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深老頑童
-
2 # PC資訊通
用過混合硬碟的,有很多覺得啟動快了,開啟軟體也覺得快了,說明相對機械硬碟在這點上來說,還算是”好用“,至於比機械硬碟快多少,可參考中關村線上HDD\SSHD\SSD測試對比圖:(2014年資料,價格也是當時價格)
(注以上多次執行的意思:混合硬碟的快閃記憶體模組,需要使用者對同一軟體、遊戲、系統執行3次以上,才能起到識別、記憶作用,將熱資料匯入快閃記憶體模組。)
很明顯在讀寫速度上相對於純機械硬碟無優勢,卻比SSD差的太多,混合硬碟處在HDD與SSD之間,如果依靠高性價比來佔有市場,價格定位是關鍵,否則真等到SSD低價又增容,那就危險了。
【資料補充】
混合硬碟是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機械+快閃記憶體顆粒混合的硬碟,除了機械硬碟必備的碟片、馬達、磁頭等等,還內建了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這顆顆粒將使用者經常訪問的資料進行儲存,可以達到如固態硬碟效果的讀取效能 。
固態混合硬碟(SSHD: Solid State Hybrid Drive)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整合到一起的一種硬碟,透過增加高速快閃記憶體來進行資料預讀取(Prefetch),以減少從硬碟讀取資料的次數,從而提高效能。新一代的混合硬碟不僅能提供更佳的效能,還可減少硬碟的讀寫次數,從而使硬碟耗電量降低; 由於一般混合硬碟僅內建8GB的MLC快閃記憶體,因此成本不會大幅提高。同時混合硬碟亦採用傳統磁性硬碟的設計,因此沒有固態硬碟容量小的不足。
混合硬碟是處於磁性硬碟和固態硬碟(SSD: Solid State Disk)中間的一種解決方案。
例外情況:也有觀點認為,混合硬碟只是一個營銷的謊言,磁碟在讀寫的時候,一般是作為佇列或鏈式進行,非即時響應。即使在傳統磁性硬碟中加入固態硬碟,但是你所讀取的檔案並不在固態硬碟中,你的讀寫速度也不會提高。只有在某些時候混合硬碟可以提高效能,例如,將固態硬碟作為交換分割槽,系統庫檔案儲存在固態硬碟中,讀取檔案在固態硬碟中等情況下,混合硬碟的讀寫效能可以提高。(參考資料:《linux核心設計與實現》(第二版)第13章 I/O層)
簡單的說,混合硬碟預讀區只有8GB,而系統及大量程式、檔案都是存在傳統機械硬碟碟片上的,這也印證了上表中的讀寫速度與HDD相差無幾的測試。
-
3 # 純屬路過123456
這貨應該比機械盤快那麼一點,但是固態部分的容量太小,提升有限。而是也提高了硬碟故障的機率,現在的機械盤本身就看臉,這個混合盤更容易翻臉。其實還有一種折中的技術,喜歡折騰的也可以試試。就是英特爾的智慧響應技術。從z68.77等早期主機板就開始有了,可以用自己的固態硬碟,分幾十g,當機械盤快取。其實就是透過主機板,自己組建混合硬碟。效能也有一定提升。而且機械盤也不易翻臉。不過,這技術有點雞肋。有錢人,追求速度的會全固態,甚至陣列。沒錢的,不懂的就更沒用。
-
4 # 數碼神侃er
簡單介紹一下混合盤的優缺點:
優點:
讀寫速度比機械快,略次於固態。儲存空間較大,可以做到500G甚至更多。
缺點:
價格略貴,發熱大,噪音大,抗震效能弱。
混合盤是作為機械到固態中間的一個過渡產品出現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讀寫速度比機械快。
但是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固態硬碟的使用是大勢所趨,固態的主控更加匹配CPU的工作,無尋道的天然優勢使得最差的固態也比普通機械讀寫效能好。
而且市面上MLC,TCL的固態硬碟,效能越來越好,價格也趨向於親民(雖然最近沒有感覺到,但這是必然趨勢)。
所以推薦使用128G固態盤做系統盤,再配1T機械作為搭配,這也是我們消費級別主流的搭配。
望採納。
-
5 # 小魚兒19105762
只能說在追求速度,和容量的情況下。混合硬碟的價效比比較高。混合硬碟就是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混合硬碟,它們兩個特性就是固態硬碟讀寫速度塊,但是價格比較昂貴,相反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就比固態硬碟遜色了很多,但是機械硬碟容量還是可以的。所以在這兩種特性的條件下誕生個混合硬碟,固態硬碟做c盤,機械硬碟做d,f盤。
-
6 # 不合群的年輕人
別看那些理論吹噓的多好,沒用的,實際體驗最重要,混合硬碟我也用過好幾個了,從實際體驗來看,並沒比機械硬碟快多少,該卡的地方還是卡,一個128G固態,把系統放到固態裡,完全不會卡頓,但是混合硬碟就不行,除了開機比機械硬碟稍微快一點,日常應用明顯慢,卡。
回覆列表
說實話,這貨不值!確實比純機械速度快,但是提升的這點效能不值多出來的價格。就是在機械盤的基礎上增加了非易失性快取。對於資料讀取量不大的應用確實提升不少,但是對於大資料量讀取的應用沒多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