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百花雜壇

    含羞草,含羞草與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人們觸動時,葉柄下垂,小葉片合閉,因此人們理解它為“害羞”,故稱之為感應草、喝呼草、含羞草、知羞草和怕醜草。葉子對熱和光產生反應,受到外力觸碰會立即閉合,在盛夏開花。含羞草的花、葉和莢果均具有較好的觀賞效果。

    在此提醒諸位:含羞草全株有毒,含有一種叫草鹼質的物質,如果經常接觸含羞草,會導致毛髮發黃甚至脫落。含羞草在白天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夜晚時,含羞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就會放出有毒物質。建議含羞草最好不要放在室內栽培。

    含羞草也有藥用價值。。夏秋採,去淨雜草,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將含羞草根部泡酒服用或與酒一起煎服,可治風溼痛、神經衰弱、失眠等;與瘦豬肉一起燉煮食用,可治療眼熱腫痛、肝炎和腎臟炎;葉片的鮮品搗爛,可敷治腫痛及帶狀皰疹等,頗具止痛消腫之效。

  • 2 # 天地有我15

    這個在中醫,完事萬物都是藥,比如人中黃。但是你說真正什麼藥用價值。治療什麼病,和算命一樣,你信就治不信就這樣。

  • 3 # 旺仔集團董事長

    是的,

    收藏

    14084

    4

    含羞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含羞草 Mimosa pudica L. 的全草。分佈於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涼血解毒,清熱利溼,鎮靜安神之功效。常用於感冒,小兒高熱,支氣管炎,肝炎,胃炎,腸炎,結膜炎,泌尿繫結石,水腫,勞傷咳血,鼻衄,血尿,神經衰弱,失眠,瘡瘍腫毒,帶狀皰疹,跌打損傷。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澀、微苦,性微寒。

    功效

    涼血解毒,清熱利溼,鎮靜安神。

    主治

    用於感冒,小兒高熱,支氣管炎,肝炎,胃炎,腸炎,結膜炎,泌尿繫結石,水腫,勞傷咳血,鼻衄,血尿,神經衰弱,失眠,瘡瘍腫毒,帶狀皰疹,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急性肝炎:含羞草全草15-6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2、治急性腹瀉:含羞草60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3、治腸胃炎、泌尿繫結石:含羞草15g,木通10g,海金沙10g,車前草15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4、治神經衰弱,失眠:含羞草9g,夜交藤30g,水煎服。(《安徽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燉肉。外用:適量,搗敷。

    禁忌

    本品有麻醉作用,內服不宜過量。孕婦忌服。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全草,除去泥沙,洗淨,鮮用,或紮成把,曬乾。

    形態特徵

    披散半灌木狀草本,高可達1m。有散生、下彎的鉤刺及倒生剛毛。葉對生,羽片通常4,指狀排列於總葉柄之頂端;葉柄長1.5-4cm;托葉披針形,長5-10mm,有剛毛。小葉10-20對,觸之即閉合而下垂;小葉片線狀長圓形,長8-13mm,先端急尖,基部近圓形,略偏斜,邊緣有疏生剛毛。頭狀花序具長梗,單生或2-3個生於葉腋,直徑約1cm;花小,淡紅色;苞片線形,邊緣有剛毛;萼漏斗狀,極小,短齒裂;花冠鐘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無毛,花柱絲狀,柱頭小。莢果扁平彎曲,長約14mm,先端有喙,有3-4節,每節有1顆種子,莢緣波狀,具刺毛,成熟時莢節脫落。種子闊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曠野、山溪邊、草叢或灌木叢中。長江南北有栽培,主要供觀賞。分佈於西南及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藥理作用

    含羞草鹼能輕度抑制鹼性磷酸酶,對含金屬的酶系統抑制不顯著。飼料中含0.5-1.O%的含羞草鹼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長停滯、脫髮、白內障。2]
  • 4 # 雨後的陽光144589866

    含羞草既是一種有趣的觀賞植物,又是治療失眠的良藥。含羞草的性味功能:甘澀微寒。安神鎮靜。主治:神經衰弱,失眠。每用幹品1~2兩,水煎服。鮮葉搗爛外敷可治帶狀泡疹。

  • 5 # 月下影綽綽

    含羞草,別名見笑草、怕羞草,知羞草、感應草。具有安神清熱、消積解毒的功效。

    含羞草為披散多分枝草本植物。下部伏地,有毛及刺,莖紫紅色。葉互生,為二回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多,觸動即自動閉攏。花紫紅色,似絨線球,長在葉腋上。多分佈於潮溼肥沃的草地,路邊,村旁。

    其味甘、苦、澀,性平,有小毒。,多服或久復易傷胃,有麻醉作用,故不宜過量,孕婦忌服。

    其根,全草皆可入藥,一般在夏秋季採集,洗淨,切段,曬乾備用。

    其根安神鎮靜,通絡,利尿。鮮葉可治帶狀皰疹。全草可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尿酸,糖尿病,腎炎,骨刺,腎結石,慢性肝炎,腸炎,胃炎,氣管炎,風溼痠痛,目赤腫痛,小兒疳積,飛蛇。

    下面分享幾個本草療方。

    1、尿酸,糖尿病,肝炎

    取紅骨含羞草75克,咸豐草56.3克,,大本七層塔56.3克,地膽草37.5克,紅骨掇鼻草30克,消渴草30克,十碗水,煎制三碗,可當茶飲。

    2、關節痠痛,尿酸毒

    取紅骨含羞草56.3克,番仔刺根37.5克,刺拔仔根37.5克,龍眼根37.5克,掇鼻草根18.8克,八碗水,共煎三碗,當茶飲服。

    3、神經衰弱,失眠

    取紅骨含羞草56.3克,夜交藤30克,合歡皮15克,鐵掃帚30克,燈心草18.8克,八碗水,共煎三碗,分三次服用,或煎水當茶飲。

    4、帶狀皰疹,瘡腫

    取新鮮的含羞草18.8克,搗爛外敷在患處即可。

    5、內外痔

    取紅骨含羞草草根37.5克,黃水茄37.5克,苦參根7.5克,紅甘蔗頭兩節(洗淨,打碎),冰糖18.8克,六碗水,共煎2~3碗,去渣後加入冰糖溶化,調勻,當茶飲服即可。

    6、肝病

    取含羞草頭56.3克,大本七層塔37.5克,水丁香根37.5克,黃蓮蕉頭56.3克,桶交藤37.5克,八碗水,共煎三碗,當茶飲,服用一星期。

    7、尿毒初起

    取紅骨含羞草37.5克,冇骨消18.8克,豬瘦肉112.5克,四碗水。燉爛,分2~3次服用。

    又方:取紅骨含羞草根37.5克,小本山葡萄37.5克,佛手根37.5克,冇骨消18.8克,豬瘦肉150克,七碗水,共煎兩碗,燉爛,分2~3次服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蘿蔔葉片上的白粉蝨怎樣打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