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白微淺
-
2 # 也曾身騎白馬
做夢是一種生理現象,但有些人認為做夢是一件壞事,認為做夢使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時間長了還會損傷大腦。其實這種擔心和恐慌是沒有必要的。做夢很正常,弗洛伊德說過:做夢是潛意識的實現,如果你覺得你的夢影響你的日常生活和心情,不妨每天早上把所做的夢記載下來,仔細分析,從中你會發現內心的一些慾望,而這些慾望你很有可能毫無知覺。如果做夢導致你的不愉快,那麼你可能有焦慮或是抑鬱傾向,即時就醫是明知之舉,卻勿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經常做夢很正常,甚至每天做夢都很正常,只要不是早上起來每一個細節都清清楚楚歷歷在目,就不是身體不好或者睡眠不好的表現。比如,你知道昨天晚上做了夢,也大致記得夢的內容和夢裡的一些場景,但是真正想要回憶某個細節時,又發現想不起來,這說明其實你這一覺睡得還不錯!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 。由於人在夢中以右大腦半球活動佔優勢,而覺醒後則以左側大腦半球佔優勢,在機體24小時晝夜活動過程中,使醒與夢交替出現,可以達到神經調節和精神活動的動態平衡。因此,夢是協調人體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注意力、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 無夢睡眠不僅質量不好,而且還是大腦受損害或有病的一種徵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證實了這個觀點,即夢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機體各種功能的結果,夢是大腦健康發育和維持正常思維的需要。倘若大腦調節中心受損,就形成不了夢,或僅出現一些殘缺不全的夢境片斷。如果長期無夢睡眠,倒值得人們警惕了。當然,若長期惡夢連連,也常是身體虛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預兆。
夢,是睡眠的伴侶。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當人入睡以後,有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生理基礎。 人為什麼會做夢,不做夢會有什麼反應呢? 科學家做了一些阻斷人做夢的實驗。當睡眠者一出現做夢的腦電波時,就立刻被喚醒,不讓其夢境繼續,如此反覆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夢的剝奪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的異常變化,植物神經系統機能有所減弱;同時還會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感知幻覺、記憶障礙等。這就是說,人需要夢。具有夢境活動,是保證人體正常執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不是有人不做夢呢?絕大部分科學家相信所有人類都會做夢。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沒有做夢或者很少做夢,那是因為他們醒來後將夢中的情形全部忘記了。有研究表明,無夢睡眠不僅質量不好,而且還是大腦受到損害和有病的一種徵兆。最近的科研成果表明,夢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機體各種功能的結果,是大腦健康發育和維持正常思維的需要。如果長期無夢睡眠,那反而是值得人們警惕的現象了。 科學家對夢與睡眠的關係進行了仔細研究,發現夢主要發生於快速眼動睡眠期。什麼是快速眼動睡眠呢?這是發生在睡眠後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點是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呼吸與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暫時性的肢體麻痺。假如一個人被直接從快速眼動睡眠期中被叫醒(比如說被鬧鐘叫醒),那他極有可能向你報告自己正在做一個栩栩如生的夢。喚醒處於快速眼動睡眠期中的兒童或成年人,約60~90%的人訴說醒前正在做夢。快速眼動睡眠週期中出現的器官功能變化說明,快速眼動睡眠與夢之間具備一定的生理聯絡,或者說快速眼動睡眠期具有更多的產生夢的心理生理基礎。夢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睡眠時期中,不過比較少見,而且夢境更加模糊。 為什麼人會做夢?快速眼動睡眠有什麼作用?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睡覺時,快速眼動睡眠在提高人的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它可以改進人們在新近學習任務中的表現。科學家認為,快速眼動睡眠是一種適應性的生存機制。 夢境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對此做出了開拓性的解答,並發表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夢的解析》。弗洛伊德認為,做夢反映了人心靈深處的、位於潛意識中的慾望,這些慾望經過一定的偽裝和改造被表現出來,就形成了夢境。弗洛伊德根據對夢和無意識的分析,開創了一個新的心理學流派,叫做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分析學派的另一位大師級的人物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榮格解釋了數以萬計的夢,對夢的本質有著深刻的理解。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的和沒有扭曲的產物……,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此外,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還認為,夢是一種象徵性的語言,與神話具有相似的特徵。 夢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嗎?動物會不會做夢?真正的做夢只有在人類身上被直接證實發生過,不過很多人相信做夢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動物已經確定會有快速動眼睡眠,但是我們沒辦法要求動物報告它們的經驗。平均擁有最長快速動眼睡眠時期的動物是穿山甲。哺乳類可能是大自然中唯一,或者至少是最頻繁的做夢者,因為和他們的睡眠模式有關。 除了夜晚睡眠中出現的夢境,白天是否也會做夢呢?對於某些人,尤其是青少年,在清醒狀態下也可能出現一種帶有幻想情節的心理活動,在心理學上叫“白日夢”,也稱“遐思”。心理學家認為,做“白日夢”是一種有效的鬆弛心理神經的方法,青少年做“白日夢”有利身心。研究人體心理衛生的專家們稱,雖然目前尚未搞清楚“白日夢”對影響人體身心健康的確切機制,但可以肯定,這種大腦活動對免疫系統起著良性的促進作用。此外,“白日夢”能讓大腦的左側從語言活動中解脫並處於休息狀態,讓右腦充分發揮其直觀形象思維能力,這可以讓善於語言思維和習慣用右手勞動者的疲勞得以消除和緩解。 除了美好的白日夢,還有人會做恐怖的噩夢。 做噩夢意味著什麼呢?醫護人員認為,如果長期噩夢不斷,那有可能是身體虛弱或患有疾病的預兆。夢境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潛意識心理反應,雖然看起來荒誕,但有時也會透露出身體健康狀況的蛛絲馬跡。心理學家認為,夢好像是一臺儀表,它對一些尚不為意識所知的身體變化會有所反應。比如,有些肝炎病人在發病前幾天會出現令人焦躁、恐懼的夢境,有的病人訴說在夢中感到右肋部損傷疼痛等。噩夢有可能是疾病的預報,因此,長期的噩夢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可以考慮諮詢醫生並做身體檢查。 以上答案摘自百度,覺得寫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