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鎦婷
-
2 # 琴韻蓮心
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嗎?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其為推動世界文明史的程序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一般大眾的印象中,造紙術是由東漢蔡倫發明的,在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是這麼寫的。可是近年來,蔡倫造紙的說法遭到了有力的挑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蔡倫造紙的說法出自南朝宋人范曄所著的《後漢書》: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元興元年,也就是公元105年,蔡倫這一年向漢和帝獻紙,人們也就把這一年當做是蔡倫發明志的紀年。
而范曄著《後漢書》,多取材於東漢的官修史書《東觀漢記》,所以學界普遍認為,《後漢書》裡蔡倫造紙的說法是源於《東觀漢記·蔡倫傳》的記述。
《東觀漢記》是漢明帝劉莊(公元58~75年)時由大學士劉珍、班固等人編著而成。而蔡倫是公元75年才入宮為宦的,所以當時的《東觀漢記》並沒有提到蔡倫。到了桓帝時的公元151年,崔寔、延篤等人繼續修史,才在桓帝的命令下,補寫了《蔡倫傳》。而這時,蔡倫去世才不過30年。崔寔等人與蔡倫處於同一時代,所以《東觀漢記·蔡倫傳》的記述應該是可以相信的。
可是,現存的《東觀漢記》,乃是《四庫全書》裡的輯本,因為年代久遠,古書傳抄有所訛誤,所以這個輯本保留了兩種微有差異的說法:
其一是“(蔡)倫典上方造意用樹皮……造紙”;其二是“蔡倫典尚方作紙”。
所謂“典”,就是主管、負責的意思。而說法一中的“上方”和說法二中的“尚方”相同,意思是宮廷中專為帝王服務的作坊。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造意”二字。所謂“造意”,就是發明創造的意思。一個說蔡倫發明了造紙的方法,並領導“上方”造紙,一個只說他領導“上方”造紙,卻沒說造紙術是他蔡倫所發明。孰是孰非?
當單憑史籍無法給出答案的時候,就要藉助考古的手段了。
1933年夏,考古學家黃文弼在絲綢之路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羅布泊漢代遺址裡發現了一片西漢紙。黃文弼是這樣描述這個驚人發現的:“麻質,白色,作方塊薄片,四周不完整”,“質甚粗糙,不均淨,紙面尚存麻筋,蓋為初造紙時所作,故不精細也。”
黃文弼發現的這個“方塊薄片”是紙嗎?
造紙專家劉仁慶說,“(判斷)是不是紙,要看其纖維。如果是動物纖維,那麼就是絲織品,如果是植物纖維,那麼就可以斷定是紙。”
“麻質”。麻是植物纖維,因此可以斷定,黃文弼發現的的確是紙。
可惜的是,這個首次為“蔡倫前有紙說”提供實物證據的麻紙,在武漢文物展展出時,被日軍的飛機炸燬了。即使沒有炸燬,很多人也對“蔡倫之前有紙”表示懷疑,因為這片麻紙畢竟只是一個“孤證”。夏鼐曾在1955年表態:“西漢有紙證據不足,尚不能作出否定(蔡倫發明紙)的結論。”當時,學術界正有一場關於蔡倫前有紙與否的大爭論。
不過,事情很快出現了新的情況。1957年,考古學家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的灞橋古墓裡,發現了一疊後來引起廣泛爭議的“灞橋紙”。經專家證實,這個古墓的時間至少不遲於漢武帝時期。
西漢有紙的說法再次熱了起來。1958年的《中國青年報》就曾對灞橋紙的發現進行報道:“中國發明紙的年代還要上推好多年”,“據現在我們的歷史知識來判斷,蔡倫對造紙事業曾經起了巨大的發展作用,他曾經改進了造紙的原料,推動了造紙的事業,但他並不是第一個發明紙的人。”
古代造紙流程示意圖
灞橋紙真的是紙嗎?直到1974年到1975年間,經過造紙專家劉仁慶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形態細泡研究室的通力合作,才測出灞橋紙的成分——大麻纖維。由此證明,灞橋紙的確是紙。
在灞橋紙之後,陝西、甘肅一帶又陸續出現了金關紙、中顏紙、馬圈灣紙等西漢古紙,不過這些“古紙”並沒有結束蔡倫前是否有紙的爭論,反而使爭論愈發激烈起來。直到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的古墓裡出土了一張“又薄又軟”的紙,學界中人才齊齊閉上了嘴,將目光集中到這個新發現。
放馬灘紙的年代比蔡倫要早上300年,它證明,早在西漢初期,紙已經被用於繪圖和書寫,故而“紙的歷史提前至西漢初期”。
20世紀90年代初,甘肅敦煌懸泉置遺址又出土了一批550張的古紙,其中有297張西漢紙,而且部分西漢紙上還寫有字跡。
至此,蔡倫以前有紙說似乎沒有什麼疑點了,不過蔡倫對造紙術改進作出的貢獻仍然不可小覷,他理應獲得人們的讚譽和懷念。
-
3 # 我是小朵朵吖
造紙術並不是蔡倫發明的,早在蔡倫之前有紙。
關於造紙術的起源,當今有兩種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紙是東漢的宦官蔡倫於公元105年發明的。
其根據是公元6世紀的歷史學家范曄所著的《後漢書·蔡倫傳》,書中記載:“(蔡)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105年),奉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其中“造意”一詞,即為創造、創意之意。
第二種意見認為西漢初已用紙代簡,蔡倫只是造紙術革新者。
早在蔡倫二百年前的西漢(前206~25年)初就已有了用廢舊麻繩頭和破布為原料製成的麻類植物纖維紙。1933年新疆羅布淖爾漢烽燧遺址中出土了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麻紙,比蔡倫早了一個多世紀。經反覆檢驗,其主要原料為大麻,夾雜少量苧麻。這些被認為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植物纖維紙,並以此推斷當時發明了造紙術,而蔡倫不過是將造紙術加以改進和推廣。
此外,比《後漢書》成書更早的東漢官修國史《東觀漢記·蔡倫傳》中,也沒有關於紙是蔡倫發明的明確記載。
蔡倫的貢獻是組織並推廣了高階麻紙的生產和精工細作,促進了造紙術發展,特別是在皮紙生產上,作為技術革新者和組織推廣者的歷史地位應予以肯定。 -
4 # 中孚鑑
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卻是蔡侯紙的發明者,蔡倫只不過是根據前人的造紙術,進行改革,發明了更先進的,更普遍性的蔡侯紙,後人尊蔡倫為紙神。
蔡倫開始進宮的時候,是伺候竇皇后的,後來奉命監視宋貴人,之後竇太后陷害宋貴人,蔡倫做的證。
而後,漢和帝繼位,竇皇后尊為竇太后。竇太后的孃家兄弟大權在握,蔡倫看不慣竇家兄弟專權。聯合宮裡的人,剷除了竇家兄弟的實力,穩固了漢和帝的皇權。
之後,蔡倫向漢和帝獻紙,就是蔡侯紙。
在後來漢安帝登基為帝,鄧氏尊為太后,因為蔡倫的功勞,封他為龍亭侯。
鄧太后死後,漢安帝親政。漢安帝因為蔡倫當年參與竇太后陷害宋貴人之事為由,對蔡倫進行審訊查辦,讓他自行到廷尉認罪。
蔡倫羞於被辱,於是服毒自殺而亡。
所以一代紙神蔡倫,死於皇權權利的鬥爭中。
回覆列表
首先明確,蔡倫並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而是“蔡侯紙”的發明者,造紙術的改進者。任何偉大的發明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經過一代代勞動者經歷長時間的研究發展,在汲取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才能最終創造出滿意的發明。
造紙術的起源《後漢書·蔡倫傳》中曾有記載:......倫乃造意(設想)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由此可見蔡倫確實是發明了一種紙,被命名為“蔡侯紙”,但要論造紙術的發明,中國古代最初的紙張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蔡侯紙↓
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曾發現蔡倫之前的古紙,但未及化驗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毀於戰火。
1942年在內蒙古額濟納亦曾發現蔡倫之前的紙,但原發掘報告未作肯定斷代。
1957年5月8日,在西安東郊灞橋磚瓦廠在取土時,發現了一座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的土室墓葬,墓中一枚青銅鏡上,墊襯著麻類纖維紙的殘片,考古工作者細心地把粘附在銅鏡上的紙剔下來,大大小小共80多片,其中最大的一片長寬各約10釐米,專家們給它定名“灞橋紙”,現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專家表示,“這是迄今所見世界上最早的紙片,它說明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二世紀。這一發現,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灞橋紙↓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的一個漢墓裡,出土了一張紙。這張紙又薄又軟,紙面平整光滑,上面有墨繪的山、川、路等。據考證,這是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 。
放馬灘紙地圖↓
2010年7月出版的《中國考古學·秦漢卷》根據20世紀以來的考古發現指出,“早在蔡倫之前的西漢時期,中國已創造出了麻質植物纖維紙。隨著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不斷進展,在陝西、甘肅、新疆等地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中發現西漢不同時期製造的古紙,從而引起了造紙起源問題的大討論。為什麼普遍認為蔡倫是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之所以被稱為造紙術的發明者,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其發明的“蔡侯造紙術”之所以被列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有如下原因:
1、節約造紙成本和造紙時間。蔡倫紙是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現代紙的淵源。這種紙,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質量也提高了,逐漸普遍使用。
2、使紙張輕便易攜帶;便於書寫。蔡倫之前的早期紙張,如絲質纖維所造的“灞橋紙”,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沒有經過剪下、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書寫不便,沒有蔡倫紙好用,且製造過程粗陋,不成系統。
3、由於以上的兩項優點,使得蔡倫所發明的“蔡侯紙”得到了廣泛使用,真正意義上取代了傳統的書寫用具,對世界的文化發展起了巨大作用。蔡氏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書寫,便利了文化的儲存和交流,不僅推動了中國文化發展,而且也對世界文化發展起了重大作用。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