒,不讓其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4、耐力。有時風浪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能否堅持下去。

    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商,保羅 · 斯托茨給出了以下建議:

      1、鼓勵教育,儘可能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

      2、包容犯錯,告訴孩子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3、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見世面很重要;

      4、挑戰有難度的任務,有難度就會有失敗,培養孩子正視失敗和分析原因的能力;

      5、情緒控制教育,告訴孩子要控制惡果所能影響的領域,不要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就亂髮脾氣,從而把整個生活都搞得很糟糕;

      6、長跑,長跑是訓練耐力最有效果的方式。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比起贏在起跑線上,讓孩子順利走完一生更重要,因此對孩子逆商的培養必不可少。

      從孩子呱呱墜地到獨立遠行,成長路上有Sunny,也有暴風雨,既要讓他學會汲取Sunny、爭取幸福,又能坦然面對和承受人生中必經的苦難。不要因為中途承受不了風雨的侵襲,而停止前進的步伐,錯失欣賞雨後晴空和彩虹的機會。

  • 6 # 北京仁愛堂客服

    在遇到困難或者出錯的時候,誰都難免會難過、沮喪。所以父母需要在情感上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或者完全消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喜歡詹姆斯的我打球方式?喜歡的是籃球本身嗎?還是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