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產成本控制是大部分企業的重點控制環節。員工人數多、流程繁瑣、部門錯綜複雜、可變性因素大。
20
回覆列表
  • 1 # 數夫軟體

    生產成本控制的方法:1、制訂成本標準。成本標準是成本控制的準繩,成本標準首先包括成本計劃中規定的各項指標。但成本計劃中的一些指標都比較綜合,還不能滿足具體控制的要求,這就必須規定一系列具體的標準。2、監督成本的形成。這就是根據控制標準,對成本形成的各個專案,經常地進行檢查、評比和監督。不僅要檢查指標本身的執行情況,而且要檢查和監督影響指標的各項條件,如裝置、工藝、工具、工人技術水平、工作環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與生產作業控制等結合起來進行。3、及時糾正偏差。針對成本差異發生的原因,查明責任者,分別情況,分別輕重緩急,提出改進措施,加以貫徹執行。

    以上是生產成本控制的方法介紹。總之,企業生存的動力和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盈利,即獲得利潤。生產成本控制就是很重要的一環了。詳情諮詢:400-1166-002。

  • 2 # Frost看天下

    從你的描述,感覺你說的好像不是生產成本,而是管理費用。這在成本控制方面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生產成本一般指生產性企業,在產品製造環節的所支出的成本。它一般包括直接用於生產的原材料成本,工人的工資以及製造費用三個部分。

    原材料成本控制需要從採購環節、倉管環節以及線上標準化這些方面控制。生產成本中的人工費用部分主要是在一線的生產工人的工資部分。減少不必要的加班等等。製造費用主要是指直接用於生產的水電等費用。

    這個展開說是一部成本會計的教學大綱。篇幅所限,不便展開說。簡而言之,控制生產成本的方法就是,節約原材料,儘可能壓縮工資,減少製造費用支出。

    如果是管理費用,那就要在管理環節上下功夫。如你所述部門複雜,流程繁瑣。在這些方面的精簡最佳化方面做文章。因為沒有具體案例資料,無法詳解。

    辦公費、差旅費、交際應酬費、管理人員的工資部分均屬於管理費用部分。

  • 3 # 久同掌櫃

    對於製造性行業來說,利潤都不是很高,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環保成本、客戶壓價等因素,造成企業利潤空間不斷壓縮。但於此同時,90%以上的企業內部浪費現象卻得不到控制,因此結合企業諮詢實際操作經驗,分享五個主要控制生產成本方法:

    1|控制材料成本

    1)物控部門制訂物料損耗定額標準,車間按標準領料,嚴禁超標領料;

    2)如果是員工原因造成物料丟失或損壞,要按相應的標準擔當責任,讓員工養成節約習慣。

    3)車間多餘的物料一定要在每批訂單完成,現成及時清理,由品管檢驗合格後入庫再使用。

    4)要嚴格按訂單計劃生產,不允許車間多做。因為員工是計件制,所以很多企業造成庫存積壓。

    5)控制供應商送料數量,有些供應商會多送超出採購訂購數量,也會造成材料成本增加,積壓倉庫造成浪費。

    2|控制品質成本

    品質不良也會造成公司生產成本較高原因。因此要抓好生產工藝指導,要求員工按工藝標準去做,另外發現不良品一定不能流下去,否則只會造成更多返工成本、材料成本等損失。

    3|控制裝置維修和待機成本

    1)“磨刀不誤砍柴工”-要重視裝置平時維護保養,很多製造企業平時不注重保養,結果中途裝置“罷工”,訂單生產不出來,延誤交貨時間,客戶索賠,影響公司信譽,這樣的成本非常之高;

    2)配件能修好的儘量不要換新的。有些機修人員明明可以修好的裝置或配件,由於偷懶就向公司申請換新的。

    4|控制企業輔助刀具、勞保用品成本

    刀具、焊條、鑽頭、手套、膠鞋等輔助類用品都是耗用品,但是有些企業覺得不起眼,平時使用、購置都不控制,結果一年下來這個浪費成本佔企業總體浪費成本的10%左右。比如說:手套一定要根據不同崗位損耗狀況定量發放,然後以舊換新。刀具、鑽具也是同樣方法可以控制。

    5|加快現場物料週轉

    現場如果有100萬的訂單物料,如果按15天交貨到客戶手裡,則意味著100萬可以每月週轉2次;如果30天才完成交貨,則意味著100萬每月才轉一次。所以,這個成本很多不規範的企業沒有計算,因此需要完善生產管理各個環節流程,做到順暢中間減少停工帶料和停滯時間,就是給企業創造利潤。

    當然,以上分享五種主要控制成本方法,很多細節需要實際管理過程才可實現。控制生產成本還有很多細節方法,用體檢法、資料法、競爭法、曝光法等等。這些最終要依靠企業發動員工全員參與才可有效控制浪費、降低成本。

  • 4 # 滴滴汪小鵬

    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各方面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次品率,物料使用提高,人員的不斷學習培訓,機器的不斷改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歲以上的孩子還有必要坐兒童安全座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