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芙蓉逗秋雨

    一、政治方面:

    1、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解決諸侯國問題,加強中央權威。

    2、破格錄用有真才實學的人如董仲舒、桑弘羊等,輔佐朝政。

    3、任用“酷吏”,嚴厲打擊地方豪強。

    二、經濟方面:

    1、將煮鹽鑄鐵造錢權利收歸於國家,統一鑄造五銖錢,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

    2、打擊大商人和高利貸者,增加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

    三、思想文化方面:

    1、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從此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2、在長安興辦太學,在地方興辦學校,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四、在軍事方面:

    1、派衛青、霍去病率領大軍,進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公元前119年派衛青、霍去病率領漢軍主力在“漠北戰役”,取得戰略決定性的勝利,解除了匈奴對於北方長期的威脅。

    2、進軍西南,平定閩粵。設立郡縣加強與內地的聯絡;

    3、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與西域各國交往通道。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然而漢武帝好大喜功,連年征戰,耗得國庫空虛;沉迷迷信方術,封禪求仙,揮霍無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外儒內法,聽信讒言、妄用奸佞,使可憐的衛皇后和皇太子死在奸臣小人之手,成為千古冤案。開疆拓土,征伐匈奴致使稅賦徭役繁重。這些也是歷史事實。幸好武帝已經意識到社會動盪,面對自己造成的危局,他深刻反省。頒發《輪臺罪己詔》以檢討承認過失,並且停止征伐,實行休養生息的寬民政策。也悄悄地抹平了兒子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

    雖然在統治的後期犯了一過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漢武帝的確一位雄才偉略的帝王,總體而言是功大於過。

  • 2 # 笑傲煙雲裡1

    漢武帝最大的功績就是不拘一格從民間和匈奴戰俘中選拔了一批優秀的官員和將領,多次打敗匈奴的入侵,並由被動防禦轉變為主動出擊,北驅匈奴,不僅奪回了被匈奴侵佔的土地,還奪取了匈奴本土的大量土地和人畜,這些重大勝利不僅沉重打擊了匈奴,並造成了匈奴貴族之間的分裂,維護了大漢的邊境安全和領土完整,作出了巨大貢獻。

  • 3 # 史海尋蹤

    凡是做出前人未做之事,立下不世之功,為國家為民族建立不朽之業的古代帝王,都可當得“千古一帝”。漢武帝之前的秦始皇,第一次建立華夏大一統,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度量衡,將原本鬆散的諸侯共治,變為緊密強力的政權,也被稱為“千古一帝”。

    漢武帝的功績在於,將長久以來,為禍威脅中原政權的匈奴邊患,徹底根除,這也是做了前人想做而沒有做到的事。

    在漢武帝之前中原政權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和,納物和親。二是守,即使如秦始皇,也只能修築長城,用來抵擋來自北方的侵犯。而不甘於此被動局面的漢武帝,組建強大騎兵隊伍,深入強敵腹地,變被動抵抗為主動出擊。

    匈奴放在今天不是什麼事,但在古時的漢代,是非常強大而可怕的力量。漢高祖劉邦,在中原腹地遊刃有餘,難逢敵手,但一對上匈奴騎兵,則是一籌莫展。西漢建國初,劉邦曾領兵三十萬,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匈奴問題。

    但是匈奴遠未如劉邦料想的那麼好對付,大軍中了匈奴的誘敵之計,劉邦與先頭部隊被團團圍困在白登山(山西大同)七天七夜。逃回國內的劉邦驚魂未定,認為不能靠武力來解決匈奴問題, 自此和親便成了籠絡匈奴的主要手段,一個主權國家搞成這樣,也是夠屈辱的。

    甚至劉邦剛死,匈奴冒頓單于就寫信調戲其遺孀呂后,說道:“你死丈夫,我死妻子,大家都不開心,你來做我的女人吧,自此咱倆都開心。”呂后接信後,又氣又怒,卻無可奈何,只得壓住火氣回了封信:“不是我不想啊,只是如今已老,頭髮和牙齒都掉了,雖然我很想……現送你……請單于不要再惦記我這個老太婆了”,多麼的屈辱啊,漢武帝知道此事後,也是恨得咬牙切齒。

    因漢朝軍隊以步兵為主,沒有遼闊的草場來飼養戰馬,而匈奴騎兵的高度機動性,是步兵望塵莫及的,想找其主力拼命都難以達到。勵精圖治的漢武帝登基後,整軍備武,大力發展騎兵,不拘一格的使用地位低下的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報仇的時機終於到了。

    公元前127年,派衛青收復匈奴長期盤踞的黃河河套地區,並在此建立朔方城,遷移十餘萬關東之民來此屯田戍邊,建立反匈奴的前哨基地,對於匈奴則是失去了河套地區這片豐美的草場。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深入匈奴境,奪取河西地區,開啟前往西域的通道,進一步壓縮了匈奴的活動區域。

    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各率精騎五萬,隨同步兵民伕數十萬,傾國遠征,與匈奴展開戰略決戰。此次稱“漠北之戰”,深入敵境千里,盡殲匈奴主力,自此,匈奴遠遁漠北,再也無力犯漢。

    漢武帝的傑出,就在於不甘被動挨打,而是組織力量主動打擊敵人,這在歷代漢政權是極為罕見的,終漢武一代,解決了長期以來匈奴邊患,為漢朝的安定繁盛,建立了穩定的外部環境。

  • 4 # 7柒天

    個人覺得漢武帝最大的功績有二,一肯定是對外把農耕民族的天敵遊牧民族(匈奴)打的北竄千里,並藉此武功奠定了漢朝在當時的強漢威名,更是讓整個華夏民族的血氣和悍勇都被激發出來,漢朝的一個書生,一個使節都可以揚威異域,到東漢更是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的豪言壯語,漢武的功勞和影響不可謂不大。(甚至到了漢末群雄並起的戰亂年代對異族都是打壓殲滅)

  • 5 # 舊事舊人歷史說

    首先,我先弄明白一個問題。漢武大帝是千古一帝嗎?千古一帝不應該是秦始皇嗎?

    或者是康熙?

    然而比起秦始皇和康熙。漢武帝還是稍差一些的,但是要說出來他的空氣,那可是著實不小。

    漢武帝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第1個徹底打敗遊牧民族的皇帝。雖然說早在漢武帝之前,秦朝的秦始皇就已經發動了驅逐匈奴的陰山大戰。但是也僅僅只奪回了河套平原以西的700裡土地,匈奴依然強大,依然是中原大患。

    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則不然漢武帝在位四五十年。其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對抗匈奴的戰爭中,他在位期間將匈奴徹底逐出了東亞。直接導致了南北匈奴的分裂,迫使北匈奴西遷至歐洲。及中亞地帶。這一點對於中國農耕文明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絕佳的外部環境。在漢武帝以後的百八十年裡。中國或者說中原地區再也沒有受到遊牧民族的足已成規模的騷擾!

    漢武帝最大的一個貢獻,應該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為中華大一統第1次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基礎與理論基礎。如果說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統一車道,統一人倫。是在物質工具上為中華大一統奠定了最初的根基。那麼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則是為中華大一統找了一個絕佳的思想武器,有了這個思想武器,中國歷史無論怎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而最終的潮流依然是統一不分離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漢武帝的歷史功績可謂彪炳史冊,功在千秋。

    但是我認為將他列為千古一帝,實在是有些過了。

  • 6 # Alan蘭蘭

    漢武帝:西漢王朝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字通,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諡號為孝武皇帝,廟號為世宗。

    史學家稱漢武帝無千古一帝無可非議,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漢武帝的功績:

    1、政治:設立中朝,加強中央集權;頒行“推恩令”,削弱諸侯;設定十三州部刺史,監察地方;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從此中國有了系統選拔人才的制度,對後世科舉制產生深遠影響。

    2、思想文化: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為儒學在古中國的特殊地位鋪平道路。

    3、軍事: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徹底擊潰匈奴帝國,收復河西走廊,從此“漠南無王庭”、東並北韓、南誅百越、西愈蔥嶺,征服大宛,奠定了中華疆域版圖。

    4、經濟:在經濟方面,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今天鹽鐵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禁止郡國鑄錢;設定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中央政府的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5、通西域: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西域傳入胡瓜、胡蘿蔔、葡萄、汗血馬、核桃等,打通絲綢之路之後,大大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6、建立年號: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漢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

    7、太初改歷: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

    由此進入漢武盛世,因此漢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並列的千古一帝,後人常用“秦皇漢武”並稱。漢武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盛世:開元盛世、漢武盛世、康乾盛世)。

    罪己詔:武帝徵和四年(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書,建議在輪臺戍兵以備匈奴,漢武帝駁回其建議,並下詔反思,稱“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政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史稱《輪臺罪己詔》。

    罪己詔象徵著漢武帝強硬而好武的對外政策的結束和懷柔養民的對內政策的開始。,為後來的昭宣中興打下了基礎。

    我個人對漢武帝寬厚而冷靜的一代英主的心態尤為欽佩。。。。。。

  • 7 # 空世界人也空

    漢武帝開創了許多社會制度,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強力打擊了匈奴、南越、大宛等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民族出現在了中國歷史中,展現了漢民族的威嚴,極大地提升了漢民族的地位。他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鞏固漢朝的統治,統一了人民的思想。他開闢絲綢之路,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漢朝威名遠揚。推行“施恩令”,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漢武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改革弊政、推行新政,對外政策強硬,對內發展經濟,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樹,把漢王朝帶入了鼎盛封建時期。

    雖然漢武帝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覺得“千古一帝”的稱號只有秦始皇當之無愧,漢武帝雖然也不錯,但是比秦始皇差點意思,畢竟秦始皇是封建王朝的開創者,就這一點足矣。

  • 8 # 羅塘灣

    我認為漢武帝劉徹理所當然的是公認的千古一帝。他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功績影響深遠。

    其一,在政治方面,秦始皇雖然統一了中國,建立了郡縣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管理,但是地方長官的權力因天高皇帝遠、無制度進行限制約束,一旦國家政局不穩,地方極易形成割據而不是勤王維護一統。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陳勝吳廣起事之際,連小小的沛縣縣令都反叛朝廷,只是後來被劉邦與蕭何給吃掉了。劉邦建漢後,汲取秦亡教訓,大肆分封劉家子弟而拱衛京師,但是也造成了諸侯叛亂不斷,最嚴重的一次當屬“七國之亂”。“七國之亂”雖被漢景帝平息了,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隱患。為此,漢武帝一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從根本上解決了政權的隱患。此外,在地方設定十三州部刺史,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首創監察地方權力制度,為歷代所效仿。

    其二,在軍事外交方面。秦始皇為抵禦匈奴一方面派出長子扶蘇和大將軍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屯守邊境,企圖奪回河套地區;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匈奴人的騷擾和南下威脅,秦始皇無休止的徵發徭役修建萬里長城,終於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秦朝二世而亡。漢初,因長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田園荒蕪,國力衰弱不堪一擊;雖說白登之圍表面上是因為劉邦的輕敵冒進所致,但深層次的原由在於國力凋敝,劉邦內心很焦急,妄想透過與匈奴人的生死一役定乾坤、就解決匈奴問題,然後再與民休息、發展國力,如此一向對謀士言聽計從的劉邦才會固執己見、冒險一搏,只是這一搏差點就要了他的老命、差點斷了新建立的大漢王朝,而這次失敗也讓劉邦再次隱忍猶如在鴻門宴對項羽的隱忍,只是這次的隱忍是以屈辱的和親政策為條件的。

    對於匈奴的和親政策,漢武帝繼位伊始就有心廢除,為此慧眼識英雄,啟用、提拔、重用放馬的衛青—實際上就是一個放馬的奴隸及衛青外甥霍去病打的匈奴人遠遁漠北,把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奠定了今日中國的領土範圍。同時,漢武帝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是今日一帶一路建設的濫觴。

    其三,在經濟方面,採納桑弘羊的建議,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鹽鐵實行專賣,確保了中央政權的收入穩定。其影響深遠,歷代沿襲其政策,以至於時至今日,鹽依然屬於國家專賣,只是最近鹽專賣才似乎放開。

    其四,思想文化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運用儒家思想教化百姓,統一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使中華民族的血液裡流淌著一股內在的凝聚力量,使我們有了華人的歸屬感、民族自信和民族擔當。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延綿不絕的內在動力。思想文化方面當然不止獨尊儒術,例如指定司馬遷修訂曆法頒佈太初曆,這是中國春節的肇始;設立樂府,留下了“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的美篇;創立太學,設立五經博士,選撥人才,是隋唐開科舉制度的起源;等等。

    綜合上述功績,說漢武帝是千古一帝是名副其實。晚年的漢武帝對自己長年的窮兵黷武造成民生艱難、政局動盪頗有悔意,於是下《輪臺罪己詔》,真誠地下天下臣民承認自己的錯誤,誠懇地請求臣民給予自己一次改過的機會。孔子說,誰沒有過錯呢,可貴的是有錯能改,善莫大焉。漢武帝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不但能認識到自己的過錯,更為可貴的是能勇敢地承認、道歉和改正。這樣的皇帝,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就這一點來說,漢武帝也是千古一帝啊。

  • 9 # 楊朱學派

    稱漢武帝是千古一帝者,是不折不扣的狗奴才。漢武帝是專制魔王。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實行法家愚民政策,扼殺思想,扼殺言論。重立秦始皇創立的誹謗之法。以及告奸之法,夷族連坐之法。 張湯立法,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漢武帝與法家酷吏張湯創立腹誹之法。

    漢武帝與張湯謀劃,造白鹿皮幣。武帝問與大夫顏異。顏異認為:今王侯朝賀以蒼碧,值數千。而其皮值數萬,本末相稱。天子不悅。顏異並未罵天子。法家酷吏張湯認為顏異欲罵天子,不言而入腹。便以腹誹罪處死顏回十世孫,儒家大師顏異。自是之後,有腹誹之法。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

    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江充、太監蘇文,以巫蠱之禍誣陷太子。致使太子劉據,衛皇后被滅族。幾乎將皇族屠戮殆盡。

    漢武帝重用法家桑弘羊,實行算緡法、平準法。壓榨盤剝百姓。致使經濟崩潰,民生凋零。

    漢武帝傾盡天下之財尋仙求長生。致使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漢武帝后期,國家千瘡百孔,人口減半。已經到了亡國的邊緣。還沒滅掉匈奴。

    漢武帝不但是罪惡滔天。還是一代熊主。狗熊的熊。

  • 10 # 西府趙王爺

    對於漢武帝,也許各位更多的是著眼於他的開疆拓土之功,特別是“武”字諡號,更說明其在武功方面的建樹!

    沒錯,漢武帝一生武功極盛,除了胖揍匈奴之外,他還破百越,定北韓,徵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將漢文化的輻射圈擴大。

    強漢之名,由此而始!

    這是他的功績,但我們必須要看到的是,這其中也不免窮兵黷武之嫌,比如征討西域大宛,不遠萬里,勞民傷財!

    所以僅僅靠武功,漢武帝還不足以被評為千古一帝!(事實上個人認為只有秦始皇才是千古一帝!)

    其實在內政上,漢武帝的貢獻也是影響深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現在有些人看來,這是限制了學術的自由,抑制了文化的發展。但從整個中國的歷史發展來看,這項決定是需要肯定的。

    至少中國兩千多年的傳統文化能得以傳承,便離不開其在這方面的努力。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漢武帝是中國兩千年封建傳統文化的開創者!

    再者,他的推恩令,即“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徹底的解決了諸侯之亂的問題,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政治格局。

    此外在選官用人方面,他的刺史制、察舉制可以說是開啟了官員監督的先河。

    總而言之,漢武帝奠定了漢王朝強盛的局面,他的功業,對中國歷史程序和之後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絕對能進入到歷史最傑出的帝王之列!

    “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諮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歷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後,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漢書》

  • 11 # Ghost1983

    其功過自由後人評論,用現代人的眼光去審視當時的君王難免有些主觀意識了。畢竟封建王權和現在的社會性質不一樣,不能同日而語。

  • 12 # 勇往只茜

    漢武帝最大的功績不止是打敗了匈奴,打敗匈奴,開疆拓土是對外的強硬。本人認為,最大的功績是對內,華夏的一統還是全國的認可,華人自稱漢族源於漢朝,更是源於漢武帝。自推行推恩令以後 不僅是削弱了各諸侯國都實力,更讓百姓明白了,所謂的齊國、吳國、楚國等不過是相當於現在的省一樣了,都是大漢領土。這樣無疑凝聚了民心,更是凝聚了中華民族之魂,也是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內在原因。

    而且,自漢武帝后,漢朝對外一直都是強硬派,有所謂的,國恆以弱滅,獨漢以強亡之說,這也是他的功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才能學好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