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清義聊家教
-
2 # 淩淩雲
儒家風範注重自身修養,有浩然正氣長存於心,才情練達兼濟天下的浩然心胸。道家追求的是世間天地人和,即是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復始而歸一。二者皆追求養一口起,長存於心的練達境界。
-
3 # 儒者讀書
我覺得顏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儒家風範,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修、齊、治、平。而對於個人來說,修身就是風範的根本體現。
首先,衣著要整齊,外表要乾淨。不是說要穿多好的衣服,而是要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畢竟,穿衣是給別人看的。
其次,要有“禮”。當然現代社會不必像古代那麼繁文縟節,但是基本的接人待物禮儀都要有。即使是自己一個人,也要講“禮”,不能隨地吐痰、時刻擺正身姿等等。
再次,絕不能冷眼旁觀。儒學是入世的哲學,絕不能成為一個魯迅筆下麻木的華人。當然,助人這件事,有償還是無償看你自己,有償也不能太貴,這和儒家風範並不違背。
道家風骨,也可以參見顏回。顏回和莊子有一點共同之處,就是不以苦為苦。用范仲淹的話來說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
除了平和,道家風骨裡還有飄然獨立之感。當道家風骨遇上儒家風範,就會給人一種既入世又出世的感覺。
明明身處俗世,卻偏偏像個世外之人;明明應是個謫仙出世,卻常常奔走於人世。
這大概就是道家和儒家的一種結合吧。
-
4 # 蜀道臨江仙
蘇東坡是具有儒家風範和道家風骨的代表性人物。終其一生,坡公有儒家入世為官的責任,也有道家出世之被貶的逍遙。他以入世之心做事,以出世之心做人。其名句“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充分概適了這兩種特質!
-
5 # 天空昊主
說到儒家風範和道家風骨,就要提一提敬愛周恩來總理了。一生苛守誓言,不畏艱難和生死。坦蕩,坦誠,坦然。不計個人的得失榮辱,不懼前程辛苦,坦蕩蕩的君子風,就是儒家風範的樣板和典型。沒有家財萬貫,沒有子孫滿堂的個人榮耀,一身清白,兩袖清風,真切切的道家風骨。
-
6 # 明境國學
儒家做人以入世為主,以濟世安民為最高的入世追求,所以,孔子高度讚揚管仲能夠九合諸侯,平息國與國之間的爭端,立下不世之功。儘管孔子也在小節上批評過管仲,但對管仲總體上仍舊是十分肯定的!
道家做人以出世為主,更注重自身的修為,不會為外界的優越物質條件所誘惑,而是追求心靈的放達和自由。莊子寧願“曳尾塗中”自由地活著,也不願去追求榮華富貴。
儒與道一體兩面,可以很好地體現在同一個人身上。工作時按儒家準則做事,追求儒家的風範。休閒時按道家準則放鬆一下,實現道家的風骨。
-
7 # 現實的完美
說這話是誤會!儒道的宗旨是一家!比如儒家講克己復禮!朝聞道!夕死可也!這個禮(真理)和這道(真理)是道家講的無為是一回事!無為就是清淨無私!不為己!只利人!
回覆列表
下面用我的一篇國學文章談談如何做才能得到道家風骨。
人生與道家風骨
(張清義談國學智慧)
人生在世,離不開塵世喧囂。因為隨波逐流,經常忘記傾聽自己的心聲。要想停下腳步,沉靜下來溫暖、冷靜地打量這個世界,就必須領悟道家思想,認真體味道家的風骨。
談到道家風骨,就不得不談老子。因為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
老子哲學的思想地位可以說舉世公認,他使我們懂得了巍峨大道,說他創立了一座哲學高峰,一點也不為過,讀了下面的文字,你就會深有同感。
1、老子,是讓中國文化獲得世界身份的第一個代表。
2、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
3、胡適先生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4、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書名也叫《老子》。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上幾千年來被翻譯成外文而廣泛傳播的著作,第一是《聖經》,第二是《老子》。
5、《紐約時報》公佈,人類古往今來最有影響力的十大作者,老子排名第一。
6、我們知道,德國是一個哲學素養很高的國家。關於這個觀點我們從下面敘述的一件事就可以得到證實:拿破崙征服了歐洲,日爾曼哲學家費希特在他的《告德意志國民書》裡講:“上帝把海洋給了英國,把陸地給了法國,但是把思想的天空給了德國。”正是在這樣一個有思想天空的國度,據統計,《老子》幾乎每家一冊。
7、德國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公元前八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是“軸心時代”,這個時期地球上智慧大爆發,出現了一批大哲學家,老子就在其中,他與釋迦牟尼幾乎同齡,只差幾歲。
透過以上七點講述,我想我們有了同感,老子的智慧對我們人生不僅是有指導意義,而且還能左右我們的人生,並決定我們的人生結果。那麼我們為什麼讚譽道家風骨,請看南懷瑾先生對中國文化的描述:我們知道,中國文化一源三流,源為易經,三個支流分別是儒、釋(佛)、道。南懷瑾先生說:“道為骨,佛為心,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南懷瑾先生把“道”比喻成人之骨架,其實我們就可以理解成是一個人修身的精神骨架。因為老子的思維是為天地萬物解密的大思維,正是他的這種至高思維使華夏民族走向精神成熟。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老子的思想是我們民族的精神骨架。
如此看來道家思想就可以支撐起我們的生命結構。有了這生命結構的基礎,我們就能在修身中尋覓人生之道,可尋來尋去,結果發現原來人生之道就是“德”。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德”不是教化的目標,而是萬物的自然屬性,當然也就成了人的自然屬性。當我們把這種屬性修成人生之德,人的品德就會在這自然秩序中鍛造而成。當我們把這人生之德迴歸到天真未鑿的狀態,就會真正體味出道家風骨的精神內涵。
如此看來,道家風骨在我們修身之路上不僅能撐起生命的藍天,而且他熠熠生輝的智慧光芒使我們矇昧的思想混沌大開,Teana方醒。沿著道家的修身之路,只要我們步子放輕,就會遠離喧鬧,就會在安靜中平穩行進,就會發現沿途疏疏朗朗,上有鯤鵬的翅膀偶爾掠過,下有緩緩溪流和飛舞的蝴蝶,處處都會滲透出神聖的氣氛。
由此可見道家思想在我們修身踐行中的主導作用,所以我們必須認真領悟道家風骨的精神內涵,而它的精神內涵的主體也就是道家的以出世的大智慧來入世。接下來我們一一細數道家的經典智慧。
智慧點一:無
老子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意思是說“無”是天地的始源。“有”是萬物的母體。
我們看,老子在宏觀上給我們明確了“無”和“有”的關係。在這裡我們也可以把“無”理解為“道”,也就是說“道”是無形的。老子在《道德經》第40章講得更加具體,“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我們看這裡如何參透老子講的“無”的準確內涵,也就是我們從中汲取怎樣的人生智慧。
無,也就是無邊無涯,無框無架,所以其大無邊,等同於無形大道。是無形的自然之態。
我們世人為了生存都在一味地追求“有”,老子在這裡給我們當頭棒喝,提醒我們陰陽的另一面“無”。也就是讓我們不要過度,不要過分,要做減法,降低熱度來制衡。
老子的意思最明確,就是要我們追求“有”的同時不要忘掉“無”。也就是不要忘記迴歸到“道”,迴歸到自然之態。所以我們就會經常看到一些得道的成功人士,或裸捐,或低調,或做慈善,他們雖擁有財富,卻從來不會感到所有財富歸自己所有,他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財富是吸納了自然界的資源,最後還要回報給社會和自然界。也就是完成一個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完美過程。
因此我們可以推論出:人生要想“有”,就必須先做到“無”。人生要想平安善終,在“有”了時候,必須把“有”變成“無”。也就是保持“持有守無”的心態,意思是說雖然我有家產萬貫,但堅持這不是我個人的,我自己什麼也沒有擁有。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一章用生活的常識給我們解釋了這種人生智慧。他說:“鑿戶牗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意思是說開鑿門窗建造房屋,因為房屋中空,使其可以住人,成就了房屋的功用。所以他又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意思是說,“有”給人帶來方便利益,是因為“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由此可見,“無”的智慧是我們踐行中的人生基本智慧。如果我們用捨得智慧來解釋“無”,那就是追求“無”就是“舍”,“有”就是“得”。
從古至今,那些名垂千古、建功立業、最後平安善終的大人物都把“無”的智慧運用到了極致。
先看歷史上的三個人物:
孫武
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尊稱兵聖。他到吳國後深受吳王器重,與伍子胥一起指揮軍隊打了很多勝仗,使吳國成了顯赫一時的軍事強國。可是就在他名利雙收,事業巔峰之時,孫武激流勇退,歸隱山林。做到從“有”到“無”的華麗轉身。事實證明孫武的決定是英明的,後來的吳王整日飲酒作樂,濫殺大臣,如果孫武沒有放棄功名利祿去追求“無”,很可能落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范蠡
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道家學者。被後人尊稱為“商聖”。他和文仲共同輔佐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興盛了越國。功成名就後,他激流勇退,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次把錢財施捨給窮人。所以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為財神。我們看范蠡對名利的態度就是運用“無”的智慧,從“有”到“無”,符合道法。而和他一起的文仲,不聽范蠡的勸阻,執意留下來在越王那裡享受名利富貴,結果被越王殺害。
周潤發
香港影星周潤發把自己一生的積蓄56億港幣全部捐了出去。他對媒體說:“錢不是我的,只是暫時由我保管。”他用的手機一直是諾基亞,從來沒有用過智慧手機。出行坐公交或地鐵。他的整個生活進入了“簡”和“素”的狀態。
我們看三位成功人士或激流勇退,或散盡家財,在名和利上都追求“無”。在“有”的時候果敢地轉化成“無”,真正做到了“持有守無”。
從以上人物事例中體悟到“無”的智慧後,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老子的“無為”和“無為而治”的其它智慧點。
老子在《道德經》37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這裡的“無為”,就是要我們遵循自然之理,順應自然之執行,不做不必之事。“無不為”就是要我們必須做遵循自然邏輯該做的事。談到這裡我們會恍然悟道:原來“無為”不是不讓我們做事情,而是要我們不亂為,不要違反規律做事情。至於“無為而治”,就涉及到管理層面的智慧。大到治理國家,小到一個區域,一個單位,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回望歷史,大漢大唐之所以偉大,就是在立朝之初,幾代君王服膺“黃老之術”,運用這種大智慧,推進了社會生態,很快恢復了社會應有的秩序。
智慧點二:反
老子在《道德經》40章裡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說迴圈往復是“道”的運動。保持柔順弱小是“道”的用途。老子在這裡想告訴我們“道”是運動發展的,但它延伸走向一定不是一條直線,到了一定程度會是反線。也就是說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會向著相反方向發展。換句話說,一切事物的組合結構必然是“相反相成”。
我們看老子的“由反得正”的思辨的確魔力十足,他不僅告訴我們事物發展的方向,也告訴了我們結果。所以接下來老子就要求我們第一不要“爭”,第二要守住事物的另一端。
老子之所以說要“不爭”,是因為在他看來,一切對立面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爭,有時就是多此一舉。其實現實中很多人把“不爭”理解成暫時不爭,是為了避其鋒芒而暫時示弱,一旦韜光養晦,積攢力量後,突然反擊,制對方於死地。這與老子的意思完全相反,老子要我們不能等強,而是守弱。
接下來我們談另一個問題,守住事物的另一面。老子在《道德經》28章裡講:“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意思是說,深知雄性動物的剛強躁動,卻安守雌性動物的柔弱安靜。這樣做就像出於幽谷的溪水安謐恬靜。很顯然,老子在這裡藉助雌、雄兩類動物的特徵告訴我們要放棄狂躁,守住安靜。一個人如果達到了恬靜、自然的境界,自然之道的德性就會與他同在。在28章裡緊接著老子又說:“知其白,守其黑。”在這裡用黑白表示人頭腦的明白與昏昧。誰都知道什麼是光亮,老子卻讓我們守住幽暗。他又說:“知其榮,守其辱。”誰都知道什麼是榮耀,老子讓我們守住卑辱。
談到這裡,我們自然折服於老子的“由反得正”的思辨魔力,但如果我們認為老子這是心機和謀略,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那樣你會把老子的大道看成是邪道。
接下來我們該談談道教了。因為道教研究人類的生存環境,至大談到天人合一,至微講到養氣護生。如果我們從道家中汲取思想,就更加容易體味道家風骨。
戰國時期,齊國有了崇拜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真正把這種政治信仰神化,建立道教正式組織的是東漢末年的張道陵。
張道陵創立的道教後來取得重大發展,並且它在發展的同時漸漸融合了儒家和佛學的精神,它發揮的核心優勢就是:養心、養氣、養身。這樣我們就不難看出:道教以養身為歸結。這一點與儒、佛兩家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談到的事例最能說明道教的十足魅力,也最能體現道家的風骨。成吉思汗在佔領了大片疆土後,就想長生不老。於是派人把道教中最著名的全真道大師丘處機請了來。這位鶴髮童顏的仙翁見到成吉思汗後,對長生不老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不嗜殺。丘處機這裡宣揚的是道教的“貴生”思想,也就是珍愛生命。成吉思汗馬上佈告天下:不殺掠。
2、天下已定,成吉思汗請教如何治理。丘處機馬上回答:敬天愛民。
敬天愛民的意思如果用道教思想解釋就是“參贊天地之化育”。意思是協助天地自然,保護和養育民眾。
談到這裡,我想道家風骨的內涵早已躍然紙上。我們之所以體味道家風骨,是因為它關乎我們修身和功成的兩個基本點,這兩個點一個是得“道”,一個是得“悟”。得“道”就會遵循天地法則,得“悟”就會融於自然之中。所以最後我們要用一位禪師的話來結束本文,他說:“生活,就應該做到四隨:隨遇而安、隨緣而化、隨性而動和隨機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