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佛說史

    首先小佛可以告訴大家,陳玉成死戰時沒有人救他,一部分是他自己造成的結果,另一部分則需要李秀成負責了。

    為什麼說是陳玉成造成的結果?

    安慶失守,太平軍的軍心受到了巨大的動搖,安慶周邊相繼丟失,陳玉成退守廬州(今安徽合肥),準備找個機會重新奪回安慶。陳玉成給全軍的安排是:陳得才、賴文光、藍成春、梁成富四人分率軍隊遠征西北,去西北征兵,補充糧草,而陳玉成自己則坐鎮廬州,經營安徽北部,同時作為支援天京的機動力量。陳玉成估計落入清軍手中的時候應該明白自己分兵去西北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太平軍本來在安慶保衛戰失敗後經歷重創並且在人數上遠遠低於湘軍,分兵去西北,毫無疑問是自己削弱自己的實力,而且西北那麼遠,陳玉成出了點什麼事根本來不及救援。

    派走自己大部分兵力後的陳玉成,竟然選擇堅守廬州,無異於將自己送給清軍。當時湘軍在安慶打了那麼大的勝仗,可以說是軍心和士氣都是極盛的,曾國荃等人更是到處找太平軍,西北遠征軍剛一走,湘軍精銳多隆阿部進逼廬州城下,陳玉成接連給已經出發的三路大軍發去求救信,結果信件全部被湘軍截獲。

    再者安慶失守後,陳玉成被洪秀全追責,失去了英王的爵位,相反,被他派走的四個西北軍的主將,全部封了王,這讓陳玉成很失望,也很想挽回自己的面子,按照李秀成的說法是“心煩意亂,願老於廬城,故他未去,坐守廬城,愚忠於國”

    為什麼說李秀成也需要負責?

    1862年初,清軍進攻廬州,陳玉成四方求援,李秀成手中掌握著當時中國最富裕的江浙,而他卻沒有去救,完全沒有意識到天京上游的重要,也沒有意識到陳玉成一旦出事,整個清軍的壓力都會在他身上。

  • 2 # 歴史的軌跡

    關於陳玉成在死戰時,為何無人救援這種局面,必須從天國後期的人員組成及面臨的敵對勢力強大,還有天國軍事實力的削弱,以及嚴峻外部形勢等決定因素來分析。

    (一),天國後期的軍事統帥的嚴重縮水。1856年(咸豐六年),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發生的“楊韋事件”和石達開率部出走,嚴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軍事力量,原來的精英由於出走和死亡,造成了精銳損失殆盡,造成“青黃不接的嚴重空虛。支撐天國革命的重擔不得不落在陳玉成和李秀成等這些年輕將領的身上。

    (二),清政府的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隨著雙方軍事實力的此消彼長,儘管有陳玉成等人的英勇奮戰和突出的軍事才能為天國征戰,可是小區域性的勝利對嚴重的危急局面影響不大。1858年,曾經被太平軍擊破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又得以恢復了重建,從南北兩面對天京形成鉗形夾擊的態勢。雖然重新擊潰,但曾國藩命令部下李續賓的湘軍進攻太平天國的後方廬州(今合肥)等地。並集中主力突出廬州附近的戰略要地一一三河鎮。重新形成了許多包圍圈,進行分割圍困,以減少在戰略上他們互相幫助。

    (三),敵對勢力的強大,將戰略局面分割,使太平軍自顧不暇,不能相互支援。老謀深算的曾國藩,經過長期的恢復和準備,調動湘軍進攻太平天國的戰略重地一一安慶。安慶作為天京的屏障,而且是聯絡捻軍的紐帶和天京糧食供應的重要區域。再加上英國侵略者的阻撓和破壞,武漢的整體作戰計劃陷入失敗。

    (四),安慶保衛戰的失利,導致戰略態勢更加嚴重,疲於奔命,象“救火隊”。以前的大部分統治區被清軍分割佔領,以至於犬牙交錯,不能象全盛時候,互相呼應,互相支援。事實上,陳玉成退守廬州後,為了尋找新的出路,此時已陷入孤立無援境地,李秀成被湘軍阻隔,遠水解不了近渴。突圍去壽州,被已降清的苗沛霖出賣所擒,堅貞不屈,被清軍統帥勝保所殺害。被害時,年僅二十六歲。非常年輕而才能傑出,並且忠貞於天國的帥才,十分可惜,死在小人手裡。

    總之,陳玉成自從跟隨叔父陳承熔叄加太平天國,成長為傑出統帥,在太平天國後期獨擋一面支撐危局,為天國的延續立下不朽的功勳,雖然他被小人算計,但是,堅強不屈,他的才能和氣節令清政府統治階級欽佩和震撼,他的事蹟必將被人民所傳頌,必將被歷史所銘記。

  • 3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看一看陳玉成在安慶失守前後的遭遇,我們就知道,導致這位英王孤立無援,最終不幸就義的,正是此時太平天國最高層的“神操作”。

    李秀成奔襲千里,原路返回

    李秀成和陳玉成,是太平天國的兩根頂樑柱。在天京事變,石達開出走後,正是這兩人默契配合,才重新振作了太平天國的局勢。可是,隨著兩人盤子越打越大,彼此之間的配合,不再如從前一般默契了。

    在原先商討的安慶解圍辦法中,李秀成、陳玉成各率軍分進合擊,攻擊武漢,迫使清軍撤安慶之圍。可是,兩隻人馬分頭跑了一大段之後,都各自掉頭返回了。

    本來,數千裡的分進合擊,彼此配合出現問題,不算低階失誤。可是,李秀成千裡奔襲後,原路返回時,卻始終避開清軍。

    在江西,大軍數十萬,遭遇到鮑超後,扭頭就撤了。

    李秀成軍曾經三次直接迫近空虛的祁門大營,只要稍微進攻,就能“擒賊擒王”消滅曾國藩本人,連曾國藩本人都調整情緒,準備受死了。可是,李秀成卻虛晃一槍,轉頭走了。

    在趙烈文後來的回憶中,李秀成當時沒有想打硬仗幫忙解圍的打算,李秀成說:我一開始以為安徽的敵人好打,結果不好打,我又以為湖北的敵人不強,結果也不好打,我就回江浙了。

    李秀成奔襲數千裡,卻盡是滑頭伏,始終不敢與清軍大部打硬仗。

    陳玉成死戰,李秀成雖然積極行動,卻不願損失自己的實力來出死力救援,陳玉成孤立!

    心灰意冷的部將

    客觀的說,安慶解圍戰中,還是有很多部隊參與救援安慶的。楊輔清、陳得才、賴文光,都積極參戰。

    可是,在安慶淪陷後,各部眾都逐漸離去了。畢竟,安慶失守,可惜是可惜,但是,重新整頓力量,或者佈置新的防禦,或者開闢新的戰場,日子總還是要過的。

    陳玉成,此時的計劃是:到湖北德安一帶,重新招募力量,擴充實力,再圖恢復。

    可是,此時,陳玉成各部部將都已經心灰意冷,都不願意執行這樣的計劃。

    無奈之下,只能好言安撫部眾,組織部隊退守廬州(合肥)。準備聯絡後方,補充力量,建立新的防禦系統。使得清軍不能順江東進,威脅天京。

    天王斷了陳玉成的後路

    此時,洪秀全跳出來添亂了。他擔心安慶的潰兵會東下,危害太平天國的地方秩序。因此,下達了封鎖令,封鎖了江面,不允許安慶方面的部隊東西。

    同時,他剝奪了陳玉成的職權,不允許他東返。

    本來,在大敗之後,陳玉成的部眾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人心離散,陳玉成好不容易”溫言“勸回了軍心。可是,在這件事情後,陳玉成威信盡失,願意服從他的部隊越來越少了!

    如果不是被自己領導坑慘了,陳玉成又怎會把搖擺不定的苗洓霖看成最後的希望。陳玉成曾只差幾天就有條活路,可是,吳孝如的退卻,把最後的活路堵死了

    陳玉成在經歷洪秀全的神操作,無力再戰後,十分生氣,決心死守廬州,以死來盡”愚忠“。

    不過在清軍兵眾的攻擊下,陳玉成被迫只能後退。此時,陳玉成還有最後一個計劃:向東,投奔李秀成。

    此時,唯一的後路就是去巢湖。可是,巢湖此時也在遭到清軍攻擊。陳玉成知道,合肥丟了,巢湖一定也不好守。於是,讓人告誡吳孝如:堅持幾天,等我來了,一起再退!

    陳玉成的心思是好的,可是,人心是靠不住的。吳孝如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合肥一定丟了!合肥丟了,我還守個毛呀!於是,領軍退出了巢湖!

    在壽州,被出賣

    由於太平天國各位王爺們實在不靠譜,陳玉成東去之路被斷,只得北上尋找”友軍“,暫且容身。

    陳玉成選擇了投靠苗沛霖。苗沛霖,原本就是當地造反的勢力,他性格詭譎,經常在太平軍和清軍之間來回搖擺。

    可是,陳玉成曾經多次幫助苗沛霖,在陳玉成的努力下,苗沛霖還被封了太平天國的王。陳玉成覺得,再怎麼著,也不至於被出賣吧!

    果然,投奔壽州時,苗沛霖派人出城熱情相接,在陳玉成等人入城後,苗馬上關門放狗,抓住了陳玉成等人。

    若非洪秀全處置失當,陳玉成職權被剝奪,又怎麼會孤軍周旋?英勇就義

    在陳玉成被捕後,捻軍首領張洛行曾經積極策劃營救,他們準備在苗沛霖押送陳玉成路上解救。可惜,沒有成功。

    在陳玉成被捕後,勝保想盡辦法勸降,都遭到了陳玉成的辱罵。勝保只得將陳玉成押送去北京,在途中,接到朝廷聖旨,就地斬殺了陳玉成。

    陳玉成其人

    陳玉成,眼睛下面有兩道疤,人稱:四眼狗。他驍勇善戰,富有謀略。自幼跟從太平天國的童子軍,武藝精湛,攻武昌時率先登城,勇冠三軍。年紀輕輕,十九歲就做了檢點,”三十檢點回馬槍“的套路屢試不爽,屢建奇功。隻身出入鎮江,立下天京解圍戰的首功;”三河鎮大捷“威震天下,封王時才二十四歲。

    到他犧牲之時,才剛剛二十六歲。短暫的一生,波瀾壯闊!

    總的來說,在天京事變後,天京城中沒有了總攬一切的高人。洪秀全搞搞理論忽悠人還可以,真協調一切才能不足。因此,早期,無法有效協調好李秀成、陳玉成的軍事協作;到了安慶失守,又斷人後路,剝奪陳玉成職權,使得陳無法有效協調各軍,孤立無援!

    當陳玉成被害時,李秀成感嘆”我無助矣“。陳玉成本人也曾說:”太平天國沒有了我,江山去掉一半了!“

    最高領導不行,部下再多英勇之士,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幹事業,一定需要一個堅強有力的最高領導。太平天國後期,在地方上,陳玉成、李秀成都是傑出的人才,一世英雄。可是,在中央,無論是草包洪仁達、洪仁發,還是未經戰陣的洪仁軒,都才不配位!

    因此,天京事變後,無論表面上太平天國的聲勢有多強,都是外強中乾,隨時會覆滅了!

  • 4 # 歷史茶坊

    陳玉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傑出將領,18歲一戰成名,洪秀全稱他“英雄出少年”,楊秀清稱他為“一身是膽”,23歲受封英王。但在安慶失陷後,曾經所向披靡的陳玉成卻昏招迭出,從此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陳玉成坐困廬州時為何無人前去救援呢?

    安慶失陷 退守孤城

    1861年9月,太平天國在安徽的重要據點安慶被湘軍攻陷,守將葉芸來,吳定彩及兩萬將士全部被殺。安慶是天京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英王陳玉成的大本營,幹王洪仁玕曾說“安慶一日不陷,天京一日無險”,由此可見安慶的重要的軍事意義。1860年初,湘軍統帥曾國藩和胡林翼制定了奪取安慶的戰略部署,集結多路人馬,由曾國荃主攻安慶,多隆阿主攻桐城,李續宜為後備隊,負責接應諸軍。1860年6月,安慶被湘軍圍困,形勢危急。太平軍制定了“攻敵必救”的應對策略,陳玉成率軍從江北向湖北挺進,李秀成從江南進軍,合攻湘軍大本營武昌。

    沒想到,由於兩軍出發地間和路程不同等原因,未能成功攻佔武昌,而此時安慶的形勢卻更加險峻。陳玉成只好率軍回援,準備和湘軍硬碰硬地展開決戰。1861年3月,陳玉成屯軍集賢關,又在菱湖南北兩岸築壘18座,與湘軍展開激戰。曾國荃在安慶城外修築了內外兩條長濠,內濠防止城內守軍突圍,外濠用於阻敵援軍,湘軍就在兩濠之間紮下營壘,採取守勢,並不主動出擊。陳玉成拼盡全力,始終無法逼退湘軍取得勝利。1861年4月,洪秀全派遣幹王洪仁玕和章王林紹璋率軍來援,7月又派輔王楊輔清、定南主將黃文金率部來援,可依然未能取勝。安慶在被湘軍圍困長達15個月後彈盡糧絕,於1861年9月5日被湘軍攻陷。洪秀全聞報雷霆大怒,將總理朝政的幹王洪仁玕和英王陳玉成革職,部將賴文光建議與苗沛霖、張洛行聯手,出奇兵進取荊、襄之地,被陳玉成拒絕,率軍北上廬州。當時桐城已被多隆阿攻陷,廬州成為一座孤城。

    分軍四出 聽信謊言

    陳玉成奏請天王加封部將陳德才為扶王,梁成富為啟王,賴文光為遵王,藍成春為祜王,讓他們到河南、陝西一帶招兵買馬,以圖克復安慶。1862年初,清將多隆阿率軍包圍廬州,兵力不足、糧草無繼的陳玉成四處求援,洪秀全獲悉廬州危急,可一方面他深恨陳玉成失陷安慶的罪責;另一方面也無將可調,當時李秀成進軍浙江,林紹章、楊輔清等難當重任。正當陳玉成心急如焚時,奏王苗沛霖派人喬莊成乞丐混入城內,送來一封密信。在信中,苗沛霖請求英王到壽州,他手下四旗人馬共計120萬人悉歸英王調遣。

    苗沛霖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早先在安徽興辦團練,剿殺太平軍和捻軍,後來投靠了太平天國,受封為奏王。眼看太平天國日暮西山,苗沛霖又想投靠清軍,於是設計欺騙陳玉成,以此向清廷邀功。陳玉成召集諸將商議,丞相殷變卿說“聞苗雨三已投勝妖,此人反覆無常,誠小人之尤者。依愚見,萬不宜去。”其它將領也說不可輕信,與其去壽州,還不如迴天京從長計議。

    陳玉成見部下一致反對前往壽州,滿心不悅地說道:“本Quattroporte自用兵以來,戰必勝,攻必取。雖虛心聽受善言,此次你們所說,大拂我意。”陳玉成一意孤行,準備前往壽州,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從廬州突圍而出。到達壽州後,陳玉成召來派駐壽州負責接洽聯絡的琳天燕餘安定,向他核實苗沛霖的情況。早已被叛徒收買的餘安定拍胸脯表示苗沛霖值得信任,陳玉成這才放心,將最精銳的小左隊安排在城外紮營,僅帶二十餘位從官入城,就此被俘,送往欽差大臣勝保大營。

    總結

    綜上所述,陳玉成困守孤城廬州,“奏盡苦難,終無援應”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自作自受

    安慶失陷是陳玉成平生最大的恥辱,因此他千方百計想要奪回城池,以證明自己的實力。陳玉成奏請封部將為王,分別派他們前往各地招兵,以致於兵力單薄,為敵所困。如果他不分兵或者分兵後自己也隨軍而動,根本就不會被清軍所圍困。

    二、無能為力

    真正有實力救援陳玉成的唯有李秀成,但李秀成此時正在攻打浙江,戰果喜人,省城杭州被再次攻克。本就不願蹚渾水的李秀成不願千里迢迢趕去救援。另一種說法是李秀成對於幹王洪仁玕未立尺寸之功,根本不懂軍務,卻被天王委任為精忠軍師並總理朝政。李秀對此憤憤不平,對於洪仁玕的軍令陽奉陰違。

    三、孤城難守

    安慶失陷後,桐城也相繼失陷,做為孤城的廬州自然難以固守,還不如避敵鋒芒,就此棄守。從陳玉成準備棄城突圍時,部將建議“迴天京從長計議”可看出,當時陳玉成還具備有相當實力,決不至於死在廬州。他之所以踏上一條不歸路,純粹是因為聽信了苗沛霖和餘安定的謊言,在一錯再錯的情況下,最終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陳玉成被俘後,絕色妻子被勝保強行霸佔,勝保力勸其投降卻遭嚴詞拒絕。1862年6月4日,陳玉成在河南延津被凌遲處死,年僅26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現在醫學越來越發達,可治不好的病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