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弱電工程1219
-
2 # DearAuto
沒有那個最好,只能說那個最適合自己。
中國產車,通俗的說,就是自主品牌,中國品牌。如果說幾年前,中國產車停留在低價、低質的印象中的話,這三年來,中國產車進步神速,起碼是在15萬元以下市場已經部分超越合資品牌,以傳祺GS8為代表的車型已經開始在20萬元級別與合資品牌掰手腕了。
中國產車的優勢就在於價效比高,因為零部件可以本土採購、沒有技術轉讓費,成本較低,在車聯網技術上更符合華人需求,參照國際流程開發的車型如吉利博越、EMGRAND EC7GS、傳祺GS7、GS3、榮威RX5等車,設計和做工標準已經完全不亞於合資車。中國產車的弱勢就是在品牌上,有些華人還接受不了,此外在產品可靠性、工藝、用材方面還需提升。
其實,華人那麼勤勞、聰明,兩彈一星、隱形飛機、高鐵、航母都不斷湧現,沒理由搞不好汽車。
日本車其實是非常實用的一個車系,安全、可靠、省油,價格適中,這兩年,以本田、馬自達為代表的車型在設計造型上別具一格,在市面上受到越來越大歡迎,有部分人在心裡接受不了日本車。其實,日本車大多數也是在中國生產,在中國納稅、創造就業,如果不涉及民族感情的話,日本車是個不錯選擇。
德國車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之選,有歷史、品牌好,代表高階、技術先進、好開、安全的形象,其典型代表就是大眾、賓士、寶馬、奧迪、保時捷,個個高大上。缺點就是價格比較貴,小毛病也不少。(王燦彬)
-
3 # 高氏觀市
德華人一直都以嚴謹著稱,德國車也是如此,質量相對來說比較可靠。而且德國的汽車技術在世界都處於前列,賓士寶馬以及大眾集團都有各自當家的技術。在國內混得最好的應該就是大眾集團了,價格比較貼“地氣”,是最早大力推廣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企業,DSG雙離合變速箱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仍是許多人首選的變速箱,還有模組化平臺技術等等。但目前的大眾曝出了尾氣排放事件,前段時間也被媒體曝出與戴姆勒、寶馬共同涉嫌反壟斷法,被人們成為汽車史上最大的“卡爾特”案。
華人對日本產品總會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日系車也不例外。不過話雖如此,日系車在國內市場的受歡迎程度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的車系,當年本田的CR-V絕對可以說是SUV領域的霸主。在技術上,日系車有本田的地球夢發動機,有豐田的雙擎以及馬自達的創馳藍天,在燃油經濟性上,由於國情決定,日系車有著絕對的優勢。
那麼對於中國產車呢?我內心裡認為它是最好的。技術上,中國產車和有著幾十年和百年曆史的車企相比沒有優勢,這也是中國產車目前最大的瓶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上中國產車正在一步步的追趕。不過,在配置上中國產車的豐富程度是合資品牌比不了的,相比較來說價效比較高。況且,現在中國產車也從主打配置牌逐漸演變為追求品質。
-
4 # 小馬777776
都有好車,都有爛車,科技發展到今天,對於造車來說只有缺德的廠家,沒有攻不克的技術!一分錢一分貨,消費者擦亮眼睛啊!
-
5 # Je_perdre
說直接了就是 日本德國肯定技術什麼的都比中國產好一點 但是價格是個問題 買車還是看自己有什麼需求 喜歡什麼樣的
-
6 # 寒冰69665338
各有千秋,中國產價格好配置好,壽命短點,油耗偏高,小毛病多點,日本車毛病少,省油,發動機耐用價格偏高,德國車價格高配置低,底牌好,知名度高發動機一般化。特別是大眾燒機油就是一大無法接受的缺點,我說的是同價位來比較。
-
7 # 問天68478161
我就買了吉利EMGRAND EC7GS手動頂配!真不後悔!很好的車,行駛品質安逸,油耗沒不像其他人黑得那麼高!磨合期八個油最高!我覺得可以!提速很快!
-
8 # 自駕周遊全國每個城市
為什麼大眾銷。量好,我跟你好好分析一下原因,改款慢這就是他的優勢,普桑30年,改款一次。你結婚時買一臺普桑,你孫子都上一年級啦,那臺普桑還在量產銷售當中。這就意味著你這臺普桑`保值`面子,配件問題。大眾所有車型基本上都是15年以上才能改款一次,這就意味著你買一臺大眾車,結婚,小孩上高中一年級,這臺車還是量產車型。很多人都沒想到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只要車一改款,你買的車就掉價。在中國除了大眾,基本上都是`一年`兩年`三年`四年`就改款`停產`停售。這種廠家絕對算黑心廠家,撈種廠家,我看都不看這種廠家車子。它就想你買了他車開過一兩年又換他車,所謂的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改款是繼上什麼也沒動,就動一動車門上的線條,前面塑膠中網變一變,這就是改款,還打擊人家大眾車不改款太慢,你車那麼好,你三天兩天改款,幹什麼?你改款我們買了你車的損失有多大?談女朋友的時候,買你一臺車,談一年兩年結婚的時候,買你的車都停產停售啦,一臺停產車型結婚跟親朋好友看到多丟面子,有錢人家就換車。沒錢人家就丟面子,將就用。90%的人買車都是年輕人。他根本理解不了這改款對他有多大傷害,有些年輕人一味追求新款車型,也不讓價,甚至還加價提車。你追求新款,買了一年兩年就成停款車型,你買車,你要考慮一下這個廠家的換代,速度快不快?老司機老手都會考慮像大眾這樣換代慢的車,將來換車佔到絕對優勢,有些人說我買車是拿來開的,不會賣的,沒有不賣的車,你掙不到錢,養不起車,也要買車,你發了大財,也要賣車,再換好車。誰不想花同樣的錢買車?賣二手車的時候比人家多賣1萬2萬的。這就是你選車的時候,要做的功課。
-
9 # 智東西
騷年,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這個問題不是簡單的用好壞來回答的,而是用特性來說的。
就像是人一樣,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在買車的時候,你要考慮的是自己最喜歡什麼,以及這種喜歡是否能夠掩蓋車的缺點。
下面我們就來分開談一談。
1、中國產車
提到中國產車,大家第一反應就是Low,低質、難看、不好等。但是別忘了,中國產車也有它的優點:便宜。
因為質量、設計、品質是要和價格掛鉤才有意義的,所以你不能說中國產車就不好。舉個例子,你1.99萬買了一輛四輪汽車,這車能在冬天幫你遮擋風雪,總比騎個腳踏車或者電動車後者摩托車舒服些。
所以,中國產車也有它存在的地位和意義,在他們這個價位上,做到不錯就好了。
當然,隨著多年的發展,中國自主的汽車工業也有了進步,其外形設計、鈑金工藝、產品品質、動力系統也有了進步,並不是那麼低下了,中國產車也開始從幾萬元的市場,向著10-15萬的價位前進了。
2、日本車
說到日本車,總因為民族情結的問題,我們容易帶有色眼鏡去看待,總是無條件的否定或者醜化日本這,這是一種不理性的行為。
當然,筆者首先也對二戰期間,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感到深惡痛絕,但是目前是一個全球化的年代,我們既然只談產品,那就應該理性一代,拋開其他因素去說。
首先,很多人都說日本車不安全,然後你問他為什麼,他會告訴你車輕皮薄,但是你問他看過車輛的資料嗎?他肯定說不知道,都是以訛傳訛。
那緊湊級的明星車型來說,Sagitar1.6L是1300kg,排量更小的CIVIC1.0T是1243kg,輕了57kg。而排量差不多的1.5TCIVIC的重量則是1306kg。跟Sagitar是一樣的。
其次,日本車的優點在哪兒呢?
至少我自己家的多臺本田和謳歌來看,其優勢在於做工精細、質量穩定、低扭大因而輕巧好開,部分車型也有一些駕駛樂趣。
特別是在質量這一方面,個人認為日系車的耐用程度是全球最好的。筆者之前曾在汽車維修汽車工作,我們的大師傅看到日本車就不開心,來了都是沒啥毛病,就是換換機油做做保養…而如果是其他系列的車型,呵呵,總有點問題需要修理修理。
所以總體來說,如果你想要一臺省心好開的家用車,日系車是第一選擇。
3、德國車
因為BBA、保時捷大眾等品牌的存在,德國車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高階一些,甚至一些開德國車的也會有一種高其他車半格的感覺。
德國嘛,現代汽車工業的發源地,更是由於BBA和保時捷等公司的存在,總讓人感覺德國車就是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存在。
那麼德國車車輛本身強在哪裡呢?
首先,機械機構。作為一個工業強國,德國在機械製造上相當厲害,所以他們的發動機、變速箱還有車身底盤等機械部件做的很好,享譽全球。
但是德國車也並非神車,他們在經久耐用層面並不如日系車好,例如上了年紀的德系車,就容易漏油,一些電路老化後就會出現小毛病,發動機的一些橡膠件、小的感測器等部件會出現損壞等等。
所以整體來說,德系車在品牌、機械感、豪華感上仍然是全球的領軍品牌,但是缺點就是並不是那麼經久耐用。
當然,誰買個車就準備開個10年20年?
所以,你如果喜歡德國機械的品質、喜歡車輛本身的設計以及品牌的話,德國車不錯。
最後說一句話,目前對於每個系列車型的優缺點是有爭議的,很多媒體、以及使用者對自己擁有的車型的評價也不同,筆者僅從自己的經歷與自家擁有的車型進行了一些論斷,屬於個人看法。
-
10 # 黑鷹73414547
日本車省油,發動機可靠,德國車耐用,有一些小毛病,中國產車頭三年基本沒有問題,機件的可靠性低一些,價格稍低。
-
11 # 同硯四驅
中國產車
中國產車真正的詬病還是開了2年後諸多小毛病,目前中國產車靠迷人的外觀和豐富的配置,加上在售價上的良心化吸引使用者,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產車的三大件與合資品牌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中國產車目前做法也沒有錯誤,在技術上無法超越別人就從別的地方拉近距離。
日本車
一直以來已皮薄省油的稱號引入消費者心裡,但皮薄這個我這裡要反駁一下,車安全不安全不是根據車門的厚度和車漆厚度,而是取決於車身架構來決定,日系車在這方面做的還行,但也不是出類拔萃。日本車目前開下來,其實整體質量算是上乘,Accord凱瑞這種經典車型,5,6年不修能一抓大把。日本車在混動和自吸上玩的最好,本田地球夢V-TEC、豐田最新的TNGA架構都是針對自吸發動機設計的,自吸在保養和維修上比渦輪更省心,成本也更低。日本車是真正從消費者使用角度去設計。
德國車
做工嚴謹,風格古板這就是我對德國車的理解,很多人一定會說德國車並不古板,我們要結合外觀和內飾一起看,也別隻盯著那些高階品牌。我舉例大眾CC、凌度這樣的車,設計車的時候定位是運動時尚,而內飾醜的與定位完全不同。這才是古板的原因。話也說回來,德國車的內飾格調和做工確實很好,接縫處拼接和內飾顏色給你的視覺享受能夠體驗到一絲的豪華感。德系歐美車對渦輪更擅長,對於迷戀於百米加速和起步速度的來說,德國車都是理想之選,從而加上汽車起源地是歐洲開始,所以認為祖師爺東西肯定不比別國差。
說了三者,因為很好理解三種車對於自己的選擇傾向,如果注重外觀和放棄內涵的話,中國產車首當其衝。更注重實用性是日本車。如果追求體面的話,德國車。當然從技術上來說德國車和日本車沒有本質的差距,沒有所謂誰特別強誰特別弱。
回覆列表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隨著主觀客觀所造成的工作與住所距離的日益拉遠,以及人們對於行事方便和麵子享受的日益注重,購車的人已經愈見增多了。但在眾人購車之時,卻大有不知如何選車之人所在......
1、日本車製造工藝好、節能環保、滿大街都是保有量多,維修方便、駕駛輕鬆 靈活。大中型車開高速安全也不是問題,小型車高速發飄是肯定的,其他車系小車高速也發飄的,不信你去試試就知道了,不過本人不推薦小車(尤其是A0級的車)上高速。日本不僅是汽車大國,更是汽車強國,這是無容置疑的。 日本人傻不傻?不傻。至少不會傻到鋼板厚點,防撞梁大點可以使車更經得起撞擊都不懂。人家的小型車和部分緊湊型車都是為城市代步設計的, 據說在本土還有0.6排量的車熱銷呢。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開個1400KG、油耗 14、5個的車在人口密度超大而公共交通又很發達的東京上下班,有那個必要麼?再說了,人家小日本地小物稀、資源匱乏,鋼鐵都要進口,如此 說來精打細算、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實為一大美德。哈哈!(儘管華人對日本人大搖其頭,可日本車仍風行中華,爛街了....)2、美國車車重、穩定性好、皮實耐用。你要說太費油,可是人家不差錢,超級大國麻就要有這個派。他們可以不惜花重金控制全球的石油資源,不就多喝那點油嗎,人家不在乎。再說人家地大人少,又有休假制,自駕出遊的機會多,所以動力足、空間大、穩定性強才是他們想要的。美華人尤其看重生命,你看越戰時每個美國士兵都用越南語寫一個條子:別殺我,我投降。不像日本人,搞急了剖腹自殺。(近幾年一些美國車 開始走保守路線啦 )3、歐洲車紮實、耐用、做工精細,不搞那些個花花腸子,肯在底盤調校、機械 效能、製造工藝上下功夫,傳統優 良,去了解一下二戰時的德國坦克就知道他們的製造業那是名不虛傳的,(所以當今世界上的頂級豪車大多來自歐洲就不足為奇了)。難道歐洲人會傻 到不懂得如何把一輛緊湊型車搞得更舒服一些嗎?肯定不是,他們只是把這一類車當作一個目的地到達另一個目的地的工具而已,再說他們的目的地是那麼的舒服,幹麻要老呆在車裡呢。 4、中國產車價格便宜量又足,首先是門檻低,讓咱P民早早告別日曬雨淋的日子,維修方便,同樣的錢和人家進口車比,我可以配置差不多還可以多出三年的油錢,儘管整體水平比起那些“名企”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 來有了長足的進步,做得好的甚至於不比那些合資品牌差。 那到底要選什麼樣的車呢?還是那句老話:車無完車,適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