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點點出師
-
2 # 環球弘文
BIM是一種製圖方式的統稱Revit 民區用建築Bentley 工廠設計ArchiCAD
Revit主要用於建築、暖通、管道,現階段在室內施工圖深化方面用的比較少,但比CAD出圖效率和質量高,是今後發展趨勢。
BIM的優勢:
一、提升2D 檢視擬真度:BIM以3D建模,除為工程圖說更為明瞭,減少原2D 平面檢視簡化的誤判問題,另外所提供的3D 施工前模擬以及工程預估,使工程於設計與施工階段可早期發現施工以及管理的問題,避免造成無謂的設計變更。
二、減少工程資訊交換介面問題:BIM為資訊整合的協同作業平臺,使工程在不同階段不同步尚能為資訊達到傳遞與橫向的連繫。而BIM模型有別於以往純3D的模型僅有視覺化的功能,而是利用3D 模型再附加相關工程資料,使3D模型如同一資料集,並透過面向物件、關連式、引數式的設計概念,使3D 模型可進一步符合BIM的概念,減少工程資訊的設計衝突與交換的介面問題。
三、資料完整儲存:建築物的生命週期各階段:規劃設計、施工、營運、維護到拆除,總資訊不斷累積增加而不造成間斷或遺失,透過建置BIM模型減少其錯誤發生並能將資料儲存完整。
-
3 # 證學教育線上
什麼是BIM技術?
BIM 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是
利用計算機軟硬體技術,
透過建築資訊模型的建立和使用,
實現建築資訊有效傳遞和共享的技術,
它同時也是建築開發、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及建築運維基於建築資訊模型(BIM)的過程和方法,並且貫穿於建築的全生命週期。
簡單的說:“BIM 就是建築界的大資料,圍繞著所有建築行業,將會有一根線,將一切的環節穿起來,形成一個閉合的環,而這根線就是 BIM”。 透過採用 BIM 技術將極大地提升工程決策、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的管理水平,減少返工浪費,有效的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
BIM技術的五大特點:
2、協調性:可在建築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生成協調資料,提供出來;
3、模擬性:節能模擬、緊急疏散模擬、日照模擬、熱能傳導模擬、4D 模擬、 5D 模擬、日常緊急情況的處理方式模擬;
4、最佳化性:
①在專案方案最佳化方面:利用模型提供的各種資訊來最佳化,如幾何、物理、規則、建築物變化以後的各種情況資訊;
②特殊專案的設計最佳化方面:給複雜程度高的建築最佳化
5、可出圖性:
①綜合管線圖(經過碰撞檢查和設計修改,消除了相應錯誤以後);
②綜合結構留洞圖(預埋套管圖);
BIM技術的五大好處
1、減少糾紛
2、工作區域的跨越
3、建築資訊整合一致
4、訊息實時更新
5、化解交代不清楚的死角
BIM技術的九大優點
一、衝突檢測
二、綠色建築設計
三、進度管理
四、成本管理
五、質量管理
六、變更和索賠管理
七、安全管理
八、供應鏈管理
九、運營維護管理
BIM技術的十二大功能
1、施工現場視覺化展示
2、三維場地管理
3、Revit模型建立過程中發現圖紙問題
4、現場質量、安全、文明資訊管理
5、地下室管線綜合設計
6、管井管線綜合設計
7、模板工程及支撐架細化設計
8、砌體工程細化設計
9、工程量快速提取
10、虛擬施工管理
11、Navisworks影片製作
12、Lumion影片製作
報考流程
報名方式
BIM工程師考試採取合作招生單位報名。
現場資格稽核
網報開始,1周左右時間
網上繳費
合作招生單位統一收取費用
列印准考證
參加考試
2020年考試時間預計為3、6、9、12月
考試方式
線上機考
成績查詢
考試結束60個工作日內,在考試報名網站(www.cbimae.com)查詢
合格證書
BIM工程師專業技術水平證書,由國家郵電通訊人才交流中心印製和頒發、管理和登記查詢考試測評合格人員,由郵電通訊人才交流中心頒發《全國資訊與通訊技術人才專業技術證書》,在參加考試的考點領取,證書全國統一編號。
組織單位:湖北證學教育諮詢有限公司
辦公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光谷街3號尚都2棟1018
-
4 # 王少爺999
建築資訊模型(BM建築資訊模型(BM)是指全生命期工程專案或其組成部分物理特徵、功能特性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數字化表達,具體涵蓋以下三方面內容。工程建設行業不同軟體間資訊不交換、不及時、不準確的資訊孤島問題已經是國內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到一個行業,小到一個企業、一個部門,資料不能有序流通、資訊不能共享,給行業和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
5 # 時越空
1、bim涉及建築工程規劃,設計,施工,運維,拆除等全生命週期!
2、bim將傳統的二維圖紙轉化為三維模型,重點是模型所含的資訊,而不是模型本身,資訊賦予了模型的價值!
3、bim是一門技術,而不是某個軟體!它能幫助我們節約成本,縮短工期,讓工程變得簡單化!
目前中國bim的發展還處在初期,還有很多路要走,本人剛從事bim工作半年,遇到了很多困難,不管有多艱辛,bim是建築業發展的趨勢,國家必將大力推廣,不久的將來絕大數的專案將必須採用bim技術!
-
6 # 98建築網
中國引入BIM是10年有餘,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受建築業重視。
隨著中國政府對於BIM技術的大力推廣,近些年其應用展現出了迅猛增長的勢頭,但是還有很多朋友對於BIM還是有些陌生。
BIM常見的優點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58建築網為大家解答。
1、視覺化溝通
BIM模型的三維視覺化有效地消除以往常出現的圖面不一致、遺漏、衝突或錯誤的問題;以BIM模型自動提取主結構材料數量,具有很高的精確度,且可進行有效的三維視覺化設計查核;建置完整的鋼筋施工模型,尚可提取不同施工期程的鋼筋類別與數量;
充份驗證BIM的視覺化功能在建築專案管理上可以產生的效率。透過軟體的功能,更有效的檢討出視覺上的盲點。即使不具備有專業工程背景的人員,都能參與其中,工程團隊各方面都可以給予較多正面的需求及意見,有助於確定每項工作及使用需求等,減少設計變更次數。
2、衝突檢查
匯入BIM能利用模型本身的干涉衝突檢查,利用模型施工前共檢查出,傳統二維圖紙中難以發現的多種個圖面錯誤包括圖面不完善、遺漏、設計錯誤等,降低往後施工階段釋疑文書往來時間,提升施工質量減少重工的發生機率。
模型建置過程中可能因人員疏失或尚未考慮建築構件的間的正確位置,造成建築構件重疊而產生衝突的情形發生,使得圖說錯誤進而影響設計質量。
3、工務作業流程改變
資訊的傳遞、自我的檢測、線上審查及回覆及最後的繳件,與目前的紙本審查,未來資訊系統的設計更為複雜,但對於建築師與稽核人員雙方,將更為標準透明、快速及便利。
BIM的匯入在國內建造業是新的嘗試、創造新的角色,也將會產生新的工務流程,未來並將成為整合全建築週期的資訊服務。
以上所示,BIM在規劃設計時間透過3D視覺化的模擬,協助確認使用需求,並進行建築、結構、水電、空調裝置及其他相關的介面整合,減少施工中的變更設計;在施工階段可持續深化發展,並進行工程進度4D模擬以提升工程管理、進度及質量;最後運維管理階段將施工完工後移交BIM給使用單位進行後續運維與管理維護的應用,以節省建築設施運維與維護管理成本。
-
7 # 建造師建工類證書解答
根據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對建築資訊模型(BIM)的定義,BIM 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了建築工程專案各種相關資訊的工程資料模型。模型中不僅有三維幾何形狀資訊,還包括大量的非幾何形狀資訊,如建築構件的材料、重量、價格和進度等等,並面向建築全生命週期實現資訊共享和傳遞。 從CAD到BIM,建築資訊化迎來二次革命。縱觀建築資訊化的發展歷程,首先是20多年前的“甩圖板”工程,也就是計算機輔助繪圖(CAD)技術的普及推廣,使廣大建築從業者從手工繪圖走向電子繪圖,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完成建築領域的第一次資訊革命。隨後工程造價軟體、專案管理軟體陸續推出,資訊化程度不斷加深,但本質上還是基於CAD的功能開發,並沒有脫離二維圖紙的範疇。從技術驅動角度來看,個人PC的普及是CAD得以取代手繪的關鍵因素,而從 BIM 技術特點來看,認為雲服務將成為其主要的應用模式,當前雲計算、大資料以及物聯網等底層技術的日趨成熟將加速建築業從二維圖紙到三維設計和建造的二次資訊革命。 BIM 引領建築資訊化二次革命 建築行業將藉助 BIM 再次實現數量級的生產效率提升。BIM技術覆蓋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特性將徹底改變整個行業固有的資訊孤島問題,用更高程度的數字化及資訊整合對包括設計、招投標、施工和運維在內的建築全產業鏈進行最佳化。根據整合設施工程中心對32個專案的總結,使用BIM技術對專案效益的提升效果極其顯著:在專案準備階段,能夠將造價估算控制在 3%精確度範圍內,同時估算耗時縮短80%,並能夠透過發現和解決衝突將合同價格降低10%;在專案實施階段,能夠消除40%預算外更改,同時專案工期縮短7%,及早實現投資回報。
-
8 # 山西天帷
一個叫BIM的進入中國建築行業,一時間所有的施工單位都面臨接觸BIM的運用挑戰,BIM是源自於“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中文譯為“建築資訊模型”。該技術透過數字化手段,在計算機中建立出一個虛擬建築,該虛擬建築會提供一個單一、完整、包含邏輯關係的建築資訊庫。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其中“資訊”的內涵不僅僅是幾何形狀描述的視覺資訊,還囊括了非幾何資訊,比如材料的耐火等級和傳熱係數、構件的造價和採購資訊等等。其本質是一個按照建築物的物理形態構建的資料庫,其中記錄了各階段的所有資料資訊。建築資訊模型(BIM)應用的精髓在於能夠將資料貫穿專案的整個壽命週期,對專案的建造及後期的運營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
9 # 師姐帶你玩轉建築BIM
BIM是一個共享的資訊,其成立目的是具有開放性且具有互相操作的介面。國際BIM標準促進了產業需求,也是因為這樣的標準。完整BIM的應用概念乃解決了建築全生命週期的整體應用,模型的資訊核心分享給不同建築階段的需要概念
-
10 # 匠人bim
BIM在百度百科大家搜尋的話都是一些官面上的片湯話,有什麼用,對於我們理解他還是沒有任何幫助,我從我從事BIM行業5年的經驗來談一下我自己的體會
現階段,百分之80的人群,在提到BIM時候還是是停留在bim就是建模,3D建模,這樣理解是太片面的,當然3D建模是BIM的一個基礎部分,只有有模型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去利用各種平臺去實現他的作用,但是建模要注意,是資訊化引數化建模,這兩點就與傳統3Dmax有很大區別了。這裡的模型不僅僅是模型,他是一個資訊的載體,這裡的模型是帶有資訊的,構建的尺寸資訊,引數資訊,生產日期,等等資訊,這就呼應了BIM的定義,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築資訊模型 這裡強調的是資訊而不是模型,模型只是一些資訊的載體,而資訊才是我們最需要的。
利用BIM就我親身做過的專案來談談他在國內能用上的一些優勢
1.利用BIM建模對設計圖紙進行圖紙會審,建模區別與傳統CAD即為所見即所得,傳統CAD很難去觀察一些複雜點的問題和考慮不周全情況,而建模會吧建模在計算機模擬建造一遍,講圖紙完全去稽核一遍,建築出現不合理地方會提前預知,進行圖紙修改,從而減少現場返工。
2.孔洞預留,這也是機電方面的一個常見用途,透過建模,可以發現穿牆板的一些管道,從而進行孔洞預留,方便施工。
3.碰撞檢查,這是這國內應用最廣泛,而且也算是應用最成功的一點,機電安裝往往是一個專案的難點,透過碰撞檢測,可以提前發現管線的排布不合理的地方,從而進行最佳化,減少現場返工的現象,在一些走廊等管綜比較密集區域進行管道的合理排布,吊支架的最佳化,出管綜圖紙,減少不必要返工及浪費。
4.透過BIM可以進行三維的動畫交底,傳統的交底不直觀,工人往往不知道不知甚解,透過三維動畫進行一些複雜工藝的模擬,可以達到直觀,易懂的目的。
5.現場場布排布,很多用不好場布的單位認為場布沒有任何用,透過前期在計算機上預演現場場布排布以及塔吊預設,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進行現場臨建的一個合理的排布,以及塔吊的合理放置位置,到達節約成本目的
-
11 # 中公一級建造師
一、BIM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用中文說就是:建築資訊模型),它包含這3個意思,第一是用在建築業,第二是各種資訊的集合體,第三是以電腦和專業軟體共同建造一個虛擬的建築模型。 其實BIM技術並不神秘,從軟體角度來說,是建立資訊的模型,簡稱“建模”;從工程角度來看,是一門是利用各種資訊對工程的質量、進度、成本控制等進行專案管理,簡稱“用模”。
BIM到底可以實現什麼功能?在工程中扮演什麼角色?有什麼意義?按照網上大家都使用的概念:BIM技術是利用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透過建築資訊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實現建築資訊有效傳遞和共享的技術,它同時也是建築開發、建築設計、建築施工及建築運維基於建築資訊模型(BIM)的過程和方法,並且貫穿與建築的全生命週期。
BIM的靈魂不是若干個BIM軟體,而是操縱BIM軟體包括專案總控、規劃、概算、設計、預算、建造、結算、審計、物業、維護等全過程的專業人員,俗稱BIM工程師。
二、有哪些BIM軟體? 國際上BIM從設計到運維的軟體很多,各有優缺點,國內的BIM軟體大部分都是專業外掛,只有綜合靈活運用,才能發揮軟體的優勢,獲得好的效果。
1、在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建模階段:採用Revit國內外掛的方式,既可以繪製模型,又可以輸出符合國標的施工圖。Revit強大的體量建立、自適應族的複雜造型功能,是它的優勢。
2、在規劃設計、建築設計分析階段:採用國內比較權威的軟體:PKPM結構設計、節能設計、綠建設計、清華日照等國內成熟的軟體做分析。
3、在造價、算量方面:新點、廣聯達、鴻業、魯班、橄欖山、品茗等國內品牌,還是在國內各自佔有比較大的市場。
4、在招投標、施工階段管理控制工作:採用BIM5D軟體,進行進度工期控制、造價控制、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物資管理、施工拍磚、三維技術交底、施工模擬等工程管理控制。5、在運維階段:採用國內運維軟體:藍色星球,進行物業的運維管理。
三、BIM到底該不該學習? 住建部在2015年159號檔案中指出“到2020年末,新立項專案勘察設計、施工、運營維護中,整合應用BIM的專案比率達到90%”,而且各地省市都對建築資訊化技術應用的時間和方向,都提出了明確的節點,你旁邊的許多人都已經初步掌握了BIM技術,可能有些學習更早的人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成績,所以,學習BIM知識對於建築人已經成為了必然,而不是趨勢。
-
12 # 晨曦資訊科技
過去20多年來,CAD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使建築師、工程師們甩掉圖板,從傳統的手工繪圖、設計和計算中解放出來,可以說是工程設計領域的第一次數字革命。而現在,建築資訊模型(BIM)的出現將引發工程建設領域的第二次數字革命。
BIM技術是對工程專案設施實體與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透過引數模型整合各種專案的相關資訊,在專案策劃、執行和維護的全生命週期過程中進行共享和傳遞,使工程技術人員對各種建築資訊作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為設計團隊以及包括建築運營單位在內的各方建設主體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在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和縮短工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一項技術,真正應用到生活才能稱之為進步,BIM技術在建築上就可以。這項技術可以運用到衝突檢測、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溝通與協同管理、變更和索賠管理、安全管理、供應鏈管理、運營維護管理等方面。
-
13 # 小BIM大作為
隨著住建部和各級政府的推行鼓勵和業主客戶的主動要求,BIM技術的曝光率越來越高。於是不論崗位、職業、不談談BIM似乎就有了落伍之嫌。軟體商說用了我的軟體就是BIM,雲服務商說用了我的雲計算就是BIM,施工方說我做了模型就是BIM。別人說了這麼多,我-BIM,覺得也該說上幾句,說說我是誰。
我出生於1975年,老爸是喬治亞理工大學的chuck Eastman。那時老爸給我起的小名叫“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直白一點就是實現建築工程的視覺化和量化分析,以提高工程建設效率。而我經過這些年的成長也不忘初心,一直堅持。到了2002年,桌子公司(Autodesk)在推廣他們的軟體revit時,向美國建築師協會(AIA)提出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概念,而我也藉此正名。 雖然我的名字只有3個字母。但含義就有點包羅永珍了。所以造成了文章開頭各類人對我的各種不同定義。類似於全生命週期的BIM技術,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運維階段等等。內容太多,今天就只談談我的名字,逐字而來,與君共享。
B-building:別隻把它當成建築物或者建造。在我的名字裡它可涵蓋了整個建設領域,什麼城市規劃、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環境工程、風景園林古建築、橋樑渡河、工程管理;我的名字裡B可以是建築物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單體建築,還可以是建築社群,甚至一個城市。當它是一個城市時其實就是城市智慧模型CIM。是不是很奇妙。
I-information:有兩重含義,一是資訊,你需要建造的資訊,機械裝置資訊,運維資訊,你想要的我都能給你;二是而給你資訊之前,就需要使我資訊化、智慧化,透過計算機、網際網路、各類智慧機器人使我資訊化,我來還你智慧化。 講了含義,再談談範圍和趨勢。很多人都把我的範圍圈定在他們所熟悉的範圍,施工階段抑或設計階段;其實從專案的概念階段開始,到運維階段都離不開我的身影。就是人們一直說的建築的全生命週期。所以不要在盲人摸象,各執一端。隨著資訊化和工業化的發展,原本擱置的裝配式建築,國家又開始大力推廣,提高生產力,做好標準化。精明的業主既想做好專案,又要控制成本。於是精細化管理得到了發展。這些都是未來建築的發展趨勢,亦是我的應用範圍與發展方向。
M-modeling:可以理解成模型,但我更傾向與模型建造這個過程,一個數字模擬建造的過程。當工業化、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原來工業中的整合產品開發(IPD)隨著我的成長也慢慢助力建築業,想想一個專案開工前,業主與設計、施工、材料供應商、監理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個BIM模型,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之後大家儘量根據這個模型去做實際建設,如果中間建設過程有變動再來進行模型的修改,到最後專案建好,竣工模型最後敲定移交運維。想想M也可以理解成Management(管理)了!
介紹完了名字的每一個字母,相信大家對我也有所瞭解。BIM就是以以建設領域為物件,基於建設專案全生命週期的資訊化、智慧化方法與過程,我旨在推行建設資訊化,更多的方面使用,更快的建設進度,更省的成本控制。希望大家可以多多瞭解我。
-
14 # 工保網
建築資訊模型(BIM):工程建設發展新機遇
透過對相關數字資訊的整合應用,BIM技術能夠將建築設計立體化,並提供與實際建設情況一致的建築工程資訊庫。透過對建築設計、施工、執行全壽命週期的資訊整合,建設各方可以基於這個包含建築工程完整資訊的三維模型實現協同工作。
這次技術革命被稱為是建築行業繼20世紀甩掉手工繪圖板向CAD技術轉變後的又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上世紀90年代初,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普及應用實現了建築企業區域性生產環節的資訊化。當下BIM的推廣,又即將實現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資訊共享與協同工作。
這一技術最早在2014年進入政策視野:2014年7月,住建部發布《關於建築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推進建築資訊模型(BIM)等資訊科技在工程設計、施工和執行維護全過程的應用,提高綜合效益”。
隨著2015年6月《關於推進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的指導意見》以及2016年8月《2016-2020年建築業資訊化發展綱要》的釋出,逐步推廣BIM技術的政策趨勢日漸清晰。隨著2016年12月《建築資訊模型應用統一標準》以及2017年5月《建築資訊模型施工應用標準》的制定,BIM的應用也有了明確的標準可依。
目前,廣東、湖南、貴州、山東、吉林、江西、河南、浙江、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四川等省,以及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合肥、寧波、武漢、南京等市都已出臺BIM推廣意見。部分地區還針對收費標準、交付標準做出了規範,全面護航BIM技術的應用。
對於建築企業而言,在工程建設全流程中嵌入BIM技術,不僅是政策所趨,更是市場競爭、企業運營中畫龍點睛的一筆。
1
BIM技術與工程投標
BIM技術的應用,有助於投標企業立體化模擬實際建設過程。透過在時間軸線上運用BIM三維視覺化功能來展現各專業的安裝順序、施工方案以及最終效果,投標企業可以向評標委員會更好地展示技術方案、展現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專案中標率。
BIM技術的應用,還有助於投標企業精確計算工程量清單。透過在BIM模型中載入業主工程量清單,投標企業可以從宏觀的動態角度把握工程量並避免漏項和錯算,從而提高畫質單計價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報出更精準的報價。
政策層面上,部分地區的行政主管部門已開始重視並著手規範BIM在招投標工作中的應用。如2014年4月,深圳釋出《深圳市建設工程質量提升行動方案(2014-2018年)》,將“制定BIM工程設計專案招投標實施辦法”列入五年工作目標。
市場層面上,不少地區的工程專案已在招標公告中對BIM技術予以了“厚愛”。如合肥市某專案招標檔案便明確將20分加給了BIM施工方案演示。
2
BIM技術與工程設計
在CAD工程製圖時代,二維設計的“錯、漏、碰、撞”以及由此而來的“設計變更”現象頗難避免,由此可能引發的工期延誤、造價上升與質量降低更是令工程人頭疼。而BIM技術的應用較好地彌補了二維規劃的不足,大大提高了設計質量(廈門地鐵專案便是國內建築界應用BIM技術提高設計質量的代表)。
設計精細化:透過將二維建築平面智慧升維成三維建築模型,透過加入時間維度實現4D模擬演示,透過納入成本因素達成5D成本實時動態管理,工程設計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滿足技術、工期以及成本需求。
設計體系化:BIM協同平臺突破了工程設計各自為戰的侷限,各專業設計師得以基於統一的建築模型、在統一的協同平臺上最佳化設計,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碰撞,更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設計的整體質量。
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為例。早在設計階段,迪士尼便採用了BIM技術,將所有的工程都納入了BIM系統進行管理。透過引數化&模組化設計構件、搭建建築資訊模型、模擬施工與人流,系統而靈活的BIM模型充分滿足了設計需要,也為工期、預算以及質量的把握奠定了基礎。
3
BIM技術與工程質量
對於施工企業而言,建立以BIM應用為載體的專案管理資訊化體系,還能夠提升施工水平,保證工程質量。
在開工階段,BIM模型既便於各工程及節點的技術交底,又利於質量控制點的統一以及質量隱患的事前預防;在施工階段,透過將實際施工資訊與BIM模型比較,並出具質量稽核報告,質量監管的效率將被精確至實時程度;在竣工階段,透過將施工資訊、變更資訊等匯入BIM模型,所形成的竣工模型也有助於竣工驗收,更高效地將質量偏差控制在缺陷責任期前。
數十年的國際實踐已證明,BIM技術在工程質量管理中頗有成效。放眼國內,青島國際啤酒城購物中心和王府井大酒店改造專案也都是國內建築界應用BIM技術提高施工質量的典型。
正如住建部在2017年3月印發的《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中所要求的那樣,透過加快推進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整合應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資訊化建設以及工程質量安全數字化監管也會順勢加強,工程質量安全將得到更為智慧的監管。
BIM的應用,將帶來工程投標的最佳化,以及工程設計和質量管理的升級。未來,隨著BIM發展政策的不斷推出,隨著建築業資訊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掌握BIM技術的建築企業才將有機會站上時代風口,引領行業潮流。
-
15 # 上海工地
答:
專案概況
BIM已經廣泛運用於工程行業
雲山路站設計為市區級軌道交通地鐵車站,站體呈南北向佈置,偏道路東側佈置,為地下三層島式(13m雙柱島式)標準車站。車站中心裡程SK30+211.757,主體規模204.4mX20.64m,站臺中心處頂板覆土約4.01m,底板埋深約24.75m。車站共設4個出入口,1個換乘通道,2組風井。
特色亮點
1、在實施策劃、施工準備、施工實施等階段應用BIM技術本工程,在實施設計、施工準備、構件預製、施工實施等階段運用技術。運用BIM模型,在籌劃階段對現場工況進行模擬,透過模型直觀的發現CAD圖紙上難以發現的矛盾點。利用BIM系統,施工場布是否合理,有效降低現場施工難度。運用品茗BIM場布策劃軟體技術建立三維場地佈置模型,提前規劃並協調各個分包及勞務隊的材料堆放與加工用地、解決了施工現場場地狹小、分包協調困難的問題。
2、採用高效新型模板、支撐系統本工程採用組合小鋼模板。小鋼模模板體系由面板系統、支撐系統、緊固系統和附件系統組成。面板系統採用擠壓成型的鋼材加工而成,取代傳統的木模板,配合對稱排架體系,具有整體穩定、多次重複使用及節省工期的特點。能使牆體質量更上一層樓。
3、採用移動式封閉施工防護棚本工程自主研發的移動式封閉施工防護棚單榀長度12.3m,寬度(軌距)22.92m,高度(距軌面)4.065m,是一種基於狹長型基坑,自帶動力系統,具體動力系統包括軌道基坑兩側的鋼軌道、桁架底部安裝的電機、傳動裝置等,是一種可在基坑上方自由移動的封閉設施。鋼屋架結構並採用了螺栓連線以便於拆卸及後期重複使用。底部為行走系統,採用電機驅動,可遙控移動封閉施工防護棚,滑輪與導軌間增設限位已保證安全。在挖土及支撐吊裝區域可往側方移開,方便挖機及吊車施工。
-
16 # mao486
(1)行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化",這裡Modeling是個動態的名詞,指的是一種觀念、是一種行為、也是一種過程。
(2)結果: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築資訊模型",應用BIM的過程中產生嵌附了特定建築資訊的三維模型,稱之為建築資訊模型。
(3)目標:為建築生命週期管理提供最佳化的應用載體和資訊,建築生命週期管理叫做BLM,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rment,當前在很多場合中都有人提到這個概念,但是具體有哪些管理手段,許多專家卻又諱莫如深。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築資訊模型化,如果說要給它一個比較清楚的定義的話,【BIM是什麼】指的是:
『透過數位資訊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資訊』藉由物件的屬性設定給構造物各個不同部件的結構特點乃至於建築施工所使用的設施裝置嵌附不同性質的建築資訊:
(1)描述幾何形狀的視覺資訊:位置、尺寸、外形…等等;
(2)描述非幾何形態資訊:材料、重量、效能、廠牌、型號…等等。
BIM的重心所在是資訊而不是模型。有些朋友對BIM似乎認識得不太清楚,買入了那種號稱具有BIM功能的建模軟體,學會了構建三維模型,印出了平立剖面圖,就認為自己應用了BIM。其實這其間還是有相當差距的,BIM的重心是什麼,我們看看美國國家BIM標準裡面對BIM做了如下的解釋。NBIMS(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美國國家BIM標準"對【BIM的含義】做出四個層面的解釋:
(1)以數位化方法表達一個設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
(2)一個共享的知識資源。
(3)分享跟這個設施相關的資訊,在設施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為所有的對策提供可靠依據的過程。
(4)在建設案件的不同階段中,各參與者經由在資訊模型中嵌入、提取、更新和修改資訊,以支援與反應各自職責的協同作業。
-
17 # BIMBOX每週為你整點乾貨知識
BIM這個詞大家一般習慣理解為「建築資訊模型」,網上還會找到各種吹上天的東西。但你真的理解BIM嗎?
BIM這個詞語是英文單詞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這三個詞國內一般的翻譯方法為「建築資訊模型」。
如果我們上網一查,一般還會看到,BIM具有視覺化、協調性、模擬性、最佳化性和可出圖性幾大特點。
然而,我們知道這些後,還是對BIM是什麼,該怎麼用,該怎麼學習,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那麼今天,我們就嘗試剝開BIM神秘的外衣,為大家講個清楚,這BIM到底是什麼。
前面我們說到,國內一般對於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這三個英文單詞的翻譯呢,是「建築資訊模型」,其實這個翻譯是不太合適的。
在這個解釋下,我們會覺得BIM的重點就是「模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工程專案應用BIM這種技術後,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使用者花了不少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最後就得到一個電腦中的模型,感覺看起來很直觀很炫,然而並沒有什麼用。這肯定很不划算的。
那麼對更好的解釋應該是什麼呢?
對BIM技術更好的解釋應該是:由完全充足的資訊構成的、用以支援生命週期管理的,並可由電腦程式直接解釋的,工程資訊模型。換句話說,BIM就是由數字技術支撐的對建築環境的生命週期管理。
這麼說大家可能還是有點暈,我們來進一步拆解BIM這三個字母。
B
首先,這第一個字母B,building,不應該理解為狹義的「一棟建築」,而應該是整個建設領域。
這個領域包括一些常規建築,以及城市規劃,交通工程 ,環境工程,節能工程,地下空間工程,歷史建築保護工程,景觀工程,水務工程,農業工程,給排水與工程,建築智慧化工程,風景園林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等等。
所以BIM的B所涵蓋的,可以是建築的某一具體部分,比如水暖電啊、土方工程啊等等,也可以是單體建築,還可以是社群,更可以是一個城市,甚至可以大到人與自然的關係。
透過這一點我們可以瞭解到,不僅是搞「建築」會用到BIM技術,搞裝置的、搞材料的、搞園林的,只要你在工程領域中從事一份工作,BIM技術就會和你發生不同層面的關係。
M
BIM中間的字母「I」我們放到最後來說,我們先來看看第三個字母M,modeling。現在國內對這個詞的翻譯是「模型」,我們說這種理解是很不對的,因為model這個詞才是模型,它是一個名詞,一個結果。
而modeling作為一個動名詞,所表現的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那麼我們應該把這個詞理解為「建模」,或者更好地理解為「模擬」。
如果我們把M理解為「模型」,我們就把BIM技術與實際施工建設拆分開了,而實際上國內有很多的工程專案恰恰就是這樣做的。
比如有的企業會單獨設立一個BIM小組,把所有關於BIM的工作安排給這個小組來做。
這樣的BIM小組主要工作有兩個。第一個工作是在建設開始的時候,根據二維平面圖紙「翻」出來一個三維的模型,其實不過是換了一種更炫的表達方式罷了。工程開工後,所有的建造工作還是會按照傳統的方式來實施,並不跟BIM產生關係。
等到工程專案結束了,BIM小組再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修改模型,交出一份竣工版的模型,交差完事。
在這種工作模式下,BIM就是我們剛才說到的「模型」,它僅僅是一個模型,把圖紙或者竣工的工程搬到電腦中,用三維的方式給人看。這樣的BIM,自然產生不了什麼價值。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批從事了BIM工作的人們經常吐槽的地方,錢沒少花,夜也沒少熬,沒創造什麼價值,覺得BIM沒有用。
而如果我們按照「模擬」來理解BIM中的M,那就不是這樣的工作方式了。我們知道一個工程專案是多方參與的動態結果。
目前市場上用BIM技術應用最多是在設計階段,用三維的模型來代替傳統的平面圖紙,只有設計階段會應用到BIM,參與方只有設計,而一個工程作為一個產品,設計階段只是剛剛開始。
我們講BIM要參與工程的全生命週期。就是在開始動工前,業主就召集設計方、施工方、材料供應商、監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個BIM模型,注意這裡的參與者不僅僅是設計方。比如使用BIM技術的各方,就經常忽略材料和裝置供應商在前期流程中起到的作用。
在這個階段,我們實際上是在工程真正開始之前,在電腦中把整個專案模擬建設一次。這時候這個模型其實是“擬完成作品的模型”,在計算機中,它已經完成了。
在實際建造的過程中,參與人員會盡量根據這個模型去進行建設,而要想大家根據模型去建設,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一開始的「模擬建設」中,各方就都能夠參與到「數字模型」的建立中來,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說在建模的時候有一方沒有參與,比如施工方,那這個數字化模型在實施的時候就會遇到和傳統方法中同樣的問題。
舉個大家都能聽懂的例子,比如我們蓋一個房子,門是0.9米寬,屋子裡放著一個3米見方的大魚缸。如果僅僅是設計方把魚缸的模型花在這個房間裡,那是沒有問題的,這個模型很容易就能在電腦中被畫出來。
但如果沒有施工方的參加,沒有過程的模擬,那到了實際施工的時候,就會發現門開好了,魚缸抬不進來。那麼就得把門重新拆掉,搬進魚缸後再把門裝上,這一拆一裝,就是傳統施工中的浪費。
大家看,即便是用了BIM技術,我們只是把平面上建築的完成狀況變成了三維的,但魚缸搬不進來這個情況依然沒有得到好轉。只有當數字模型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實際進行建造的各方參與進來了,並且在建設的過程中,這個模型是動態的、變化的,不斷地再問題出現之前預先解決的,這個模型才有了存在的價值。
再回到我們房子中的魚缸的例子,這裡涉及到的是設計方、施工方還有裝置生產商。這個問題可以這麼來解決:要麼就是在工序上,我們考慮到先把牆留上一個三米的孔洞,然後搬魚缸進屋,再把孔洞封上做門,這個是可以的。
或者我們需要魚缸的生產商設計一個可以拆裝的魚缸,每一個部件的尺寸都能夠搬進門,這也是可以的。
到了實際的專案中,我們面對的可不僅僅是一個門,和一個魚缸。我們遇到的會是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有的是空間尺寸的問題,有的是施工工序的問題,有的是意外出現的物體擋住了一扇窗造成的採光不足的問題,有的是物料進場時間安排不合理互相等待耽誤工期的問題,有的是裝好的東西必須拆下來重灌引起浪費的問題,等等等等。
BIM,就是要在這些問題在現實中發生之前,大家在電腦模擬的模型中發現他們,提出方案,解決後再次模擬,持續的預先解決問題的過程。
所以這個M翻譯為模擬,它不僅僅是設計的階段和最終竣工階段的一個交差的工作,它應該是貫穿在整個建造過程中的。
剛才我們也說到,一個工程專案可能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門和魚缸碰撞的問題,還會遇到形形色色其他的問題,那麼我們就知道,光是把尺寸這個事兒解決了還是不夠的,這就要回到我們BIM中間這個字母I上來了,它才是BIM技術的靈魂。
I
最後我們看看這個字母I。I是information,也就是資訊。這個資訊分為幾何資訊和非幾何資訊兩種。我們先說說幾何資訊。
剛才我們舉的例子中,門的尺寸和魚缸的尺寸,就是幾何資訊。BIM模型的一大用處,就是用幾何資訊來解決碰撞的問題。它可以檢查魚缸是不是和旁邊的桌子碰撞了?也就是說,模型中如果這兩個東西碰撞了,那再實際建造過程中,我們要麼把魚缸挪開,要麼把桌子挪開,一挪開可能又會碰撞到其他的東西,碰撞檢查就是用電腦自動地計算各個物體在空間中是不是互相打著架了,來預先解決這樣的問題。
除了這個模型的尺寸大小資訊之外,所有的資訊都叫做非幾何資訊。還是回到我們的例子,剛才說了兩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是先搬魚缸,在補孔洞開門,那這個先搬魚缸,再開門的順序,就是一個資訊。第二種方案,是要求生產商生產出可以拆卸安裝的魚缸,那麼這個魚缸該拆裝成幾份,按照怎樣的順序安裝?是購買方自己裝還是有人上門給安裝?上門安裝的時間、地點、聯絡電話,也同樣是一個資訊。
再比如預先開洞的這個牆,史什麼樣的材質?是不是能夠承受足夠的內力,使建築不至於倒塌?這是一個資訊。安裝後的魚缸是不是需要螺栓來固定,螺栓的尺寸型號是什麼?這還是資訊。
這些資訊,都是用幾何資訊無法表達的,都是要被各方參與者為了提前發現問題和方便管理,放到BIM模型中去的。
當然,我們這個例子只是為了讓大家都能理解的一個簡單例子,而一個專案中被成功運用的非幾何資訊的多少,往往決定了這個專案BIM技術運用的深度。
我們來看看專案中都有哪些資訊要被運用。
專案概念階段:專案選址模擬分析、視覺化展示等等。
勘察測繪階段:地形測繪與視覺化模擬、地質引數化分析與法案設計等等;
專案設計階段:引數化設計、日照能耗分析、交通線規劃、管線最佳化、結構分析、風向分析、環境分析等等;
招標投標階段:造價分析、綠色節能、方案展示、漫遊模擬等等;
施工建設階段:施工模擬、方案最佳化、施工安全、進度控制、實時反饋、工程自動化、供應鏈管理、場地佈局規劃、建築垃圾處理等等;
專案運營階段:智慧建築設施、大資料分析、物流管理、智慧城市、雲平臺儲存等等;
專案維護階段:3D點雲、維修檢測、清理修整、火災逃生模擬等等;
專案更新階段:方案最佳化、結構分析、成品展示等等;
專案拆除階段:爆破模擬、廢棄物處理、環境綠化、廢棄運輸處理等等。
這些資訊,在傳統的設計和施工方式中,也一直存在,它們一般是用文字或者表格的方式記錄在工程專案中的,很難整理,用的時候也很難對應。
我們的BIM技術,就是要把這些information,放到我們實時變化的模擬中去。
BIM技術在一種近年來流行的建築專案交付模式-整合專案交付(IPD)中得到廣泛應用。BIM把專案交付的所有環節即建築設計、土木工程設計、結構設計、機械設計、建造、價格預估、日程安排及工程生命週期管理等所有的資訊加以聯合和互相合作。簡單來說,就是BIM使得建築業能夠像一般的工業產品那樣,實現資訊化,高效率的進行生產。
資訊是死的,資訊化是活的,只有資訊化,才能真正體現BIM的價值。資訊化,也就是利用計算機、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機器人等資訊化技術及手段,來實現建設領域的智慧化,這些手段所應用的資訊,是需要被整理和安排好的,才能夠被二次利用。
那麼說到這兒,我們再來回顧一下BIM的正確理解,B應該被理解為廣義的建築工程領域而不是單個的建築,I應該被理解為資訊化,而不是簡單的資訊,M應該被理解為模擬,而不是模型。
所以對BIM這個詞更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建築業資訊化模擬。
那麼市面上經常宣傳的BIM就是建模,就是學習一款軟體,這種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那麼BIM行業中究竟需要用到哪些軟體,為什麼國內很多專案運用BIM不是很成功導致很多人不看好BIM?我們廣大的設計師、施工人員和運營管理人員,又到底該不該學習BIM,又應該從何入手進行學習?
-
18 # 行見BIM
BIM是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是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一個概念。如果說這個東東是什麼。
簡單來說,把原來的設計院的CAD圖,二維的。做成三維的模型。這個模型,需要整合整個專案的各鍾資訊。
然後利用這個模型,解決設計,施工和運維中的各種問題。使得這個專案最最佳化。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做個椅子的樣品,來檢測好或者不好,但是我們無法蓋一個樓來檢測。那麼我們就在電腦上模擬的蓋一個。
因為是AUTODESK推出的這個概念,所以很多人簡單的認為AUTODESK的軟體REVIT就變成了等於BIM。其實是錯誤的。
BIM有很多很多軟體。REVIT只是其中一種。而且還不是很好用的一種。
BIM優勢:
一、視覺化溝通平臺
對於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平面、剖面、立面的圖說是非常難懂的,透過三維立體模型,可以清楚的展示。BIM建築資訊模型中,由於整個過程都是視覺化的,所以視覺化的結果不僅可以用來產出效果圖及報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專案設計、建造、運營過程中的溝通、討論、決策都在視覺化的狀態下進行。
二、協同平臺
進行專案時,施工單位、業主及設計單位時常都因為各自介面而所衝突時,召開介面協調會議做著協調及相配合的工作,尋找介面問題發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然後做出變更及相應補救措施等進行問題的解決。設計時,往往由於各專業顧問之間的溝通不到位,而出現各專業系統的碰撞問題,例如建築與結構的樑柱位置、結構與機電的開孔出梁等,由於施工圖是各自繪製的 ,所以常產生碰撞問題,像這樣的碰撞問題的協調解決就只能在問題出現之後再進行解決嗎?透過BIM的協同平臺就可以提前處理問題,用BIM建築資訊模型可在建築物建造前期對各專業的碰撞問題進行協調,生成協調資料,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三、計算機模擬性
在設計時間,BIM可以對設計上需要進行模擬的一些東西進行模擬實驗,例如:節能模擬、緊急疏散模擬、日照模擬、熱能傳導模擬等;於招標、投標及施工階段可以進行4D 模擬(三維模型加專案的發展時間),也就是根據施工進度進行工序排程及工期模擬。同時還可以進行5D 模擬(基於3D 模型的造價控制),從而來實現成本控制,或者是針對逃生動線,如地震人員逃生模擬及消防人員疏散等進行模擬演練。
四、構築最佳化性
資訊、複雜程度和時間,建立在最佳化的基礎。透過準確的資訊提出合理的最佳化結果。BIM 模型提供了建物的實際資訊,包括幾何、物理。BIM 的最佳化有兩點方向:
(一) 專案方案最佳化:5D 模擬,將設計和投資回報分析結合起來,實時計算出數字的變化,可以幫助業主及設計單位對方案的判斷選擇,讓方案更有利於需求。
(二) 特殊專案的最佳化:幕牆、屋頂、大空間的異型設計,這些異型設計伴隨著施工難度大和施工問題多的地方,進行最佳化後可以帶來顯著的工期和造價改進
五、輸出種類
設計單位除了視覺化外,常會遇到業主要求須要建築模擬效果圖,但是效果圖是需花相當時間製作或外包給專業團隊進行製作,並不是透過模型自動生成的。除效果圖外,亦可產出建築設計圖紙,結構圖說及構件加工、機電圖說。
-
19 # 維築BIM
近年來,BIM在建築行業內廣泛應用,關於BIM的定義、涵義、用途等等在網上隨便搜尋也是五花八門,很多的人理解為像AutodeskRevit、BentleyArchitecture等等這些軟體的使用。BIM從其發源地美國走出國門,走進香港,再到內地,可以說是越來越熱,一發不可收拾。
不言而喻,BIM是應用於建築行業的,說到建築,再實在一點的說法就是造房子,造房子需要設計師、測量師、施工單位、物業管理等等,大家各展其能,但是,為什麼眾多的業主最終還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水管爆裂找不到閥門;有些房間熱死,有些房間凍死;什麼“豆腐渣工程、釣魚工程”更是不鮮見。
有些投資人或者業主就會問“我明明一切都是按照圖紙來建的呀,怎麼會有問題呢?”很明顯,問題就在圖紙設計上,建成一棟房子,關係到建築、結構、水道、供暖、電氣、通訊、安全等等專業,而各專業之間的分工是清晰的,合作卻是模糊的,每個專業的圖紙都是對的,但是放在一起就難免會存在各種問題,很明顯,現實中經常出現設計和施工的“龍爭虎鬥”,設計的圖紙施工時做不出來,就請設計師改設計,然後在施工,設計師認為施工人員理論水平欠缺,施工人員認為設計師是紙上談兵,說到底,房子是不斷的更改和變化中造出來的,試問能沒有問題嗎?
那麼,BIM究竟是什麼呢?BIM,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是利用數字模型對建設專案進行設計、施工、運營和管理的過程。
————美國 麥克格勞.希爾
建築資訊模型不是簡單的將數字資訊進行整合,它還是一種數字資訊的應用,以及可以用於建築設計、造價、管理的數字化方法,這種方法支援建築工程的整合管理環境,可以使建築工程在其整個程序中顯著提高質量、提升效率、大量降低風險。
BIM模型的三大特點三維圖形化 三維圖形是BIM模型表 達的基礎
BIM模型首先是透過三維圖形來完整表達建築的幾何形狀和空間位置關係, 具有直觀可視,易於理解的特點。
構件物件化 構件物件化是操作智慧的基礎
BIM模型中表達各類建築構件的三維幾何圖形,只依靠自身可以完整表達出柱、梁、牆、板等建築構件物件資訊。
資訊引數化資訊引數化是BIM實現 多種應用的技術實現
BIM模型的建築資訊是透過引數化的 形式進行表達和儲存,各類專業BIM 應用軟體透過這些引數資訊實現各種 各樣的用途。
BIM有何用?BIM可以讓建設專案的決策、設計、施工、造價控制、進度控制 以及運營維護等工作幹得更好,顯著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 降低專案成本、風險。
BIM應用場景當前國內BIM應用熱點BIM應用之一:碰撞檢查
價值:三維管線綜合及施工圖深化設計
BIM應用之二:質量控制
價值:現場的錯、漏、碰、缺現象大大減少
BIM應用之三:專業協調
價值:高效的專案團隊合作與溝通
BIM應用之四:節能及綠色建築
價值:撐綠色建築設計和評價
包括節能設計、能效測評、日照分析、採光分析、暖通負荷、通風模擬及噪聲分析等軟體,採用模型共享技術,轉成綠色建築BIM模型,實現一模多算,並且透過GBXML接 口輸出給其他綠色建築分析軟體,實現廣泛的資訊模型複用的價值。
BIM應用之五:工程量計算及造價計算
價值:快速精確建安工程計量算價,支援全過程造價控制
BIM應用之六:施工方案模擬和最佳化
價值:複雜場景情況下,評價施工方案可行性,最佳化方案
以上BIM的這些熱點運用,可以有效的避免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水管爆裂找不到閥門等問題。提高工作質量、工作效率, 降低專案成本、風險。
運用BIM涉及的軟體所以,BIM是什麼呢,BIM就是個工具,就是輔助建築的全過程,因為建築行業的發展,BIM才應運而生,BIM的出現是建築業發展的需要,BIM是為建築業服務的。
-
20 # 中公建設工程網
建築資訊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築工程專案的各項相關資訊資料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築模型的建立,透過數字資訊模擬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資訊,包括三維幾何形狀資訊,如建築構件的材料、效能、價格、重量、位置、進度等,使建築工程在其整個程序中顯著提高效率、大量減少風險,以支援專案生命週期建設、運營管理。它具有視覺化、協調性、模擬性、最佳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
對於BIM工程師證的用途以及含金量,筆者在之前的BIM建模師證書有用嗎?含金量高嗎?與大家聊過,不過區別就是一個是BIM工程師證書一個是BIM建模師證書,都是證書,作用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關鍵是要看各位小夥伴怎麼考慮這個問題了。從個人來看,有證書總比沒有的要好,要看各位所在地區以及企業對於BIM證書名稱的認可度了,當然在招投標的時候,甲方對於證書的要求也要考慮在內。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可以多考取幾個相關的BIM類證書,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技多不壓身。證書雖然不能完全體現一個人的能力,但是至少能夠證明你會或者說你有資格參與。
另外BIM證書也是未來給你自己的一個機會,據筆者所知很多企業對於BIM證書的認可度在逐年提高,區別就是證書名稱而已,如果你擁有多個證書,那麼無形之中你會比擁有單一證書的人多個機會。近些年BIM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建築企業競爭的軟實力,我有個朋友就在中鐵旗下的公司,該公司對於BIM人才非常重視,並對擁有BIM相關證書的人員給予薪資待遇的優待,證書級別越高待遇越豐厚,可見擁有BIM證書對加薪也可以起到助推的作用。
好了,關於BIM工程師證書有用嗎?含金量高嗎?就與各位聊這麼多,希望透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當然是否考取BIM證書是各位的自由,這裡沒有人可以強求,但是為了自己的未來發展希望各位能夠早日透過相關證書考試!
回覆列表
自引入BIM後,一些造價人產生了莫名的恐慌,擔心以後BIM慢慢就取代了工程造價,造價人員不再有需求。事實上,造價人是否會被行業淘汰,並非取決於BIM的普及程度,而是取決於造價人在BIM大潮來臨前如何及時轉型。
一、BIM的引入對工程造價專業意味著什麼?被取代?
BIM是指建立並利用數字技術對建設工程專案的設計、建造和運營全過程進行管理和最佳化的過程、方法和技術。
它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以三維模型所形成的資料庫為核心,不僅包含了各個專業設計師們的專業設計理念,而且還容納了從設計到施工乃至建成使用和最終拆除的全過程資訊,集成了工程圖形模型、工程資料模型以及和管理有關的行為模型;是基於引數化設計的,是一個面向物件的、引數化、智慧化的建築物的數字化表示,支援建設工程中的各種運算,且包含的工程資訊都是相互關聯的 。
它實現了“模型等於圖紙”、“模型高於圖紙”的目標 ,具有視覺化,協調性,模擬性,最佳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採用BIM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設計階段的協同設計,施工階段的建造全過程一體化和運營階段對建築物的智慧化維護和設施管理,同時打破從業主、施工單位到運營方之間的隔閡和界限,實現對建造全生命週期管理。
BIM被國內外眾多設計師們認為是繼CAD技術後建築行業的第二次革命性技術。它透過軟體建模,把真實的建築資訊進行引數化、數字化後形成一個模型,以此模型為平臺,從設計師、工程師一直到施工單位和建成後業主的運維各個專案參與方,在直到專案生命週期結束被拆毀的整個專案週期裡,都能統一呼叫、共享並逐步完善該數字模型。
BIM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2007年頒佈的美國BIM標準以BIM技術為代表的資訊化技術制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為美國工程建設行業每年節約2000億美元”。
對於工程造價諮詢行業,BIM技術將是一次顛覆性的革命,它將徹底改變工程造價行業的行為模式,給行業帶來一輪洗牌。
二、美國斯坦福大學整合設施工程中心(CIFE)根據32個專案總結了使用BIM技術的如下效果:
1.消除40%預算外變更;
2.造價估算耗費時間縮短80%;
3.透過發現和解決衝突,合同價格降低10%;
4.專案工期縮短7%,及早實現投資回報。
三、BIM會讓造價人“失業”?
對於造價諮詢公司和工程師個人和來說,前三項效果,無論達到哪一項都是一個在行業內立足的資本,遑論同時達到三項。當少數諮詢公司或者個人掌握BIM技術時,他們將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當大多諮詢公司或個人掌握了BIM技術時,那些沒有掌握公司或個人,將會被迅速淘汰出局。那麼具體來看,對於造價的小夥伴的工作到底有哪些影響呢?
首先,只要是專案的參與人員,無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還是諮詢公司或者是業主,所有拿到這個BIM模型的人,得到的工程量都是一樣的。這就意味著,工程造價諮詢中一個老大難問題:工程算量,將成為歷史。工程藍圖上表示的工程量,是一個確定的資料,每一個造價工程師出於對圖紙的理解和自己的職業水平高低不一而得到不同的數值,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它是唯一確定的
其次,從BIM模型裡讀取工程量簡便快捷,造價工程師免去了算量的煩瑣工作。但是這一部份工作並不是憑空消失了,而是設計師在建立模型的時候,透過定義模型各類構件的屬性,把它們提前完成了。既然設計師代替造價工程師完成了計算工程量的工作,那麼這一部份工作的報酬也將相應轉移給設計師。在每一個專案裡,造價工程師得到的報酬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為了維持既有收入,他們必須接受更多的委託,這對他們或者他們所屬公司的商務經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造價工程師終於可以從煩瑣的算量工作中解脫出來,他們將面對更為美好的職業前景。原先造價工程師們更多地扮演了造價員的角色,計算、核對工程量佔據了他們大部分的工作精力。而限額設計的造價控制、全過程造價管理這些技術含量更高的業務,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在甩去算量這一工作內容後,他們終於可以從事那些業務,將對專案有著更深、更直觀的接觸,最終形成個人職業生涯的良性迴圈。
另外,對於施工單位,原來在編制竣工結算申請的時候,已經習慣了在工程量中做一些手腳。這個並不是誠信的問題,而一種行業認可的業務技巧。諮詢公司的造價工程師疲於應對,承包商們卻樂此不疲,前者再怎麼細心,也終究有疏忽的時候,而這就是他們利潤來源的一部份。但是在應用BIM模型之後,這種工作模式將徹底改變。施工單位無法在工程量上有所隱瞞,要想獲得不變的利潤,他們必須從別的地方尋找利潤點。
所以我們的觀點是,BIM對造價專業是一個極大的推動作用,能夠將大量的、重複的、機械的算量工作交給機器去做。是否會被行業淘汰,並非取決於BIM的普及程度,而是取決於我們如何運用它省下的時間。另外BIM對於推動造價管理的升級有極大的作用,從未來趨勢來看,基本上所有的工程專案都會使用BIM技術進行造價成本管控。所以瞭解工程專案全過程BIM技術應用點,就非常關鍵,下面我們將以一個實際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