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刻刻留意在腰間,命意源頭在腰隙! 腰是“意”領著的! 意領這腰這個主宰,腰勁又像那個貓一樣拎著四肢的勁走,最終形成了意一領,腰勁拎著周身的勁走,這就最終產生了“用意不用力”的系統和效果!
28
回覆列表
  • 1 # 小太極猴劉永明

    在上個問答中,“醫不自醫,醫不叩門,醫不戲病”的意思時,個人講了醫道結合進道德之門,修身明心的基本理論,再來看太極“刻刻留意在腰間”的意思,很容易知道腰間就是人體中心,核心。由於個人逐步練出了獨立提腿小架,體會到人體中心大的講是胯關節,仔細分析還是有三個,包括左右髖關節和尾閭部位,三個中心一氣貫穿,這個一氣就是太圖中的S型,左右髖關節就是陰陰魚眼,整個太極圓圈就是胯關節。刻刻留意就是耍拳時要時時把全身的能量收入到人體骨頭周圍,再進入太極圖的三個中心裡去,貫串進入人體骨頭中,達到太極拳理論“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其中”的境界。

  • 2 # 志者道遠

    太極拳論中對腰的論述很多,如“腰為一身之主宰”,“腰如車軸”,“有不得力處要於腰處求之”“刻刻留意在腰間”等等,可見腰在拳術中的重要性。腰胯相通,在身法要求上又有松腰松胯之說,腰胯上與兩膊相系,下與兩腿相連,是貫穿上身與下肢的中間樞紐,是身體動作的中軸,胯隨腰轉,以腰胯帶動全身,在完成接勁、引化、轉換、蓄髮中都是腰胯起著主導的作用,所以要特別注意將腰胯與全身的活動有機地、協調地聯絡與配合,尤其要以尾閭正中身法為標準,求得立身中正,要避免彎腰駝背和翹臀挺腰。在對腰的要求上,要時常保持腰的靈活性,這樣有利於兩個腰眼的互相變化及兩個胯的勁窩存在,不致於產生雙重。雙重是腰的一大弊病,腰的填實、僵硬最易被人所制,太極拳論中講“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就是對產生雙重不能運化而言的。在腰的作用上,有松腰、沉腰和拔腰之說。“松腰”首先應認識“松”字,松是習拳之綱,拳中很多要領無一不與松字有關,如松靜、松沉、鬆柔都是以松字為前提,沒有松,就靜不了,沒有松,就沉不下,沒有松就無法做到柔。松腰也同樣,要想松腰必須上身先放鬆,在松靜自然的狀態下,做到身法的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氣沉丹田之要求,這樣才可以做到松腰。能松腰可使上身靈活,意氣透過腰際執行腳下,使下盤穩固;能松腰才可以做到沉腰,沉腰可使尾閭前送,命門後撐,小腹上翻,意託丹田,達到尾閭正中;拔腰在拳論中是不多見的,是口授心傳之要訣,是在發力時必須做到的,拔腰首先應做到提頂,能提頂,精神才提得起。所以要提起精神,集中精力,在做到腰的松沉時,使含蓄之內勁執行腳下,發力時,透過地面的反彈力,使下肢內勁用腰提拔上來,這更增加了腰際之功力,達到勁起於腳根之目的。先輩拳論中講:“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跟,注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故腰主宰全身,起著上下貫穿之作用,腰能使全身形成一個整體,穩如泰山,無堅不摧,能拔腰才能提得人起,放得人出。拔腰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切不可練成僵勁。松腰、沉腰及拔腰是太極理論的結晶,是身體內在的變化,很難用文字講清楚,沒有一定的基礎功夫是很難上身的,必須結合口授指導,默識揣摩,下苦功,才可以步入太極之門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七十七天》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