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自2012年起,國際媒體在討論國際關係問題時,開始出現一個名為“修昔底德陷”(Thucydides"s Trap)的說法,一時風靡國際媒體界、輿論界和政治界。那麼,修昔底德陷阱的含義是什麼呢? 修昔底德像修昔底德(Thucydides,約公元前460-前400/396年)是古希臘著名學者,其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有學者翻譯為《戰爭志》),被認為是開創了西方史學、文學和政治哲學的重要傳統,修昔底德本人更是被後世學者稱為西方歷史學的重要創立者。修昔底德是古希臘世界雅典城邦的貴族子弟,曾擔任雅典將軍。《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主要內容是綿亙古希臘世界二十七年,經歷開戰、議和、間歇多次的最重要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交戰的雙方是拉棲代夢人主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雅典這兩大集團。拉棲代夢人(斯巴達)是希臘諸城邦中老牌的霸主,主導著重要的伯羅奔尼撒同盟。而雅典在希波戰爭結束後,大力發展海軍,一躍成為希臘第一海上強國,同時在希臘陸上展開攻勢,控制了提洛同盟,史學家稱為希臘帝國。兩大集團在多方面爆發了重要的衝突。公元前431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公元前404年4月,雅典在實際上淪為斯巴達的附屬國,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人的徹底失敗告終。約2012年,國際媒體開始大量使用“修昔底德陷阱”,用古希臘歷史上新興的雅典帝國挑戰老牌霸主斯巴達人最終慘敗的史實,來形容現代國際關係中,一個新興的強國在挑戰舊霸主的固有秩序時,雙方不可避免地會爆發戰爭。隨後,國內外有一些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和歷史學家如鄭永年、金燦榮、錢乘旦等人將“修昔底德陷阱”這一概念比附現代國際關係中的中國(新興力量)和美國(老牌霸主),紛紛撰寫文章討論如何“避免”、“破解”或“超越”“修昔底德陷阱”。2014年開始,這一概念多次被國家領導人使用,引起了重大的政治反響。實際上,歷史學家指出,這種看法有幾個重要的問題:第一,修昔底德本人從未提出甚至反對“兩強必有一戰”之類的普遍斷言;第二,雖然修昔底德的著作是伯羅奔尼撒戰爭最重要的史料,但畢竟只反映修昔底德的個人看法,並不意味著就是史實的全部;第三,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發生距今有2400多年,其爆發的時代背景和今天后冷戰時代的國際關係有著天淵之別,實在不應該輕易比附。參考文獻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徐松巖譯

  • 2 # 明白人

    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是歐美大學歷史系學生必讀的入門級歷史專著。在該書中,修昔底德認為: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緣起,是雅典不斷增長的實力,以及當時希臘世界的霸主斯巴達面對崛起中的雅典時產生的恐懼。擅長髮明新概念的當代美國學者,刻意借用修昔底德的這一結論,來形容國家之間實力的此消彼長,必然會導致戰爭,即所謂的“修昔底德的陷阱”。國家實力消長導致戰爭的例子不少見,離我們最近的——一戰:

    然而,這個新名詞是依託於伯羅奔尼撒戰爭而存在的,而這場戰爭的爆發與上古時代希臘城邦的世界秩序觀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古典時期的希臘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地方。古希臘的基本政治單位是城邦,它們大致是由原始時代的部落聯合體演變而成,每一個希臘人都屬於特定的城邦。希臘國土比較貧瘠,且多山地,城邦與城邦間為了爭奪財富和生存空間,互毆不休。知名度最高的要屬雅典城邦了:

    這種城邦間的競爭關係也影響了希臘人的心態,來自不同城邦的人互相瞧不起。

    希臘人重視榮譽,腦洞很大,他們喜愛引用,或者編造英雄神話故事,來證明自己城邦的優越,以及其他城邦的低劣。

    這種城邦居民之間的仇恨與競爭,在不打仗的時候,就體現於奧林匹亞運動會,各城邦運動員為奪取榮譽而奮力拼搏。在競技場外,大家繼續大眼瞪小眼,互相鄙視。

    古希臘人打仗,主要依靠持矛重灌步兵方陣進行決戰,勝利的一方有權洗劫失敗者擁有的耕地。這種戰爭模式,時間短,傷亡少,因而進一步刺激了城邦間開片的慾望。

    在古希臘的秩序理念中,每一個城邦都有自己的等級位置,高等級的城邦有權向低等級城邦發號施令,甚至向低階城邦派駐官員。這種等級的設定,並不完全源自城邦的實力,也來自於歷史和神話典故(比方斯巴達的兩支王系都號稱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後裔),以及母國與殖民地的關係(不少希臘城邦在海外有殖民地,殖民地城邦天生比母城邦低一等)。

    不滿自己城邦位置,要挑戰現有秩序,就會開戰。最常見的戰爭導火索,就是對敵人進行軍事上或者政治上的挑釁,即hybris。挑釁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拒絕遵守高等級城邦的命令,可以是對對方政治人物進行公開侮辱。如果對方認為挑釁已經傷害到自己的榮譽了,便會派出重步兵來,雙方選好場地互毆,勝利的一方,會在失敗者的農田上一番燒搶,向希臘世界證明自己的等級優於對手。

    古希臘人對城邦的歸屬感,相當於古代華人對家族的認同。古希臘人的政治道德底線之一,就是儘量保持自己城邦內部的自治權,autonomia,哪怕因此而被迫聽從強權的命令。

    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斯巴達人舉出來的道德大旗,便是要解放受到雅典奴役的各個城邦,恢復它們的自治權(雖然斯巴達人自己也在奴役梅塞尼亞的希洛人)。

    可以說,古希臘時代的世界秩序,有點像中國春秋早中期的大國爭霸,而非戰國時大規模的國土兼併。

    by Pansesus

  • 3 # 氣質型選手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又有俗話說賣石灰的見不得賣灰面的,還有俗話說過界撈錢麻袋沉江。

    說的相近就是國家各有勢力範圍,當勢力膨脹挑戰舊有秩序時就會爆發。馬克思也指出,一戰的爆發根本上是社會政治經濟資源的不均衡分配,引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的戰爭。實際上普遍也認為那是對世界秩序的重新洗牌,至於斐迪南被誰殺了已經不重要了。

    同樣的,只要國家間政治經濟資源分配出現結構性變化達到某個臨界點,就可能引爆戰爭,且必然有對抗。

  • 4 # 凌勝利

    如今一談到大國關係動不動就是修昔底德陷阱,意指世界上的霸權國與崛起國,或者世界老大與老二之間由於權力競爭導致戰爭不可避免。考慮到中美關係的現狀,修昔底德陷阱也被經常用到中美關係當中。這也使得如何超越修昔底德陷阱成為中美關係的重要任務。

    在有關戰爭的研究中,西方學者基本上是言必稱“伯羅奔尼撒戰爭”,關於這場戰爭的起因,已經成為西方學者研究戰爭的重要歷史源泉,從中總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 如今更是幾乎家喻戶曉。

    這場戰爭的過程異常艱難,戰爭雙方都為了獲取勝利而不斷拉幫結派和分而治之,海戰與陸戰同時展開,戰爭雙方也各有勝負,戰局的優勢也是數次易手。儘管最後斯巴達一方贏得戰爭,但也只能算是慘勝,這場戰爭之所以影響重大是因為其極大地改變了古希臘的命運。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也結束了古希臘的民主時代,整個希臘開始由盛轉衰。

    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詳細論述了戰爭爆發的具體過程及原因。關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的原因,修昔底德提出了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兩種解釋。戰爭的根本原因在於“雅典的強大引發了斯巴達的恐慌,從而使戰爭不可避免”。

    這一論述也被越來越多的國際關係學者接受並不斷演化成“修昔底德陷阱”這一概念,認為是崛起國與挑戰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調和而導致戰爭,更是被套用到其他大國關係當中,中美關係也不例外。不過21世紀的中美兩國能否與古希臘時期的雅典和斯巴達進行類比有待商榷。無論是權力構成的基礎還是國際關係的發展,歷史都在發展,停留在一個“修昔底德陷阱”,無異於刻舟求劍,缺乏歷史遠見和時代感知。大家覺得中美關係會不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呢?

  • 5 # 桃花石雜談

    修昔底德陷阱是什麼?這個問題最近這兩年非常熱門,簡而言之可以對這個概念有一個一句話的定義,即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迴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將變得不可避免。但其實這個概念遠非是一個得到公認的概念,而且還是一個披著遠古外衣的偽古代概念,其實被髮明出來到現在才6年時間。修昔底德陷阱的來龍去脈

    修昔底德陷阱其實是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格雷厄姆·阿利森在2012年發明的一個概念,其意義就如本回答引文裡所說的,是關於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之間關係的。當然阿利森教授在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也引用了一個古希臘將軍兼史學修昔底德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是雅典的崛起和對其崛起的恐懼使得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不知道如果修昔底德知道自己講的一個歷史故事在兩千多年後被歸納成了一個概念會有何感想

    而這句話所指的歷史事實則是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裡所講述的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的戰爭。在修昔底德看來,是人的情感讓戰爭變得無法避免,在幾個戰與和的轉折關頭,都是人類的情感把事情推向了戰爭一邊。根據《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記載,原本在希臘地區實力最強的斯巴達面對雅典的不斷崛起開始變得擔憂,其內部關於是否要與雅典進行戰爭的爭論非常激烈。而斯巴達國王阿希達慕斯始終認為不可低估雅典的實力,因此要做出戰爭的決定必需慎之又慎。但斯巴達重臣斯提尼拉伊達則認為為了斯巴達的榮光,必需要教訓雅典。最終斯巴達人聽從了斯提尼拉伊達的意見,和雅典爆發了戰爭,也就是伯羅奔尼撒戰爭。

    伯羅奔尼撒戰爭也在2000多年後突然得到了大量關注

    伯羅奔尼撒戰爭打了7年之後,雅典人在派婁斯之戰中大敗斯巴達。斯巴達感到無力再戰,因此派特使到雅典求和,希望雅典人能夠見好就收,以寬宏大量的勝利者姿態寬厚地對待斯巴達,給予斯巴達能夠接受的和平條件。但好戰的雅典大將克里昂則認為斯巴達人居心不良,並要求斯巴達歸還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之前侵佔雅典的領土,而斯巴達卻感到這一條件無法接受,所以最終雙方重啟戰事,而且打了許多年。

    但雖然這個故事在西方文明圈裡早就為人所熟知,但在2012年之前,從來也沒有人把它歸納成“修昔底德陷阱”。甚至在被當作“修昔底德陷阱”典型案例的德國與英法俄之間進行的一戰與二戰期間,也沒人想到這個古希臘典故,進而歸納出類似的概念。所以客觀地說,“修昔底德陷阱”還只是一個最近幾年出現的流行詞彙而已,以後會不會有人認可它還真的很難說,因為最近這些年其實我們已經看到了無數曾經風靡一時,但很快就又銷聲匿跡的流行語了。

    “修昔底德陷阱”的案例

    在阿利森教授於2012年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這個概念之後,他所工作的哈佛大學還在2015年搞了一個相關研究,以最近500年來的世界歷史為樣本,提出了16個符合“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歷史時期,而其中12次最終爆發了戰爭,其中涉及20世紀的幾次具體情況如下所列,其中列在前面的國家都是守成國家,列在後面的國家都是崛起國家:

    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中俄對日本 戰爭

    20世紀早期:英國對美國 未戰

    20世紀早期:英國(俄法支援)對德國 戰爭

    20世紀中期:蘇英法對德國 戰爭

    20世紀中期:美國對日本 戰爭

    1940年代到1980年代:美國對蘇聯 未戰

    1990年代到現在:英法對德國 未戰

    20世紀上半葉的兩次戰爭有個前提,人類還能承受戰爭帶來的損失

    其實在20世紀上半葉之前,戰爭對人類來說比現代要普通的多,也常見的多。也許是因為當時人類剛剛進入熱兵器時代,一方面熱兵器的出現使對峙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急劇變化,導致實力增強的一方希望透過戰爭改變現實的局面,所以雙方爆發戰爭,比如奧地利與奧斯曼、中俄與日本(可能國內很多朋友不認同把中俄列成一個陣營,但當時的情況,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確實中國和俄羅斯分別扮演了守成的一方)。另外一方面,人類剛剛進入熱兵器時代,武器的威力還相對較小,因此人類對戰爭所造成的破壞還有一定程度的承受力,所以像一戰和二戰時都還有人願意打。

    但仔細看一下這個列表就會發現,進入20世紀以後,六次守成國與崛起國的對峙只有3次最終形成了直接的戰爭,其餘3次最終都以和平的方式告終。而且形成戰爭的三次都集中在20世紀上半葉,20世紀下半葉的兩次對峙,特別是美國與蘇聯那種前所未有地在全球七大洲全面對抗的局面,最終也沒有形成戰爭。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宣告了人類戰爭的性質徹底轉變

    其實這種局面也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在20世紀後半葉,人類進入了核武器時代,而在目前的人類社會中,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承受和另外一個有核國家開戰所造成的損失,所以在核恐怖平衡之下,現在的兩個核大國之間爆發戰爭是不可想像的。除非某個核國家的核武器失去威懾力,不然兩個核國家之間爆發戰爭,結果只能是讓所有其它國家獲益,兩者之間不可能有勝利者。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修昔底德陷阱”更像是一個遲到的歸納,即在它被提出的時代,它已經過時了,其實有點像是“事後諸葛亮”式的小聰明。當然在另一個方面,如果把真正的戰爭想像成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對抗,並用這種方式去分析現代的一些國際關係形勢,它也還是有點意義的,至少可以幫助一些普通人更好地理解很多國際關係的本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養了多年的幸福樹快死了,怎麼辦? 如何讓綠植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