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網際網路金融那些事
-
2 # 吳越茶書記
做共享書屋的大概有三種人。
第一種,以公益慈善的方式做。好處是:推廣閱讀、普及閱讀,保證閱讀成為公民基本人權之一。挑戰是:如何保證書的品質,沒有盜版書劣質書?如何保障書能夠比較符合投放區的社群居民的需要?更新率如何?可持續性如何?
第二種,政府行為。自助式的24小時圖書館,也算是共享書屋。但從投入產出的實際效果來說,很多方面,其實是值得商榷的。同樣的投入,如果放在社群書店或文化便利店裡,給予適當的培訓和資訊化管理,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
其實對讀者來講,關於讀書這件事,可能存在著幾個痛點:第一,沒書讀,沒地方買。第二,買不起,或者不想買(這是共享書屋存在的最大理由)。第三,不知道讀什麼,聽誰的。第四,透過書籍開展社交,尋找同好。
總的來說,共享書屋要想能夠長遠發展,重點還是重新建立人與書的連線,洞察使用者的真正需求並設法滿足,不然遲早會成為爛尾工程。
-
3 # 手機驗證碼
隨著社會的發展,共享經濟越來越受人們關注,從共享單車到共享雨傘,到共享汽車,甚至大家經常開玩笑的共享女友,我覺得這些都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共享單車的歷史。其實共享單車的原型就是單車租賃,最早出現在各個旅遊景點,由個人發起的單車租賃,供遊客可以一邊騎行一邊欣賞風景,不僅節省了時間,更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然而這個因素並不是主要原因,它出現的最直接原因是利益,商家不會真的做一個慈善家,一個叫餘額寶的東西做了很大的引導。有一種賺錢方式叫融資,後面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再說說最近出現的共享書屋,我個人認為是個非常好的時代產物,跟圖書館相比,它的可移動性和廣泛性要大了很多,就像便利店一樣,非常方便。現在都市生活節奏都非常快,有這樣的途徑可以借到圖書,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說這麼多,回到本文原題:共享書屋到底能走多遠?當下共享模式存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目前都沒有良好的辦法去解決。管理,共享產品的管理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想想看,現如今的共享單車,估計可以使用的已經不及投入的一半,甚至更少。公車私用,用車人員隨意擺放,盜竊等等不可控因素太多!共享書屋可能帶來的也是這樣的問題。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國民素質不斷提高,我相信這些問題到最後都將成為歷史,而現在,就是一個過程,我倡導,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都能夠珍惜這樣一個好的模式,就像對待自己的珍藏一樣去保護他們。希望大家能夠跟我一起,舉起這面共享的旗幟,讓更多人珍惜它!謝謝!
-
4 # 夏馳
在有共享單車的時候,其實就會想得到會有共享書屋這種想法。反正我是想到過,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環保體現吧!杜絕浪費紙張。能走多遠嘛就看地方政府的了,如果在每個小區裡安放一個書屋,那麼賣書的書店要哭了……可是我不喜歡看書
-
5 # 網路作家石三
這是一個以文化為主題的共享噱頭資本專案。
從客觀上來說,有可能促進人們重新開始閱讀。但也只是一個可能,因為電子閱讀趨勢已經不可阻擋,這種模式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我並不樂觀。
而資本運作的方法現在也不是秘密,他們會在這個噱頭專案上堅持幾輪也不好說。
專案本身的問題也不少,最大的一個我覺得是如何保證共享書籍內容的質量。如果大家使用之後,總是找不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讀物,也就不會繼續使用下去了。
-
6 # 小笑蝸牛
如果是打著共享的旗號,想要賺錢,我不看好,不是啥都可以共享的。別以為任何東西加個共享就是新模式,那是不可能的。
回覆列表
9月20日,成都市城區街頭一處共享書屋引來不少市民及拍攝者關注。
該共享書屋大約佔地5平方米,借書超過3天,將收取0.5元/天的費用。
除了借閱,該書屋還有捐書的功能,當捐出的書被其他人有償借出時,共享書屋將會給予捐書者50%的收益回報。
國內的“共享經濟”風已經颳了有一段時間了。從各種共享單車,到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甚至還有了挑戰人性原則和道德底線的共享男女朋友等等。其實,共享經濟這個概念並不新鮮。我們要歸根究底,能一直追溯到發明租書模式的三國時代。酒店住宿、餐館、計程車,國外洗衣房、甚至公共廁所也都是共享經濟,只不過它們是早已定型的,達成共識的,穩定或盈利的共享模式。
然而今天的“共享經濟”之所以能夠這麼火,全然是依靠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網路技術的革新為如今的共享經濟節省了許多不必要的面對面環節,享用者與提供者之間不必有直接往來,僅僅依靠一部手機,我們就可以騎走一輛腳踏車,或者是讓手機充起電。這種高效便捷的方式大大地讓共享經濟得到了存在感,並且迅速崛起。
本人也身處“共享經濟”時代之中,每天上下班都是借力於摩拜共享單車。十分感激生於這個有共享單車的時代,不然每天從公司走到地鐵站非把我走到骨質疏鬆不可。但是小編又不禁會想,我用的十五塊錢的月票免費騎車三個月,摺合每天,摩拜單車賺我的錢僅僅是不值一提的一分錢。
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發起者到底是依靠什麼賺錢的呢?
許多專家就說了,共享經濟對資本家不過是是一個發起融資的概念而已。就如同那句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文藝話,“我有故事,你有酒嗎”,資本家們拿出了一個概念,併為之加上了完美的故事和情懷,自然吸引到了許多投資人的投資,儘管他們每天並不從我們這裡賺走多少錢,可是一輪又一輪的融資讓他們的估值一日又一日地飆升。另外,資本家們發起的共享經濟日復一日地累積了大量的使用者而行程的龐大的大資料也是他們手中的籌碼,轉賣出去,數目是我們常人不能預估的。到這裡,小編想說的是,共享經濟的確是一個好東西,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好更方便的生活,但是,它不能僅僅只是一個概念,而是需要一定的成長性,成為一個長存的穩定的盈利商業模式。目前中國的背景是很適合共享經濟的生存及其發展的,但是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是可以有共享的,資本家們必須掌握市場的需求投放合適的產品,並完善一套一條龍的投放及回收制度。如果不然,只顧投放,不顧回收,造成了大量社會資源的浪費,不正與共享經濟的本質出發點背道而馳?最後,咱弱弱地問一句,各位“大資本家”們,你們有人願意出來共享工資和存款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