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情感導師zmj
-
2 # 像風一樣吹過4
據瞭解,大部分年輕父母傾向於自己帶孩子,只是有些因條件所限選擇讓老人帶。
而老人呢,則分化嚴重,一部分身體好,沒有過多子女的父母傾向於替孩子帶孩子;而身體欠佳或子女較多的父母則比較為難,又想為孩子減輕負擔,又迫於自身條件不能代看孩子,力不從心的感覺讓他們像是虧欠了孩子。
其實,孩子到底是父母帶還是自己帶好,還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多方面綜合來看,看哪個更適合自己,決不能一概而論。
父母帶孩子
優勢——
1他們更放鬆
不得不說,80,90後的年輕父母們的壓力是空前的,緊張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讓他們帶著情緒和牢騷回家,不僅不利於家庭和睦,還會對孩子成長產生影響。
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則大多退休,遠離競爭,心態平和,且越老越有“童心”,更喜歡孩子,也更易融入孩子們的世界。
2他們經驗更豐富
很明顯,他們養育過我們,所以父母對撫養和教育寶寶比我們有經驗,在遇到突發問題(如寶寶生病)也會更鎮定。
但這也是年輕父母詬病最多的地方,說父輩總拿他們的經驗說事,其實已經過時了,所以沒必要聽他們的。當然,事事聽他們肯定不對,重要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3為我們減輕負擔!負擔!負擔!
沒錯,保姆也可以為我們分憂,但一是增加了生活成本,二是保姆很難給寶寶全身心的愛,而父輩看孩子可讓我們少去很多後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劣勢——
1教育觀念落後
如果排除老人身體條件和家庭因素,父輩帶孩子最大的不足便是教育觀念上的落後。
由於他們出生的年代、生活理念都與新時代的父母相差了20~30年,他們的教育方式已經不適應當前以及未來的需要。同時,還會在教育問題上與孩子的父母產生矛盾,使家庭不和諧。
2過分溺愛孩子
由於是隔代教育,父輩往往會將愛全部傾注到孫兒們的身上,以彌補他們當年對兒女的虧欠。過分的溺愛容易造成孩子為所欲為,我們見到的許多熊孩子就是被爺爺奶奶們寵壞的。
自己帶孩子
優勢——
1更多的陪伴給孩子更多幸福
據研究,父母對孩子身心成長的意義要遠大於別人,所以,如果真的有條件帶孩子,還是自己帶吧!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孩子會得到更持久的幸福。
2更新的思維給孩子更多可能
相比父輩,年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思想更開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強,他們更能透過網路、書籍等多種渠道學習科學的育兒經驗,並不斷改進,更適合孩子的成長及未來成長。
3更多的活力給孩子更多開心
新時代的父母都具有獨立的思想和無限的活力,可以經常帶孩子擁抱大自然,開闊他們的視野,增長知識。
劣勢——
時間和精力
如果你還年輕,經濟條件不允許,還需要拼搏拼搏拼搏!那時間和精力真的是你最大的劣勢,因為帶孩子太需要它們了!實在沒有的話,就尋求父母的幫助吧!
其實,孩子無論誰帶,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更理性、客觀、全面的分析,摒棄統觀念的束縛。
不要總認為孩子由爺爺奶奶看就一定不好,是害了他;也不要總做甩手掌櫃,對孩子不聞不問。
多與老人溝通教子經驗,多陪伴孩子和家人,才能讓孩子在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斷成長。
-
3 # 繁華消盡
就像你說的,為了生活不得不送個家裡面老人帶。如果離得遠,這樣的話就得跟孩子多做些情感方面的交流,平時多打電話,給孩子寄些衣服,吃的。遇到孩子放假的時候不防把孩子接到身邊過段時間,要跟孩子講明你很愛他,為了給他更好的生活才不得不去工作。如果可以的話,請選擇自己帶孩子,隔代親在老人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他們已經不會用當年教育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孩子了,更多的是溺愛。我的孩子是自己帶,在我身邊的各種例子都能體現出自己帶孩子的好處。掙錢是永無止境的,但是孩子人格的培養也就那短短的幾年,優秀人格建立了對他們一輩子都是有益的。如果不能陪伴,那麼至少前三年父母還是儘量多的陪伴孩子,教育孩子。
-
4 # 欣寶貝兒智慧屋
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牢固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有很大的好處,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感受到父母濃烈的愛和家庭的溫曖,這樣更有利孩子的人格健全,和時刻能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和父母之間有好的關係教育起來也順手得多,那麼父母與孩子之間如何培養濃厚的親子感情呢?
父母要學會做一面“鏡子”
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要常常為一點小事責罵、批評孩子,讓孩子從根本上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因為孩子還小,還沒有判料是非的能力,通常只能依據父母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種反饋作用就好比一面即鏡子,能起到讓孩子反省自己的作用,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能和父母自然溝通,
成為孩子的“加油者”
人生是一場競技,讓孩子知道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和勝利,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是不能為孩子的人生作主的,所以父母要做到的是通常為自己的孩子喊“加油”,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這種力量類似即“拉拉隊”的力量。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當孩子失敗時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更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做“律師式“的父母
有很多家長每當自己的孩子做錯了事,出了問題,通常就判定是孩子的錯誤,孩子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父母要積極影響與教育孩子,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所以要尊重孩子的決定,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孩子值得信賴和尊敬的朋友。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那樣對待自己的當事人,瞭解其內心需求,才能並維護孩子的合法權利
孩子和父母之間關係融洽,不僅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和幸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感恩,認識自己,戰勝自己,培養其健全的人格,對以後長大成人走進社會也是受益匪淺的。
如何培養和孩子之間濃厚的親子感情?是由歪歪兔早教整理編輯——歪歪兔情智樂園幼兒早教產品透過綜合訓練+親子繪本+關鍵期早教指南+情智DVD,每月一套幼兒早教主題產品,從關鍵期的6大領域發展為重點,同時配合關鍵期的能力訓練和各個階段的行為習慣能力培養等相結合,培養寶寶好習慣好性格。
-
5 # 耀天天向上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還是把父母接來一起帶孩子,白天爸爸媽媽上班工作,老人帶孩子,下班後孩子就交給年輕人,多點親子時光!
如果實在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迫不得已要把孩子送到老人那裡帶,老人總是寵著孩子,會滋養一些壞習慣,比如說嬌氣,任性,缺乏自制力,老人對孩子學習教育方面肯定也幫不上,有些需要從小就培養的學習習慣也就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好在現在交通,通訊都很發達,父母儘量多找時間回孩子身邊或者把孩子接來團聚,增進親子感情!平時可以每天約定一個時間,跟孩子在電話或者網路裡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也要經常跟老師溝通,掌握孩子的學習,行為,心理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要等到掌控不住再插手!
總之,孩子的童年時間是有限的,父母主動,用心去了解,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有孤獨感,雖然不能陪伴在身邊,也時時能感受到父母的愛!
-
6 # 在路上的Nancy
雙職工的家庭,由於要家庭事業兼顧,讓雙方老人幫助帶孩子的現象比較多,所以要面對的是隔代教養的問題。面對全職媽媽的家庭,全職媽媽可以自己帶,不過也不要忽略孩子爸爸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
具體說來,孩子讓老人帶,與孩子給自己帶有什麼差別呢?
1.孩子讓老人帶,老人會用自己的育兒經驗養小孩,或許是傳統育兒技巧,或許已經過時了;孩子自己帶,會聽專家的,聽過來人的,自己摸索。
如果老人很有主見,父母也很有想法,容易在育兒理念上有衝突,這是需要注意的。記得有個爸爸來找我做諮詢,是因為孩子得了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得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媽媽出國留學時,爸爸和姥姥姥爺因為照顧孩子問題起衝突,甚至達到了冷戰,不說話的地步。
2.老人帶孩子常常更寵溺孩子,一來所謂“隔代親”,二來帶孩子的孩子,總怕孩子磕著碰著沒法交待。自己帶的孩子更皮實,或許沒有老人帶仔細。
如果孩子被老人慣出一身臭毛病,這可不好改,所以父母在剛開始,就需要跟老人溝通好,不能撒手任憑老人帶。
3.老人帶孩子對孩子的教育會更有話語權,帶工資做免費保姆的老人無怨無悔,但容易遭抱怨,起衝突;自己帶孩子雖然累,但是清靜,不會一言不合,“相互傷害”。
雖然老人幫帶孩子,可是仍不是孩子的父母,不能取而代之,所以彼此相處,需要注意距離和分寸。但對於華人來說,這個往往是最難的,因為華人往往界限不清,老人操心第三代的事情很普遍。
老人付出很多,孩子父母要注意多認可老人的付出,同時,養孩子的最終決定,還是父母的事情,孩子父母要注意把握尺度。
4.老人帶孩子,就由三口之家變成五口之家,相處的摩擦和衝突要更多,時間會更多的投注在家庭人際互動上;父母自己帶孩子,責任更多,會把更多時間放在日常家庭事務上。所以,各有利弊,各有承擔。
家長想增進和孩子的感情,高質量的陪伴是必須的。和孩子玩在一起,吃在一起,多溝通,多交流。不僅作為孩子的教育者,養育者,還可以成為孩子的玩伴,知心朋友,那想不和孩子關係好都難!
-
7 # 翔遊與鵬
我認為在孩子父母有充足的時間時,可以選擇自己帶孩子。
1.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拉近雙方的感情。
2.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畢竟下一代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把孩子從小寄養在爺爺奶奶家裡,難免教育有所疏漏,長輩的溺愛會對孩子未來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3.在看著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你會感到十分的快樂,從第一顆牙齒的長出,到一步一步的走路。新生命的成長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出彩。
-
8 # 辣媽買手
有些父母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需要把寶寶寄養在別人家裡。寶寶被父母接回家,進入一個新環境時會感到很不適應,常會有以下反應:
1、剛回到自己家,不停地哭鬧,不愛吃飯,也不願玩。執意要離開家裡。嘴裡說著:“走,走……”。
2、不願親近父母,表情冷漠,感到很畏懼。
3、對於家裡的一切都感到很陌生,在家裡呆頭呆腦,不知所措。
由於寶寶從小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缺乏親子感情。把寶寶接回家後,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感情。
1、多和寶寶親近,消除陌生感,逐步建立感情。
(1)給寶寶愛撫並與寶寶交談。父母可以多抱抱寶寶,溫柔地撫摸寶寶的頭、臉和身體等,讓寶寶感到舒適愉快。同時還要多和寶寶交談,如親切地叫著寶寶的名字給他說:“寶寶今年兩歲了,爸爸媽媽都想寶寶了!”“寶寶真乖,爸爸媽媽最喜歡寶寶了!”“寶寶餓了吧?媽媽去做好吃的!”
(2)多陪寶寶一起玩。寶寶都喜愛故事,父母可以買一些既有意義又有趣、色彩鮮明的圖書和他一起看,講給他聽。寶寶喜歡到動物園玩,父母就多帶他去,一邊玩,一邊講動物的故事。這樣,寶寶逐漸對父母產生感情,就會願意和父母在一起了。
2、向寄養人詳細瞭解寶寶的生活習慣和帶養方法,儘量保持一致。
比如寶寶原已習慣在早飯後大便,就不要硬讓他在起床後馬上大便。硬改變習慣,寶寶就會不適應,不舒服,情緒更加不好。如果發現寶寶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最初不要斷然令其強行克服,待熟悉以後再逐步糾正。比如寶寶有愛吃零食的習慣,以致影響了正常進餐,父母可以想辦法在正餐上做一些可口的飯菜,引起寶寶的食慾,寶寶三餐吃飽後,零食就會減少,逐漸改掉愛吃零食的習慣。
3、要給寶寶創造一個溫馨、和睦、充滿愛的家庭環境。
父母要互敬互愛,和睦相處,保持積極的情緒,這樣,寶寶也會受父母的感染,情緒愉快、安定。另外,父母對寶寶同樣都要付出愛心,及時滿足寶寶的需要並鼓勵寶寶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讓寶寶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愛。寶寶生活在一個和諧、充滿愛的家庭環境裡,會覺得很幸福,很安全,對父母的感情也會加深。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如果有條件,父母儘量親自教養自己的寶寶。
-
9 # 家有倆寶愛上閱讀
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自己帶孩子,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只能讓老人帶孩子,儘量多抽時間回家看望孩子,多給孩子打電話,讓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老人帶孩子會出現隔代親的問題,比如我家關於孩子吃飯的問題,我建議孩子自己吃飯,孩子不吃就說明孩子已經吃飽了,但是老人呢,看到孩子不吃飯,就會親自喂,一口一口想辦法讓孩子多吃。我建議晚上讓孩子少吃點,害怕晚上孩子吃的多積食生病,家裡老人呢,非讓孩子多吃,說是晚上孩子吃的多長得快,有一次,孩子因為不想吃飯了,爺爺奶奶就跟著孩子,斷斷續續餵了半個小時,還高興的說,今天晚上孩子吃的真多,可是到晚上下半夜,孩子就開始發燒了。醫生說是積食引起的,真是鬱悶啊!從孩子吃飯就能看出兩代人的不同觀點,何止生活中的其他事情。
-
10 # 妞妞媽媽
我認為孩子應該從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即使父母都要上班。
當然萬不得已的情況下,自己確實沒有能力帶孩子,也儘量讓孩子在身邊,把孩子從小送到老人身邊,讓老人帶,會對孩子身心造成傷害。
老人不是不愛孩子,只是父母是老人無法替代的,你看,從小被抱養的孩子,或者被拐賣兒童,長大後都還是會想要找到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性格方面、心理健康方面都要好得多。
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接受的教育,還有撫養人的言傳身教,這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都很深。
不是老人不好,畢竟老人是隔代教育,會有許多偏頗,會有許多他們的痕跡,而且父母的親情也是老人無法替代的。長大以後用再多的錢無法彌補的。
這是我的一點淺見。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人都希望將孩子帶在自已身邊;可有時候,為了生活,不得不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公婆家去帶。長輩帶和自已帶的主要差別在哪兒?要如何才能增加自已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回覆列表
自己帶孩子和父母帶子最大的差距就是觀念不一樣。
年輕父母觀念新,緊跟時代。教育出的孩子獨立性強。
父母帶孩子,由於受傳統觀念的的影響,不會教育孩子。比如。
一、隔代親。
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帶,他們隨小孩脾氣,嬌慣,溺愛。什麼都集了孩子,使孩子沒有獨立意識。
二、穿衣厚度。
孩子是不怕冷的,老人怕冷。就給孩子穿的厚厚的,怕凍著孩子。
三、教育方式。
老人文化低,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一樣,孩子犯罪父母往往打的,老人護著孩子。現如今,父母為了生計,養家餬口,進城打工,不得已把孩子交給老人看管,但老人觀念陳舊,不會教育孩子,只會溺愛孩子。孩子的感情需父母培養,但父母又沒時間,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