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棟陪你學攝影

    我曾經拍過一個本地省級非遺“燒大牛”祭祀祈福的活動,我曾經連續三年在大牛的製作過程和燒大牛祭祀當日跟拍過,我來說說我的一點看法。

    先拍感興趣的點

    拍攝一個專案的時候經常是因為一個興趣點引起了關注,勾起了想拍個究竟的衝動,所以在拍攝中先把自己看到的興趣點拍出來,在拍攝中不斷的發現新的興趣點。

    開始只是只是對大牛製作感興趣,跟拍過程發現主持這件事的老人感興趣,反正哪感興趣就拍到哪。

    在調整中發現

    拍攝中除了發現新的興趣點,有時候也會引導拍攝思路應該往哪個方向深化,例如追蹤傳統手藝人的生活,刻畫他的一種對傳統的堅守等等,同時也會有一些自己的觀點看待這個祭祀內容的一些看法,只要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想辦法拍出來,發現和調整就是同時的,自己的理解也是在不斷的拍攝和調整中去明晰的。

    拍攝祭祀活動背景故事往往是他的文化層面,很多時候傳統文化與現代倡導的觀念還是有些差距的,拍攝這種差距往往是摻合了自己的觀點。是選擇拍攝這是個什麼事,他的由來是什麼?祭祀時候有什麼講究和儀式等等?還是選擇拍攝自己觀點,尋找這個活動文化的差異化,地域化,很多時候不同的照片會迎合不同的應用需求。

    細節的東西更能豐富故事性

    拍攝紀實攝影,無論什麼題材,記錄細節是必須的內容,現在玩攝影玩紀實攝影的人很多,很多大師都會講一些套路,可是故事的細節往往是套路上很難預計到的,只有透過自己發現和領會。如果按照套路拍攝,照片就沒有看點,往往是看題目就知道拍的啥。

    要想自己拍的紀實照片不留於表面現象,很多時候需要思考的是拍攝手法,就想寫文章一樣,是否託物言志,是否摻合點形容詞彙等等。

    細節並不是指的是這個手藝製作的難度,也不只侷限製作過程人的表情,我更欣賞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那些細節,它不僅增強了敘事的趣味,更多時候還帶有了自己的一些獨到的見解。

    合理的處理“燒”

    傳統祭祀少不了燒東西,可是這個文化層面往往和現在文明倡導的主旋律是帶有偏差的,怎麼拍明白還要處理好這個文化主旋律的偏差。

    說說怎麼成為系列

    成為系列更多的是指怎麼去整理,海量的拍攝怎麼去組合他的主題?目前看能拿上桌面的系列形式可以有這麼兩項,第一圍繞非遺這個主題去拍攝,把他的歷史背景拍出來,不同地域祭祀的主題會有差距;第二個可以圍繞傳承人這個角色去拍攝,刻畫一種堅守與精神。以上這是文化大調子的常規內容,還有一種屬於觀點陳述的,把自己對這種傳統與現代文明的差異化的觀點闡述出來,或許這個拍攝難度最大,往往更趨向於觀念攝影的一些手法,玩轉觀念攝影更高階一些,會令人留下深深的思考,而不是告訴人家拍的是什麼事情過程。

    總結一下

    看完本人的一點拙見,不知道您是否計劃怎麼去堅持,不管如何選擇系統化的拍攝方案,拍下來就有他的價值,至於怎麼整理很多時候看最終的使用需求。

    人文紀實攝影入門口很低,拍出深度很難,拍出觀點更難,根據自己的興趣入手吧!

  • 2 # 金鳳光影

    年前最近剛剛參加拍攝了一個,苗族犄藏節,首先你得了解祭祀的流程,無非就是把節日的基本過程進行紀實拍攝,抓住重要環節做成組圖就OK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防止蝦塘明年長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