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笑書生
-
2 # 著名退堂鼓表演藝術家
第一,比丘國的小狐狸,比丘國是靠近天竺的國家,國王受到小狐狸的迷惑,想要吃小孩的心來延年益壽。可是小狐狸卻是聽她的姘頭----鹿精的話才會這麼說的,結果呢,小狐狸被豬八戒一耙子打死,而大boss白鹿精在千鈞一髮之際被壽星從孫悟空的棒下救了,“大聖,這是俺的鹿啊,一不小心放跑了,不好意思啦,回頭一起喝酒。”悟空沒辦法,只得把鹿給他,雖然這個白鹿精最後的結果沒寫,但是肯定不致死吧。可是那個相信愛情的小狐狸卻永遠的消失了。
第二個比較慘的就是南山大王豹子精,這個豹子精原來就是一個野獸,能吃老虎,後來千辛萬苦地修成人形,受到那個從大城市----獅駝嶺來的狗精的蠱惑,抓唐僧肉吃,最後唐僧肉沒吃成,反誤了卿卿性命。被孫悟空、豬八戒一窩端了。個人覺得,豹子精沒做過什麼壞事,原著中也沒有寫他拆散別人婚姻的事。就抓了一個誤入洞口的樵夫。被孫悟空找上麻煩,又受了狗先鋒的蠱惑,抓了唐僧,又欺騙了孫悟空等人的感情,所以就被打的很慘。古文中南山豹象徵著隱士,這就更說明這不是一個太壞角色,連沙僧這樣整天吃人的魔頭都能允許皈依佛門,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就不肯給他一個機會呢?君不見,吳先生寫這個豹子也說明了沒實力,沒背景的屌絲就別想玩囚禁的遊戲了,不然沒有好果子吃。
接下來有一個更慘的,萬聖老龍王被滅族。萬聖老龍王可以算是一個小仙,就是因為女兒、女婿九頭蟲偷了人家的寶珠,被孫悟空和豬八戒瞧上了,起先九頭蟲可以和他們打個不相上下,老龍王還能保全,後來二郎神助陣,九頭蟲敗走了。孫大聖,豬八戒沒有抓到九頭蟲,就把萬聖老龍王和他的龍子龍孫剷除的乾乾淨淨來洩憤,連求饒的機會都不給。都說佛家以慈悲為懷,雖然老龍王和妖怪合夥盜寶,但你們這事做的也忒絕了!就好像個別欺軟怕硬的警察,管不了達官顯貴,就把一腔怒火全發洩到平民百姓身上,可悲可嘆!
接下來我就說一個有實力,但是還是被打死的妖怪。眾位看官都知道,在《西遊記》中,有實力,沒有背景的妖精被大羅神仙詔安的多,像黑風山上的黑熊精,被觀音招去做了守山大神;黃花觀的蜈蚣精被毗藍婆菩薩帶去看守門戶。還有一個妖怪,孫悟空,豬八戒聯手都
不是他的對手,她其實不想吃唐僧肉,卻被孫悟空一棒打死,她就是琵琶洞蠍子精。蠍子精是在女兒國那一回出現的,女兒國國王和琵琶洞蠍子精都只是想睡唐僧,而不是吃了他。孫悟空打不過她,豬八戒被他蟄了個大包,終於昴日星官來了才制服她。本來,制服她就算了
唄,但是猴哥卻不依不饒,掀開石頭找到蠍子精的原形,一棒打死。眾位看官有點疑惑了,蠍子精那麼有本事,神仙們怎麼不收伏詔安呢?眾位有所不知,蠍子精在靈山聽佛祖講禪時,雙手不合十,如來佛祖看不下去了,推了她一把,蠍子精下意識蟄了他一下。蠍子精自我感覺大事不妙,就逃走了。但是從此她就上了如來的黑名單,大概觀音如來都奈何她不得,有不好意思去請她的剋星昴日星官去降妖,只得任她去了。昴日星官誅殺她時,也是因為她得罪過如來佛祖的緣故不敢收留。其他的妖怪或多或少的都吃人,可是蠍子精背靠一個西梁女國,其國民都不知道她的存在,她是不吃人的,就算她耽誤一會兒取經,想和唐僧睡覺,不論如何,蠍子精也罪不至死,她絕對是死的最冤的一個。
縱觀所上,西遊記中的不平之事頗多,這也是吳老爺子對現實生活的寫照。吳承恩生活在明朝中後期,他的壯年正值嘉靖朝。嘉靖皇帝寵信宦官,方士,不知理朝政,只知道求仙問藥,奸臣嚴嵩總攬朝政,大臣稍不如意就慘遭滅族,再加上北方瓦刺常年進犯,民不聊生,大明王朝已然走向衰落的邊緣。而吳承恩本人自幼聰慧,博覽群書,詩詞文章一氣呵成,也是個響噹噹的才子。就是因為這政局昏暗,他屢試不第,到了四十多歲才補了個貢生。這一腔憤懣之情,全部抒發到《西遊記》當中,那些慘慘噠的妖怪,大概就是他這個被社會拋棄的才子的真實寫照吧。
-
3 # 小鎮青年孫聰聰
黃獅精絕對是西遊記中最另類的妖怪。為嘛這麼說呢?因為他幾乎是西遊記中最能與人和諧相處,善良為妖的。首先,為妖低調,不害人。當唐僧師徒四人路遇此地,問當地天竺王子附近是否有妖怪時,王子的回答是:“孤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頭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內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訪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看到了麼?座山為王卻鮮有人知!好低調的妖怪。試想,一個妖怪若禍害四方,生靈塗炭,想必這天竺王子也不會不清楚,只能有一種解釋,這黃獅精根本就不喜歡搶家劫舍,危害生靈,而是試圖與人類保持和諧相處的關係。其次,家境寒酸,但盜亦有道。作為一隻座山為王的獅子精,手底下也有百十號小妖靠他養活,但個個又不吃人,難免生計上就是個問題,這也愁壞了獅子精。所以,當他偷了孫悟空三位的兵器之後,心中大喜,籌備開一場“釘鈀會”, 如果不是悟空三人想辦法又騙了回去,說不準就讓獅子精拿去換錢了。順便說一句,黃獅精偷了三件兵器,卻唯獨命名為“釘耙會”,想來他還是識貨的,因為如意金箍棒和九齒釘耙雖然都是太上老君鍛造的,但前者只是火爐簡單冶煉鍛造,而九齒釘耙就不一樣了,它是太上老君用神冰鐵親自錘鍊,借五方五帝、雷聲普化天尊、淨雷法咒、六丁六甲之力鍛造而成的。簡而言之,九齒釘耙的工藝和鍛造流程更為複雜,凝聚了太上老君更多的心血,後來被太上老君進與玉皇大帝“鎮丹闕”,作為鎮殿之寶,所以,相對金箍棒的定海之用,無論是在工藝上,還是在價值上,九齒釘耙都要更勝一籌。言歸正裝,這黃獅精準備開“釘耙宴”,需要豬羊,便派兩個小妖下山去買,對,你沒有看錯,拿著銀子去買豬羊,另外,這兩個小妖還盤算著拿回扣幾兩銀子買棉衣穿!後來,這兩個小妖半路上被悟空施了定身術,自己和八戒變作了他倆的模樣,沙僧化裝為羊倌,趕著豬羊來到妖怪的洞口。悟空變得小妖向黃獅精稟告:“買了八口豬,七腔羊,共十五個牲口。豬銀該一十六兩,羊銀該九兩。前者領銀二十兩,仍欠五兩。這個就是客人,跟來找銀子的。”換作別的妖怪,別說是找銀子,估計會把沙僧連同豬羊一塊吃了,但這黃獅精是怎麼做的?不僅給沙僧增補了五兩銀子,而且還管了沙僧一頓午飯!當沙僧進洞看見了自己的兵器,黃獅精還特意叮囑他說:“客人,那中間放光亮的就是釘鈀。你看便看,只是出去千萬莫與人說。”根本就沒有想殺人滅口這事!如此心地善良的妖怪真是不多見了。最後,對唐僧肉沒有興趣,結局卻最為悽慘。在取經路上,並不是所有妖怪都對唐僧肉感興趣。比如一心想給唐僧生孩子的蠍子精、玉兔精、老鼠精,還有跟取經小組鬧了矛盾的九靈元聖、黑熊怪、六耳彌猴、牛魔王夫婦等,都不是衝著唐僧肉去的。黃獅精就屬此類,他可能窮日子過夠了,貪念一時起,偷了悟空三人的兵器,相對於吃唐僧肉的妖怪,按理說還不至於是多大的罪過。不過,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妖怪也逃不過這個道理,你黃獅精覺得偷兵器沒啥罪過,那就好好教訓你一下,讓你反省反省。悟空一把大火將黃獅苦心經營多年的家產統統燒掉,這還不算完,他的手下一家老鄉也被消滅殆盡,滅了滿門。原著中寫道:那妖精聞言,止不住淚如泉湧,雙腳齊跌,喊聲振天,恨道:“那禿廝!十分作惡!怎 麼幹出這般毒事,把我洞府燒盡,美人燒死,家當老小一空!氣殺我也,氣殺我也!”遭此毒手,黃獅精萬念俱灰,甚至忘記了復仇,只想撞牆自殺。 “老爺!我那們個山場,非一日治的,今被這禿廝盡毀,我卻要此命做甚的!”掙起來,往石崖上撞頭磕腦,被雪獅、猱獅等苦勸方止。不過,他的結局更慘,復仇不成,最後反倒被悟空一棒打死,被屠夫剝皮剔骨,“都剁做一二兩重的塊子,差校尉散給州城內外軍民人等,各吃些須:一則嚐嚐滋味,二則押押驚恐。”電視劇中是不會播這段的,但原著中卻沒有放過此處,臨死前黃獅精流著淚說道:“以為你們是正人君子,沒想到一樣卑鄙下流,我等雖為妖,但沒傷生,沒想到你們卻下狠手!”
回覆列表
《西遊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取材於《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本名《大唐三藏取經記》)是西遊記故事見於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師為原型的。 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該書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先寫了孫悟空出世,然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但還是主要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唐僧從投胎到取經受了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九九歸一,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 自《西遊記》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大量被譯為西文,西漸歐美,已有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被尊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雖然是一部什麼話劇,可是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要說最厲害的可能大部分都會說是如來,他才是西遊記裡的掌控者大boss。就是玉帝遇難也要請他來相助,可是你們是否發現西遊記是一個裙帶關係很深的影視劇,裡面的妖怪都是有著自己的背景和地位的,看看下面的三維你就知道西遊記的水有多深了! 第一個就是金翅大鵬鳥,它不僅是如來的舅舅,而且是經常在如來身邊學習道法,心性已經是道法的最高境界了。他這樣下界的妖怪誰敢阻攔,恐怕對手都沒有幾個? 最慘的就是這個百眼魔君了,雖說是靠著修煉得到了永久壽命還有一個令人畏懼的百眼法寶,可是他是唯一有背景確被殺死的一個。百眼魔君的道觀叫做黃花觀,正是黎山老母道場,曾經得到過黎山老母的指點,可是被毗藍菩薩所殺。毗藍菩薩是誰,那可是佛教陣營的一員,難道是如來給驪山老母的警告嗎? 第三個就是青牛怪,太上老君的坐騎。這個妖怪如來早就知道,可是也不敢明說是誰的,只是說了一個訊息給孫悟空說是天上的,讓他自己去查。如來為什麼會怕?那可是太上老君的坐騎,自己怎麼插手?太上老君可是道教始祖,如來以前還是鴻鈞的手下呢。他敢下手嗎? 這個就是西遊記的內部潛規則,有背景的可以被帶走,沒有背景的一律被打死。西遊記不僅是一部大戲,更是活靈活現的人際關係網。如來再厲害不是也有他害怕的。這個就叫做一物降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