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逗比逗比逗比逗比逗

    潤筆的由來潤筆”一詞出於北周時期鄭譯與楊堅之間發生的小故事,後世多視收取潤筆為文雅之事,如今它多被用來指代書畫家賣字畫所得到的報酬,書法家訂潤鬻字的風氣,也被社會廣泛接納。

    北周時,鄭譯與楊堅有同學之誼,又幫助楊堅篡周建隋,但因貪贓枉法被彈劾,貶為開府、隆州刺史。後來,他奉詔回京治病,隋文帝楊堅在禮泉宮接見了他,並賜宴。這時,楊堅對鄭譯說:“貶退你已很久了,我心裡很掛念、憐憫你。”楊堅對在場的侍臣們說:“鄭譯與我同生共死,在我遭到曲折和危難之時,他幫我說話。這些我何曾忘記?”於是,楊堅下詔恢復鄭譯沛國公的爵位和上柱國的官職,當場命內史令李德林起草詔書。這時,高熲對鄭譯開玩笑說:“筆幹了。”鄭譯笑道:“我出為刺史,拄著柺杖回來,沒得到一個錢,用什麼給你潤筆?”楊堅大笑。這就是“潤筆”的出處和來歷,後來它便用來指代書畫家賣字畫所得到的報酬。

    古代潤筆費一般怎麼收

    歷史上,收取潤筆一直被視為文雅之事,清初的戴易首先明碼標價,掛牌賣字,“榜於門,書一幅止受銀一錢,人樂購之。”但最具影響力的首推清代鄭板橋的筆榜,他將字幅的大小與價格聯絡起來,並稱“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

  • 2 # 江雪寒

    潤筆費指代書畫家賣字畫所得到的報酬。

    古代人們用毛筆寫字,但使用毛筆之前,通常會先用水泡一泡,把筆毛泡開、泡軟,這樣毛筆較容易吸收墨汁,寫字時會感覺比較圓潤。因此,毛筆泡水這個動作就叫“潤筆”。後來“潤筆”被泛指為請人家寫文章、寫字、作畫的報酬。

    “潤筆”一詞出於北周時期鄭譯與楊堅之間發生的小故事,後世多視收取潤筆為文雅之事,如今它多被用來指代書畫家賣字畫所得到的報酬,書法家訂潤鬻字的風氣,也被社會廣泛接納。

    然而,上個世紀50至70年代,書畫買賣遭到禁止,人們喜歡若某個書法家的書法,便設法向他索求,無需付給潤筆。雖然改革開放以後,藝術拍賣和流通市場逐漸興盛,名家書法屢屢賣得天價,但是書法家公開掛單鬻字者很少,書法家彷彿羞於談錢,這便造成了可以免費索求其作品的假象。許多場合如飯局、雅集、筆會、會議等以及微信朋友圈上,書法家常會碰到請索作品的人,卻絕少有人言明會付給潤筆。有的人那說話的口氣讓人聽來好像他要你的字,是給你面子。

    可能在一些人看來,不就是在紙上寫幾個字嗎?這點紙墨值幾個錢?其實,書法遠不是在紙上寫幾個字那麼簡單,若要估算成本和付出,那是非常高昂的。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書法家,從小就要用功練習,如果能得高人指點或貴人相助,幸運地脫穎而出,起碼也要30年以上,而最後成名成家的機率只有5%。這數十年來,他拜師學藝、臨池習書所耗費的時間、精力、筆墨、紙張、金錢,難以數計。書法家沈尹默練習書法時,曾一天寫完一刀宣紙,那可是整整100張啊!沈鵬《詠書》詩中說:“廢紙三千猶恨少”,這並非虛語。齊白石曾說:“別人看我的一幅畫好像很簡單,他哪裡知道,有時我私下裡曾畫了數遍。”

    老子說:“大道至簡”。看似容易的寫字,其實要寫得用筆有法度、結字有神采、線條有質感、全篇氣韻生動,那真的非常難。每一幅書法作品都是獨特的“這一個”,而且創作過程是快速的,整幅字看起來就像是一條奔洩而下的河流;它是連續的,從開始一筆,到最後一畫,都會完滿呈現,不可逆轉;它又是一次性的,落筆即成,不容修改。所以,書法作品的成功率是很低的,甚至有時更賴天機造化,哪怕是大師、書聖也莫不如此。書法家耗費的宣紙和廢棄的劣作,往往要比一個畫家多得多。

    所以,書法家創造性的勞動,理應得到尊重。如果你與書法家不是老友故交,或者不是書法家主動贈送,那麼你真心喜歡他的作品,向他索求時就應當付給潤筆。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索取就是不勞而獲。我們可以為一件衫、一餐飯、一晚唱K,而一擲千金,為何捨不得為喜歡的書法作品付出潤筆?更何況它會為你的廳堂添光增輝,使其格調高雅,看到它會使你身心愉快、神清氣爽,甚至還可以為你的資產保值增值。你何樂而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某奔釋出1.3T發動機廣告,被車評人狠批行為可恥,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