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業行動家
-
2 # 眾創思維創客圈
很多人創業是迫於生存的壓力,希望賺多點錢,過上較好的生活。甚至先將公司註冊好了,再考慮業務範疇,這都是不可取的。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創業方向,再決定創業。
假如,選擇了某一個行業,創業前一定要積累一些該行業的經驗,收集相關的資訊,如果有可能,可以先考慮進入該行業為別人打工,透過打工的經歷來積累經驗與資源。
那麼“學費”自然由別的老闆給你付了,也就用不著自己創業時交學費,行業知識、客戶資源渠道,贏利模式都有了,再創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
3 # 李合偉的國學思想
創業這回事,經驗都是血和汗積累出來的:
1.熬夜,只睡4個小時創業,是熬出來的偉大,創業就像打一場戰爭,在你追我趕的競爭中,時間奢侈得就像是沙漠裡的水,創業者們在強敵環伺、日新月異的競爭裡,步步為營,如履薄冰,恨不得一天24小時全程無休地投入到戰鬥。
2.辛苦玩命幹創業,是把一個人的方方面面逼到極限。蔡崇信回憶第一次去見馬雲,參觀一無所有的阿里巴巴的時候,他就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黑壓壓坐著20多人,地上滿是床單,一群著了魔一樣的年輕人在那裡喊叫著、歡笑著。創業就是辛苦玩命幹。
3.什麼事都操心大多數創業公司初期規模較小,企業架構各方面都不夠清晰,往往會出現一人身兼數職的狀況,什麼事都要操心。
4.為錢發愁創業成功之前少不了為錢發愁,誰創業路上不是險象環生?在蔡崇信加入阿里之前,馬雲進行過37次融資嘗試,無一例外的失敗了,早期籌資的50萬元也幾乎耗盡,連500元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公司尚未誕生就陷入絕境。
5.為人發愁一將難求,優秀的人才沒錢挖,便宜的人又不靠譜,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人才要離職,又貴又不靠譜賴著不走還要漲工資。
6.失眠,暴躁創業成功之前,壓力巨大,他們經常會焦慮、失眠,因為不能按時吃飯,他們還可能患有胃病。但也只有跨出這艱難的一步,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7.抗住壓力所以成功的創業者,一定是抵住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壓力,才成功上岸。
8.忍耐,前進,才有勝利曙光36氪做了一份關於創業者生存狀態的調查,結果表示,雖然如履薄冰,還要忍受失眠、焦慮的侵擾,但被問到是否後悔時,幾乎所有人都表示,不後悔,哪怕重新來過還會這麼選擇。的確,只有忍耐、前進,才有勝利曙光。
準備創業或者正在創業的你,是否也產生了共鳴呢?
回覆列表
多數情況下,我們很容易把一個人的成功與其家庭背景掛上鉤,往往忽略這個人成功之前,都經歷了那些常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馬雲成功了,我們會說他父親是浙江身曲藝協會主席;馬化騰成功了,我們會說他父親是深圳港務局的某個領導,所以他們才能成功,他們的成功都是必然。
不可否認,一個好的家庭背景,能讓他們比一般人的起點更高。比如,在家庭教育上更有涵養,教育背景更深厚。
但他們在創業的路上,同樣需要經歷常人創業所面臨的一切困難。 海博翻譯 馬雲第一次創業
創業之初,生存艱難,獲客是關鍵
92年馬雲第一次創業,創立了海博翻譯社。開業很長一段時間生意及其慘淡,為了養活海博翻譯社的同事,馬雲也不得不前往義烏批發鮮花和小禮品來販賣,以解決入不敷出的窘境!
而後,在做中國黃頁的那段時期,國內寬頻基礎設施一片空白,馬雲為了引起國家的重視,跑遍所有相關部委均造人拒絕。而他的初心僅僅只是為了"讓華人,不要在資訊高速被別的國家甩在身後"。
馬化騰早期創業
馬化騰,在創業之初也遭遇了相同的困境。馬化騰曾是一個不善言辭,只會程式設計的程式設計師。創業之後,連下一個月的房租都不知道如何解決,一年的收入將會來自那裡,都一片茫然。
這個階段他是靠做外包工作,幫別人開發軟體來養活團隊。他的名片上印的頭銜是工程師,不敢寫老闆是擔心客戶知道後,看不起他們公司要老闆自己寫程式。
即便後來QQ誕生,為了儘早做到3萬用戶,拿到下一輪融資,他也不得不將QQ頭像假扮成女生,去學校的BBS上一個一個拉使用者,一天只能拉到幾十個人。
金山軟體雷軍
缺乏資金是所有創業者的宿命
馬雲、馬化騰在創業之初,同樣也面臨資金問題,那他們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兩人在創業之初,中國還沒有風險投資的概念,更沒有所謂的天使投資人。二馬在創業初期只能找金山的雷軍與聯想的柳傳志,這些功成名就的前輩融資,但可惜的是他們都拒絕了。
時至今日,柳傳志、雷軍都為此感到惋惜,感嘆自己錯過的企業太多太多。 柳傳志早期創辦聯想的場地
馬雲在拿到第一筆天使投資之前,己經被拒絕了37次。直至認識了高盛的蔡崇信,才拿到高盛的第一筆500萬美元天使投資,後面才有了孫正義"6分鐘"投資馬雲2500萬美元的事。
馬雲、馬化騰、張朝陽、李彥宏等,中國創業的第一代網際網路人,幾乎沒有人在創業初期,沒有遇到過融資難的問題。
生存,是對創業者意志力最大的考驗
雷軍曾抱怨,創業不是人乾的活,是阿貓阿狗乾的事情;馬雲曾多次談到,最後悔的是創立了阿里巴巴;李彥宏說每天壓力很大,睡不著覺;張朝陽曾極度焦慮,導致2013年患上了抑鬱症。
這些經歷常人看起來是笑談,而事實是創業本是九死一生的時事情,你每天都在經歷商戰。
既然選擇創業,你只有經歷過無數次融資失敗之後,僥倖拿到下一輪融資,並順利把公司送上市過後,你的創業之路才算讀度過生存期。
試想一下,若是一般人的意志,能經歷得起如此艱難的考驗嗎?
倘若中國第一代網際網路創業者,沒有抗住這些壓力,如今國際上也不會因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所仰慕;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也不會在中國舉辦;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也不會領先世界發達國家如此之多。
創業者今天的苟且,是為了成就明天更好的自己。作為一個企業的創始人,公司就如同你的孩子,若是孩子沒奶吃,做爹媽的即便做兼職,打零工,也要養活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讀過一些名人傳記,也許你會發現所有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都曾經歷過苟且。他們願意為了自己的夢想,放棄面子,放下自尊,犧牲一切陪伴家人的時間,但他們都有著堅定不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