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klees
-
2 # cwuy哈哈
回答同類型話題,把我之前的回答貼上一下。讓看大家看看。
目前要理性看待幾個問題:
1、蘋果收取30%-35%手續費是全球性的,但是在國內一些媒體人、大咖們報道有失公平性,有的完全是出現扭曲,爭相報道蘋果針對騰訊系、阿里系、開刀,點燃吃瓜群眾憤世嫉俗的心裡,給了水軍一波刷屏機會。回答一下對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不喜請繞道,首先蘋果並不針對誰,而是在按照更新後的的app store條款來執行,為啥要在條款中加入收取手續費,以下是猜測:a、app store平臺購買必須要透過蘋果包括內購,b、推行apple pay ,c、蘋果認為打賞屬於金錢交易,不管微信辯解說打商屬於自願捐贈,都屬於金錢交易。
2、盲目愛國者叫囂棄用蘋果買華為、小米,宣告一下,國貨目前確實很好,價效比高,但是每個人都有選擇權利,還有叫囂者是否有以身作則呢?,在換個層面講國家大戰略是中國倡議一路一帶,是全球化,不主張地域性、區域性保護,這麼煽動民主主義情緒好嗎?
首先先說第一種,自己做系統,怎麼做,如何做,目前兩大陣營已經固定,ios android,系統開發難度很大但是可以預見,不可預見的是生態圈的完善,沒有豐富的apps,下場跟windows mobile一樣,甚至更慘。
-
3 # 原始真解
其一,蘋果是所有應用的入口,他有對所有產品的收費許可權,不管你是社交產品或是遊戲產品;其二,打賞和支付不一樣,首先打賞功能是一種遊戲,其次是買賣交易,只是這種交易方式和正常交易方式不一樣,實現使用後付費,而且不管你滿意不滿意允許你不付費。其三,應用平臺收取提成本費屬於正當行為,難道騰訊應用寶不是3:7分成的模式嗎,騰訊收30%,開發商拿70%。其四,回過頭來看社交產品,一直以社交的名義享受著免費的午餐,在我們心裡理所當然的認為社交就是免費的,在免費的微信打敗收費的簡訊時,個個拍手稱快。但社交產品也是個app,和遊戲一樣都是運營app賺錢,而遊戲的收入需要交給蘋果3成,為什麼社交就要免費呢。有人會說打賞和遊戲不一樣,打賞是使用者之間的行為,app開發商並未從中獲利。那我想問,如果未來遊戲上都走這條路,把遊戲變成小程式,是不是都不用給蘋果收費了呢。打賞這件事只是給市場的一個訊號,不要動我蘋果的乳酪,app做好 app的事。
-
4 # 驚鴻一瞥18846938
蘋果此舉其實意義大於實際。蘋果的意思是並不缺那麼點錢。但不能開這個口子。但不分平臺收入和作者收入通通30%其中已經破壞了遊戲規則。那麼大的公司他肯定也知道自己不佔理。但就是店大欺客。有本事別來。許多APP只能妥協。在當下輿論導向下。蘋果即不能確立自己的規則又會失了民心。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年不可一世的諾基亞一夜間掉下神壇。蘋果應該防微杜漸。可惜它沒有。
-
5 # 更尋
蘋果公司野心太大了!以前蘋果手機電腦,在國內銷售量碾壓了,三星手機,中國產品牌手機。是第一階段,誰知道這幾年蘋果手機電腦的銷售量在走下坡路了!蘋果公司就慌了,才有了第二階段在中國IOS打賞抽成百分之三十的事。其實是蘋果公司在業績下滑時,提前來拿成果,這是一種大公司壟斷的小混混行為啊!還好華人只是一小挫愛面子的人受到影響。他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去買單了!蘋果公司也要為自己貪婪,再走向滅亡了
-
6 # Jamz2019
首先蘋果平臺抽成是由來已久,並不是最近才有的。
先給大家講個概念:
IAP,即in-App Purchase ,是一種智慧移動終端應用程式付費的模式,在蘋果(Apple)iOS、谷歌安卓(Google Android)、微軟WindowsPhone等智慧移動終端作業系統中都有相應的實現。
那2016年蘋果在這一塊的收入是多少呢?
看第二項services的收入,這裡是包含了IAP的收入的,整個2016年的收入是243億美元!僅這項收入就是2016年百度所有銷售額與2016年阿里巴巴銷售總額之和。恐怖吧!
所以這些收入本身就存在,是平臺賺錢的方式,也為蘋果公司帶來了大量的收益。
最近那麼火,爆點是“讚賞”這個問題!一開始這一塊的抽成並不明晰,作為使用者直接對內容貢獻者進行讚賞!但讚賞分成是有幾種情況,1是全額轉給內容貢獻者的,例如:微信、知乎等,2是軟體平臺收取部分,再把剩下的結給內容貢獻者!第2種情況收費按照之前的IAP機制收費,還算合理,但矛盾點在第1種,這種算是直接贈送的,軟體方並沒有抽成,蘋果也要抽成,這顯得過於霸道了!這會損害大量的內容工作者的利益的,及其不道德的!
但仔細研究第1種情況,軟體方並不是沒有收入,為什麼這麼說呢?使用者讚賞內容貢獻者,不是實時到賬的,是存在延期的情況的,這其實會為軟體方帶來收益,只是沒有那麼高而已!
所以,我認為蘋果公司對讚賞這一塊的全額付給內容貢獻者的抽成是極其不道德的,屬於壟斷市場行為!
-
7 # 鬱3279063
謝邀~講真 我還真是有點看熱鬧的心態。6S也在用著,去年底弄了部榮耀8沒事玩耍一下,感覺現在的安卓真是好用。進入正題,首先打賞這個功能可能很多人都沒用過,像是一些直播平臺啊,微信、知乎啊 甚至一些網路小說閱讀網站等等,在這些地方表演或者發一些文章,得到了收看者的認可,就可以對這些人進行打賞,可以購買平臺禮物或者直接現金打賞,像是一些作家和輿論公知們一次得到的打賞費用非常可觀的,有網路作家一次得到過100萬人民幣打賞,也有些如體育或娛樂公知一片文章收到打賞費超過5萬元,至於那些平臺主播們有些也是很誇張的。所以,蛋糕很大,蘋果想咬一口。我只能說庫克真是個商人,太貪了。蘋果是強大,也有那個底氣下架不聽話的APP,可是他並不懂華人的心裡,首先這事觸動的那些公知們的利益,平臺付出了展示的場所,公知們或主播們付出了勞動,可蘋果付出了什麼呢,就應為用了你的產品麼?可是你的產品我是花了錢買的,又不是你送給我的,再說不用蘋果了有的是安卓可以選擇啊,所以媒體上輿論一邊倒的討伐蘋果就很正常了。最近一週蘋果的股價其實也是對蘋果這個事件的直接體現,已經跌了超過4個點了,大概3000億的人民幣就沒了,最關鍵的是蘋果的股票評級居然被調了,多年的“”買入”評級變成了“中性”。這至少說明了一點,9月份的iPhone8還沒出來就已經不被看好了,這在這麼多年裡是不可想象的。
-
8 # 同道眾人
瀉藥。說的中立一些,企業或者說管理層,要為眾股東負責,也就是說要賺錢。想要提高利潤,無非兩套路可走:開源、截流。目前來講,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是全球所有公司最好的,甚至Gartner把它評級為“神級”。1997年喬布斯迴歸蘋果之後的第二年就把蒂姆庫克挖到了蘋果,是蒂姆庫克把蘋果的庫存從31變為了2天,扭虧為盈。所以目前蘋果在截流方面來講已經做到極限,不可能再有什麼新建樹。
既然不能截流,那就開源吧。目前中國手機市場是無可爭議的紅海市場,隨著中國產手機的品質和價效比也越來越高,蘋果想再次提高市場份額已經是十分不易(這幾年一直在降低)。所以軟體就成為了蘋果的目標。
其實從另外一個層面也可以看出來,蘋果首先將app store中國整體定價降低,以減少越獄的使用者。後來支付寶加入更加方便中國使用者的消費,增加了正版消費動力。這點和微軟“十年之內不打擊中國盜版”有異曲同工之妙,選擇使用正版的使用者多了,下一步就是規範中國app store中的應用了。
不過說到底,“打賞”收費是中國和美國消費觀念的衝突。中國的“打賞”意義是免費閱讀,要麼如果你覺得文章也得好可以給作者小費,而美國是建立在“知識付費”的觀念下去理解“打賞”,認為其是訂閱行為。這也正是所有外企,尤其是西方企業在中國發展水土不服的原因。
-
9 # lqonok
靠著智慧財產權這個名義,肆意的當強盜,現在都是網路時代了,所有的商品都是透明的,那有那麼高的利潤,即便有也不可能都被蘋果剝奪了!
-
10 # 體壇老大叔
首先說明一下,以下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
蘋果一直是個較為封閉的公司,因此面對一些其它公司總是比較強硬,比如之前率先停用了flash,比如這次強硬的收取30%打賞。
而蘋果之所以這麼做,肯定是為了自家的利益著想。可我並不能說什麼,因為雖然這會損害他人的利益但他人與它之間的關係卻是共贏互惠的,畢竟是蘋果提供的硬體平臺,而蘋果也只不過想掙更多而已。
對此我雖不贊同,但也無話可說。
回覆列表
蘋果抽稅很合理,因為ios就是蘋果的!存在即合理。當然了你需要就用,你不需要就不用,最終是市場決定的!所以大家沒必要噴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