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所有將“扶蘇延續秦朝的可能性”一棒子打死的回答。秦始皇執政晚期已經有自我反思的跡象,秦國已經有朝著“寬政”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而扶蘇若順利接班,他的執政方略極有可能是在不改變秦國法治的前提下,對部分嚴刑峻法進行調整,吸取部分“仁政”的精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並行。
秦始皇最後一次巡狩天下做了兩件可謂“一反常態”的事——
第一件,跑到九疑山祭祀舜帝;
第二件,跑到會稽祭祀大禹。
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
舜和大禹,都是上古的賢王,以仁德和愛民著稱後世,更是孔子所宣揚要天下的諸侯應當效法的。那麼作為法家的忠實擁躉者秦始皇為何要祭祀孔子所尊崇的聖王?
這說明秦始皇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統治下,徭役太重,百姓“苦秦”,他透過祭祀聖王,向百姓傳遞一種訊號:我要效法堯舜禹,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大凡國家有什麼重大方針策略調整之前,基本都會搞出點輿論(比如我朝某大官快倒臺之前,總是會有些風言風語,傳播上管這叫“預熱期”),而這件事可以看成是秦始皇對秦政苛嚴的反思,如果始皇帝並未暴亡,回到咸陽極有可能會有新的、相對寬鬆的政治方略出臺,緩解人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
那麼扶蘇是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繼承人?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扶蘇並不如嬴政有為政的天賦,但在秦始皇的二十多個兒子裡,也只有扶蘇才最具備儲君資格。
一、
扶蘇為長子,其餘諸子均默默無聞,胡亥之所以撿著便宜,並不是始皇帝想傳位給他,而是“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兒子愛慕父親,想一起出去玩玩,始皇帝答應了而已;
二、
扶蘇被始皇帝拉出去從軍歷練,有官職——九原監軍,有意思的是,這官職還是在他因為焚書坑儒衝撞了秦始皇之後獲得的,也就意味著扶蘇非但沒受到懲罰,反而還升了官(始皇發怒並不代表他討厭扶蘇,兒子有想法有膽識,我想作為父親,內心是欣慰的);
三、
將扶蘇與蒙恬放在了一起,蒙恬是誰,秦始皇同年出生的發小,當時最高級別的領軍大將,也是擁兵最多的將領(30萬)。主要是蒙恬的弟弟蒙毅是郎中令,位居中樞,與始皇帝極為親密,蒙氏一文一武的格局,已經是秦始皇為扶蘇選定的未來朝堂兩大柱石。
所以,雖然未明立儲君,但扶蘇是秦皇選定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只是始皇帝沒想到自己會死得這麼快(50歲),很多後事都沒安排好。
史書記載以及當時人的評價都說,扶蘇為人比較仁慈,但扶蘇代表的是儒家的利益嗎?
很多人說扶蘇是儒家的,理由就是焚書坑儒之時,他為儒生們求情。
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沒有任何依據能說明扶蘇代表著儒家的利益,如果犯法被坑的不是儒生,而是墨家子弟,扶蘇會不會求情?
肯定也會。
《史記》這段扶蘇勸諫秦始皇的這段話中心思想並非保護儒生,而是“遠方未定,殺這麼多人,臣恐天下不安”,他是站在維穩的角度去說的,並非站在儒家的角度去說。
所以幻想著扶蘇成為二世皇帝之後,他會廢除秦法而行儒政,這種機率是很小的。
秦法不可能廢除,因為扶蘇生長於秦帝國,從小接受的思想便是法家教育,讀的書估計都是商君書、韓非子之類的,學習法令是皇家公子的必修課。
“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胡亥學的都是“獄律令法事”,那扶蘇能專攻四書五經?
那麼,綜合上面所有的結論——
1、
嬴政執政末年在反思,秦朝政治有朝寬鬆發展的可能性;
2、
扶蘇若繼位,群臣和天下都服氣,後來屠戮功臣、殺害皇族的事情不會發生,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當朝名將各個俱在,即便出現叛亂,也不會像胡亥時候無法控制任其蔓延(當時名將除了章邯,基本都沒了,就算章邯,滅張楚也是分分鐘的事;秦始皇留下的三公九卿,除了李斯,其他非死即逃,政府無法運轉了);
3、
扶蘇仁慈,嚴苛的秦政調整成為必然,但扶蘇不是儒家,不會改變秦國法制,而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秦始皇的後來所反思的:在不拋棄法制的前提下,減輕徭役,效法聖王,安定民心。
滅亡秦朝的第一把火是陳勝吳廣起義所引起的。如果扶蘇即位,減輕徭役——至少阿房宮、秦皇陵等大型工程不會出現數十萬的徭役——民心在手,天下不會大亂;即便再有造反,蒙恬、李信、楊端和等名將也能迅速平定,軍隊在手,有維穩保障;而扶蘇必然會頒佈新的政令,或許會對天下名士優先選用,政府能夠高速運轉,出現問題能夠迅速解決,所以政治上也有穩定保障;有軍有民、政治清明,即便扶蘇沒什麼能力,只要乖乖聽話,天下也能垂拱而治。
惜哉。
歷史不容假設,長治久安也是不可能的,但扶蘇接班的話,秦朝不會這麼快滅亡。
反對所有將“扶蘇延續秦朝的可能性”一棒子打死的回答。秦始皇執政晚期已經有自我反思的跡象,秦國已經有朝著“寬政”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而扶蘇若順利接班,他的執政方略極有可能是在不改變秦國法治的前提下,對部分嚴刑峻法進行調整,吸取部分“仁政”的精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並行。
秦始皇最後一次巡狩天下做了兩件可謂“一反常態”的事——
第一件,跑到九疑山祭祀舜帝;
第二件,跑到會稽祭祀大禹。
十一月,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疑山……上會稽,祭大禹,望於南海,而立石刻頌秦德。
舜和大禹,都是上古的賢王,以仁德和愛民著稱後世,更是孔子所宣揚要天下的諸侯應當效法的。那麼作為法家的忠實擁躉者秦始皇為何要祭祀孔子所尊崇的聖王?
這說明秦始皇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統治下,徭役太重,百姓“苦秦”,他透過祭祀聖王,向百姓傳遞一種訊號:我要效法堯舜禹,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大凡國家有什麼重大方針策略調整之前,基本都會搞出點輿論(比如我朝某大官快倒臺之前,總是會有些風言風語,傳播上管這叫“預熱期”),而這件事可以看成是秦始皇對秦政苛嚴的反思,如果始皇帝並未暴亡,回到咸陽極有可能會有新的、相對寬鬆的政治方略出臺,緩解人民與統治階級的矛盾。
那麼扶蘇是不是秦始皇最中意的繼承人?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扶蘇並不如嬴政有為政的天賦,但在秦始皇的二十多個兒子裡,也只有扶蘇才最具備儲君資格。
一、
扶蘇為長子,其餘諸子均默默無聞,胡亥之所以撿著便宜,並不是始皇帝想傳位給他,而是“少子胡亥愛慕請從,上許之。”兒子愛慕父親,想一起出去玩玩,始皇帝答應了而已;
二、
扶蘇被始皇帝拉出去從軍歷練,有官職——九原監軍,有意思的是,這官職還是在他因為焚書坑儒衝撞了秦始皇之後獲得的,也就意味著扶蘇非但沒受到懲罰,反而還升了官(始皇發怒並不代表他討厭扶蘇,兒子有想法有膽識,我想作為父親,內心是欣慰的);
三、
將扶蘇與蒙恬放在了一起,蒙恬是誰,秦始皇同年出生的發小,當時最高級別的領軍大將,也是擁兵最多的將領(30萬)。主要是蒙恬的弟弟蒙毅是郎中令,位居中樞,與始皇帝極為親密,蒙氏一文一武的格局,已經是秦始皇為扶蘇選定的未來朝堂兩大柱石。
所以,雖然未明立儲君,但扶蘇是秦皇選定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只是始皇帝沒想到自己會死得這麼快(50歲),很多後事都沒安排好。
史書記載以及當時人的評價都說,扶蘇為人比較仁慈,但扶蘇代表的是儒家的利益嗎?
很多人說扶蘇是儒家的,理由就是焚書坑儒之時,他為儒生們求情。
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於上郡。
沒有任何依據能說明扶蘇代表著儒家的利益,如果犯法被坑的不是儒生,而是墨家子弟,扶蘇會不會求情?
肯定也會。
《史記》這段扶蘇勸諫秦始皇的這段話中心思想並非保護儒生,而是“遠方未定,殺這麼多人,臣恐天下不安”,他是站在維穩的角度去說的,並非站在儒家的角度去說。
所以幻想著扶蘇成為二世皇帝之後,他會廢除秦法而行儒政,這種機率是很小的。
秦法不可能廢除,因為扶蘇生長於秦帝國,從小接受的思想便是法家教育,讀的書估計都是商君書、韓非子之類的,學習法令是皇家公子的必修課。
“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胡亥學的都是“獄律令法事”,那扶蘇能專攻四書五經?
那麼,綜合上面所有的結論——
1、
嬴政執政末年在反思,秦朝政治有朝寬鬆發展的可能性;
2、
扶蘇若繼位,群臣和天下都服氣,後來屠戮功臣、殺害皇族的事情不會發生,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當朝名將各個俱在,即便出現叛亂,也不會像胡亥時候無法控制任其蔓延(當時名將除了章邯,基本都沒了,就算章邯,滅張楚也是分分鐘的事;秦始皇留下的三公九卿,除了李斯,其他非死即逃,政府無法運轉了);
3、
扶蘇仁慈,嚴苛的秦政調整成為必然,但扶蘇不是儒家,不會改變秦國法制,而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秦始皇的後來所反思的:在不拋棄法制的前提下,減輕徭役,效法聖王,安定民心。
滅亡秦朝的第一把火是陳勝吳廣起義所引起的。如果扶蘇即位,減輕徭役——至少阿房宮、秦皇陵等大型工程不會出現數十萬的徭役——民心在手,天下不會大亂;即便再有造反,蒙恬、李信、楊端和等名將也能迅速平定,軍隊在手,有維穩保障;而扶蘇必然會頒佈新的政令,或許會對天下名士優先選用,政府能夠高速運轉,出現問題能夠迅速解決,所以政治上也有穩定保障;有軍有民、政治清明,即便扶蘇沒什麼能力,只要乖乖聽話,天下也能垂拱而治。
惜哉。
歷史不容假設,長治久安也是不可能的,但扶蘇接班的話,秦朝不會這麼快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