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或許是上蒼的安排
-
2 # 李尊強1
經過環保 ,許多條江河湖都水都變得比以前幾十倍好,就拿黃埔江來比較,前年是看是不敢看,現在氺都變藍色了。國家的付出是沒有沒道理的。要命要緊。還是要錢要緊。請選擇。
-
3 # 焉哉論水
從中央提出生態文明建設以來,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確實有重大改觀。首先是各級政府逐步在改變唯GDP的政績觀,其次是廣大民眾環保意識明顯加強。
以目前正在開展的全國環保督察為例,很多省份正在根據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進行整改。整改重點集中在各級領導環保認識問題、河湖水質下降問題、水資源過度開發問題、集中式汙水處理廠建設緩慢問題、產業結構轉型問題等。同時開展了環保問責風暴,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整改過程中不力問題,進行嚴肅問責。限期拆除湖泊水庫中的圍網養殖、加大河流生態流量洩放、排汙口整治關停合併遷移、水域周邊和沿線的集中畜禽養殖一掃光、全面實施河長制等,都是環保方面的一些具體舉措。對淨化水質、改善環境確實有著真實的群獲得感。
環保風暴進行時,保護生態環境,永遠在路上!
首先感謝選到我,謝謝, 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加強環境保護的新理念新舉措。“十一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節能減排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環境保護是重大民生問題、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等新思想新觀點。
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領導幹部的環境責任意識明顯增強。很多地方黨委、政府更加重視,切實把環境保護放在全域性工作的突出位置,堅持並完善責任制,確定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及時研究解決環境保護的重大問題。
人民群眾更加關注和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推進歷史性轉變、探索環保新道路等理念和主題,依託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六五環境日等大事和熱點,加強環保宣傳工作,積極引導社會輿論,綠色環保的觀念深入人心,全社會關心支援和參與環保的氛圍更加濃郁,公眾環保意識顯著增強。
環保法規不斷完善。《水汙染防治法》修訂頒佈,《大氣汙染防治法》正在修訂,《迴圈經濟法》制定實施,《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等7項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相繼出臺,《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等法規性檔案先後釋出。遼寧、河南、重慶、廣東、江西、海南、廣西、新疆等省(區、市)法制建設不斷創新,強化地方政府和相關主體的環保責任,進一步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環境經濟政策的作用日益顯現。我部提出的“雙高”(高汙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成為出口退稅、加工貿易、安全監管等政策制定與調整的重要依據。4萬餘條環境違法資訊、7000餘條專案環評審批驗收資訊進入銀行徵信管理系統。10餘家保險企業推出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產品,550餘家企業、2000餘艘船舶相繼投保。加大排汙費徵收力度,“十一五”共徵收排汙費847億元。燃煤電廠脫硫實行每度電1.5分錢的加價政策,推動燃煤電廠脫硫裝機容量快速提升,增加了10倍以上。綠色產品政府採購比例不斷加大,排汙權交易、生態補償試點走向深入,“綠色稅收”政策正在積極醞釀。北京實行財政補貼,淘汰黃標車15萬多輛。湖北率先開展綠色電力排程。
“十一五”環保規劃執行情況評估順利完成。會同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對“十一五”環保規劃進行評估。國務院第99次常務會議專門聽取評估結果彙報,認為“十一五”環保規劃實施首次達到進度要求,部分指標超額完成,主要規劃目標可以如期實現,是截至目前執行得較好的一個五年環保規劃。
科技支撐進一步強化。共有367項成果獲得國家環保科技成果登記,178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勵或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勵,化工、製藥、冶金和化纖等行業多項汙染防治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環保科研能力加速壯大,已有10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成10個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9個工程技術中心正在建設中。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成功發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進入了從“平面”向“立體”發展的新階段。成立國家環境諮詢委和科技委,在重大環境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環境監測工作加快推進。國控重點汙染源自動監控能力建設專案基本完成,全國已建成343個省級、地市級汙染源監控中心;15000多家企業實施自動監控,各級財政及企業年投入執行經費約6.6億元。2009年7月1日起,向社會發布100個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實時監測資料。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三年行動計劃有序開展,5萬餘名幹部職工參加的第一屆全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圓滿結束。
國際環境合作成效明顯。中美環境合作開拓了環境法等新的合作領域;中俄之間環境合作已從應對危機發展到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的合作階段;中日韓部長會議關於電子廢棄物的合作建議被三國首腦會議宣告所採納。我主動參與生物多樣性、斯德哥爾摩、汞等公約的談判,切實履行已簽訂的公約。中國共計淘汰生產和消費消耗臭氧層物質分別達10萬噸和11萬噸,約佔全球淘汰總量的50%以上,為保護臭氧層作出突出貢獻。成功召開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各次年會,受到國務院領導的充分肯定。
中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個產品門類相對齊全,汙染治理技術及配套服務比較完善的環保行業體系,產業規模顯著擴大。經過40年的發展,中國目前已形成了包門類相對齊全的產品體系,基本可滿足國內市場對常規環保裝備產品的需求。環境服務業方面,從原來單一的工程技術與諮詢服務向決策、管理、金融等綜合性、全方位的智力型服務發展,環境汙染治理設施運營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由博思資料釋出的《2016-2020年中國環保產業市場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表明:“十一五”期間,中國環境服務業年收入總額年均增長率約30%,在環保產業中的比重約15%。另外,根據環保部等三部委的聯合調查,2011年,全國環保行業從業單位23,820個,從業人員319.5萬人,年營業收入30,752.5億元,年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