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冬天出來的蚊子
-
2 # 鄭州青年生活日記
不值得學習和宣傳,年富力強時沒有為國效力,老了回國娶嬌妻,要榮譽。如果這都可以,那不是給年輕人樹一個壞的典型嗎?
-
3 # 小虎哥Tiger
不要拿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去綁架他人,再說他回國這些年做了很多科學貢獻,自古功過兩說,他的付出遠遠大於他的回報,年輕時的選擇不代表就把人看死,幾十年前國內的科研環境比西方,的確比較落後,學成回國落葉歸根沒毛病啊!!!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凡事都不應該想當然地帶著主觀上的感情色彩去看待,而當全面、理智看待。無可爭辯的事實表明,對楊振寧,我們本應該肅然起敬!!!
對待楊振寧“歸來”一事,要讓科學的話題歸於科學的探討,讓私人的選擇歸於理性與尊重,既不必混為一談,更不必偏執於追逐所謂的“話題點”。
-
4 # 冷場王63
在國外的光芒都放盡了,又回來養老了。反正我看不上他,那麼大歲數能娶一個可以當她孫女的女人當老婆,我想不出這人沒好到哪去。
-
5 # 高山小草
對一個九十高壽的老人的圍觀態度與苛刻要求,有岀於愛國心,也有岀於團隊目的。可見民主需要培養,寬容也需要培養。
第一句中的民主,是你有發表言論的自由,我也有捍衛不被攻擊的自由。民主過了頭就叫民粹了,文革時可以民主到你隨便給一個領導人扣上走資派帽子,然後就抄家丶遊街丶批鬥丶痛打丶取代。前幾年有個領導鼓動民工告老闆,現在民工上門,工可以不做丶亂做丶拖延丶轉包丶做壞都不管,但工錢你不能不給,誰請民工誰就等著倒黴。民粹這東西在國內一直有市場,西方敵對勢力在借用中國民粹,國內一些大V在販賣民粹,我們自己有時也情不自禁地做了民粹。如今在網上一言不發合就漫罵丶汙辱丶圍攻丶人肉,因為這不需要負責,而且這也很痛快,這比美國都自由多了。所以說民主需要培養。
第二句中的寬容,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意思。尊敬別人父母就像尊敬自己父母一樣,幾千年就推崇的寬以待人的風氣現在蕩然無存了。罵人者可毫無顧忌地漫罵他人,不管是弱者丶老人,婦女丶小孩。這是社會的寬容,也是被罵者忍氣吞聲促成的寬容。更是管理者和法律無為的寬容。
楊老對國家的貢獻有多大,國家沒說我們不好推測,同行不說外行人也不應亂說。但,一個世界級科學家回國,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是在幫了祖國。一個年近百歲的老人迴歸故里,即使佔了華人一點好處,寬容地說也是一個福。
-
6 # 與非8511
諸君難道就不盼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嗎?
微博上一片“養老”、“圈錢”的聲音真看不下去。
以他們諾獎、圖靈獎獲得者的身份,去世界哪個國家不能養老?況且,要真論養老,天朝的醫療資源、空氣質量比得上美帝?“圈錢”的說法就更搞笑了,如果他們打算在中國建個實驗室,不管多少錢政府都會買單,他們“圈錢”幹嘛?
科學家拿美國籍被說成“不愛國”,現在換成中國籍又被說成“養老”、“圈錢”,這是要他們去火星的節奏嗎?
黃曉明結婚時,適逢屠呦呦教授獲得諾貝爾獎。前者燒了幾億辦婚禮,大出風頭;後者辛勤耕耘、屢建功勳,卻默默無聞。於是網民紛紛評論“科學家比不上藝人”、“一生努力比不上一場秀”等等,當時我這科研民工還小小地感動了下。然而今天下午開啟關於“楊振寧教授、姚期智教授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科院院士”的新聞、微博的評論,滿屏的“養老”、“圈錢”,我又被震驚到了。這屆網民。。。
姚期智教授在十幾年前就是清華的全職教授,“ 姚期智的全職回國,填補了國內計算機學科的空白:這不只是因為他無可爭議的學術地位,更因為在他所從事的演算法和複雜性領域,當時幾乎還看不到中國國內學者的身影。”
楊振寧教授2003年就已回北京定居,從七十年代開始,為中美建交、中國的教育、科研甚至統一大業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然而,除了那段隔了五十歲的婚姻,那些說“養老”、“圈錢”的人,有多少了解楊振寧教授對物理學的貢獻、對人類的貢獻、對中國的貢獻?
在如今各國的人才爭奪戰中,中國本來就處於弱勢地位。現在兩位世界級的學者放棄外國國籍加入中國,不管是為了葉落歸根也好,為了身後名聲也好,這都為國際頂尖人才加入中國開創了先例,正面典型一旦樹立,效仿者必定紛至沓來,這就是“風向標”的作用。
貞觀初年,在科舉發榜那天,唐太宗帶著幾個內侍悄悄地來到端門前,只見許多新考取的進士排成長長的一隊,一個接著一個地走了出來。唐太宗非常高興,對身邊的內侍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大唐盛世由此開始。
“ 人才之難萬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輕 。
轉自知乎如何看待楊振寧、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ferrier的回答
-
7 # 125051258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討厭這樣的人,快不行了你來了,對美國沒有價值你來了!本可以在美國享你的福去呀,回來幹什麼,沒有你中國也同樣行!還有就是他老婆的事,不想提了,人渣
-
8 # 馬太奇
當時美國科研確實領先中國,中國條件比不上。良禽擇木而棲,我們要客觀看待,有的人對科學的痴迷上升到無國界的地步,這裡也不指人。或許他覺得對他的科研有幫助年輕時候想的比較簡單吧。具體什麼原因我們也不得而知。我們也不應該拿道德綁架他人。不過至少中國對他的態度還是接納的,我們得相信我們的政府。不過就個人觀點。我覺得他回國了就該為國家做點貢獻把他的研究成果啊手稿啊論文啊觀點啊啥的都貢獻給國家。然後為中國多培養一些人才。這樣才是最好的,你們覺得呢?國外培養的人才,成果我們也能共享,何樂不為,畢竟都老人了,尊重一下老科學家,不喜勿噴~
-
9 # 沔水南生
現在看著無腦的噴子就來氣。每個人都有權在不傷害影響他人前提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楊老對中國做出的貢獻比99%的噴子都大。請傻噴閉上糞嘴。
-
10 # 秋葉東博
中國發展速度很快,最終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國民的素質也要跟上去,大部分國民沒有寬廣的胸懷,整天露出一些小心眼讓世界鄙視.大科學家找一個年青老婆很正常,你有本事也去找嗎.不愛大科學家去愛那些電影明星嗎?
楊振寧(英語: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是一位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該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1966年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愛因斯坦物理學講座教授,並任新創辦的該校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其於1954年提出的規範場理論,於70年代發展為統合與瞭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楊振寧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貢獻。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湧現出的一代物理學家重在理論和實驗兩方面都有重要影響的物理學家之一。
2017年2月,棄外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加入中國科學院資訊科技科學部。
回覆列表
楊振寧,嘿嘿,這個為老不尊的典範,這個機會主義者的先鋒,這個在祖國需要他的時候毅然加入美國籍的人,這個讓父親到死都不能閉上眼的兒子,80多歲時祖國也沒有拒絕他回來,給予了他名益地位讓他安度晚年,他卻靠82歲娶了28歲的姑娘名滿全球,現在走不動了飛不動了卻又搞什麼放棄美國國籍的把戲,其實真實情況是,不放棄美國國籍的話要面臨美國的種種稅務調查,美國公民在全球任何地方的收入不申報,不交稅,將面臨高額的罰款甚至牢獄之災。我只能說老楊你真牛逼,又靠這一招逃了不少稅。我們永遠懷念鄧稼先、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人民永遠和老楊的父親楊老一樣不會原諒楊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