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著名退堂鼓表演藝術家
-
2 # 媚客辣舞1
此文很多地方有錯漏。第一:天策上將不是虛銜而且是唯一的開府大臣(可以自行任命官員),只不過這職位是專為李世民設的,之後再無此例。第二:唐貞觀後之所以只有三品官員是因為一二品官李世民都當過,故後人不能超越。但並非沒有一二品官職的設定,只是不授。不僅尚書令就連正三品的六部尚書也是不授的,六部最高主官是侍郎。中書省的主官中書令,門下省的主官門下侍中都是正三品,但不常設。及至武周朝,改革國家機構,分成內廷和外朝,內庭主官為內史,外朝主官為中書令,中書省的職權得以擴大實際上成為取代尚書省的最高執行機構,從此時起門下省基本名存實亡。
-
3 # 只愛潘多拉
這個問題反映的正是中國古代制度的詭異之處。以下是一個簡化版的回答,官品是用來標識官員位階的,一般來說官品越高,意味著級別越高,地位越高,同時也意味著權力越大,但地位高與權力大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官員權力的大小取決於他的職位的事權,而不是他所擔任職位的位階。當然,通常情況下,在古代王朝的官制設計中,事權大的職位,其位階也就高,因為權力越大,待遇自然也就越好,但這些位階高、事權大的官,皇帝通常不放心委任給大臣,這樣這種職位漸漸就和事權剝離開來,所以常常出現官品最高的職位,並不是事權最大的職位,比如唐代官品最高的正一品的職位是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個職位在歷史上曾經是相當於“宰相”(類似於今天的政治局常委)的存在,所以位階也最高的正一品(類似於今天的正國級),但在唐代,這三個以前的相當於“宰相”(政治局常委)的職位的位階仍然最高,是正一品(正國級),但其“宰相”的事權卻被各種新的職位所取代,並無什麼真正的事權,也就談不上什麼權力了,擔任三公,只代表擁有最高的政治榮譽而已(享受正國級待遇)。唐初真正的“宰相”是三省(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的長官,中書令、尚書令和侍中,這三個實權派的職位的官員不過是正三品(相當於正部級),這三個在以前只是三公的下屬,其官品自然比三公為低,但正三品的他們擁有的權力卻遠遠大於正一品的三公。在這種情況下,相當於正部級的官員在行使正國級的官員的權力,這樣皇帝比較放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行使正國級官員權力的正部級職位(三省長官)其位階不斷上升,因為它權力大嘛,自然會使得位階慢慢提升,因此三省長官差不多到了宋代,就都成了正一品了,但這時三省長官又開始讓皇帝不放心,於是皇帝又讓更低級別的官員來行使三省長官的權力,比如宋代,當年正三品的宰相中書令這時成了正一品了,但這個職位卻成了個榮譽職位,並無實權,真正行使中書省的職權的是唐代正四品(相當於副部級)的中書侍郎。如此迴圈往復下去,就形成了正一品的職位在大多數時候都不是權力最大的職位。
-
4 # 皇帝不稱朕
這個問題裡,“一品京官”這個詞,用得非常精當。此為要害,請讀者諸君先把握這一點。
(從九品到一品,漫漫為官路)
講官銜以及官員的權利,在學術上是“制度史”的範疇。而制度史又以政治制度為“大國”,最是難學、難解。我且以較近的明代為例,來簡單說說這個問題吧。
我們知道,明代政治制度最大的變局,就是廢除了宰相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將原中書省裁革後,析宰相之權入六部,散大都督府入五軍都督府,又將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這三大機構分別掌握了最高的行政權、軍政權以及監察權,它們合稱為“府部院”,基本上代表了明代的中央機構。
體制的變化,對於文官來說,意味著,文臣官做到最大,也不過是正二品的六部尚書和左都御史;武官官階普遍要高一些,做到五軍都督府的左、右都督(正一品)和都督同知(從一品),就是一品大員了,一些勳臣還會加太師、太傅等官,都是正一品大員。
明代,文臣的地位是逐步上升的,於是在他們“分職任官”(即本官,如“尚書”)之外,官銜體系也日漸豐富起來,形成了井然的秩序。
比如永樂中的大學士,不過五品,仁宗即位後,為了凸顯閣臣的地位,便給他們加上尚書銜,一步就躍至正二品了;又賜予他們各種形式的加官,如加至少師,就是從一品,此外還有“特進,光祿、榮祿大夫,柱國”等等(階官、散官、勳官,型別較多)。漸漸的,明代的閣臣,基本上都能做到一品。如張居正,他生前的官銜是“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極殿大學士”,這已是極為少見的正一品文官官銜了。
需要說明的是,明代文官在生前加“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的很少(武官多一些),一般加到“少師、少傅、少保”,則以從一品終身,他們也主要集中在有宰輔之稱的閣臣群體(重要的大臣也能加這些官銜,如俗稱的“於少保”于謙,他就是少保兼兵部尚書)。
其他部、院大臣,多加“宮保”銜,如“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以及東宮三少:“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前者為從一品,後者為正二品。
(系玉帶、著飛鶴補的一品官員)
可見,明代的一品,有兩個特點:一、都是本官之外的加官,比如某閣臣官居“少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他的本官應為大學士,少師與尚書都是加官;二、一品官員是掌握最高行政權和監察權,是官僚集團最頂層、最核心的那一群人。用今天的官制來做一個或許不太恰當的比喻,“一品京官”或“一品大員”,屬於“副國級”幹部(古代恐怕只有皇帝才能稱正國級),相當於今天的政治局常委、委員及國務委員。
為什麼在“九品十八級”官制之外,弄出這些高品級的加官呢?
有兩個原因:一是明代的政治體制,由於取消了宰相制度,發生了變異,實際的職官與其品級發生了一定的錯位(尤其是在中央衙門的首領這一層級),需要透過這種方式加以調整;
二是方便官員的考察升遷。明代官員升到尚書,基本就到頭了,但三年一次考察,九年為一次“考滿”,任期結束,考察合格,總要予以獎勵吧,便透過加官,把他們的級別升上去。
(封贈敕命。封贈就是將官員的官爵迻贈給他的上三代)
官員加一品銜,並不是盡然為虛,因為一品就要吃一品俸祿,享受一品的相關待遇(包括在任和退休以後);官員獲得一品加官,也代表了他在朝廷的地位和資歷,這些官爵還能拿來封贈他們的三代之親,抑何其榮光也!
清承明制,清代的制度與明代有不少變化,但核心大致是無差太多的。
-
5 # 蘇木的文字紀行
揭秘一品大員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從之分,共十八級.
正一品:【正國級】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又稱三公)【榮譽虛職,相當於人大委員長、政協主席之類】;殿閣大學士【政治局常委】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北京軍區司令】、掌鑾儀衛事大臣【中央機關事務局、安全域性長】
武職外官:無 (注1:順治初年定侍衛處,領侍衛內大臣6人,即上三旗每旗2人。內大臣6人,散秩大臣無定員)
從一品:【正國級減】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又稱三孤);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又稱太子三師)【榮譽官職,相當於人大、政協副職主席】
協辦大學士【政治局委員】、各部院尚書【副總理兼部長】、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紀委書記兼最高監察長】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北京衛戍區司令兼北京市公安局長】、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八旗軍大軍區司令】、都統【八旗軍首都及陪都軍區司令】、提督【綠營軍區司令】
正二品:【副國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又稱太子三少)【榮譽稱號,相當於總工會主席】、各部院左右侍郎【 國務委員兼副部長】、內務府總管【中央辦公廳主任】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大區書記,如以前的東北局、華北局等】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中央警備團司令】、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中央儀仗隊】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綠營集團軍司令】
從二品:【部級】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國務委員】、翰林院掌院學士【社科院院長】
文職外官:巡撫【省委書記】、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長】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副部級】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紀委副書記】、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訪辦主任】、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長】、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北京市長】、奉天府府尹【直轄市長】、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紀委書記】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軍級軍隊領導】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副部級減】
(文)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武)遊擊.
正四品【廳級加】
(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武)都司.
從四品【廳級】
(文)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武)城門領
正五品【廳級減】
(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州知州.(武)守備.
從五品【副廳級加】
(文)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史、翰林院侍讀、各部員外郎、各省知州.(武)守禦所千總.
正六品——(文)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武)門千總、營千總.
從六品【副廳級減】
(文)左右春坊左右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直隸州州同、州同.(武)部千總.
正七品【縣處級加】
(文)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帖式、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縣長、各府學教授.(武)把總.
從七品【副處級】
(文)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武)盛京遊牧副尉.
正八品【科級】
(文)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帖式、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武)外委千總.
從八品【副科級】
(文)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武)委署驍騎尉.
正九品【股級】
(文)各部院九品筆帖式、縣主薄.(武)外委把總.
從九品【副股級】
(文)翰林院侍詔、邢部司獄、州吏目、巡檢.(武)額外外委.
未入流——(文)京、外縣典史、驛丞、河泊所所官(武官未入流).
這裡的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或死後所贈.右都御史是總督的加銜;右副都御史是巡撫的加銜;總督和巡撫是地方最高長官,兼了都御史的頭銜,就可以有彈劾權.這些都是空銜而不是實職.
-
6 # 安興小技術員
如今的古裝電視劇越來越多,在眾多的官員中一品官是古代時期最高級別的官職。自三國魏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從有一品官員起,大多數朝代的一品大臣都是京官,清代地方最大的總督也只有正二品官銜。古代宰相雖是百官之首,但宰相的的品級卻不是最高的正一品!隨著古代皇權加強,一品官員也逐漸成為一種虛職。在京官裡面有多少官職是一品呢,為什麼一品大臣卻沒有實權呢?
秦漢時期實行三公九卿制,當時的官員並無官品。從西晉以後中央發展形成了三省六部制,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但都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
唐朝的丞相是正三品的中書令,一、二品官基本都是虛職。明清時期的內閣或者中堂是二品。唐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少師、少傅、少保又稱“三孤”(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從一品),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唐初秦王李世民為大唐建立了豐功偉業,唐高祖李淵就給其封天策上將(正一品)。天策上將雖是高於親王品級,但在唐朝也是榮譽官銜。
清代仿明制,也有九品十八級。其中正一品文職京官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正一品銜。正一品武職京官有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武職外官無正一品銜。
從一品文職京官有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文職外官本無 從一品銜,然總督例加兵部尚書銜,故為從一品。從一品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有將軍、都統、提督。
像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沒有實權,或死後所贈。明代首輔張居正八個虛銜中就有一個便是太子太師銜。古代《周禮》以為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漢武帝時,在經學的推動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合稱為三公。後來隨著朝代更替,對皇權的加強,三公便逐漸只用在加官或者追贈時,成為了一種尊貴的虛銜。
尤其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不置,以尚書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本是正三品六部各尚書,直接變為正二品,到了清代六部尚書又變為從一品。明朝前期的內閣大學士才只有正五品官銜,後期內閣才逐漸提高。清朝軍機大臣也都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也並無品級和俸祿。
-
7 # 順德貝勒府
如今的古裝電視劇越來越多,在眾多的官員中一品官是古代時期最高級別的官職。自三國魏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從有一品官員起,大多數朝代的一品大臣都是京官,清代地方最大的總督也只有正二品官銜。古代宰相雖是百官之首,但宰相的的品級卻不是最高的正一品!隨著古代皇權加強,一品官員也逐漸成為一種虛職。在京官裡面有多少官職是一品呢,為什麼一品大臣卻沒有實權呢?
清代一品補服
秦漢時期實行三公九卿制,當時的官員並無官品。從西晉以後中央發展形成了三省六部制,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但都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
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丞相是正三品的中書令,一、二品官基本都是虛職。明清時期的內閣或者中堂是二品。唐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少師、少傅、少保又稱“三孤”(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從一品),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唐初秦王李世民為大唐建立了豐功偉業,唐高祖李淵就給其封天策上將(正一品)。天策上將雖是高於親王品級,但在唐朝也是榮譽官銜。
唐代大明宮
清代仿明制,也有九品十八級。其中正一品文職京官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正一品銜。正一品武職京官有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武職外官無正一品銜。
從一品文職京官有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文職外官本無 從一品銜,然總督例加兵部尚書銜,故為從一品。從一品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有將軍、都統、提督。
清代官帽頂珠
像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沒有實權,或死後所贈。明代首輔張居正八個虛銜中就有一個便是太子太師銜。古代《周禮》以為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漢武帝時,在經學的推動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合稱為三公。後來隨著朝代更替,對皇權的加強,三公便逐漸只用在加官或者追贈時,成為了一種尊貴的虛銜。
尤其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不置,以尚書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本是正三品六部各尚書,直接變為正二品,到了清代六部尚書又變為從一品。明朝前期的內閣大學士才只有正五品官銜,後期內閣才逐漸提高。清朝軍機大臣也都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也並無品級和俸祿。
-
8 # 四川達州人
自九品官階制度開始,官員等級都是嚴格限制的。比如唐宋宰相只有三品,尚書四品。如此設定的原因在於,太師等一二品是贈官,大臣賞無可賞,就只能給虛爵虛職供養了。明代廢黜宰相,內閣首輔大學士只有可憐五品,但官員級別普遍提高了很多,尚書達到正二品。但大體是一樣的,一品京官還是虛職。
清代官職設定複雜,一品實權京官出現,正一品領侍衛內大臣,鑾儀衛事大臣,五殿大學士等。從一品更多,尚書,左右都御史,九門提督,內大臣等。這是因為滿清需要拔高滿族官員級別,比如一個小小的八旗佐領,理論上管300人就是正四品。文職筆貼士更是有八七六五四這5個品級,一旦轉成中央體系後就可以迅速佔據更高位置。
如,筆貼士20歲,以七品計,中央體系內十年可晉升到五品,僅平轉地方官就是正五品的直隸州知州,或從四品知府。再十年就基本能晉升正二品巡撫,掌控一省,此時年齡通常不超過45歲。而漢族進士平均年齡以25至30歲計,從七品起仕,三年常規晉升知縣正七品,此後20年能晉升從四品知府或正四品道臺就已是飛速。最終晉升巡撫則通常需要30年以上。還得每三年一升,一步都不能拉下。此時已約五十五至60歲了。
當然,提高滿族官員級別,對應也要提高漢族文官級別,但總體不過一兩級。
-
9 # pku小動物
問歷史問題,尤其是制度方面的問題,只說一個古代簡直是太難為人了。
各朝各代的一品官概念都是不一樣的知道哇。
本問題下面幾個比較靠譜兒一點的答案,譬如@皇帝不稱朕 回答了明代的情況。@蘇木的文字紀行 概述清代。@只愛潘多拉 解釋了唐代和宋代高品級職位權力虛化的過程。
大概意思就是承認,一品官確實都是虛職,沒有實權。
於是我覺得我真的有必要站出來說一下金元的情況了。
實際上在金代和元代,一品京官就是有很高權力的,根本就不是榮譽虛職。
就金代而言,三師、三公是正一品,也是虛職沒錯。但尚書令也是正一品,是掌實權的。。尚書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從一品,由於尚書令不常設,所以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被稱為宰相,是正經八百的,大多數時候掌握最高權力的大臣。樞密使、都元帥則是掌管軍事的從一品高官,也是大權在握。判大宗正事和宣撫使也是從一品,分別掌管皇家事務和邊境事務。
元代繼承金代制度,把尚書省改成了中書省,但是因為元世祖時期皇太子當過中書令,後來中書令成了虛職,於是把左右丞相提升為正一品,是掌握最高權力的大臣。平章政事、樞密使、御史大夫都是從一品,包括判大宗正事、大司農事等等也都是從一品,都是掌握實權的。
所以說北方少數民族統治時期還是比較耿直的,九品十八級全都用上,沒有虛置一兩個品級的必要對不對,最高權力就分配最高品級,多麼簡單明瞭~
回覆列表
如今的古裝電視劇越來越多,在眾多的官員中一品官是古代時期最高級別的官職。自三國魏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從有一品官員起,大多數朝代的一品大臣都是京官,清代地方最大的總督也只有正二品官銜。古代宰相雖是百官之首,但宰相的的品級卻不是最高的正一品!隨著古代皇權加強,一品官員也逐漸成為一種虛職。在京官裡面有多少官職是一品呢,為什麼一品大臣卻沒有實權呢?
清代一品補服
秦漢時期實行三公九卿制,當時的官員並無官品。從西晉以後中央發展形成了三省六部制,至隋朝正式確立。唐朝進一步完善的一種政治制度,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但都是跪受筆錄,上傳下達!
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丞相是正三品的中書令,一、二品官基本都是虛職。明清時期的內閣或者中堂是二品。唐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少師、少傅、少保又稱“三孤”(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從一品),太子太師屬“東宮三師”為名義上的太子老師,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唐初秦王李世民為大唐建立了豐功偉業,唐高祖李淵就給其封天策上將(正一品)。天策上將雖是高於親王品級,但在唐朝也是榮譽官銜。
唐代大明宮
清代仿明制,也有九品十八級。其中正一品文職京官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正一品銜。正一品武職京官有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武職外官無正一品銜。
從一品文職京官有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文職外官本無 從一品銜,然總督例加兵部尚書銜,故為從一品。從一品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有將軍、都統、提督。
清代官帽頂珠
像太師、太傅、太保……只是對大臣的一種榮譽加銜,沒有實權,或死後所贈。明代首輔張居正八個虛銜中就有一個便是太子太師銜。古代《周禮》以為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漢武帝時,在經學的推動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合稱為三公。後來隨著朝代更替,對皇權的加強,三公便逐漸只用在加官或者追贈時,成為了一種尊貴的虛銜。
尤其是在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不置,以尚書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本是正三品六部各尚書,直接變為正二品,到了清代六部尚書又變為從一品。明朝前期的內閣大學士才只有正五品官銜,後期內閣才逐漸提高。清朝軍機大臣也都是輔佐皇帝處理政務,也並無品級和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