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本知至

    謀反這是肯定的,主帥臨死安排退兵,你說不能以一人廢國家大事,你想統軍北伐,這就是謀反。就算魏延有替代丞相軍職繼續北伐,那也得回成都請命才行。

  • 2 # 使用者4474645970

    談起魏延,我們最關心的焦點是魏延到底有沒有謀反。魏延在諸葛亮死後,接過北伐的接力棒,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安漢興劉——也可以看作是魏延的志向和理想。但是話得說回來,魏延之死雖然有些冤枉,魏延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3 # yoyo傑哥

    魏延之死,說白了就是政治犧牲,諸葛亮死後沒人震住魏延,進而會引起蜀漢朝堂失衡,必須流血才能平衡。而魏延位高權重鎮北將軍漢中太守,開府治事。僅次與諸葛亮,而且桀驁不馴人緣也不好。所以只有拿下。。。

  • 4 # xcl678

    三國演義大概是由民間說書整理的,前後情節有時略有混亂。但諸葛亮六出祁山,耗盡蜀華人力物力卻無寸功,國內肯定是怨言滔天才是(有次失敗就是因為李嚴糧草送不上,人也是隻能廖化作先鋒),諸葛亮為保證北伐正確,只能殺了劉禪的心腹太監,罷了李嚴,殺了馬謖(可憐馬謖,兩萬人無地勢,怎能擋住司馬懿二十萬大軍),再死了張苞,關興,趙雲。最後還是不成功,只能把平時還會提建議,沒有把諸葛當作神的魏延也殺了。於是就六出祁山的一錯再錯變成了連諸葛亮都失敗了,只能是天命如此。

    哪裡有什麼謀反案

  • 5 # 品茗論三國

    第一,魏延有沒有謀反?個人認為,謀反是沒有的事。這事得從諸葛亮的用人說起。諸葛用人,喜歡用性格溫和,聽話乖巧的,比如馬良,比如蔣琬,又比如姜維等等。但是,魏延卻不是這種性格,人魏延是個藏不住的性格,敢說敢做,關鍵敢和諸葛提意見。就這樣,諸葛魏延不對付,而,史書記載,魏延並沒有謀反的記載,只是,算是政見不同罷了吧。

    第二,那為什麼還要殺魏延呢?這就涉及到權力之爭了。楊儀等人,受諸葛臨死前所託,處理後事。而諸葛的囑託裡,魏延是斷後的,並且,說隨他怎麼做。但是,等魏延知道了趕去奔喪,當然,也有試探奪權的意思。這和他不對付的楊儀等人,可不要想辦法給滅了?滅完了,總得找個理由是吧?

    綜上,魏延不是謀反,而是死於權利之爭。

  • 6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直入主題,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魏延,基本資訊不再做介紹,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魏延造反,然後被馬岱所殺。正史記載魏延死後,腦袋被楊儀狂踩洩憤,接著被夷滅三族。作為一個造反之人,再怎麼嚴懲也不為過。但是作為一個被冤枉,且被政治鬥爭扳倒的有功之臣,小魚兒覺得魏延所受的待遇真的讓人寒心。為什麼說魏延是被冤枉的,這裡兩條原因已經看得很明白。

    1、魏延有機會直接投降曹魏,但是卻沒有。

    大家普遍認為魏延經常受到諸葛亮的限制,一直鬱郁不得志,等到諸葛亮死後又被排擠,所以覺得魏延是有反叛的動機的。《三國志•魏延傳》記載,諸葛亮在臨終時,秘密命令楊儀、費禕和姜維安排退軍,魏延斷後,姜維其次。並且說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可以不用管他,直接退兵。

    諸葛亮在下達命令時就埋下了隱患。首先,沒有親自明下命令,而是私下跟楊儀們交代的;其次,楊儀和魏延素來不和,由他來傳達諸葛亮的命令,魏延肯定是不相信的;第三,“如果魏延不聽就直接退軍,不用管他”,這會把他暴露在曹軍之下,留下的話沒有供給也打不贏曹魏,回去的話死對頭楊儀一定會更加排擠魏延,這簡直就是逼魏延反。

    這種情況下,魏延投奔曹魏也算是說得過去,一旦魏延投奔曹魏,肯定會受到重用,因為魏延會給曹魏伐蜀極大的幫助。但是魏延沒有做這種事。當初魏延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牙門將軍,劉備非常賞識魏延,在一次鎮守漢川的人選中,是劉備力排眾議,破格提拔魏延為漢中太守,而沒有讓眾望所歸的張飛去。小魚兒覺得魏延雖然不喜歡諸葛亮,但是是非常感激劉備的栽培之恩的,因此要讓魏延降曹是他萬萬做不到的。

    2、魏延是不具備造反的條件的,真的造反了他也得不到好,他沒有那麼傻。

    魏延先於楊儀往成都撤退,並且把沿路的棧道都燒燬,然後上表謊稱楊儀造反,就是想先發制人除去楊儀,後來在南谷口阻止楊儀繼續前進,在對峙中被王平一句話,把士兵都勸散了。

    確實,士兵的家屬都在成都,楊儀是奉的諸葛丞相的命令,誰會願意跟著魏延違抗命令呢?一旦魏延要造反,估計士兵更不會跟著他了。

    哪怕他真的能帶一部分人打回成都,又會有多少人支援他呢?魏延上表稱楊儀謀反,楊儀也上表稱魏延謀反,當這兩份表文都呈給劉禪時,劉禪問大臣們的想法,大臣們都是力保楊儀的。由此可知魏延平時在朝中就不得人心,他要是莽撞的帶兵殺回去,沒有任何人支援他,那就無異於以卵擊石。

    這些問題魏延肯定是想得到的,所以說要讓他倒戈向蜀,他還沒有那麼傻。

    總之,要讓魏延降曹,他是做不到的;要讓他倒戈反蜀,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肯定是沒有把握的。在《三國志·魏延傳》陳壽也說得很明白,魏延只是為了除去楊儀,方便自己替代諸葛亮,繼續為蜀漢建功立業,並沒有想過背叛。

    謝謝大家關注、點贊、評論,每天一段有深度的歷史,小魚兒帶您暢遊三國。

  • 7 # 蒼茫大地顧煒斌

    魏延謀反的觀點純屬扯蛋,打死魏延他也不會謀反。

    蒼茫大地認為:

    一、魏延是和關張趙馬黃並列的名將。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作為劉備的私人武裝隨劉備入蜀,屢建戰功,升牙門將軍。劉備被擁立為漢中王,遷治成都,選得力大將鎮守漢川,大家都以為是張飛無疑,張飛也自以為非自己莫屬。劉備卻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兼漢中太守,軍政均是一把手,全軍皆驚。劉備打戰外行,識人在三國群雄中堪稱老大,劉備大宴群臣,問魏延:現在委以重任,你在崗位有何打算?"魏延豪邁地答道:如曹操率天下兵馬來,請允許我為大王抗擊他;如偏將帶十萬人馬來,請允許我為大王吃掉他們!劉備連聲叫好,劉備稱帝后,升魏延為鎮北將軍,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孔明駐軍漢中,讓魏延統率先鋒部隊、兼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讓魏延向西進入羌族地區,魏國費瑤、郭淮(名將)與魏延在陽溪交戰,魏大敗郭淮,升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以符節,晉封為南鄭侯。(縣侯,比亭侯高兩級)。

    二、翻遍《三國志》,找不到魏延造反的證據,魏延深感先主知遇之恩,一心想立功回報。

    劉備劉禪對魏延極為倚重,恩重如山,魏延怎會不知?怎會造反?

    魏延每次隨武侯北伐,都想請得一萬兵馬,仿韓信故事,與孔明分兵會師於潼關,孔明總是制止而不允許。魏延常以為孔明膽怯,嘆息遺憾自己才能不能盡情施展。這證明魏延用兵與孔明思路不同,孔明求穩,魏延求奇,但兩人都是老劉家的忠臣無疑!

    三、魏延矜持高傲,引起孔明北伐大軍中高層不滿,尤其魏延和長史楊儀勢同水火,為自己埋下了禍根,孔明的臨終安排幾乎置魏延於死地,魏延為所欲為,最終自尋死路。

    魏延本就善待士兵,加之勇猛過人,性格孤傲,孔明帳下很多人甘居其下,只有同樣孤傲的楊儀不買他的帳,兩人勢同水火。孔明不死,兩人還能相安無事,可惜建興十二年,孔明兵出北谷口,魏延為先鋒。當年秋天,孔明病死五丈原。

    孔明臨終安排:退軍,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魏延萬一不聽從命令,甭理會他,全軍撤退如舊。全軍由楊儀排程。孔明病逝後,秘不發喪,楊儀命費禕探聽魏延動靜,魏延說:“丞相雖死,我還健在。府中親戚和官員家屬護送丞相靈柩歸葬,我率諸軍北伐,不能因人(孔明)廢事(北伐)!況且我魏延竟然要聽他楊儀指派,做斷後將領!"

    接著,便要和費禕對護送靈柩回國及留下北伐同時分派部署,,讓費禕寫好文告並和自己連名告知下面諸將。

    魏延不想造反是事實,但這事上大錯特錯了,因為楊儀擔任臨時總司令是奉前北伐總司令孔明將令接任,孔明本就受劉備遺詔託孤輔政,開府儀同三司,孔明病危屬突發事件,大軍離皇帝太遠,將在外臨機處事,無錯,說白了作為長史(參謀長)楊儀受孔明委託,臨時執掌帥印,合法!魏延你要北伐,可回漢中後再行奏請,你這樣做,屬於不聽孔明將令!授人口實啊!

    費禕虛以委蛇,匆忙脫身,魏延追之不及,派人打探楊儀動靜,楊儀已按孔明遺令,各營依次引兵撤退。魏延一聽大怒,又幹了件傻事,率軍向南,將所經之處的山谷間棧道悉數燒燬。魏延、楊儀均上表告對方叛逆。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保楊儀而疑魏延。(很正常!換我也是!)楊儀等人劈山開路、晝夜兼程,緊跟魏延之後。魏延佔據南谷口,派兵擊楊儀,楊儀派何平抗擊魏延,何平一陣指責:丞相屍骨未寒,你們竟然這樣。魏延手下臉紅潰散,魏延只帶了兒子幾個人回漢中,楊儀派馬岱追殺,砍下魏延首級,楊儀還用腳踩魏延腦袋,嘲笑:愚夫!還能幹壞事麼!於是誅殺魏延三族!楊儀也做得過分了!應該囚魏延交由劉阿斗發落!楊儀的器小、公報私仇可見一斑!

    孔明明知楊儀、魏延不和,更知魏延不願居人下的性格,如此安排人事,客觀地說置魏延於危險境地啊!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相信孔明在魏延問題上,應有如此懺悔!魏延是蜀漢抗魏的一道長城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擺空城計時,士兵一箭將城牆上的諸葛老師射下來行嗎?