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aby的童年足跡
-
2 # 紅妝便箋
為什麼要精讀?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越來越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一硬道理。原因就不多說了。我也是閱讀大軍裡一位堅守的媽媽,尤其從自己的成長經歷、從朋友孩子的身上切實看到閱讀給學習帶來的積極作用時,對閱讀這件事更加深信不疑。從女兒3歲起我們就開始親子共讀,到現在她可以獨立閱讀《哈利波特》、《水滸傳》等這種大部頭的書,6年的時間裡,女兒讀了很多書,而且實實在在看到了一些效果,比如和同齡孩子相比,女兒的口頭表達能力比較強,詞彙很豐富;二是理解力強,學習比較輕鬆;三是想象力非常好,表現在繪畫和創作童話故事上。但隨著學校開始寫作文,我不時發現,孩子雖然有一些好的想法,但在寫作文的時候不會描寫和刻畫,也不會謀篇佈局,結果寫出來的文章缺少生動性和感染力;在邏輯思維方面就更薄弱些,事實和觀點經常混為一談,不會用例項來證明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
美國老師如何帶孩子讀最近讀到一篇美國老師如何幫助孩子精讀(close reading)的文章。她認為,精讀至少要讀3遍以上。其實這和我們古人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理念有點相似。所不同的是,這位美國老師主要透過設立三個目標,來幫助孩子在三遍的閱讀裡循序漸進地深挖內容,從而領悟寫作的內涵。我總結了一下其中的要點:①第一遍讀後,孩子要回答問題What did you just read?或What does the text say?這個問題主要是讓故事浮出水面,讓孩子對故事有一個大概的瞭解。②第二遍讀後要回答How does the text work? 這個部分就涉及到需要分析故事的結構和特點、揣測作者的寫作意圖,並試著透過書中的線索去證明,可以說這是一個鍛鍊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的過程。③第三遍讀完要能回答What does the text mean?/How does it connect to other text?。在這個過程中,要學會進一步透過文中的圖片、表格或文字這些細節來更深地挖掘故事的意思,研究和分析每個段落/部分對故事意義的貢獻等,從而最終能準確地瞭解故事的主旨和作者的觀點。這個階段,我認為最棒的也是最難的環節是“怎樣和其他同類文章(故事)聯絡?”也就是如何引導孩子對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之間進行對比。說它難是因為,這首先需要老師或家長對文獻資料掌握的比較清楚,然後才知道收集哪些相關的文章(故事)作為素材來對比;之所以說這個環節很棒,是因為分析事物之間的差異性訓練,其實是孩子受用一生的一種學習方法。簡單地說,這是一種在相互聯絡的事物之中找不同的能力。為什麼有些孩子光靠課上聽聽,課下不上任何補習班也照樣能舉一反三學得很好,其實正是因為這些孩子能把所學知識前後聯絡起來,並能敏銳地找到其中的差異性。而這個能力其實是後天可以訓練的。下圖是我對這三步的具體細節做了一個anchor chart,掛在家裡供孩子隨時使用的。
如何和孩子精讀利用週末,我和孩子一起共讀了無字繪本“7號夢工場”,一起嘗試製作了anchor chart,其中用到了mind map的流程圖,現在掛在家裡。這是我們第一次精讀體驗,感覺很棒,因為不僅女兒的思想在反覆閱讀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錘鍊,我本人也是如此。
第一遍讀書時,主要是她給我講。由於是無字書,她說的比較多,天馬行空的。最後,我問她“你讀到了什麼?”她想了一下說:“一個男孩參觀夢工廠的故事。”
第二遍讀時,我也參與了進去。我會說一些我的理解,也會問一些細節問題,比如,為什麼男孩在夢工廠做的雲朵都是海洋動物的造型?女兒認為,男孩應該是很喜歡海洋動物。於是,我會就鼓勵她去書裡找證據,去證明。果然,她在書的前幾頁找到了線索:在男孩的房間裡有水族箱,牆上掛的是章魚畫,地上擺放的是魚骨模型,讀的書也是有關海洋動物的……不難看出,這其實就是一個“Donot just say it! PROVE it!”的過程,我很堅信,這種聯絡對以後寫議論文是非常有益處的。對於瞭解故事結構這塊,由於是無字書,我想只有自己按畫面寫出來才好進行分析。於是我讓女兒自己選擇一種mind map工具把故事畫出來,之所以畫,是因為不想讓她覺得鼓譟,圖畫配文字這種形式更能激發她的興趣。最後她選擇了流程圖,這個過程是她獨立完成的。我幫她畫出了一些關鍵詞。總的來說,我覺得她基本能按原故事,來勾勒主要脈絡。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她又一次梳理了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第三遍讀時,我們想重點解決“文章的主旨即作者的意圖”這個問題。畢竟這才是讀書的意義所在。過一些分析和例證,最後,她認為文章的主旨是“不要以固有思維做事,要有創新意識……”,我們又討論了該怎麼形成文字來表達,這部分我代筆做了整理。以下就是我們在這三個過程中形成的anchor chart,掛在她的房間,激勵我們堅持“精讀”。
精讀在大學的外語專業是作為單獨的一門課來教學生的,它的重要性和複雜度可見一斑。我和女兒做這本只有43頁的書大概用了快3個小時,雖然耗時,但精讀一本書勝過泛讀10本書,它對提升孩子的思考力,觀察力、邏輯推理都是非常好的方式。對比女兒第一次和第三次的閱讀體會,不難發現,內容的深挖,其實是對思考能力的極大鍛鍊。下一步,我覺得自己還應進一步細化方案,如可以根據書的種類來確定精讀方案,避免千篇一律,讓孩子失去興趣,幫助孩子保持興趣,愛上精讀。
-
3 # 小圓媽
彭懿老師說:要想真正讀懂一本圖畫書,沒有別的捷徑可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反反覆覆地細讀文字,至少要讀十遍以上。
我們帶孩子精讀一本繪本,首先爸爸媽媽們就要提前讀一讀這個故事。既要讀文字,也要讀圖畫。
例如,《莎莉,離水遠一點》,圖畫與文字講的不是同一件事,爸爸媽媽必須做好功課讀懂圖畫中隱藏的深意,才能在共讀時引導孩子精讀。讀懂文字和圖畫之後,再帶著孩子從頭到尾把整本書的圖畫連起來看,例如《野獸國》,前後聯絡起來看,我們就能發現一群怪獸裡有一個畫得像人類,結合前後關係,可以猜猜看,這隻怪獸是不是隱喻小男孩的爸爸。
-
4 # 愛吃糖果的小公主
我們家孩子讀繪本沒刻意去精讀過一本,但是我們家孩子會經常反覆閱讀一本書,聽一個故事,知道聽膩為止,比較專一。最近喜歡看恐龍系列的故事書,連續一個禮拜,午睡前,晚上睡覺前都要拿出來看一遍。如果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精讀一本繪本的話,家裡可供選擇的繪本數量可以適當減少一些,並對孩子說,今晚我們在重新讀一次這本繪本,看看我們有什麼新發現?或者變著聲調,換個讀法,讓孩子感到新奇有趣。
回覆列表
我一般是:剛開始讀時,照著繪本讀,不新增任何自己的東西;當孩子熟悉後,開始和孩子討論繪本,比如,這頁你看到什麼了,讓孩子說出來等等;再接下去,可以做手工的我們就手工玩起來,繪本想關聯的知識普及起來,比如卡梅拉那本可以跟孩子談談裡面的哥倫布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