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藤樹先生
-
2 # 貓眼觀史
在離我們最近的歷史當中,最常讓人稱道的就是清朝的歷史,因為距離我們較近,所以人們對於這段歷史的探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別是對於滿族姓氏改漢以後的種種討論,更是讓我們對滿族有了更大的好奇。透過一個滿族姓氏改漢的對照表,我們就能夠看出滿族人為什麼最終大多會改為漢姓,他們改的漢姓到底都有些什麼樣的姓氏呢?在如今我們所沿用的又有哪些呢?看看你的姓是不是滿姓改的?
透過翻閱歷史資料,我們能夠知道滿族最大的姓氏,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愛新覺羅氏在其逐漸改化的過程之中,以金姓為最多。我們經常聽到的金姓人士,大多都是具有滿族血統,或者經過長時間時代演變而延續下來的後代。
除開這些之外,有一些與滿清貴族結親的鈕祜祿氏,在如今所改的姓氏是較為少見的,此姓為郎。當然透過對照表我們能夠知道的是現今有很多沿用的姓氏都是來自於滿族的改化,比如現在的宋以及馬、唐、高、齊等等姓氏都是從滿族的姓氏當中演化而來,那麼說到這兒,我們就不由得想要知道,為何這些從大清滅亡以後的國性改變成了如今的姓氏呢。在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是允許少數民族存在的,難道他們不能夠遵從自己的姓氏嗎?他們為什麼會改成漢姓呢?
透過一些資料查證,能夠知道的是滿族,自從大清滅亡以後,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所以為了防止自己被有心之人迫害,他們不得不改名更姓。因為每一代的朝廷都會有國姓,而不同的朝代更迭之間,為了防止積怨解除仇恨,他們就必須要隱姓埋名,甚至改頭換面,這種防止迫害的方式古已有之,所以也是一個最為簡單而且沿用至今的方式,因此這些人集體改姓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當然除開這一點以外,他們在滿清滅亡以後,想要生活的途徑也變得越來越狹窄,因為滿清貴族在其執掌大權期間,沒有很好的學會生活的技能,所以為了養家餬口也不得不改頭換面去融入百姓的生活。但是由於滿人的姓氏是較為特殊的,一下子就能夠被人認出來,而他們曾經欺負過的人就會因此反過來找他們算賬,所以為了自己的生計著想,他們不得不退一步隱姓埋名,讓自己變得普通。而他們在這樣的一種改變之下,也更好的與漢族融合,成為了滿人改用漢人姓氏的一大原因。
一個朝代的更迭,除了有其朝代更迭的必然性之外,也有一些人是為了標新立異,甚至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他們有一些滿族青年,為了能夠表現出自己的特點,也開始跟隨潮流,改用漢姓。全國範圍之內擁有漢姓的人,往往比滿族的人更加受歡迎,他們也願意融入到這個集體當中。透過文化的碰撞以及個人和社會的發展,他們也開始沿用漢姓,甚至給自己起了各種各樣的名字,這就像我們如今的很多人喜歡起一個英文名是一樣的,這也是一種時代潮流下的文化演變。
文化的發展是一個相對較為漫長的過程,而姓氏的延用更是有著較為源遠流長的歷史源頭可以追尋。無論是滿族人改姓為漢還是兩族文化的融合,都可以看出我們國家是一個具有強大包容性的國家,所以在其文化發展過程之中,總是會呈現出異彩紛呈,有求同存異的狀態。
這些滿族人也是感受到了漢文化的魅力,所以才會改變自己的姓氏,甚至融入到漢族之中。當然滿族人的這些改姓的方式,並不代表他們將其自己的根本都忘記了,而是在不同的地域生活之時採用的不同方式罷了。我們如今能夠看到的這些滿族後代,有一些人也是沿用其原本的姓氏在生存著,不過這都是現代人的一種選擇而已。
-
3 # 司馬英才
清末民初,中國社會不斷變革,特別是清帝退位之後,很多滿族的達官貴人也沒有了後臺,不得不自力更生,很多八旗子弟不得不隱姓埋名獨立生存下去,還有因為“驅除韃虜”的運動讓很多滿族人直接改了姓氏,藏在了漢族人中。 滿族人 滿族姓氏改漢姓對照表 現在看一下滿族姓氏改漢姓對照表,就會發現,漢族人改姓氏的時候其實就是取了原來姓氏的一個字,這個字的諧音跟那個漢姓相同,就用了哪個漢姓。例如愛新覺羅這個姓,就用了金、羅、艾這三個姓氏,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姓氏,改姓人有自己的個人原因。還有烏雅姓氏取了烏的音,改為吳,而吳京就是烏雅姓氏的後人。還要不少名人其實都是滿族人,比如英達,他的祖先就是滿族人,老舍先生,也就是舒慶春,也是滿足的後人,還要著名歌星那英,也是滿足的後人。以下是滿族的對照表,看一下你有沒有可能是滿族的後人呢? 滿族的子弟 滿族姓氏尊貴排名 滿族的姓氏中有八大姓排在所有滿族姓氏的前列,這八大姓主要是佟(佟佳氏),關(瓜爾佳氏),馬(馬佳氏),索(索綽羅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鈕祜祿氏)八姓,這八大姓非常有代表性的是佟大為和關悅,他們兩個人都是滿足人,也就是說他們的祖先在當時也是滿族中比較尊貴的人。 滿族八大姓 滿族女人
-
4 # 愛看電視的藍胖子
滿族改漢姓原因:
受漢族影響:滿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滿族共同體形成時期,其姓氏是多音節的,用漢字寫就是二個或二個以上漢字共同組成。
滿族入關後,其姓氏逐漸向單音節過渡,即與漢族單字姓氏相同,其姓氏實質上既有原多音節姓氏的內涵,又有與漢族姓氏相同的單音節的表現形式,形成了滿漢兼融的姓氏文化特質。
迫於生計:1912年,清帝退位後,眾多八旗子弟沒有一技之長,失去了鐵飯碗後,生存困難。其中大多數人成為了小商販,賣水果、賣魚。據統計,辛亥革命後,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的滿族人佔到了20%。伴隨著經濟上的窘迫,更難忍受的是周圍人的歧視。為了生存,八旗子弟隱姓埋名,隱瞞自己的滿族身份,改名換姓。
避禍:辛亥革命後,清朝覆滅。孫中山先生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北京以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滿族人為了留下來,紛紛改成漢姓,與周圍漢族人民融為一體。
姓氏
滿族稱姓氏為哈拉(hala),豐富而複雜,極富民族文化特色。最初,一個哈拉就是一個穆昆(家族)。後來隨著人口繁衍、家族分支與隨任駐防調往別處,原來的穆昆又分化出數個新穆昆。一般一個穆昆只有一個哈拉,但也有數個穆昆屬於同一哈拉的情況。
歷史記載,滿族姓氏有600多個,在中國各民族的姓氏中,僅次於漢族。與其他歷史悠久的民族一樣,滿族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圖騰崇拜,但就後來的發展看,主要有以居住地為氏和以部族為氏兩種。
女真人往往一個穆昆聚居一處,宋元以後,又深受蒙古族的影響,所以稱名而不稱姓。清入關後,民族關係不斷髮展,漢軍旗人多有用滿族稱名不稱姓的方式命名的,而滿洲旗人深受漢族文化習俗的影響,有很多用漢字為姓氏,如瓜爾佳氏以音譯改稱為關姓,紐呼祿氏以意譯改稱郎(狼),伊爾根覺羅,又稱民覺羅,改漢稱為趙。
也有將滿姓漢語音譯的第一個字作為姓氏的,如佟佳氏簡稱佟,馬佳氏簡稱馬,還有圖、德、大、暴、呼、阿、肇、西、布等姓氏,大多數是將原來的滿姓,用漢字來進行簡稱。對於這種情形,清統治者十分不滿,乾隆以後,清政府多次嚴令禁止,但並沒多大效果。
辛亥革命後,絕大多數的滿族人,普遍用漢字姓,或捏改漢姓,使他人不知其為滿族,以至於今天很多滿族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的老姓了。
滿族姓氏尊貴排名滿族的姓氏中有八大姓排在所有滿族姓氏的前列,這八大姓主要是
佟佳氏——佟
瓜爾佳氏——關
馬佳氏——馬
索綽羅氏——索
赫舍里氏——赫
富察氏——富
那拉氏——那
鈕祜祿氏——郎
最後一起來看一下滿族姓氏改漢姓對照表:
-
5 # 吳老156510062
滿人的先祖就是滅北宋〈靖康恥〉的金國女真人,金國被蒙古所滅,女真人流落於長白山,三江平原,大興安嶺,遠東〈現俄羅斯〉,庫頁島…改姓換名潛伏近500年至明朝中期死灰復燃。滅大明,佔領奴役中國近300百年。被民國所滅,再次改姓,故技重演。滿人太能潛隱忍,漢族為主體的政權不得不防。
-
6 # 夏目歷史君
在中國歷史上,滿族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民族,也是開創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民族。可是,清朝恰恰趕上了封建時期走向沒落的時代,最終,在列強的堅船利炮的轟擊,以及國內不斷起義的情況下,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佈退位,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走向滅亡。
清朝滅亡之後,包括清朝皇室在內的絕大多數滿族人走上了“更名改姓”之路,特別是在更改姓氏方面,滿族人把滿族姓氏改成了漢族姓氏。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年滿族人更改姓氏幾種常見的型別。1、用滿族姓氏的諧音來取漢姓。
這種改姓的方式是當年滿族人使用的最多的一種方式,可能是覺得這種改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之前滿族姓氏的內涵吧。利用了這種方式更改的有兩種姓氏。
瓜爾佳氏:瓜爾佳氏在滿族可是一個非常大的姓氏,這種姓氏貫穿在滿族八旗各個旗之中,瓜爾佳氏最著名的還要屬清朝五大開國功臣之一的費英東了。最後,瓜爾佳這一姓氏更改了成了“關”,在滿族語的發音之中,“瓜爾佳”和“關”比較相似。
塔拉切氏:這一姓氏在滿族中人數也比較多,最後,這一姓氏改成了“唐”。從現在滿族人的姓氏來看,姓“唐”的滿族人還是有一定的規模的。
2、用滿族姓氏中的一個字來做漢族姓氏。
這種改姓的方式相比之下還是最容易的,取滿族姓氏中的一個字來做漢族姓氏,而且,這種改姓的方式往往是取滿族姓氏中一個最接近漢族姓氏的字。
葉赫那拉氏:這種滿族姓氏相比之下是除了“金”之外人們最熟悉的姓氏了,慈禧太后就是這一姓氏,正是處於慈禧太后的原因,讓這一姓氏在滿族姓氏中變得更加尊貴了。最後這個姓氏分支成了兩個:“葉”和“那”,我們比較熟悉的歌手那英的祖先就是葉赫那拉氏。
另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還有“溫特赫氏”,溫特赫氏也是一個滿族貴族姓氏,最後改成了“溫”。“富察氏”改成了“富”,“佟佳氏”改成了“佟”,這兩個姓氏都曾經出過皇后,一位是乾隆的富察皇后,一位是康熙的佟佳皇后。
3、引用漢字中相同意義的字作為姓氏。
這種改姓的方式要說最有名的還要屬清朝的皇室“愛新覺羅”氏了,在滿族語中,“愛新覺羅”的意思是“金子”,所以,“愛新覺羅”氏改姓為“金”。不過,出於這個姓氏的特殊性,現在越來越多的滿族皇室後裔都改回了這一姓氏,而且,也有很多人當年自始至終都沒有改過姓氏,比如說“溥儀”。
另外幾種非常有代表性的還包括“倭赫氏”,滿族語中“倭赫”的意思是“岩石”,所以,這一姓氏改成了“石”。“阿克佔氏”,在滿族語中,“阿克佔”的意思是“雷電”,這一姓氏改成了“雷”。“尼瑪哈氏”,滿族語中,“尼瑪哈”的意思是“魚”,由於漢族姓氏沒有“魚”這個字,所以,後來這個姓氏改成了“於”。
以上大致就是滿族姓氏中幾種常見改姓方式,以及幾種常見的姓氏了,
那麼,當年驅使滿族人改姓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1、滿族人已經漢化,接受了漢族的文化。
和漢族人比起來,當年入主中原的滿族畢竟是一個外族,雖說滿族在中原的統治力度和統治時間遠遠超過了當年蒙古族,但是,滿族人的數量不佔任何優勢,漢族人的數量遠遠超過了滿族,而且漢族的文化也要比滿族文化先進,所以,經過了兩百年的發展之後,絕大多數滿族人基本上融入了漢族人的體系之中,也接受了漢族文化。
其實,發展到了清朝末期,大部分滿族人如同漢族人一樣,甚至已經出現了滿族人自願更改為漢姓的情況,那時只有那些滿族的皇室和貴族們還在嚴格保留著滿族人的各種習俗。等到清政府滅亡的時候,滿族的那些皇室和貴族們也想普通的滿族百姓一樣,將姓氏改為漢姓。
2、清朝滅亡之後,滿族人遭到了漢族人的報復,很多滿族人因此而死。
清政府成立之後,曾經在江南等地進行過大規模的屠殺,而滿族人的這種災難性行為最終也在他們自己身上上演了,早在辛亥革命爆發之後,隨著清政府的統治力度每況愈下,全國很多地方出現了漢族人屠殺滿族人的現象。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這種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非常出名的要屬西安爆發的屠城事件了,當年被屠殺的滿族人近10萬。另外,太原、南京等這些規模比較大的城鎮之中,被屠殺的滿族人也有一定的規模。
畢竟當年滿族人已經失去了對全國的統治力度,就像是之前那些被八旗軍隊屠殺的那些漢族人一樣,這一次災難降臨在了他們的頭上。出於對漢族人屠殺的恐懼,很多滿族人紛紛走上了便漢服、剪辮子、改漢姓的道路,想要藉此來躲避漢族人的屠殺。
3、即便沒有被屠殺,滿族人也成了漢族人欺壓的物件,滿族人迫於生計也要更改姓氏。
辛亥革命取得的巨大成果直接讓滿族人在全國失去了任何優勢,由於之前滿族人的統治給漢族人帶來了數不盡的災難,所以,在漢族人心中滿族人就是歷史的罪人,再加上漢族人長年受到滿族人的欺壓,這才有了上面說到的滿族人被大規模屠殺的史實。
辛亥革命勝利之後,那些沒有被屠殺的滿族人成了被漢族人欺壓的物件,為了生存,滿族人只能接受漢族人的種種習俗,讓他們自己成為一個“漢族人”,這樣他們才會儘可能的避免漢族人的欺壓,所以,滿族人紛紛改成了漢族姓氏和名字。
總結總之,滿族人改成了漢族姓氏的原因是跟複雜的,既有歷史原因,也有滿族人自己原因。
我們也要知道,滿族人改成漢姓並不是從辛亥革命時期開始的,由於文化融合的原因,很多滿族人早就有了改成漢姓的念頭。
而辛亥革命的爆發,將諸多歷史因素放大了,失去了高貴地位的滿族人,成了漢族人屠殺和排擠的物件,所以,那個時候的滿族人即便是不願意改成漢族姓氏,也迫於無奈接受了這一事實。
回覆列表
西曆1912年年初(大清國宣統三年年底),大清朝隆裕皇太后對於南方的革命形勢,以及袁世凱的脅迫處於無可奈何的狀態。最終,因民國臨時政府方面的妥協——民國政府表示大清皇帝退位後,會繼續承認皇帝的尊號,並且支付一定的生活費,於是,隆裕太后就坡下驢,大清國由此落幕。大清國的覆滅,在中國歷史上,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幕。
而大清國滅亡後,從大清國的國姓愛新覺羅,到尋常的滿族姓氏,都改姓了漢姓——比如愛新覺羅姓很多改姓了金,他他拉姓則改姓了譚,只是,為什麼滿族人要改姓漢姓?
個人認為:
防止迫害滿清滅亡時候的局勢,和之前的朝代不同。在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王朝滅亡的情況,有隋滅北周、明滅蒙元。但是在隋滅北周之時,鮮卑人和漢人之間的仇怨幾乎沒有。甚至隋文帝父子還委任宇文化及為重臣;而明滅蒙元的時候,大多蒙古貴族逃到了北元境內,即便是明朝想清算,也找不到物件。
辛亥革命建立的民國政權,除了傳統的漢地十八省以外還涵蓋幾乎整個滿洲和蒙古的故地,而早在光緒帝還在世的時候,革命者為了革命需要,曾撰寫大量反滿文獻(按:民國建立後,共和先輩也意識到反滿口號不利於國家統一,而強調五族共和),這就導致整個滿族群體,上到貴族下到平民,都處於惶恐狀態,擔心自己會受到民國當局的迫害。為了防止迫害,很多滿人只好改用漢姓,放棄滿族姓氏。
生計所迫滿清滅亡後,宣統帝一家子和宗室貴族固然可以靠民國撥付的生活費過活,但普通滿族人的生計卻成了問題。為了餬口,很多滿族人只能靠給人打工為生。但民族歧視這個現象,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始終存在。很多滿人因為姓氏原因,受漢族僱主的歧視而失去工作。為了餬口,滿族平民需要隱藏自己的姓氏,因此,就需要改用漢族姓氏。這也是滿人改用漢姓的原因之一。
追求進步此外,還有部分滿族青年出於追求進步的因素,而改用漢姓。
根據相關文獻披露,早在孫中山先生籌備共和革命、中華民國成立之前,就有部分滿蒙進步人士認為大清朝廷應該推翻而參與進步組織。這部分進步人士,在民國建立以後,改用漢姓。隨著民國立國日久,很多新生代滿人受共和思想、進步思想影響,而表示和傳統滿族家庭絕了,而採用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