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塵夢歌

    我認為對教師的考核如果僅憑學生考試成績是片面的,拿學生成績排名作為評價教師好壞的標準,這樣的思路值得商榷。

    好多學校的管理層認為這樣的制度、標準能激發老師的工作熱情,能更好的榨取老師的工作價值,殊不知,老師的工作業績並不是依靠老師本身就能單獨完成的。這樣的制度勢必就會造成老師瘋狂的抓學生,不擇手段的提高成績,這樣對於學生這樣的受教育者真的就好嗎?老師這樣做是真的在為學生的未來著想還是為自己的業績考慮?任何一個制度或者管理層的決定,如果在刺激老師認真工作的本意出發點下,造成整個教育群體的功利性教育,這是有罪的。這樣一來老師讓學生認真學習就不再是為學生考慮了。如果老師天天都要把大量的時間、精力用來考慮自己的安危,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了。

    1、這樣的制度會勢必會造成老師之間為了能夠“立身保命”出現惡性競爭。強勢一點的老師會大量霸佔學生的自習時間、課餘時間甚至是吃飯活動的時間來學習自己所任教的學科,用大量的時間來堆疊自己的教學成績。這樣,一來是容易引發與同班級其它科目老師之間的矛盾。二來會造成班級學生嚴重的偏科,並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會影響同班級不同科目老師之間或者同年級同科目老師之間的生態平衡。

    2、用學生成績來評價、考核一個老師本身就是片面的,在義務教育階段也是與法律法規相悖的。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好多年的情況下還過分強調成績是要回到應試教育的老路上嗎?評價一個老師的因素很多,比如師德,業務能力、教學水平、責任心、愛心、工作態度等等,怎麼能用成績這樣一個單一的標準來衡量一個老師的好壞?

  • 2 # 楓葉似水

    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

    義務教育階段不能把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教師優劣的標準。也不能單純把學生成績作為評判教師水平高低的標準。

    眾所周知咱們現在的教育是應試教育。所以這根指揮棒就是老師教學的目標。這種唯分數輪的教育模式就使學校、老師、家長、學生都把成績作為考核老師的唯一指標。而老師想方設法把提高成績作為評優晉升的敲門磚。但從另一側面則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平心而論學歷並不等於能力,高分並不等於高能。在應試教育下,單一的人才結構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網路經濟時代對人才的需求。社會需要多元化複合型人才而不是得分機器。應該轉變育才觀念,注重身體素質的培養,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

    所以教育部門、學校應該把對差生的轉化率作為考核老師晉升評優的標準,這樣才能縮小“貧富差距”,減少兩極分化。而不是不是把學生成績單做評定老師水平高低的標準。

    另外好老師的評判標準還可以看有沒有耐心、愛心,有沒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品質,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是否常態化。

  • 3 # 兩根棒棒糖的友誼

    成績(業績)應該按照成長率,其次學生的對課程,對老師的評價,家長跟老師之間互動的評價,最後才是領導的馬屁加分

  • 4 # 三味聊教育

    以學生成績排名為依據,來評定一名教師的好壞、優劣,這恐怕是當前絕大多數義務教育學校的評價機制。

    其實,社會上評價一名老師時,何尚又不是如此?

    當今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教師過分追求分數、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日益頻繁的各種補課活動、學生厭學逃學現象等,以及當前深受批判的應試教育,可以說,無不與以學生分數為依據的評價制度密切相關。

    這就是我們教育界所講的:教學評價制度是指導一切教學行為的指揮捧!

    以"三味"所在地中小學校來看,小升初考試科目為語數英3科,中考為語數英物化政史7科,那麼,除此以外的所有科目即為“副科"。不考試的科目就不再進行評價,不評價,教師教得再好也就沒成績,既然沒成績,教師就不再好好教,甚至不教,或全用於"主科"學習時間。因此,音體美勞等非考科目,雖然課表上有體現,但實為虛設。這些科目的考業老師本來就很希缺,即使好不容易配有一名,基本也自願改教“主科"去了。因為沒成績的話,就無法評職稱、拿績效獎。

    最可怕的是:如果某老師教的全是"副科",那麼,在社會上、師生中絕對會被歧視,得不到應有的尊重!這樣的老師再優秀,也不是"好老師"了。

    “三味"教了30年的書,還真從未見過有老師獲取過音樂、美術等科目教學榮譽的!當然,也就從未聽說過有教音樂、美術、體育等科目的“好老師"。

    在這種畸形的、不平衡的評價體制下,素質教育、均衡發展之類,基本成為一句空話。

    或許,這也是城鄉教育差距的真實體現吧。

  • 5 # 手機使用者51152323440

    義務教育階段,不能單純看學生的成績,應德育體全面注重,有些學生雖然成績一般,有個別偏科比較嚴重,但不等於這些孩子就沒有前途,在現實中,已經證明,這些孩子成人後,走向社會並不比所謂學習成績好的差,所以,在學校裡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要讓他(她)們的心靈受到傷害。

  • 6 # 舍予老師看教育

    在現有階段下,義務教育階段,評價好老師的標準主要還是老師的教學成績,雖然國家提出的全面素質教育這麼多年了,但還是過多的流於形式。

    目前應試教育下,學生面臨著中考高考,在這個指揮棒下,好老師還是要拿的出真金白銀。你擔任的班級成績好,學校肯定你,家長認可你,家長削減腦袋都要把孩子放在教學成績好的老師班上。誰不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所謂的素質教育在現實中更多隻是一個口號。

    只要我們國家的中考高考、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沒有取消,家長、學校老師九隻有都追求好成績。那麼教學成績好的教師自然就得到學校的重用,家長們同樣會重視你,所以當下,評價好老師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成績,這一點,作為老師我是非常清楚的。教學成績不好的老師,你連帶畢業班、重點班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現實。

  • 7 # 劍客談教育

    在義務教育階段,評價教師的標準從主管部門的檔案上、教育專家的公開言論上自然是成體系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在學校內部的評先評優和考績嘉獎時,教師的教學成績即學生的考試成績卻是最具決定性的,依學生成績來給教師打分排名幾乎是所有中小學約定俗成的做法了。

    而且這種操作越來越精細,越嚴密。比如先分主科與副科,主科老師佔絕對優勢,副科老師只是配相的,像是音樂、美術、勞技、資訊這些不搞期中期末考試的科目,老師基本相當於隱形人,可有可無。他們的工作量一般計五折。生物、地理參加統考,老師的重要性比前幾科略高,卻也高得有限。他們在計算工作量時,一般打八折。中考科目中,政史理化不打折,體育打九折,語數英三大科乘以1.2倍係數。工作量既是核算教師績效的依據,也是教師評先晉級的依據。

    教師績效的計算除了固定的課時,還有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學生成績。分為班級均分、年級均分、單科及格率、優秀率、年級前N名各平行班人數、年級前N名所有學科及主科平均分,反正就是細分到窮盡你的想象。而這一切全部依託於學生的每次考試成績。就連教師獲得的指導學生競賽獲獎榮譽也離不開考試成績。此外,什麼優秀教師、先進集體啥的榮譽,哪一項離得開學生的考分?尤其是小升初、中考成績更是對教師評價起一錘定音的作用。

    眼下教育部等九部門最強減負令規定:考試按等級評定,嚴禁公佈成績和排名。是不是意味著學校要改變教師評價方式了呢?也未必。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只不過多了一個折換的步驟,少了一個向學生及家長公佈的環節。

    道德評價不易把握,除非有明顯的違法亂紀、傷風敗俗而被一票否決了,很難界定哪個老師德勝一籌。讓學生及家長參與評價教師只能佔很小很小的比例,否則,難免會有失偏頗。目前來看,從學校、家長乃至教師本人都更傾向於用學生成績說話。畢竟,這體現了教師的主業水平。

  • 8 # 人間奧秘

    老師水平問題,在全班學生考試成績上一目瞭然。

    懂教的,大部分高分的。

    騙飯食的老師,會教得出好學生嗎?

  • 9 # 天山孤客990

    養蛋雞就要看蛋下了多少?看結果不看過程。蛋下多了,過程一定很精彩,都有了。過程再精彩,沒下幾個蛋,馬謖一個!

  • 10 # 馬彥16

    拿分數排名,我覺得這是造成目前教育困局的主要原因,因材施教(文化課不好的未必就沒有其他優點);綜合素質(文化課是重要的,這不可否認,但挖掘和發揮每個人的優點和長項,培養出一個自信、健康、有愛心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如何改善孩子打遊戲,大家有好的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