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營養學科小陸
-
2 # 賈慶黛玉
重要的是華人聚餐時儘量分餐,使用公筷,做好個人衛生,常吃大蒜,。每年查一次是否感染,用c_14吹氣法。這樣就減少胃炎的發生
-
3 # 三甲醫院網
如何避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透過口—口途徑傳染,感染HP的人與家人密切接觸、共餐,幼兒園兒童、學生之間聚餐及吃路邊攤位的不潔食品等,均有可能導致感染,接吻也有可能導致感染。
1、幽門螺桿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為根除徹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療時家庭中的其他人員最好也要同時治療,並實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提倡家庭內採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觸感染。
2、把食物嚼碎後餵給寶寶吃會增加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機會,應堅決杜絕。
3、防止病從口入,不吃不潔食物。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
5、嘔吐物、糞便應及時清理,手和器具應消毒。
儘管不是所有HP感染都會導致嚴重後果,也不是所有HP感染都需要殺菌治療,但減少HP的傳播,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說,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分餐制也是值得提倡的。
-
4 # 逃生叟
幽門螺桿菌是可以在密切接觸的人群中傳染的,比如未採取措施的家庭成員共用洗衣機、馬桶。最常見的幽門螺桿菌病是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預防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定期對家用洗衣機、馬桶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外出活動,包括走親訪友、出差住旅館,自帶一次性馬桶墊,以此杜絕與病源的直接、間接接觸;第二,春夏季節,可以採集鮮蒲公英,洗淨,入沸水汆一下,撈起涼拌佐餐,汆後汁水適寒溫、代茶飲(不分老幼),秋冬季節到藥店買蒲公英代茶飲即可。
-
5 # 彭彭的下午茶
周圍同事檢查基本都是陽性,數值高低有差異。我的檢查結果一直是陰性,只想說感謝媽媽培養的好習慣:自備餐具,注意飲食衛生。
基本很少在外面吃飯,自己做飯比較衛生;在單位吃飯也從不用食堂提供的餐具;聚餐一般都儘量避免大火鍋這種混吃的型別,或者選擇小火鍋。以上就杜絕了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另外:自己的免疫力也很重要!不是有句話說:健康的身體不怕傳染麼!我深信一個虛弱的身體,不會培育出有趣的靈魂。鍛鍊身體很重要
-
6 # 推薦回答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能透過唾液進行傳染,所以說要避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發生,做好不要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有過於親密的接觸,不要公用一個水杯等。這樣可以減少透過唾液進行傳播。要想不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不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飲食衛生,生活習慣,所謂的病從口入,就是不乾淨、不健康的食物造成的,要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要從衛生等日常小事做起。
所以首次根治幽門螺桿菌的時候就必須要加入()益生菌這個尤為非常關鍵,最好能在首次治療時選擇最有效的治療方案,確保首次根除幽門螺桿菌成功率
-
7 # 優質醫學科普
Hp菌生命力極其頑強,傳染性也極強,一般透過三個途徑傳染:
一是碗筷,每天將碗筷煮沸10-15分鐘,可殺死多數幽門螺桿菌;
二是床鋪,帶有幽門螺桿菌的人,可透過唾液和呼吸汙染被褥、枕頭,造成家人之間的傳染,應經常消毒換洗被褥、枕頭;
三是貓狗等寵物容易攜帶幽門螺桿菌,應避免與寵物親密接觸。
為了有效預防Hp菌感染,兩個建議:
第一,家庭成員應同時檢測和補充對抗益生菌治療Hp菌,避免再次互相感染。
第二,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公共場合均實行分餐制,餐桌上擺上幾雙公用筷,幾把公用勺,便能成功阻斷Hp菌在餐桌上的“橫行”。
另外,就餐後碗筷在沸水中煮10-15分鐘,便可有效殺滅這種細菌。
-
8 # 野妹
對於判斷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上面的回答已經全面解釋。
1982年,Marshall醫生用自己的身體做實驗,喝下含大量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一週之後,他開始出現噁心、嘔吐和胃部疼痛等急性胃炎症狀,其後的胃鏡檢查證實他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併發生了嚴重的急性胃炎。在服用抗生素及抑酸劑治療後,Marshall很快恢復了健康。此事也使得醫學界開始重視胃裡是可以存活細菌的,並且這種可存活的細菌與胃病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Marshall醫生的無私奉獻,使得數以億計的胃潰瘍、胃炎等患者重獲健康。
在2005年,因為發現了幽門螺桿菌與胃炎和胃潰瘍之間的相關性,Marshall和Warren兩人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早在五年前,中國專業機構便對各類職業人群、地區進行過感染幽門螺桿菌比例的調查。
這裡列舉出一些真實資料:
其中,
行政工作人員的感染率為:51%;
教育工作人員的感染率為:43%;
計程車、大巴等司機的感染率為:71.6%;
鐵路工作人員的感染率為:53.6%;
空軍機務人員的感染率為:63.6%;
部隊官兵(海軍、陸軍)的平均感染率為:28.35%;
礦區職工的感染率為:60%;
海事工人的感染率為:45%;
經專業機構統計,中國各個地區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 30%~80%之間。
全國感染率大概在50%,如此一算,竟然有7億餘人都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旋菌。
更甚者,在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人群中,其70%的患者胃部都能檢測出幽門螺桿菌。
這是非常可怕,驚人的資料。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預防與治療問題應該要被大家關注和重視。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相信大家聽過“一人得胃病,傳染給全家“,這種說法雖然有點嚇唬人,但是方式不當,真的會傳染給家人。
有些家長餵食幼兒時,喜歡自己將食物嚼碎餵給幼兒,得趕快把這種餵食方式改掉。幼兒非常容易被傳染。又不是企鵝。
接吻、一起吃飯、共用牙刷,都有可能傳染。所以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往往有家族聚集性。家裡小孩子更需要注意避免被感染。
使用公筷、用自己的牙刷、注意洗手、記得清洗乾淨食材碗碟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門螺桿菌傳播的風險。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症狀和表現
絕大多數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並沒有出現什麼症狀,甚至與都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
可能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會有一些早期症狀:早飽、腹脹、胃酸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道潰瘍密切相關,而不規律飲食以及服用某些藥物,則會進一步增加這種風險。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否一定會致癌?
幽門螺桿菌是致癌物質中的一種,但是這不表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得胃癌,但能肯定的是,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風險。
山東地區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根除幽門螺桿菌後隨訪 15 年,胃癌的發生率減少了39%。
根除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極為重要的胃癌預防措施。
怎麼知道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1、吹氣試驗,二甲醫院都會有這種檢查,簡單來說就是服用藥劑之後等待十分鐘,然後對著儀器吹口氣即可。這種方法最方便,常用,準確。
2、胃鏡,可以擷取一塊胃部組織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旋菌存在;
3、抽血檢查幽門螺桿菌抗體。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怎麼治?
常用的治療就是服用抗生素,請由專業醫生為你配藥,不要自己憑感覺亂喝。選擇使用藥物治療,如果一次根除不掉幽門螺旋菌,那麼幽門螺旋菌便會對此藥物產生耐藥性,需要更換藥物。
還有一種可以長期飲用,對身體無副作用,也不會使幽門螺旋菌產生耐藥的Melita麥利卡麥盧卡蜂蜜。此蜂蜜並不是保健品,而是紐西蘭的國寶級蜂蜜。
麥盧卡蜂蜜跟普通蜂蜜不同的是可以有效護理腸胃,其蜂蜜中獨有的UMF因子,具有強力的殺菌抗菌力,用於治療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可以殺死胃裡的幽門螺桿菌和腸道的一些致病病菌,改善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是指遠端腸道內菌群因各種原因移位進入小腸,主要表現為營養吸收不良、腹瀉、腹脹及小腸動力異常等。)
改善消化不良,減輕胃潰瘍、腹瀉、十二指腸潰瘍等腸胃病症狀,幫助痊癒。麥盧卡蜂蜜含有高水平抗氧化物質,提高綜合免疫力,增強人體耐力。
亦可以使用麥盧卡蜂蜜配合抗生素藥物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透過正規治療是可以完全根除的,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和恐慌。兒童更要注意預防。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一日三餐,注意個人衛生。治癒幽門螺桿菌只能降低胃癌發生的機率,並不能完全防止胃癌,畢竟幽門螺桿菌只是致癌物質的一種。還有要記得定期去醫院檢查和複查,特別是常犯胃病的夥伴。
-
9 # 誠順和中醫男科門診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腸症狀中常見的一種,但是對於患者來說可能並不算熟悉,幽門螺旋桿菌可以說是很多胃腸疾病的罪魁禍首,比如口臭的原因,一般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其它的併發症,那麼下面就為大家進行一下詳細的講解。
幽門螺旋桿菌的出現要怎麼進行預防?
1、在日常生活中,儘量做到定時定量、易消化、細軟食物,忌辛辣食物等原則。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幽門螺桿菌傳染力強可透過手、不潔食物、餐具、分辨等途徑傳染。
3、為了更好的避免再次感染,儘量進行飲食調理,實施分餐制度,以免發生二次傳染、三次傳染的現象。
-
10 # 抱朴子艾灸
幽門螺桿菌生存於口腔、胃及十二指腸內,胃潰瘍、胃炎患者中,90%都感染了該菌。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一類致癌物。有媒體報道,中國80%的人攜帶或曾感染該菌。大多數陽性者若無症狀可暫時不治,但採取一些積極措施防治其在體內寄生很有必要。下面列出一些幽門螺桿菌的剋星食物。
1.大蒜/洋蔥可抑制幽門螺桿菌繁殖。
新鮮大蒜比較辛辣,殺菌能力較強。堅持每日吃飯時生吃1個紫皮獨頭大蒜,抑菌效果明顯。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發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洋蔥能顯著降低胃中亞硝酸鹽含量,減少了亞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2. 蜂蜜濃度為20%時可抑制所有幽門螺桿菌;濃度為10%時可使一半幽門螺桿菌受到抑制。蜂蜜主要是透過滲透作用來抑制幽門螺桿菌,所以應在餐後喝蜂蜜,以延長其在胃黏膜上停留的時間。可將蜂蜜30毫升放在碗裡,用筷子攪拌至起泡沫,加入120毫升溫開水攪勻後,緩緩喝下。
3.丁香是具有較強的抗幽門螺桿菌作用的常見中草藥,每天用丁香6克泡水喝,連服兩週。
4.新鮮西蘭花中含有大量的萊菔硫烷,有助於抗擊幽門螺桿菌。研究發現,每天吃西蘭花者糞便中幽門螺桿菌抗原水平可下降40%以上。將西蘭花200克切成小塊,用沸水快速燙一下,涼拌食用。另外,西蘭花也可榨汁生吃。
5.經常食用猴頭菇,能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對潰瘍的癒合、胃黏膜上皮的再生和修復大有好處。這樣便可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滲透。
6.酸奶里加入香蕉。幽門螺桿菌破壞胃部黏液層,但研究員發現香蕉能修復黏液層,形成抵抗感染的保護屏障。香蕉也增加黏液分泌量,減少多餘胃酸分泌。每天一根香蕉,幽門螺桿菌遠離你!益生菌是對結腸有益的細菌,比如嗜酸乳桿菌。它們幫助抑制胃裡的幽門螺桿菌生長。雖然還需要做更多研究,但有強力的證據表明,酸奶裡的活性菌或許對特定腸胃疾病有益,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你可以每天吃一碗新鮮酸奶,或服用非處方益生菌補充劑。別忘了加香蕉!
7.花青素是非常強效的抑菌劑,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細菌黏附在胃壁,抑制幽門螺桿菌生長。含花青素的食物:黑枸杞、蔓越莓、藍莓、葡萄籽、紫甘藍、茄子、紫薯、櫻桃、桑葚、黑(紅)米,這些食物的顏色為深紅色、豔紅色、藍紫色、玫瑰花、紫色、淡紫色,並且顏色越深含量越高。
8.薑茶/甘菊茶:姜能消滅有害細菌,減輕發炎症狀,暖胃和胃。你可以自己用乾薑紅糖泡茶,應將新鮮生薑去皮。每天飲用多杯(約5杯)洋甘菊茶,使得人體對抗感冒等病毒感染的免疫力提高,同時在尿液檢測上發現,其中具有降低發炎反應的含量上升,這表明洋甘菊對於疼痛及輕微的發炎現象都有緩解的作用,也會干擾細菌及微生物在腸道中的生存環境,使得對人體不利的微生物之生存環境受到破壞。
9.選擇甘草作為零食。幾千年來,甘草一直被傳統中醫用作補藥。每天把甘草根洗乾淨,然後就這樣咀嚼。幹甘草片也能當糖果吃。 德國微生物學和病毒學研究所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甘草提取物能抑制幽門螺桿菌,以及對阿莫西林和克拉黴素產生耐藥性的細菌型別。
10.白蘿蔔/紅蘿蔔:白蘿蔔有調整胃液分泌的作用。如胃酸過多,可切幾片生蘿蔔嚼食;亦可在吃飯時吃鹹蘿蔔乾。有一患者,腸胃老是不舒服,只要多吃一些,腸胃就不正常,少吃,又挨不住餓,卻用老蘿蔔乾治好他的病。 每餐煮飯時,切三四片(約一兩左右)之陳年蘿蔔乾,洗淨蒸瘦肉,瘦肉約二兩左右,放少許水,吃飯時吃,持之有恆,不但可強化腸胃,而且體力亦增加不少。
紅蘿蔔也可治胃酸過多症,此因其為鹼性食物,汁多味甘,有中和作用,細嚼一隻後,胃酸會恢復正常,如果絞成汁,則療效甚微。 此物既可治病又兼美容效果,也可增強體力,真是一舉數得。
-
11 # 久伴久久久
研討證明,我們國家約有56.22%的人傳染幽門螺桿菌傳染(HP)。臨床研討說明,95%的十二指腸潰瘍、70%的胃潰瘍與Hp傳染有關,幽門螺桿菌傳染傳染新增吸收性潰瘍的發病,發病率超越20%。
而幽門螺旋桿菌更是如今被確定為刺激胃癌發病的一種致病病菌之一。幽門螺桿菌進入身體胃部,在胃部生活繁衍,他們能耐受胃內強酸狀況,活的很滋養。幽門螺桿菌透過毀壞胃粘膜表面的粘液層,使得胃粘膜表露在胃酸下,招致胃酸腐化本人的胃粘膜,形成胃潰瘍。
早在很早之前,全球衛生部門就有報告顯示,一半的胃癌都是和幽門螺桿菌有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患上胃癌的危險性會增加2~3倍。這並不是在誇張的說法,有權威的證據顯示,全球上每3分鐘就有所1個人喪生於胃癌,然後其中華人就佔了42%;加上這種細菌日常難以察覺,90%的人都是到了患上胃癌中晚期才發現,生存機率已經小於20%了。
Hp感染病人的唾液、糞便、嘔吐物中均可查到幽門螺桿菌,Hp主要透過口-口、糞-口途徑傳播。兒童期高感染現象與家庭聚集性是Hp感染的明顯特徵,暗示家裡內傳播也許是Hp感染的主要途徑 。
傳播途徑
一、吃了被Hp汙染的水或食品 ;
二、接吻時可能傳播Hp 。
三、聚餐時共餐也許傳播Hp,Hp從感染者口腔經餐具一菜或湯中一未感染者口腔;
醫生提醒,共餐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途徑之一,聚餐時建議使用公筷或者分餐,對於孩子的食品,父親母親不要自己試吃或嚼碎後再餵給孩子。
胃癌都是由胃病導致的,這類高危群體你們要注意了:
1.年齡超出50以上加上常年都是有胃病的人
2.幽門螺桿菌感染,尤其是在兒童期就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
3.喜愛食用發酵、熏製食物者,現在的路邊攤越來越多,很多人走過路過都忍不住來幾串燒烤,麻辣燙,這些東西必須拒絕不要再吃。
4.長時間喝酒和抽菸的人,不要拿工作應酬當作飲酒的藉口,藉口飲酒的人,到底你們就是不知道飲酒的危害性有多大吧。
現在的Hp已經愈加猖狂了,不管是自己還是警示周圍的人,日常都要注意進食,把生活作息養成好,否則不知不覺Hp就會溜進你的身體。
提醒大家,呈現這類狀況表示有胃癌,請慎重!
1上腹疼痛及飽脹感:Hp
多在用餐後出現,入晚尤甚,噯氣伴有臭味。常於餐後上腹疼痛加重,胃瀦留的呈現,變為上腹瀰漫性脹痛或飽脹不適。
2口臭:Hp
是導致口臭的直接病菌之一,由於Hp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內出現感染後,會直接造成有臭味的碳化物,導致口臭。這種口臭是和一般的口腔清潔不到位而導致的口臭不同,漱口再多次,都難以清除的味道。
3泛酸:Hp
會引發胃泌素瘋狂分泌,引起胃酸過多,人體直接的反應就是泛酸和燒心;症狀可表現為腹痛、腹脹、晨起噁心、反酸、噯氣、飢餓感,重者更加會呈現嘔吐的狀況。
4嘔吐:
嘔吐是Hp的突出症狀,多出現在下午和飯後,梗阻程度愈重,嘔吐次數愈多。嘔吐物含有宿食,又叫隔夜食,故有酸臭味。
6病人感染幽Hp後造成多種致病因子,從而導致胃黏膜損壞,臨床病症出現多樣性,病人多呈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
如何殺死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菌殺菌醫治,如今西醫通常採用三聯療法或四聯療法,可是易造成耐藥性因此醫治效果並不理想,還容易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副作用。中醫提倡食療殺菌,在醫治幽門螺旋桿菌的同時又不會給人體帶來副作用。
中醫認為,調理胃炎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平時不妨喝點巴百生丁香紅茶,對胃病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功效。
飲用也方便,取茶3~5克放入有蓋茶杯中,衝入沸水,加蓋浸泡2~10分鐘,能起到和胃止痛的作用。
中醫認為,一般每天用茶葉泡茶喝,有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洩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
防止幽門螺旋桿菌傳染給家人的方法:
1、要做好個體衛生,阻止病從口入。
2、應儘量應用公筷,如家庭成員本身患有胃病,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需要要進行分餐,餐具要按時煮沸消毒20分鐘。
3、建議有胃病史的患者,其家庭成員最好按期做胃病檢查。
-
1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幽門螺旋桿菌是人體內打不死的“小強”,如何有效預防?
幽門螺旋桿菌是典型的“病從口入”細菌,具體的傳播途徑為:口—口傳播、糞—口傳播。想要有效預防,可以從傳播途徑入手。
實施分餐制
在中國傳統飲食觀念中,沒有分餐的概念,給了口腔裡的細菌以可乘之機,這也是中國HP患者眾多的原因之一。因此,家庭共餐時應儘量實施分餐制度,已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飲食單獨分開,以免發生二次傳染、三次傳染。此外,用自己的筷子給孩子夾菜、把飯嚼碎了喂孩子、用嘴吹飯降溫等行為也要儘快改正,多使用公筷。
良好的衛生習慣
幽門螺旋桿菌可透過手、不潔食物、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因此,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從小培養孩子養成這方面的衛生意識。為了杜絕糞口傳播,馬桶也要經常進行清洗消毒,廁所的洗手池、水龍頭最好也要天天清洗。
良好的飲食習慣
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要注意飲食規律,已經感染的人更加需要注意飲食規律,儘量做到定時定量,食用易消化、細軟、清淡的食物。此外,還要做到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後再飲用。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小培養,能讓寶寶受益終身,家長不可懈怠!
保持口腔衛生
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常存在於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重要措施。此外,90%的成人都攜帶親吻病毒,這些病毒大都潛伏在唾液腺中,親吻孩子就很容易透過唾液傳染到孩子的口腔裡,其中就包括幽門螺旋桿菌。
對於已經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孩子,家長不要自行用藥,成人與孩子的治療方式也有所不同,一定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孩子抵抗力差,一個對大人來說無所謂
-
13 # 小克大夫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各種胃部疾病一個常見病因,大多數的研究已經證實,幽門螺桿菌和胃黏膜活動炎症有關,目前已經證實的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和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是胃癌都有著密切的聯絡。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主要透過“口口傳播“”和“口糞傳播”。
所以在預防幽門螺桿菌時就要做到對這兩大傳播途徑的嚴密把關:
1.養成良好的手衛生習慣,飯前便後都要洗手,因為幽門螺桿菌不單單可以存在於胃內,還可以存在於口腔內,而手和口腔的機會有很多,尤其是對於小孩子來說,所以養成良好的手衛生習慣,積極洗手,是預防和控制幽門螺桿菌的主要措施。
2.注重口腔衛生:口腔中也是有幽門螺桿菌的存在,所以說必須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口腔衛生,比如按時的更換牙刷(一月一次),按時刷牙等等。避免用咀嚼過的食物餵食孩子,對於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情侶來說,親吻也是導致被感染的一個途徑。
3.分餐制:尤其是在餐廳、家庭聚會等場合,由於不清楚有沒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所以在夾菜、舀湯時很容易有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風險,所以在聚會時儘量的使用一次性筷子,或者自帶筷子,餐前對餐具進行一定的清洗等。切忌不要共用水杯、碗筷等餐具和生活用品。
4.對餐具定期的進行消毒:因為家中沒有特定的消毒劑,但是也可以使用高溫煮沸消毒的方法來進行消毒,比如對碗筷煮沸消毒30分鐘,就可以殺滅大部分的細菌。但是小克不推薦用開水燙一下就達到消毒的說法。
5.有症狀時積極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可以出現反酸、噯氣、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所以當懷疑自己有感染風險時,可以積極的去做C14或者C13的檢查,來進行明確。
-
14 # 山崗勁風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菌,很容易就在人體的胃粘膜上面生長,也是一種菌群人的身體,是幽門螺桿菌唯一的棲息地,或者是傳染源。
幽門螺桿菌可以在任何年齡階段的人身上進行繁殖,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或者是先長力壯的成年人都有可能會成為幽門螺桿菌的棲息地。
其實如果在胃裡面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不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只要患者沒有出現任何明顯的症狀,並且胃部沒有遭受到很明顯的侵襲,那就無大礙。但是如果患者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飲食衛生,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幽門螺桿菌,慢慢的侵蝕人體的胃部。
如果自己有胃病,並且在自己的胃裡面發現了幽門螺桿菌,那麼就一定要引起重視,要醫生進行相關的殺菌治療。有些人在剛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時候,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是時間一久,有可能會造成消化不良或者是很嚴重的胃部疾病。
怎麼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1、對於幽門螺桿菌還是預防比較重要,一定要避免傳染。幽門螺桿菌可以透過口部傳染的,所以人們在吃飯時要用公筷,不要使用別人吃過的筷子,如果家裡有人去檢查身體,檢查出來的患有幽門螺桿菌,要將這個人所使用過的餐具進行消毒,並且不能夠讓患者用自己的筷子去碗裡面夾菜,因為幽門螺桿菌特別容易被傳播。
2、除此之外,還要拒絕吃一切沒有煮熟的東西,生吃膳食是有可能會感染上幽門螺桿菌的。什麼東西生吃都有可能會講一些病菌,吃到自己的肚子裡面膳食也不例外,有些人認為只要是吃素,那麼吃生的也是也可以的,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這些東西上面也有可能會有幽門螺桿菌。
3、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點兒花椰菜或者是丁香茶,也是可以起到一個非常好的殺菌作用的,患上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這兩種食物來達到殺菌的效果。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衛生,如果沒有注意自己的飲食衛生,那麼很有可能就會造成感染幽門螺桿菌,進而造成很嚴重的胃病。
-
15 # huawei985
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主要分佈在胃粘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以前人們認為有胃酸的存在,因此一直堅信沒有任何細菌能在這麼惡劣的酸性環境之下生存,也就認為胃內應是無菌環境。但直到1982年,澳洲科學家巴里·馬歇爾和羅賓·沃倫發現,幽門螺桿菌正是導致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罪魁禍首。
10多年的老胃病,2個月後逆天痊癒。
用藥前:許大爺吃了10年的抗生素對抗胃痛,效果越來越差,直到做了幽門螺旋桿菌檢測,DPM值達310(正常<100);用藥後:在瞭解到維特膠囊的神奇後,使用2個月後,胃痛神奇消失了,幽門螺旋杄菌檢測值降到了50,擺脫了胃痛和吃藥的痛苦,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直接根除幽門螺旋桿菌,DPM值為0
用藥前:姚女士擔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家人,做完檢測後DPM值達到了175,醫生不支援使用四聯治療用藥後:無奈之下,透過朋友接觸到維特膠囊,試用2周後,DPM檢測值居為0!現在姚女士給家裡人都買了維特膠囊,確保家人健康。60歲老人的DPM從965降到95 用藥前:濟南崔女士檢測幽門螺旋桿菌DPM值達965,使用四聯一個月後效果甚微。用藥後:在使用維特膠囊兩週後,檢測DPM值僅為95,已經陽轉陰。
-
16 # 消化科鄭醫生
感謝邀請,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預防主要的方法就是切斷傳播途徑,那麼最容易傳播的途徑是什麼?接吻、不良的餵養習慣,接吻很好理解,就是男女之間情不自禁的表示,當時也不在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完了就傳染上了,所以建議不要有多個伴侶,同時殺菌。不良的餵養習慣主要是針對孩子,實際上很多人的感染都來源於小時候,父母長輩的傳染。還有就是華人的就餐習慣,這是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傳播途徑,所以儘量在家吃,注意食品衛生,同時充分消毒,沸水煮沸15分鐘,餐具就能消毒。
-
17 # 老虎頭20
每個人體內都有幽門螺旋桿菌,只不過多少的問題,其中發生胃癌的原因之一就是幽門螺旋桿菌。西醫的治療方法是,當有胃炎症狀或胃鏡檢查,病理切片出現問題建議滅殺幽門螺旋桿菌的療法。所以沒必要過於擔心此事,平時吃飯不可能注意的這麼全面。平時生活方式不要過分透支身體,對身體有傷害的事情別做。比如大吃大喝,生冷不忌口。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都會誘發疾病。平時吃飯多吃點大蒜對身體有好處。
-
18 # 阿巖說事
幽門螺旋桿菌是導致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更可怕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會傳染,會將慢性胃炎“傳染”給更多的人!被幽門桿菌感染的患者,他們慢性胃炎的發病率明顯高於沒有被感染的人群,更可怕的是胃病患者中胃粘膜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最高可達77%,也就是說將80%的慢性胃炎患者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
在中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較高,約佔總人口數的60%,而且被感染者的年齡普遍年輕。人類是幽門螺旋桿菌的自然宿主,可透過唾液、食物汙染等途徑傳播,因此幽門螺旋桿菌傳染很容易造成一人感染,全家患病的現象。
幽門螺旋桿菌傳染形式包括:1.與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一同吃飯
與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一起吃飯,是傳播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路徑之一。幽門螺旋桿菌會以唾液為媒介進行傳播,在與攜帶幽門螺旋桿菌的患者一起吃飯時,容易產生交叉傳染,所以主張採取分餐制、使用公筷等措施,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2.接吻
接吻更容易造成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情侶深度接吻時,大量的唾液會將幽門螺旋桿菌帶到胃部,是傳染幽門螺旋桿菌最直接的路徑。
3.食物未烹飪成熟
除了唾液傳播外,食物汙染也是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的重要路徑之一。食物在高溫烹調的過程中是會殺死幽門螺旋桿菌,因此熟透的食物,即使被幽門螺旋桿菌汙染,也不用擔心。但如今西餐、日餐盛行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食用未成熟的食物甚至生食,這就使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機會大大增加。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時一定要注意!幽門螺旋桿菌根本不怕什麼蜂蜜、紅酒、茶之類的東西,千萬不要被誤導!
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殺菌,除了使用三聯、四聯療法外(消炎藥加胃藥),還建議補充益生菌。單純服用抗生素,雖然見效快,卻會使得幽門螺旋桿菌獲得耐藥性,讓慢性胃炎越來越頑固。益生菌(如青春雙歧桿菌BH-20,嗜酸乳桿菌等)針對幽門螺桿菌的需要氧氣的特性,在進入人體腸道後,能定植於人體腸胃中,透過大量繁殖製造無氧環境,殺滅幽門螺旋桿菌,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修復胃腸粘膜,治療慢性胃炎。
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並不可怕,遵醫囑用藥就能治癒,平時一定要做好保護措施,別把疾病傳給家人
-
19 #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活在胃中的細菌,可引起胃壁和潰瘍的炎症和刺激。一些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也與胃癌風險增加有關。然而,許多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以後,並沒有什麼症狀,如果不去檢查,也不會發現感染細菌。對於這部分人,或許幽門螺桿菌不會產生什麼有害的副作用。當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症狀時,可能會有腹痛,噁心,食慾不振,頻繁打嗝,腹脹和無意識的體重減輕。全球範圍內,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在50%以上,在中國感染率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這和飲食習慣,食品衛生等因素相關。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通常是經口途徑,但具體是怎麼感染的過程,目前還無法詳細闡明。不過如果想要減少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機率,主要需要從飲食習慣和食品衛生兩方面來加以注意。
1、食品分餐制。中國以及東亞地區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明顯高於西方國家,這和中國共餐制的習慣有關係,西方國家每人一盤,相互感染的機率明顯低於中國,而中國一個家庭如果其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因為共餐制,其他家庭成員感染的機率也會明顯增加。
3、注意食品衛生。像大多數細菌感染一樣,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傳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透過不衛生的食物。包括食品和飲料的生產,運輸和使用的過程中。避免在不潔淨的水源,避免在路邊攤,大排檔等衛生條件不好的地方用餐。自家烹飪食物的過程中,注意生熟分割槽,避免生熟使用一個砧板等。
4、保持個人衛生和洗手。應經常徹底洗手,特別是在如廁後或烹飪食物之前。洗手應該使用流動的水,以及適當的肥皂或洗手液。洗手20秒以上,用溫水沖洗乾淨,並用乾淨的毛巾或乾淨的紙巾擦乾。
5、避免與受感染者“互動”。如果你的男女朋友或者老公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那麼你與他們的親吻等過程可能就會被交叉感染。將你們的牙刷,杯子和餐具放在不同的區域,以免細菌透過唾液傳播。並且讓他們接受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
當然這些是很不容易辦到的,因為就算提問者或者某些人比較在意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問題,但如果家庭成員不是每個人都在意這個問題,那麼靠一個人是很難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即使已經接受了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但是家庭其他成員不注意,不預防,不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話,一個人還是很可能再次感染。
當然幽門螺桿菌對於胃潰瘍、胃炎甚至胃癌的影響,都是相關性,並不完全是因果性,並且只是增大相關的風險,所以也無需如臨大敵。不過對於有相關家族史,有相關症狀的人群,應該加以注意。
-
20 # 無名藥師
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引起消化道潰瘍,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而且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部分胃癌的罪魁禍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有超過50%以上的人群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對於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來說,不一定全部需要根除治療,但是有一部分如果有明顯消化道不適或者有胃癌家族史或者其他高危因素,都是主張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
幽門螺桿菌存在與自然界,可透過手、不潔的食物、飲水、相互交叉使用餐具、牙刷等傳染獲得。所以為了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應該儘量阻斷這些傳播途徑。
比如家庭可以實行分餐制,特別是已經明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家庭成員,餐具等物品應該與其他人分開。家庭餐具定期進行消毒。
勤洗手是避免透過糞口傳播的有效方法,特別是小孩子,家長要督促餐前便後洗手。
注意口腔衛生,避免混用牙刷,大人不要對嬰幼兒口對口餵食,也不要把自己咬過的食物讓小孩子吃。
蔬菜、水果一定要清洗乾淨再吃,如果是自來水一定要燒開了再喝,避免病從口入。
總之幽門螺桿菌是可以預防也可以根除的細菌,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需要根除的時候積極配合治療即可。
回覆列表
預防幽門螺桿菌就是預防病從口入,除了定期看牙醫,清洗牙垢之外,可以日常打蔬果汁搭配衛樂舒等體質調理方法,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1 、避免群集性感染幽門螺桿菌
預防幽門螺桿菌,應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幽門螺桿菌,採用合理分餐!據瞭解, 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傾向特點 。另外,父母感染給子女的機率較高,望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積極做好預防家人感染的相關工作。在治療時建議大人用三聯+衛樂舒,孩子僅能單獨使用衛樂舒益生菌。
2 、預防幽門螺桿菌不宜生吃
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 4-10 天,在河水中存活長達 3 年。因此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的要點之一,就是 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 等。
3 、餐具器皿應定期消毒
專家提醒,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嚴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換。尤其體質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應該儘量使用可以高溫殺菌的不鏽鋼餐具,做到 “ 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 ” 以避免病從口入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