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寶解說
-
2 # 小龍女5505
扎木合鐵木真曾經的結義兄弟曾一致對外,可惜最後還是因權利而反目成仇自相殘殺,扎木合被鐵木真打敗後遭生擒註定還是難逃一死,最終還是死於鐵木真之手。
-
3 # 以恆夕
1203年,札木合試圖襲殺王汗,奪其部眾,事情敗露,他只好率部屬逃入乃蠻。1204年,成吉思汗滅乃蠻部後,札木合被部下械送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將其處死。
-
4 # 隱者康司馬
鐵木真和札木合是童年時代的朋友和玩伴,但是長大後兩個人並沒有什麼來往。在草原生活的遊牧民族,也像動物世界一樣尊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鐵木真和札木合都想稱霸草原消滅其它部落。
札木合有個弟弟禿臺察兒被鐵木真的部下給殺了,札木合將仇恨算到鐵木真的頭上。他派遣使者聯合十三個部落,組成聯軍三萬多人,氣勢洶洶的殺向鐵木真部落。鐵木真率領部落的勇士們奮勇殺向札木合的聯軍,但是由於眾寡懸殊,鐵木真戰敗撤退了。札木合把鐵木真的戰俘們,都放在幾口盛滿沸水的大鍋裡當畜牲煮,鍋裡的人被燒的哭哭啼啼,大喊大叫,下面其它部落的首領和士兵們都不忍觀看,私下裡都罵札木合畜牲不如。
札木合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是他的殘暴在政治和道義上已經是徹底的失敗了。自古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人性道理!
後來鐵木真為報此仇,曾親自率領部落的軍隊襲擊札木合的部落,但是經過幾次的交戰都是互有勝負。後來,鐵木真乘札木合防備松歇的時候,夜裡偷襲了札木合,這就是*闊亦田*之戰,這次大戰是徹底打敗了失去道義人性的札木合部落。
在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鐵木真親自率兵攻打乃蠻部落。乃蠻部落的太陽汗,知道鐵木真和札木合有仇,就派出使者聯絡札木合,札木合於是派兵幫助太陽汗攻打鐵木真。鐵木真決定先用小股部隊出戰,然後詐敗,把太陽汗和札木合的聯軍,引入鐵木真早就埋伏好的埋伏圈裡。鐵木真的大部隊從四面八方衝下山谷,戰鼓聲、馬嘶叫聲和吶喊助威響徹雲霄。札木合的軍隊被打得潰不成軍,他一看不好,帶領幾十個護衛跑了。太陽汗一看盟軍跑了,精神馬上就崩潰了。他的部落士兵們也就邊低擋邊撤退了,等打到夜裡,太陽汗戰死。第二天早上,太陽汗的殘兵敗將都投降了鐵木真。
草原上其它的部落,看到鐵木真把最大的部落乃蠻部落都打敗了,都紛紛表示願意稱臣,聽從鐵木真的調遣。此戰後鐵木真逐漸的統一了整個蒙古大草原。札木合此時是眾叛親離,草原上的部落都不敢收留他。他只好帶著幾個貼身的護衛,向流浪狗一樣過著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流浪生活。一次,札木合把偷來的羊放在火堆上燒烤,考好了獨自一個人津津有味地吃著烤羊腿。他的五個隨從已經厭倦了這種風餐露宿的流浪的生活,乘札木合不注意,用繩子把他捆起來,然後投奔鐵木真去了。
鐵木真看著這個與自己交戰十幾年的童年伴侶,然後說:*你們這幾個畜牲,怎麼把自己主人給綁了*。叫士兵們把那五個賣主求榮的奴才都給砍了。親自給札木合鬆綁了,然後給他好吃好喝的,並安排了住處。札木合是羞愧的無地自容,在夜裡自殺了。
-
5 # 星星明亮
札木合和鐵木真在少年時代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並兩次結為安達。在鐵木真剛結婚不久,老婆就被蔑兒乞人搶跑了!為此,札木合還跟鐵木真一起合力打敗了被蔑兒乞人,幫助鐵木真搶回老婆,可見兩人當年關係還是非常親密的。在鐵木真羽翼還沒豐滿的時候,札木合已經是一位草原英雄了。那為什麼兩人會翻臉呢?
鐵木真和札木合雖是童年時代的朋友,但彼此長大後沒有什麼來往。不過,在群雄爭霸草原的年代,像鐵木真和札木合兩個都充滿野心的豪傑之間,是不可能有長久友誼的,他們的分裂,只是遲早的事。
札木合有個弟弟禿臺察兒被鐵木真的人殺死,札木合因為胞弟被殺,將仇恨算在了鐵木真身上。他立即向塔塔爾部和泰赤烏部,以及鄰近各個部落派遣使者,約定共討鐵木真。札木合組成了13個部落的聯軍,共有3萬多人,氣勢洶洶地向鐵木真這邊衝殺過來。戰爭的結局是鐵木真失利,札木合取得了勝利。但是,札木合在勝利後將俘虜的鐵木真將士放入鍋內活活煮死,對待部屬恃強凌弱,掠奪他們的車馬和飲食。從深刻意義上講,札木合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是在道義和政治上,他們卻遭到了最嚴重的失敗。
鐵木真和札木合陸陸續續打了幾仗,札木合和鐵木真爭奪蒙古部領導權的最一次決戰——闊亦田之戰。此戰是鐵木真和札木合集團的最後一次決戰,札木合大敗。至此,鐵木真成為蒙古部的唯一首領。
在粉碎乃蠻部以後,鐵木真成為北蒙古的君主,幾乎統治了所有部族。剩下的一個難題是怎樣處置昔日的盟友、後來背信棄義的札木合了。札木合此時已經眾叛親離,洛道了一種人人驅之的處境,過著流亡的生活。
札木合在流亡途中,一天,他正在大口啃著烤熟的羊肉時,早已對這種窮酸生活感到厭倦的他的5個隨從突然向他撲來,把他抓了起來。他們用繩子將他牢牢捆住,將他押送到了鐵木真處。
札木合從小與鐵木真結為安答,後來在統一蒙古諸部的鬥爭中,與鐵木真爭鬥了20多年,打了5次大仗。今天,他卻被自己的夥伴活捉送給鐵木真。鐵木真見到札木合說到:“身為奴僕怎能侵犯汗主,這種人還能與誰為伴!”他下令斬了捉拿札木合之人。
札木合與鐵木真一番敘舊,札木合也深知自己不死,鐵木真肯定身上不會舒服,於是提出自盡。鐵木真說:“我本來並不忍心殺你,你想自盡,就隨你吧!”
這位曾與成吉思汗分庭抗禮的首領們,這曾一度使成吉思汗前途未卜、命運多舛的人物,被厚葬到了一個高地。根據阿爾泰山地區薩滿教徒的說法,札木合的靈魂將從那裡永遠地保佑他的戰勝者的後裔
-
6 # 電影彩精段片
扎木合在影視劇中被成吉思汗的手下抓住好像被處死啦。。三次和鐵木真結為安達也就是咱們漢人說的異性兄弟。扎木合如果不和鐵木真作對。鐵木真建立蒙古帝國地位不會在木華黎,忽必烈……下面。甚至更高。可惜扎木合選擇對立面。結果落得身死。
回覆列表
有關札木合和鐵木真的關係,人們普遍認為是一種亦敵亦友,比較糾結的關係。札木合和鐵木真少年相識,肝膽相照。二人同為草原的英豪,曾三次結為安答。在草原各部落長期征戰的歲月裡,他們曾同吃同住,攜手抗敵,並肩作戰,甚至在鐵木真一度受強敵威脅,妻子被擄之時,札木合亦是他不可動搖的精神支柱和最親密的戰友,因此,當這對兄弟因彼此的利益出現分歧而分道揚鑣之時,有理由相信,內心最難過和痛苦的,是長期倚重札木合的鐵木真。認真分析札木合和鐵木真的關係,其實他們之間既非劉邦和項羽那樣是純粹的敵人關係,也不似曹操與劉備這類貌合神離虛情假意的偽朋友。他們之間的友情,充滿著少年時代的純真,亦不乏英雄惜英雄的深情厚誼!他們視彼此為知己,皆為對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他們都雄心勃勃,渴望統治這片撫育了蒙古部族的大草原。只可惜,長生天雖遼闊,容不下兩隻展翅高飛的雄鷹,受蒙古部族萬眾膜拜的王者,只能有一位,所以,他們之間的兄弟之爭,似乎是一種難以逃避的宿命。
兄弟重逢的那一刻,恍如隔世。鐵木真與他促膝長談了很久,他勸札木合留下來,然而曾經的安答,此刻已回不到過去。鐵木真明白,札木合和自己一樣驕傲,與其讓英雄屈辱偷生,不如讓他悲壯赴死。最終鐵木真含淚,親手結束了兄弟的生命。札木合死後,鐵木真命人以隆重的禮節下葬。黃沙埋過,這位被鐵木真視為畢生唯一知己的安答,永遠長眠在不納爾罕山下。眾所周知,蒙古札達蘭部首領札木合和鐵木真原來是安達。他二人幼年相識,皆為志同道合的鐵血男兒,曾有三次結義之情,彼此視對方為畢生唯一的知己。那既然札木合和鐵木真原來是安達,後來卻又為何兵戎相見呢?其主要原因在於,札木合與鐵木真都有爭霸草原的野心,而統一蒙古部落的王者,從來都是獨一無二的。
1536723371830176.png
起初,札木合曾輔佐鐵木真,運籌帷幄橫掃草原,先後打敗了蔑兒乞、塔塔爾等部落,然而隨著草原各部逐漸被殲滅,他們彼此都意識到對方對自身的威脅,尤其是長期屈居鐵木真之下,更令札木合深感屈辱和不忿。終於有一天,他與鐵木真分道揚鑣。那時的札木合,內心唯一希望的,是憑自己的實力大敗鐵木真,將他拉下萬眾擁戴的大汗的寶座。十三翼之戰後,札木合終於如願以償,打敗了鐵木真。可是,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很快因他的殘忍和暴戾失去了。在當眾烹煮敵將之舉引得札木合麾下眾將叛離之後,鐵木真終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當札木合被五花大綁帶到鐵木真面前時,不知他是否有預料到,自己將會以這樣的方式與昔日的安達重逢。鐵木真不愧為蒙古草原偉大的領袖,他始終念及札木合和鐵木真原來是安達,不忍痛下殺手。於是,他成全了兄弟的尊嚴,按照札木合的要求,以“不流血”的絞刑結束了兄弟的生命,也親手埋葬了他曾無比珍視的安達和少年時代的友情。
自從鐵木真在統一蒙古部落的長期征戰中勢力逐漸崛起之後,就註定他將與曾經的安達札木合反目成仇。平心而論,札木合是有機會剷除鐵木真的,然而他終究是放過了難能可貴的機會,因此,有關札木合為什麼不殺死鐵木真的問題,人們也有過諸多揣測。如果說,札木合不殺鐵木真,僅僅是顧念曾經的兄弟之情,這個說法顯然不具備說服力,因為一個情感上太過優柔寡斷的人是不具備爭霸天下的條件的,雄才大略的札木合顯然不屬於這類人,那究竟札木合為什麼不殺死鐵木真呢?
首先,札木合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對鐵木真,他固然有著瑜亮情結,然而另一方面,成吉思汗的政治才華和部族威望,又是他十分欽佩的。在札木閤眼中,鐵木真是他此生遇到的唯一一個可以和自己一較高下的人,只有成吉思汗的人格魅力才足以與自己比肩!這樣的鐵木真,絕不該輕易死在一個卑鄙懦弱的小人手裡,這也解釋了札木合挑起鐵木真與王涵部和乃蠻部的戰爭後,又主動派人去向鐵木真通風報信,使他免於暗算的主要原因。其次,札木合對自身的實力也有一個正確的研判,雖然,論個人能力,他並不在鐵木真之下,然而相比鐵木真麾下的兵強馬壯,及族人的擁護來,札木合又遠遠不及,換言之,鐵木真比他更適合做蒙古草原未來的王者。如果札木合為一己之私殺害鐵木真,那隻會讓蒙古草原陷入長期的分裂和戰火中,這是札木合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放眼大局,以天下蒼生為念,才是札木合不殺死鐵木真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