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到很多人在爭論明清兩朝,咱不比唐宋,只比明朝看看。明粉也好,清粉也好,都來說說!
6
回覆列表
  • 1 # 愛看愛思考

    雍正皇帝,下旨灘丁入畝,不光是改善了自己的財政,還有火耗歸公。堵死了多少貪官的貪汙腐敗之路?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改土歸留。什麼叫改土歸留?不少人都不知道吧?就是,國家收回地方土司對於地方的權力,改派留官進行管理。這項措施,極大的改善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理。也有利於國家對於民族地區的實際控制。主要是在,廣西,貴州,雲南等地方土司佔主導地區進行的。還有一些比如湘西 川西等地區。使得這些地區徹底併入了中國版圖。並且,加強了實際管理。

  • 2 # 醉劍書

    清朝皇帝們開疆拓土,留下巨大的版圖,就算清朝末年靠賣國割地賠款苟活著,大部分國土還是留給子孫後代。

    首先,維護一個多民族國家。清朝雖說是滿族治國。要知道滿族也是一個融合民族,裡面包含女真族,漢族,蒙古,北韓。本身就是個大雜燴啊。滿清入關後,滿漢全席,比起蒙元,四等人劃分,滿漢算和諧。

    其次就是人口政策。清以前,華人口大致上限是1億,超過天下大亂,多年的廝殺天災人禍,人口迅速減少。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勵精圖治,攤丁入畝和永不加賦,乾隆大帝末年,人口已經突破四億。古代,人越多,國家越富強。從此以後,華人,光看人口就是超級大國。

    最後,清朝皇帝是歷代帝王中素質最好的。清朝皇帝沒有暴君,沒有變態,沒有昏庸無道的帝王,只有平庸君主。沒有宦官亂政。總體來說,清朝皇帝還算不錯的。

    其它的比如清朝儲存好明朝故宮,迅速漢化了,融入中華文明。滿族最後連滿語都不會說,只會說漢語,比蒙元皇帝強多了。蒙元到滅亡之時,蒙古人大部分不會講漢語。

    清朝有功有過,最大的失誤,不能融入西方文明,誤國三百年。讓近代中國屢受西方國家欺壓,喪權辱國,奇恥大辱。

  • 3 # 瓊林夜話

    評判一個朝代對一個民族的貢獻是需要從多方面多維度來分析的。

    首先,政治上。縱觀整個清朝,一直實行的是滿漢分治,即便是康熙朝,漢人的地位也高不了多少。但是,在雍正朝實行的改土歸流和駐藏大臣是整個清朝的一大亮點。改土歸流就是把世襲土官改成又政府派遣的官員前去治理,這樣就避免了地方割據勢力,確保了國土完整。而駐藏大臣的設定更是鞏固了西藏在中華版圖中的位置!

    其次,經濟上。雍正朝的攤丁入畝明確了稅收,火耗歸公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貪腐的口子,解決了康熙朝遺留下來的財政赤字。

    第三,軍事上。北定準格爾,保證了蒙古的完整,南定雲南貴州,避免了再次分裂,西征大小和卓,把新疆穩定在帝國版圖之內。拿下臺灣,並在後期將臺灣升格為省,確定了臺灣的地位。北拒俄羅斯,打消了外敵的侵略意圖。這些戰爭,輸掉任何一場,對中華民族都是難以承受的。

    第四,思想文化上。清朝在對待文化這方面,最為人詬病的是文字獄和修四庫全書。文字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發明創造,而四庫全書也是毀書甚於修書。但是,取消讀書人的特權這一點卻是一個亮點。解決了勞動力的不足,減輕了政府的負擔,增加了生產和稅收。

    第五,宗教上。確定西藏的達賴和班禪制度,金瓶掣籤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教集團的勢力割據。

  • 4 # 哆啦樂

    這又是一個找罵的話題,不過還是回答一下吧。

    清朝的歷史地位,學術界爭論很大。第一,興起時期,一種意見認為,清軍入關使中國歷史倒退三百年;另一種意見認為,清初結束逐鹿稱雄局面,實現中國統一。第二,鼎盛時期,一種建議認為,“康雍乾”是中國歷史上的黑暗專制時代;另一種意見認為,“康雍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等。如何看待清朝的歷史地位,近百年來,見仁見智。我認為,對清朝每一時期的歷史,應當採取求真求是的態度。我略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清朝的歷史,有過恥辱,也有過輝煌。清朝的輝煌,對中國歷史發展、對世界文明進步,功績斐然,貢獻巨大。應當特別強調清朝對歷史的貢獻,不是某個人的貢獻,也不是某個民族的貢獻,而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貢獻。

    第一,屹立世界東方。在中國56個少數民族中,營建大一統皇朝的只有蒙古和滿洲,但元帝國僅享祚89年,清帝國則綿祚268年,從清太祖天命元年(1616年)算起,則有296年。大清皇朝佔據中國歷史舞臺長達296年,在自秦始皇以來整個中國2132年、492位皇帝的皇朝歷史長河中,清朝的歷史約佔其總數的七分之一。在中國秦以來兩千多年的皇朝歷史上,開創過200年以上大一統皇朝的,只有西漢、唐、明和清。在上述4朝開創大一統皇朝的君主中,漢高祖劉邦、唐高祖李淵和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漢族人,只有努爾哈赤是滿族人。從世界歷史看,順治定都北京時,英、法、德、意、俄尚未強大,美利堅尚未獨立建國,日本更處於衰弱狀態。可以說,努爾哈赤、皇太極奠定的大清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第二,奠定中華版圖。盛清時疆界,超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超過盛明時的版圖。清朝在管轄的版圖內,建立政區、派遣官員、駐紮軍隊、定期巡防、徵收賦稅、按時朝貢,實行有效的統治。盛清的版圖,東臨鄂霍茨克海,南極曾母暗沙,西南界喜馬拉雅山,西達蔥嶺,西北至巴爾喀什湖,正北到大漠,東北跨外興安嶺、直至庫頁島,疆土面積1300萬平方公里,比今天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多三分之一。在清朝“康乾盛世”的世界輿圖上,被法國啟蒙學者伏爾泰譽為“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國家。”“康乾盛世”的清朝,是當時世界上一個疆域最為遼闊、國力最為強盛、人口最為眾多、物產最為富庶、經濟最為發達、文化最為繁榮的大帝國。

    第三,多民族的統一。清代民族關係是中國皇朝史上最好的時期。在東北,清朝解決了自遼河到黑龍江流域各民族的問題,前代所謂的“邊徼”之野,清朝則成為“龍興之地”。在北方,中國自秦、漢以來,匈奴一直是中央王朝北部的邊患。為此,秦始皇連線六國長城而為萬里長城。明代的蒙古問題,始終未獲徹底解決。己巳與庚戌,蒙古軍隊兩次攻打京師,明英宗甚至於成為蒙古瓦刺的俘虜。清朝興起後對蒙古採取了既完全不同於中原漢族皇帝的做法,也不同於金代女真皇帝的做法。先後綏服了漠南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清朝對蒙古的綏服,“撫馭賓貢,夐越漢唐。”可以說,中國2000年古代社會史上的匈奴、蒙古難題,到清朝才算得解。後來康熙帝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昔日長城防禦蒙古,清朝蒙古成為抵禦沙俄侵略的長城。在西北,對南北疆維族等統一。在西南,乾隆《欽定西藏章程》設駐藏大臣、在西藏駐軍、冊封達賴和班禪、設立金奔巴瓶制度,雲、貴、川的改土歸流等,加強了對這個地區民族的管理。東南高山等族隨著臺灣統一而歸屬清朝管轄。清朝真正實現了中國皇朝史上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第四,創制滿洲文字。時東北亞阿爾泰語系的滿——通古斯語族,其諸民族均無文字。金代創制的女真文也已經失傳。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創制滿文,這就是無圈點滿文(老滿文)。後對老滿文加以改進,而成為加圈點滿文(新滿文)。滿語文成為後金——清朝的官方語言和文字。其時,東北亞通滿——通古斯語族的諸民族,除滿洲外都沒有文字。滿文記錄下東北亞地區文化人類學的珍貴資料。滿文通行後成為滿漢、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中國的“四書”、“五經”先後翻譯成滿文,而後再從滿文翻譯成西文,在西方廣泛傳播。創制滿文是滿族發展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是中華文化史上、是東北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現存滿文圖書1000餘種,滿文件案200餘萬件,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財富。

    第五,興建皇家園林。皇宮的寧壽宮暨乾隆花園、建福宮花園、御花園等。西郊的“三山五園”——萬壽山清漪園(頤和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和暢春園、圓明園。京城以外的承德避暑山莊暨外八廟、熱河木蘭圍場。天壇祈年殿(換成藍色琉璃瓦),西苑(今中南海和北海)。特別是圓明園即圓明園48景區、長春園30景區、萬春園(綺春園)30景區,共108景區,集中南北園林之優、中西園林之長,融於一園,達到中華古典園林的頂峰。康熙興建暢春園、避暑山莊、木蘭圍場,雍正興修圓明園,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護、維修、興建的皇家宮殿園林,如皇宮的寧壽宮暨乾隆花園、清漪園(頤和園)、靜宜園(香山)、靜明園(玉泉山)、避暑山莊等。這些皇家園林,無不體現著清代園林文化的輝煌,是園林藝術史上的明珠,而且大多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第六,傳承中華文化。清朝沒有向各族強制推行自己的滿族語言、文字、宗教(對漢族曾強令剃髮、易服),而是對漢、蒙、藏、***等民族的文化政策,如同《禮記》所說:“合內外之道”,匯合各民族文化的精華,加以繼承和發展。特別是對傳統的漢文化,編修《全唐詩》、《全唐文》、《康熙字典》、《古今圖書整合》、《四庫全書》、《大清實錄》、《滿文大藏經》、《律歷淵源》、《無圈點老檔》(又稱《舊滿洲檔》、《滿文老檔》)、《皇輿全覽圖》、《乾隆京城全圖》、《八旗通志》、《滿洲源流考》、《御製五體清文鑑》等,是多民族文化的碩果。其中《四庫全書》抄錄七部,即皇宮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盛京文溯閣、承德文津閣即北四閣,共四部;揚州文匯閣、杭州文瀾閣、鎮江文宗閣即南三閣,各貯存一部,供士子閱覽。《御製五體清文鑑》在世界語言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的文明都中斷了,唯獨中華文明沒有中斷,而是得以傳承和發揚。清朝對中華傳統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第七,英傑人物輩出。在中華歷史人物星漢中,清代是56個民族裡貢獻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語言學家和科學家最多的一個歷史時期。政治家如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康熙帝玄燁、雍正帝胤禛、乾隆帝弘曆;軍事家如代善、兆惠、阿桂;民族英雄如鄭成功、薩布素、林則徐;思想家如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戴震;文學家如納蘭性德、曹雪芹、蒲松齡、吳敬梓;語言學家如額爾德尼、達海;天文數學家如明安圖、梅文鼎、王錫闡、李善蘭、王貞儀;生物學家如吳其浚(《植物名實圖考》)、汪灝(《群芳譜》);醫藥學家如王清任(《醫林改錯》)、桑結加措((《藍琉璃》)、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以及瘟病四大家的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王孟英;學者如萬斯同、錢大昕、趙翼、顧祖禹、章學誠;水利學家如靳輔、陳潢,等等。

    第八,華人口激增。華人口數字,缺乏精確統計。據專家估算,中國的人口,漢朝約5000萬,明萬曆約9000萬人,有人說一億。清朝的人口,順治十八年(1661年)為191376250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為249183590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為264179320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為304354110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為413457311人,就是說道光時人口突破四億,成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有人估計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增多有正面與負面的雙面影響。其正面影響是:說明這個歷史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有所發展,糧食作物產量增加,所以人口增長較快,總體國力加強,後來西方列強不敢、也不能瓜分中國。其負面影響是:政府獎勵墾荒,破壞生態平衡,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社會壓力,定期引發社會震盪,造成重大社會危機。

    第九,遷都盛京瀋陽。先前,遼設五京,沒有瀋陽;金設五京,也沒有瀋陽。元朝東北行政中心在遼陽;明朝遼東軍政中心先在廣寧、後在遼陽。努爾哈赤攻佔遼陽後,遷都遼陽。天命十年即天啟五年(1625年),後金遷都瀋陽。天命汗努爾哈赤闡述遷都瀋陽的理由謂:瀋陽形勝之地,西征明,由都爾鼻渡遼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北韓,可由清河路以進;且於渾河、蘇克蘇滸河之上流,伐木順流下,以之治宮室、為薪,不可勝用也;時而出獵,山近獸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籌此熟矣,汝等寧不計及耶!努爾哈赤綜合考量了歷史與地理、社會與自然、政治與軍事、民族與物產、形勝與交通等因素,而做出遷都瀋陽的重大決策。從此,瀋陽第一次成為都城。清朝遷都北京後,瀋陽成為清朝的陪都。經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兩代的開發,瀋陽及遼河地區的經濟得到全面的、迅速的發展。似可以說,近代遼河流域、瀋海地帶的區域經濟開發,清太祖努爾哈赤是其經始者。清朝進而開發三北地區。東北是清朝肇興之地,松花江、黑龍江地區得到廣泛開發。正北蒙古地區清代基本沒有大的戰爭,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西北地區,統一在清政權之下,也加快了經濟開發的步伐。

    第十,保護文化遺產。中國統一政權的都城,新政權都要拋棄舊王朝都城與宮殿:周武王滅紂未都朝歌、而仍回鎬京;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仍都咸陽;西漢定都長安;東漢奠都洛陽;隋朝都大興;唐朝都長安;宋京東遷汴梁;蒙古成吉思汗焚燬中都使“可憐一片繁華地、空見春風長綠蒿”,元先在上都、後遷大都;明初定都金陵、永樂才遷都北京。

    縱觀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朝之前,所有大一統王朝興國之君,宸居前朝宮殿,史冊蓋無一例。然而,清攝政睿親王多爾袞一反歷代大一統王朝對前朝宮殿焚、毀、拆、棄的做法,對故明燕京紫禁宮殿下令加以保護、修繕和利用。經過清代興建、修葺的文物,儲存至今的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暨外八廟、瀋陽故宮、清朝五陵(永陵、福陵、昭陵、清東陵、清西陵)等都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上,就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橫向比較來說,清朝有著十大貢獻,這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清朝“康雍乾”時期出現過輝煌,也存在盛世下的為繼。

  • 5 # 旅遊老爹

    清朝的成就對中華民族的貢獻而言,遠遠超過了前朝!或者說明朝!

    公元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在北京故宮後面的煤山上。一顆歪勃子樹,一條白綾綢帶,結束了明朝第十六位當家人的性命!宣告了中國最後一個漢族皇帝的消亡!從而也帶來了明朝大廈的傾倒!從此,明朝徹底退出中國歷史舞臺!由此,中國改朝換代,中國國號由大明改為大清,換了年號,換了旗幟,換了皇帝!

    歷史告訴我們:新朝代的建立,就會出現新的氣象!滿清朝統一全中國後,把前明朝的官員起用了相當一部分。這些人比較有才能,思想上不反抗外來統治,過去當官有政績,在當地民眾中有口碑!官員的人事大變動就是上層建築的大變革!這些留下來的精英們過去在明朝做官任職,有豐富的施政、管理一方的經驗,他們對明朝的統治弊病都有切膚之痛,因此,要求改革的呼聲很高!再加上清朝歷代皇帝的開明,還有鞏固清庭、實行滿族長久統治的需要,就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法律和經濟、軍事、政治制度。如:實行道統和治統的統一;農業上推廣攤丁入畝制度,廢除人頭稅,官坤一體納糧,鼓勵開墾土地等。還有財政上的上交、下撥錢糧,火耗一律歸公等。另外,還保留和加強了明朝制訂的改土歸流社會制度。放寬了在明朝嚴禁的私自持槍、造槍及保有各種武器的政策規定。修訂完善了歷代以來的備荒、賑災、救災制度,將水、旱、蟲等自然災害損失補償規定具體!這樣一來,有力地改變了當時存在的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嚴重不適應,從而解除了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束縛,很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

    這些做法,導致了清朝民心安定,政局穩定!促進了清朝商業的不斷繁榮!推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帶動了錢幣的流通,從而抑制了土地兼併的亂象發生!保證了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和提高!擴大了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往來!夯實了清朝強大的國力!

    這些成果的取得,與清朝英明神武,功績蓋世的康熙大帝;與嘔心瀝血,專心政務的雍正皇帝;與大智大勇,聰明絕頂的乾隆皇帝有必然的關係!他們的特點都是:勤於政事、愛民如子、體恤臣子、愛護江山,力保社稷的好皇帝!與前朝大明哪些愛玩木匠,30多年不上朝,強搶民女,自封稱號的不務正業,怠政荒淫的爛帝們比較,是不可同日而語!

    由於有了制度創新,人心所向;再加上社會安定,皇帝勤政為民;因此,清朝取得了歷史上的偉大成就:

    一是中華民族的人口得到了空前發展和繁衍!正是清朝,人口翻了明朝三倍還多!從1億2千萬到4億。眾所周知,人在這個世界上是最寶貴的!有人就有一切!中華民族有今天的近十四億人口,完全是拜清朝未期留下的四億人口基數所賜!人口全球第一的紅利保證了我們國家經濟上的快速發展!保障了中華民族從民國以來至現在,還有將來的生存安全!奠定了如今國力排在世界第二的牢固基礎!功在千秋,利在萬代!

    二是把國土面積翻了三倍!明朝末期中國疆域350萬平方公里(永樂年間最多940萬平方公里),清朝末期為1100萬平方公里!(康乾年間最大1300萬平方公里)因是題外,就不多作論述。

    三是清朝在退出歷史舞臺的時侯,能接受人類最文明的和平方式移交政權!大家千萬千萬別小看這種和平方式,它牽涉到數以萬計的無辜生命!中國曆來改朝換代,一般都是經過戰爭形式來實現的!很少沒有不打仗的!如果當時,清朝當權者號召軍隊及八旗子弟用暴力方式來作頑抗,作垂死掙扎,那就意味著全國要開打人類最殘酷,最激烈、最慘無人道的戰爭!結果肯定是血流成河,死傷無數!山河破碎,家園被毀!百姓遭殃,眾生受苦!生產力水平將會嚴重倒退,中華民族一定會受到難以承受的、元氣大傷的災難打擊!

    以上事實證明,清朝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超過前朝——明朝的!是應該正面評價的!至於有人歸納為清朝的十大貢獻,我也贊成!還有人說清朝讓中國倒退300年,本人不敢苟同!受題目限制,不再贅述!

  • 6 # 爾旁風

    可能性1:覺得自己身體和毅力方面有了進步,然後向外界虛榮一下

    可能性2:日常記錄身材

    可能性3:自戀,吸引異性

    可能性4:裝逼

  • 7 # 三十六說史

    最近挑了幾段清朝的歷史看了看,感覺清朝的作用似乎是被有意的貶低了。N多人認為清朝只是擴充了中華的版圖。我認為,滿族清朝的出現對中國和中華民族的作用實在是特別特別的大。

    <一>先看一下清朝存在的大環境:

    1.先看北邊:

    (1).俄羅斯處於上升期,彼得大帝時俄羅斯正處於擴張期。看看俄羅斯後來的擴張方向,在西亞俄羅斯是想要黑海的出海口,想要土耳其北邊地中海附近的那塊地方。在大陸東側,俄羅斯一直想要的是不凍港,也就是遼東半島和北韓半島這一塊了。

    (2).北蒙古準葛爾丹正在試圖統一蒙古,這將是歷來中原的心頭患。

    (3).東北女真部落,自從遼國末期,已經強盛了好幾百年,缺的只是一個統一女真部落的領袖。而東北邊境對北京和中原北部的威脅不小於蒙古的威脅。

    2.再看西南,

    (1).西藏一直遊離於中央控制,ps:也一直沒有控制過吧。

    (2).雲南邊境明朝末期向來不穩定。

    3.再看南邊,

    (1).荷蘭已經侵佔了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並將要有入侵臺灣。

    <二>從歷史和人口和農業上看

    下面的圖是四百毫米的降雨線,中國曆來版圖大致不會超過這個線。因為這是漢族農耕所需要的雨量線。

    清朝中期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億、四億的數量級。誰增加的最多,顯然是主體民族漢族。這麼多人要解決吃飯問題,必然向四處擴張。人口到哪裡,往往控制也到哪裡。所以清朝實際控制範圍很大,甚至包括了新疆,南蒙古以及東北甚至外東北。所以也大大超過了這個四百毫米降雨線。

    <三>明朝的條件下,工業革命會發生麼?

    首先,中國主體是農墾民族,商業會很發達,但是絕對不會像英國那樣貪婪式的發達。

    其次,工業革命背後是文藝和科技的發展,尤其是科技的發展。那個時代中國會有嗎?

    結論:如果沒有滿族清朝的話,中華的生存危機很嚴重;版圖特別小;漢族人口也特別少。漢族中華也許小日子過得很不錯,但是也不會有現在的實力、體量級和未來潛力。

  • 8 # 653291

    評判清代對中華民族的籃處,先是滿清鐵騎在中原民眾的屍山血海上取得政權的,後是屈辱媚外賣國把中華推向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清對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阻滯罪孽是相當嚴重的。滿清其歷史益處佔十分之一弱。

    首先,政治上,在雍正朝實行的改土歸流和駐藏大臣是清朝的一大亮點。改土歸流就是把世襲土官改成又政府派遣的官員前去治理,這樣就避免了地方割據勢力,確保了國土完整。而駐藏大臣的設定更是鞏固了西藏在中華版圖中的位置。

    其次,經濟上。雍正朝的攤丁入畝明確了稅收,火耗歸公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貪腐的口子,解決了康熙朝遺留下來的財政赤字。

    第三,軍事上。北定準格爾,保證了蒙古的完整,南定雲南貴州,避免了再次分裂,西征大小和卓,把新疆穩定在帝國版圖之內。拿下臺灣,並在後期將臺灣升格為省,確定了臺灣的地位。北拒俄羅斯,打消了外敵的侵略意圖。這些戰爭,輸掉任何一場,對中華民族都是難以承受的。

    第四,思想文化上。清朝在對待文化這方面,最為人詬病的是文字獄和修四庫全書。文字獄禁錮了人們思想阻礙發明創造,而四庫全書也是毀書甚於修書。繼秦皇愚民政策嵌制文明‘思想的發展阻礙社會發展。

    第五,宗教上。確定西藏的達賴和班禪制度,金瓶掣籤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宗教集團的勢力割據。

  • 9 # 三山五湖一日遊

    地大點,人多點,民富點。三條夠嗎?

    任何朝代,只要做到這三點,就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明的亮點,一是得國正,是得國最正的一朝,二是鄭和船隊,宣威於大海。至於天子守國門,那就是個笑話?

  • 10 # 道風自然

    滿清國土沒有一寸土地是滿清首先納入和中原合併,關外各區域土地在滿清之前分分合合都屬於中國,如果國土有繼承一說,那麼滿清國土通通繼承於中國,並不是它帶來!!而滿清滅亡時各省幾乎通通獨立,特別要舉例說的是二戰時滿族更是獨立於東北認日本為祖宗,要不是二戰中國勝利打敗日本滅了滿洲國,東北可就是日本的,現在國土是二戰的結果,這趕走日本收復國土維護統一的難道是它滿清的功勞???

    滿清不僅沒有貢獻,它的一系列政策對中國來說通通是百害無一利!從康熙開始,文字獄禁錮思想,讓華人文精神倒退到奴隸社會思想,人人只會磕頭唯唯諾諾皇帝聖明奴才該死,士人、百姓沒有了以往中國的一絲風骨;禁燬火器科技,讓中國國防科技落後於世界,被全世界來辱;篡改歷史毀科技書籍,讓中國幾千年科技結晶毀於一旦。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對天工開物的銷燬,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只要對華人好的東西,滿清是通通禁燬。滿清只知瘋狂愚民,從不搞建設,因為滿清以殖民者的心態統治,需要的是愚昧聽話的愚民,絕不能讓百姓有開明的思想,這樣他們才好統治。以至於中國各方面全面大倒退。整個滿清時期沒有出現一個思想家,沒有出現過一個有利於國家的發明,讓無上榮耀的中華倒退成東亞病夫。

    到了清末,面對國內百姓反抗,使盡渾身解數殘酷鎮壓,反觀它面對洋人幾千士兵,卻丟盔棄甲望風而逃,為了滿清能繼續統治中國,更是無恥地聯合洋人壓迫中國百姓,割地賠款,上千不平等條約,只要能繼續統治,中國百姓死活與它無關,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等等無恥之極的嘴臉徹底暴露了滿清的真實面目,那就是滿清是以殖民者心態統治中國,滿清政府非中國,對中國沒有絲毫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凌度跟邁騰哪個車比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