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唄媽媽育兒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想要讓幼兒園教育進行的更順利,就必須讓家庭教育融入進來,而這就需要幼兒園和家庭之間有一個融洽的合作關係!只有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我們才能更好的開展我們的工作。

    但是當家長面對年輕的班主任老師,往往產生疑慮,我們的孩子交給他們,行嗎?年輕的班主任得不到家長的信任,更難得到家長的支援與理解,家長工作很難開展。那麼作為年輕的班主任,我們如何獲得家長的信任,幫助我們開展班級活動,共同幫助幼兒成長呢?

    01

    處處留心,注意積累

    教師要作好家長工作,有效地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教師要注重自我提高。只有當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進一步充實有關幼兒發展與教育方面的知識,掌握更多適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家長才會對教師產生信任。

    留意媒體上的教育欄目:

    我們每天都會看電視、報紙,在這些媒體中同樣有著很多可以學習的教育知識。比如很多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甚至對幼兒園有一種恐懼心理。

    於是家長就會產生疑問,是不是老師對我們寶寶不好,還是小朋友們欺負我們的寶寶呢?對於這個問題,育兒專家是這麼解釋的,“很多幼兒都會不願上幼兒園,那是因為幼兒園不自由。”

    是的,幼兒在幼兒園裡需要準守一些規定,如上課不能隨意講話,玩玩具時不能只想著自己一個人玩,需要和其他幼兒共同玩等等。當幼師瞭解了這點時,就可以根據這個問題和回答,和其他家長進行交流,幫助他們瞭解幼兒的思想。

    多向老教師討教經驗:

    在帶班的過程中,幼師會遇到很多特殊的幼兒和家長,怎麼對待這些問題,可以直接向身邊的老教師討教經驗。

    02

    主動出擊,定期溝通

    作為班主任老師,需要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特點,也需要和家長主動的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他的寶寶在幼兒園的表現,理解、支援教師的工作。

    接送時的簡短談話:

    個別談話是進行家長工作最簡便、最經常、最及時的方法,教師可以用家長到園接送孩子的時間與家長交談有關教育孩子的情況,向家長反映問題,提出要求,商討解決的方法。這種談話,時間比較短,因此,內容不宜過多,必要時可以另約時間作較長時間的談話。

    家長非常關注幼兒的生活細節,每天都要問寶寶的飯吃了沒有,寶寶睡覺好嗎,睡了多久等問題。針對這樣的家長,老師們在每天接送的時候,都會不厭其煩地主動和家長溝通今天寶寶在幼兒園的生活情況,飯吃了多少,睡覺怎樣,當孩子有點滴進步,都會立即告訴家長,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對寶寶的關心。

    有效全面的家訪:

    家庭訪問是家園聯絡常用的一種重要方式。家庭訪問的目的在於深入瞭解幼兒在家中的真實情況,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態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圍環境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針對個別幼兒的具體表現,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幼兒的措施,以及介紹幼兒在幼兒園的成績、進步與存在的問題,爭取家長與幼兒園的密切合作。

    家庭訪問體現著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親切關懷,對家長的尊重與理解,對順利完成該年紀教育任務的強烈責任感。透過家訪,家長非常感謝老師提供的育兒方法,也很支援教師的工作。

    03

    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

    怎樣讓家長更好的理解幼兒園的生活,支援教師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請家長直接參與到我們幼兒園的活動中,讓他們有更多的瞭解。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較為普遍的形式有:在“開放日”幼兒家長來園觀摩和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節日參與家園同樂活動;參觀活動以及參加幼兒園的開學、畢業典禮等活動。

    現在的家長對幼兒教育都非常的重視,也有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實際有效的經驗,不僅教師可以從中獲益很多,而且家長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經驗分享。

    針對這一情況,幼兒園在組織家長會的時候,可以加入共同交流育兒經驗這一環節。老師先徵集一些家長們比較關注的熱點問題,然後請一些做得好的家長進行交流發言。

    04

    溝通方式,語言藝術

    家長工作是一種藝術,如果應用恰當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不同的家長,應改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援。

    用真誠換取家長的信任:

    幼兒教育要為其家長服務,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作為幼兒園的管理層次就把家長對老師的評價作為評價老師工作的一個方面,因此,不少老師為了討好家長的歡心,千方百計去迎合家長的需要,不管他們的要求正確與否、合理與否等,這樣給家長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造成不少的家長對老師不尊重,瞧不起。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幼兒教師,就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角色意識,即明確自己在家長溝通工作中承擔的任務,那就是建構心靈橋樑,讓家園關係更好溝通。

    面對每天幼兒園發生的一切事情,教師要勇於面對,有信心和勇氣,去解決,不要瞻前顧後,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公正、平等、對得起孩子,用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家長的信任,任何事情家長都會理解的。

    不能莽撞,必要時要智取:

    教師是幼兒園與家庭的紐帶,教師的家長溝通工作關係到教育的成功與否,在做家長工作的同時,切忌不要莽撞、衝動,憑一時的興趣,必要時透過智取來解決。但是其實很多家長可能並不相信老師說的話。可見,處理家長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智慧的。

    說話要有藝術性:

    在與家長交流時,教師說話一定要有藝術性。可採取先說孩子好的方面,再說到孩子不足或需要改進的方面,讓家長可接受。或者是,先從其他的教育事例入手,再找到切入點和突破口進行交流。

    這種交流方式便於家長接受老師的意見、建議,同時讓家長看出老師教育的藝術性和老師的層次水平,更加從小事去了解老師的一面,從而尊重老師、支援老師、配合老師的教育,達到更好的家園共育,促進兒童的發展。

    想要做好家長工作,得到家長的信任,讓家長放心,幼師能做的其實很多,方法也非常多,畢竟,老師和家長都是為了讓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長,才做這麼多的努力的!

    除去平時經常會用到的面談、電訪、家訪、教育活動等,還可以用豐富的幼教經驗、科學的育兒知識在家長面前樹立威信,從而得到家長的信任。

    但其實,獲得家長信任,最重要的還是要用心,用教師的真心去對待每位家長,要知道只有真心才能換來真心!

  • 2 # 肉肉媽媽是超人

    主動與家長溝通,瞭解孩子性格和習慣。多觀察孩子,每天放學把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講給家長,如果孩子多不能一直留心觀察,也要記住1、2件關於孩子的事情,在小事中瞭解孩子。坦誠的面對家長,孩子優秀的方面要給足肯定和表揚,孩子不好的行為習慣和做法要告訴家長,並且表明自己的立場,給出建議。只要真誠,坦誠,相信家長一定會很快信任你的。

  • 3 # 先左腳再右腳

    首先你自己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具備幼兒領域的專業知識技能,有屬於你的一份教育理念。你對孩子認真負責,喜歡孩子,關心孩子,具備一定的技能,孩子自然會跟你親近,畢竟你跟孩子一天在一起的時間比家長還要多,這些親近家長都會看在眼裡,每次孩子的一句老師好或者是一個簡單的擁抱,看到你與小朋友相處的如此融洽家長自然就能信任你啦。

    其次你要做到主動與家長溝通,而且是要多溝通。你要告訴家長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不能僅僅只說:他在幼兒園挺好的。這樣話只能讓家長覺得你不夠重視他們的孩子,孩子好好在哪裡,孩子哪方面不好又表現在哪裡,溝通要有技巧,一定要先肯定孩子的成長再說孩子的問題,你可以每天重點跟哪幾個孩子的家長溝通,差不多兩週你肯定能做到跟每個孩子的家長溝通過了,你得讓家長感覺到你對孩子的責任心,這樣家長才會信任你。

    最後你還要跟家長做朋友,平常除了跟家長交流孩子的情況,還能交流一些育兒經驗或者其他,而且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家長,不能因為家庭情況或者家長的態度不怎麼好就對個別家長有偏見,尤其是有些老師對家庭情況好的孩子特殊對待,作為一名教師,你的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家長看不起你甚至感到失望。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和家長,尊重他們,保持好自己的心態,家長自然也會尊重你,像相處朋友一樣跟家長相處,大多數家長都不會為難你慢慢的接納你從而信任你。

    我們做幼師就要消除家長的顧慮,真誠的和小朋友玩到一起,跟小朋友交朋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家長自然也會對你好,信任你!加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上二年級了,想給孩子提高下英語基礎,報什麼樣的輔導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